我国大学生意见领袖的网络素养研究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15687392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PDF 页数:69 大小:3.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大学生意见领袖的网络素养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我国大学生意见领袖的网络素养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我国大学生意见领袖的网络素养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我国大学生意见领袖的网络素养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我国大学生意见领袖的网络素养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大学生意见领袖的网络素养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大学生意见领袖的网络素养研究(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中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大学生意见领袖的网络素养研究 姓名:杨学丽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传播学 指导教师:余红 2010-05-31 I 华华 中 科中 科 技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文 摘摘 要要 随着网络社区的用户数量的增加和用户黏性的增大, 网络社区已经不仅仅是只有娱 乐功能的网络应用,其对社会舆论的形成和公民政治参与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论坛中的 意见领袖对网络舆论的形成和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是网民群体中最活跃的 分子,他们的政治参与度高,社会责任感强,对网络事件的关注密切,并且积极参与公 共事务的讨论当中。 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

2、群体是网络中所有意见领袖群体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其网络媒介素养的程度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文献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比我国大学生网络意 见领袖与非意见领袖在网络媒介素养各个方面的特征。以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为主,辅 以访谈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并且利用已有理论对测量的结果进行解读。 在意见领袖的测量方法上,本文选择自我报告法,用影响力和信息寻求力两个维度 作为区分指标,将大学生网民分为网络意见领袖与非意见领袖两类群体。再从参与的网 络社区类型、网络社区的参与度、网络社区的评价、网络社区的信息处理能力、网络知 识掌握程度、媒介接触习惯、网络社区参与功效意识及公共事务参与意

3、向八个方面对比 样本中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和非意见领袖的特征差异。本文还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的方 法对大学生网民总体中的两类群体进行差异检验。 研究发现: 1) 大学生们在 SNS 社区中更容易成为网络意见领袖,而在天涯、猫扑等综合性社 区中则多数充当非意见领袖的角色。 2) 与非意见领袖相比,意见领袖的网络社区参与度更高,对网络社区的知识教导 功能评价更好。 3) 意见领袖会比非意见领袖更加积极的核实网络社区中信息的真实性。 4) 尽管网络意见领袖群体比非意见领袖群体对网络媒介的接触程度更高,但是两 者在网络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并没有显著性差异。 5)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意见领袖类的大学生比非意

4、见领袖类的大学生更加关注时 政、民生等事务,且参与意向更高。 关键词:关键词:网络社区 意见领袖 网络素养 媒介信息处理 媒介参与功效意识 II 华华 中 科中 科 技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文 Abstract As the number of online community users and the user viscosity increasing, the online community can not be seen just as a kind of entertainment applications, it also leads to

5、the formation of public opinion, as well as the citizens participation in political affairs. Online opinion leaders play significant roles in the formation and guidance of public opinion. Among all the internet users,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most active ones. They have strong commitment to the soci

6、ety,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public affairs, pay close attention to current events, and take active parts in public affairs discussion as well. As a result of this,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a study on the college student opinion leaders of the online community.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network li

7、teracy of college student opinion leaders. The author compared all the aspects of network literacy between opinion leaders with un-opinion leaders of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in online community, mainly used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obtain data, supplemented by interview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for f

8、urther explanation. Self-designating techniques was adopted to filterd out college students opinion leaders in online community, basing on the criterions of their influence and opinion seeking level. On the basis of classification, the author compared the differences of the network literacy of two g

9、roups, including the typy of internet communities they participate, the participation level of internet communitiy, the evaluation of online community,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of online community, the internet knowledge, media exposure habits, online community efficacy and online public affairs p

10、articipation. The Independent-Sample T Test was also used to analysis all the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The research results go as following: a) College students are more active in the SNS networks (such as ) than in the anonymous forum(such as and ), and there are more opinion leaders in SNS networ

11、ks, while more un-opinion leaders in anonymous forum. b) Opinion leaders evaluate higher of online community than un-opinion leaders, and learn more knowledge from it in addition. c) Both of opinion leaders and un-opinion leaders show high level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bility, while opinion leade

12、rs are more proactive in verifying information. d) Compared to un-opinion leaders, opinion leaders expose to web media more frequently. However, the two groups do not show an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master degree of internet knowledge. III 华华 中 科中 科 技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文 e) There

13、is still one point to be noticed that, opinion leaders appear more concerned with public affairs and act more proactively on them in online community than un-opinion leaders. Key words: Online community Opinion leaders Network literacy Medi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dia efficacy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

14、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 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15、 本论文属于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保密,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 1 华华 中 科中 科 技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文 1 绪绪 论论 1.1 研究缘起研究缘起 20 世纪 80 年代末,Internet 在美国诞生。互联网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又一次技术 飞跃,其高度的开放性、互动性及跨时空性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带来了前 所未有过的变化。与报纸、广播、电视等单向传播的传统媒体相比,能够实施双向信息 流传播及实时互动的互联网为普通人提供了公共表达的平台, 虚

16、拟社区使互不相识的人 们之间能够分享信息、交流观点。 互联网的交互性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媒介景观,尤其是以博客、播客、论坛、BBS、 社交网站等为代表的网络社区的形成,更是将它的交互性能发挥到了极致,成为一种全 新的参与式媒介” 1,吸引了民众的广泛参与。 2010 年 4 月 22 日,工信部发布的网民网络行为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的网民 数量已经达到 4.04 亿。表 1.1 显示了各种交流沟通类应用的网民数量对比。从表中的数 据可知,博客、BBS 和社交网站的用户数量均在亿级以上。 表 1.1 2009 年交流沟通类应用的用户数量对比2 使用率 网民规模(万人) 即时通信 70.9% 27,233 拥有博客 57.7% 22,140 更新博客 37.7% 14,477 论坛/BBS 30.5% 11,701 社交网站 45.8% 17,587 电子邮件 56.8% 21,797 网络社区将有共同兴趣、爱好的网民集中在一起,使其相互沟通。每一个成型的网 络论坛都聚集了相当一部分网民,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