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5684486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18.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相对分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Cu:64 Fe:56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为了防止食品受潮及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在包装袋中应放入的独立包装的物质是( )A. 无水硫酸铜、蔗糖B. 食盐、硫酸亚铁C. 生石灰、还原铁粉D. 生石灰、食盐【答案】C【解析】A无水硫酸铜能吸收水分,一般不用做干燥剂,且蔗糖不能防止食品被氧化,A错误;B食盐不能防止食品受潮,硫酸亚铁能防止食物被氧化,B错误;C

2、生石灰能防止食品受潮,还原铁粉能防止食物被氧化,C正确;D生石灰能防止食品受潮,但食盐不能防止食品被氧化,D错误,答案选C。2.放在手心就能熔化的稀有金属镓,其沸点为2403 ,更奇妙的是镓熔化后在120仍不易凝固;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和水反应,但能溶于强酸和强碱;与其他金属熔合可改善合金性能;与硫、硒等非金属化合可生成优质的半导体材料。下列有关镓的性质和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镓的熔点高B. 镓的性质与铝类似C. 镓能够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D. 镓可与多种金属形成合金【答案】A【解析】【详解】A由信息可知,稀有金属镓放在手心里就能熔化,则镓的熔点低,故A错误;B镓能溶于强酸和强碱,则与A

3、l性质相似,故B正确;C镓与Al性质相似,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故C正确;D镓与其它金属融合可改善合金性能,则可形成合金,故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金属的性质,把握习题中的信息、镓与Al性质相似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信息的抽取及应用。3.泡沫灭火器内装的药液之一是NaHCO3饱和溶液,而不选用更廉价的Na2CO3饱和溶液,其原因是( )质量相同的两种钠盐,NaHCO3与足量的酸反应产生的CO2比Na2CO3多质量相同的两种钠盐,与足量酸反应产生相同体积(同温、同压下)的CO2 NaHCO3与酸反应生成CO2比Na2CO3快得多 NaHCO3比Na2CO3稳定,便于长

4、期保存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NaHCO3和Na2CO3与酸发生反应时,分别发生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M(NaHCO3)M(Na2CO3),质量相同的两种钠盐,NaHCO3物质的量较多,则与足量酸反应产生的CO2比Na2CO3多,故正确;由质量相同的两种钠盐,碳酸氢钠中含碳量高,生成的二氧化碳多,故错误;分别滴加HCl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O32-+H+HCO3-,HCO3-+H+H2O+CO2,相同条件下NaHCO3比Na2CO3反应放出气体剧烈,故正确;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故错

5、误;故选A。4.海水中含有的氯化镁是镁的重要来源之一。从海水中制取镁有多种生产方法,可按如下步骤进行:把贝壳制成石灰乳在引入的海水中加石灰乳,沉降、过滤、洗涤沉淀物将沉淀物与盐酸反应,结晶、过滤、干燥产物将得到的产物熔融后电解。关于从海水中提取镁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此法的优点之一是原料来源丰富B. 进行步骤的目的是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镁C. 以上制取镁的过程中涉及的反应有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D. 第步电解制镁是由于镁是很活泼的金属【答案】C【解析】分析:A根据海水中含有的离子分析;B根据步骤的反应进行分析;C根据提取镁的过程涉及的反应分析;D镁为活泼金属,根据第步反应物和生成物

6、分析。详解:A海水中含有氯化镁,所以从海水中提取镁,原料来源丰富,A正确;B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最基本的方法是往海水里加石灰乳,得到Mg(OH)2沉淀,将沉淀分离后再加入盐酸变成MgCl2;之后经过滤、干燥、电解,即可得到金属镁,据此结合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步骤知:步骤的目的是从海水中获取MgCl2,B正确;C海水中的镁离子和氢氧化钙反应,得到氢氧化镁沉淀,为复分解反应,制取氢氧化钙为化合反应,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得到氯化镁,为复分解反应,氯化镁电解为分解反应,该过程中未涉及的反应为置换反应,C错误;D第步电解熔融氯化镁,产物镁和氯气,MgCl2(熔融)Mg+Cl2,D正确;答案选C。5.X、Y、Z

7、、W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其它反应物省略),则X、Y、Z可能是( )Na、Na2O、Na2O2 AlCl3、Al(OH)3、NaAlO2 Fe、FeCl2、FeCl3 NaOH、Na2CO3、NaHCO3 C、CO、CO2A. B. C. D. 【答案】D【解析】若X为Na、W为O2,则Y为Na2O,Z为Na2O2,O2与Na反应在加热的时候生成Na2O2,故正确;若X为AlCl3,W为NaOH,则Y为Al(OH)3,Z为NaAlO2,过量NaOH与AlCl3反应生成NaAlO2,故正确;若X为Fe、W为Cl2,则Fe与Cl2只生成FeCl3,故错误;若X为NaOH、W为CO2,

8、则Y为Na2CO3,Z为NaHCO3,过量CO2与NaOH反应生成NaHCO3,故正确;若X为C、W为O2,则Y为CO、Z为CO2,碳与氧气能够发生不完全燃烧和完全燃烧,一氧化碳也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正确;故选D。6.把铜粉和过量的铁粉加入到热的浓硝酸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 )A. 只有Fe2+B. 只有Fe3+C. 有Fe2+和Cu2+D. 有Fe3+和Cu2+【答案】A【解析】【分析】金属性:FeCu,铁过量,只有铁单质与浓硝酸反应,先发生:Fe4HNO3=Fe(NO3)3NO22H2O,铁单质还能与Fe3反应,Fe2Fe3=3Fe2,金属阳离子Fe2。【详解】铁的

9、金属性强于铜,铁先于硝酸反应:Fe3HNO3=Fe(NO3)3NO22H2O,因为铁过量,硝酸完全消耗,因此Cu不与硝酸反应,过量铁与Fe3发生反应Fe2Fe3=3Fe2,因此反应后溶液中大量的金属阳离子是Fe2,故选项A正确。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金属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2OH- +H2B. 将FeO溶于稀硝酸:FeO+2H+=Fe2+H2OC. 向(CH3COO)2Ba溶液中加入稀硫酸:Ba2+ SO42-=BaSO4D. 向NaHCO3溶液中加入少量石灰水:HCO3-+Ca2+OH-=CaCO3+H2O【答案】A【解析】A. 金属钠与水反应离子

10、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 +H2,A正确;B. 将FeO溶于稀硝酸后,Fe2+可被稀硝酸氧化为Fe+,B不正确;C. 向(CH3COO)2Ba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后,生成硫酸钡和醋酸,C不正确; D. 向NaHCO3溶液中加入少量石灰水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3-+Ca2+2OH-=CaCO3+H2O+ CO32-,D不正确。本题选A。8.甲、乙、丙、丁分别是Al2(SO4)3、FeCl2、NaOH、BaCl2四种物质中的一种。若将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则沉淀消失,丁溶液滴入甲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发生。据此可推断丙物质是( )A. Al2(SO4)3B. N

11、aOHC. BaCl2D. FeCl2【答案】D【解析】分析四种物质的性质,不难发现,先产生沉淀后溶解这一现象只能是将NaOH溶液加入到Al2(SO4)3溶液中,所以丁为NaOH,乙为Al2(SO4)3。将NaOH溶液加入到FeCl2溶液中,会产生先出现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的现象。将NaOH溶液加入到Ba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所以甲为BaCl2,则丙为FeCl2。答案选D。9.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金属钠投入到烧杯中的FeCl2溶液中过量NaOH溶液和明矾溶液混合少量Ca(OH)2投入过量NaHCO3溶液中向NaAlO2溶液中滴入少量N

12、aHSO4溶液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A. B. 只有C. 只有D. 只有【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与氯化亚铁生成氢氧化亚铁白色沉淀,氢氧化亚铁很容易被氧化为氢氧化铁(红褐色);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得不到白色沉淀,因氢氧化铝具有两性,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少量氢氧化钙投入碳酸氢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反应方程式为Ca(OH)2+2NaHCO3=CaCO3+Na2CO3+2H2O;NaAlO2溶液中滴入少量NaHSO4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lO2+H+H2O=Al(OH)3;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将析出碳酸氢钠晶体

13、,原因是(1)相同条件下,碳酸氢钠溶解度小于碳酸钠;(2)水参加了反应,溶剂质量减少。反应方程式为Na2CO3+CO2+H2O=2NaHCO3。考点:无机化学反应点评:熟悉常见无机的性质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10.由C、H、O组成的化合物8.80mg,完全燃烧后得二氧化碳22.0mg,水10.8mg。该化合物的实验式(最简式)是( )A. C5H6OB. C5H12C. C5H12O2D. C5H12O【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n(CO2)=2210-3/44=510-4mol,n(H)=2n(H2O)=210.8103/18=1.2103mol,则m(O)=8.81035104121.21

14、03=1.610-3g,合110-4mol,因此原子个数之比:5:12:1,故D符合题意。考点:考查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11.含一叁键的炔烃,氢化后的产物结构简式为,此炔烃可能有的结构有( )A. 1种B. 2种C. 3种D. 4种【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炔烃与H2加成反应的原理,推知该烷烃分子中相邻碳原子上均带2个氢原子的碳原子间是对应炔烃存在CC的位置。有如图所示的2个位置可以还原为CC键,其中1、2两位置相同,故该炔烃共有1种,故选A。【点睛】本题以加成反应为载体,考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理解加成反应原理是解题的关键。解答本题可以采取逆推法还原碳碳三键,需要注意的是“1、2两位置相同

15、”。也是本题的易错点。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蛋白质遇浓硫酸变为黄色B. 油脂为高分子化合物,分子结构中都含有酯基C. 将牛油和烧碱溶液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加入热的饱和食盐水,下层析出肥皂D. 纤维素、麦芽糖在一定条件下均可转化为葡萄糖【答案】D【解析】【详解】A项、含苯环的蛋白质遇浓硝酸变为黄色,故A错误;B项、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油脂是由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C项、甘油易溶于水,上层为高级脂肪酸钠,故C错误;D项、纤维素、麦芽糖分别为多糖、二糖,一定条件下可水解生成葡萄糖,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侧重考查分析能力以及双基的掌握,注意把握常见有机物的性质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