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试题及标准答案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5684296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试题及标准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试题及标准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试题及标准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试题及标准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试题及标准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试题及标准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试题及标准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学复习资料一、 填空题。1、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2、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 浮力 )。3、(热 )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 )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4、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 )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5、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 6、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 )组成的,而(微粒 )总是在那里不断地运

2、动着。 7、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做( 热传导 )。8、(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即时长)。 9、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 )有关。 10、(日晷 )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量时间的一种计时仪器。 11、(水钟 )在我国古代又叫“刻漏”,是根据滴水的等时性原理来计时的工具。12、地球确实在(自转 )和(公转 );证据不仅来自人造地球卫星的观测,还有来自观察或试验的多种现象。13、地球围绕( 地轴)自转,( 地轴 )是倾斜的。14、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形成了(四季 )和(极昼

3、极夜)现象。15、人们在观察远近不同的星星时产生的视觉上的相对位置差异(恒星周年视差 ),也能够证明地球在围绕太阳不停地转动。16、有的物体在水中会沉,有的物体在水中会浮。相同大小的物体(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轻重一样的物体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填“轻”或“重” “沉”或“浮”) 17、古埃及人最早把一天分为(24)小时,其中夜晚(12)小时,白昼(12)小时18、不同物体的传热(速度)不一样,容易传热的物体叫(热的良导体),一般是(金属)材料制成的。比如(铁)、(铜) 等,不容易传热的材料叫(热的不良导体) ,有(塑料、木头)等。19、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设

4、计的。20、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的。太阳的热是通过(热辐射)传到地球上的。21、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太阳)来记时,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是(天)。22、热可以沿着物体传递,从温度(高) 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直到(温度相同),这种传热方法叫(热传递)。23、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四季更替是由于(地球公转)引起的。24、(傅科摆)首先证明了地球在自转。25、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时间是2008年8月8日晚上8点美国纽约的人们将会在(早上8)看到电视直播。27、物体在水中会受到( 浮力)的作用,方向是(向上),和重力的方向相反。28、(比重计)是一种

5、能比较液体轻重的仪器。29、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30、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水)、(温度)、(养分)、(空间)等。31、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如(空气)、(水)、(空间)和(食物)等。32、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食物链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生产者 ),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食物链通常是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由多条食物链组成的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33、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如果一种生物的灭绝了,就会影响

6、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34、自然界是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35、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36、我们常常做对比实验,它需要有两组实验数据,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我们在做对比实验时,只允许改变(一个条件),其余条件都不改变。37、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并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38、影子产生的条件是(光源、挡光物和屏)。一天中阳

7、光下铅笔影子的(长短)、(方向)都要发生变化。一天中影子最长的时间是(早晨和傍晚),最短的时候是(中午)39、光是直线传播的,太阳光以(每秒约30万千米)的速度传播。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挡光物会有影子因为光是(直线传播)的。40、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 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 )。反射的光也是沿( 直线 )传播的。在生活中人们对光的反射的运用的例子有( 汽车反光镜 )、(医生用的额镜 )、(潜望镜 )等。4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 )源和(热 )源。人们发现(凸透镜)和(凹面镜

8、) 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42、物体的吸热本领与(物体的颜色 )、(表面粗糙程度)以及( 阳光的照射角度)有关。不同颜色的纸,吸热的本领(不同 );(深)色物体吸热快。43、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44、从不同的侧面照射得到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45、深色的物体(吸热)的本领强,(反光)能力弱,浅色的物体(吸热)的本领弱,(反光)能力强。46、地球的从内到外可以分成(地核)、(地幔 )、(地壳 )三部分,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运动有关。(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

9、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有时出表现为极其缓慢的变化。47、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这种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是岩石最终变成土壤。48、土壤是(小石子)、(沙)、(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其中,(腐殖质)和(盐分)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腐殖质)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能使土壤变得肥沃。49、地球表面有(高原)、(高山)、(盆地)、(平原)、(河流)等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50、峰峦高耸,地势崎岖的是(

10、高山),海拔不高,山顶浑圆的是(山丘 ),低平而宽广的是(平原),周围有山地、高原环绕,中间地势较低的是(盆地 )。51、在地形图上绿色往往表示的是(平原 ),蓝色表示的是(海洋或湖泊)。52、根据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最大的是(沙砾),其次是(沙),接着是(粉沙),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一般来说,重的颗粒先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53、影响侵蚀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植物的覆盖程度)、(降雨量的大小)等。保护森林退耕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54、雨水和径流会把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河流)也是流水侵

11、蚀土地而形成的。55、在河流对土地的侵蚀和沉积过程中,上游河床往往布满了(大石头),中游河床堆积了很多的(鹅卵石),下游河床堆满(细沙)。56、自然的力量能引起土地侵蚀和沉积是除了流水以外,还有(风)、(冰川)、(海浪)等。57、把土壤放入水中,发现水中有气泡,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搅拌后,让它慢慢沉淀,发现泥土中颗粒大的沉降速度越(快)。把沉积物的上层抹在手上,感觉很细腻,那是(黏土)。58、侵蚀和沉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在河流的中上游流水作用以(侵蚀)为主,将高山切割成峡谷。在下游以(沉积)为主,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的地形往往是(平原)。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

12、。59、当我们用手提某种物体时,都会感受到物体对手有一个(向下)的力, 这个力就是(重力)。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60、橡皮筋在外力的作用下形状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叫做(弹力)。 生活中,利用弹力的例子有(衣裤松紧带)、(弓箭)、(拉力器)、(弹簧)等。61、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方向与小车行驶的方向是(相反)的。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越长)。62、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做(反冲力)。生活中,利用反冲力的例子有(喷气式飞机)、(火箭)、(烟花)(爆竹)、(鞭炮)等。63、要使

13、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施加动力);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施加更大的动力);要使运动的物体停止运动,必须对物体(停止施加动力)。64、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人们在生活中习惯用(克)、(千克)来表示重力和其他力的大小。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字母(N)表示.1牛100克力65、物体在运动时,会受到接触面给它的一个阻碍运动的力,这个力叫做(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物体的重量)、(接触面的大小)、(运动的方式:滚动还是滑动)等因素有关。66、拉力(越大),小车速度(越快),拉力(越小),小车速度(越慢)。

14、67、常有的力有:(重力)、(弹力)、(反冲力)和(摩擦力)。二、 断题。1、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会改变。( )2、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3、潜艇既能在水中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 )4、像泡沫塑料块这样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压力。( )5、当泡沫塑料块静止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且方向相同。()6、在约旦与巴勒斯坦之间,有一个名叫死海的咸水湖。死海里的水咸极了,含盐量比普通的海水高出六七倍。( )7、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传递,不同的物质传递热的本领是相同的。()8、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

15、觉到热,因为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9、啤酒瓶或饮料瓶里面的啤酒、饮料都不会装满,这是商家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10、如果瓶内的空气体积膨胀,瓶内的空气就会往瓶外挤。只要想办法观察到瓶内的空气在往外跑,我们就知道瓶里的空气在膨胀了。( )11、钢铁造的桥在温度变化时会热胀冷缩。因此,铁桥通常都架在滚轴上。( )12、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铜和钢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有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3、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一样的。( )14、空气是热的良导体。( )15、热量绝不会真正消失。它只是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外一个、两个或更多的物体。()16、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相同时间(时长)的主观感受会不一样,但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延伸的。()17、时间可以通过对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来测量,一些有规律运动的装置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18、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精确的计时方法,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19、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很快地发生变化。()20、通过一定的装置,流水能够用来计时,因为滴漏能够保持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21、昼夜交替现象有一种可能的解释。()22、在1851年,也就是“日心说”发表300年后,傅科根据他在日常生活中的发现,用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