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教学导案全册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5679114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教学导案全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教学导案全册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教学导案全册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教学导案全册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教学导案全册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教学导案全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教学导案全册(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作者: 日期:2 第一单元 林中的鸟声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第一乐段:环境保护与小鸟的关系教学目标:l、初步学会小鸟请到这里来第一乐段,能富有感情地演唱。 2、学会小鸟请到这里来第一乐段的歌谱。 3、在讨论论环境保护与小鸟的关系时能普遍参与,思维活跃。 教学重、难点:学会小鸟请到这里来第一乐段的歌谱。 教学过程:1、导入: 今天学唱的歌曲是小鸟请到这里来,我们请小鸟到这里来做客。所以我们请同学们首先讨论这样一个问题环境与小鸟的关系,请同学们思考大胆发言。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学唱的歌曲就是表现少年儿童与小鸟和和谐相处的小鸟请到这里来。先请大家朗

2、读一遍歌词。2、学唱歌曲 (l)欣赏童声合唱小鸟请到这里来两遍。 (2)播放小鸟请到这里来的伴奏带。学生朗读歌词,以配乐朗诵的方式使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及用词的内容。 (3)随伴奏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 (4)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 (5)讨论:我们看教科书第5页,有一个问题:唱一唱下面两句旋律哪一句的情绪亲切,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对,第二句增加了一小节。将“小鸟”重复了一次就产生了恳切和亲切的语气就不似第一句那样生硬了。所以我们在演唱时也要唱出这种语气来。 (6)现在我们来学唱这首歌曲的第一乐段。学生随教师的歌声学唱歌谱,必要时可以教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 在教唱过程中应注意的节

3、奏和八分休止符,并要求学生注意到第1、3乐句完全相同,第2、4乐句相同。 3、小结:小结本节课学习的收获,要求学生自学歌曲的第二乐段。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学习演唱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第二乐段合唱部分。 2、欣赏重声合唱林中的鸟声儿。 3、节奏创造。 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小鸟请到这里来的合唱部分。2、 能普遍参与节奏创造活动,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3、能专心欣赏童声合唱作品,从中受到启发改善自己的歌声。 教学重、难点:初步学会小鸟请到这里来的合唱部分。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1、导入:上节课我们学唱了小鸟请到这里来的第一乐段,让我们先来复习一遍(学生唱)2、学习合唱部分(1)现在我们来学习这首

4、歌的第二乐段合唱部分,请先仔细听几遍伴奏。第二乐段的旋律与第一乐段有什么联系呢。(学生回答有许多与第一乐段相同的旋律)现在先让我们来学习第一声部的歌词,教师边舞边唱,学生跟着轻声哼唱、重点在“尽情地唱吧小鸟”和“自由地飞翔吧小鸟”这两句的弱起部分,要求学生能够及时进入、第二句结尾也是练习的重点,这一句音调较高,并有七拍的长音。教师一定要用良好的示范让学生逐步体会用较高位置来歌唱的感觉,防止用胸声粗厉地喊叫。 (2)学唱第二声部。第二声部中有两句是与第一声部一样的,所以我们只要重点学习这三句,当然还有第二段结尾中有很多Mifa之间的半音进行,也要多加练习,让学生仔细听辩,防止将fa音唱得过高。

5、(3)两声部的配合教师要合理分配好声部,要有意识地将水平较高的部分学生分配到第二声部中去,不可使学生误以为第二声部是不重要的。在条件较好的班级中,第二声部可以相互交换,即每个学生既要会唱第一声部,也要会唱第二声部。在两声部配合时,不要不提任何要求一遍遍地反复唱,而应耐心地多作分句的配合练习,如“尽情地唱吧小鸟”和“自由地飞翔吧小鸟”这两句就应作多次配合练习,第二结尾也应作多次配合练习,才能真正提高合唱的质量,达到教学的目标。 3、欣赏歌曲林中的鸟声4、节奏创造学生试唱5、师:可见音乐创作也不十分神秘,只要大家努力,我们就可以用集体的智慧创造出美妙的音乐来。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欣赏百鸟朝凤 教学目

6、标:1、聆听百鸟朝凤这首唢呐独奏曲,体验音乐作品的音乐情感,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想象力。2、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教学重、难点:了解唢呐的构造、音色特点及其表现力。教学准备:唢呐教学过程:一、聆听百鸟朝凤音乐引导学生思考:(1)乐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2)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3)在什么地方看过?在什么地方听过?(4)唢呐演示。1、用心聆听、体验。2、表达听后的感受。(1)情绪欢快热烈、生动而有趣。(2)唢呐的特点:音亮大、音色明亮而粗旷。(3)民间节庆、婚丧喜事和戏曲场面。让音乐调动学生的感受力,挖掘学生生活中的素材。二、揭示课题。哼唱主题音乐。引导学生思考:(1)

7、鸟类的大王?(2)“朝”意指什么?(3)“百”是什么意思?(4)还可以起其他名字吗?1、动物中的大王是狮子,鸟中的大王是凤凰。2、“朝”指朝拜之意3、“百”是虚指,表示多的意思。4、千鸟朝凤、万鸟朝凤、众鸟朝凤等等。5、哼唱主题音乐。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深学生对主题音乐的感受。三、分段聆听乐曲1、引导学生思考:我仿佛听到,我仿佛看到。2、鼓励学生用文字或者画画来表达对乐曲的理解。(1)引子:用语言叙述。(2)主题。(3)模拟各种鸟的叫声。(4)小组活动。(5)小组汇报。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进行二次创作。四、小组活动、总结1、你知道多少鸟的名字?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怎样保护?(1)学

8、生讨论(看谁知道鸟的名字最多?)(2)小组叙述鸟的名字和怎样保护鸟类?激发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和对环境的保护。让学生和鸟交朋友。板书设计:鸟类的大王?“朝”意指什么?“百”是什么意思?第二单元 绿水江南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少先队员采茶歌教学目标:1、能用纯净、优美的声音演唱少先队员采茶歌。 2、能积极地参与小组的活动,以合作的方式创编几个舞蹈动作。教学重、难点:创编舞蹈动作教学过程:(一) 复习歌曲1、注意第一小节五度音程的音准。要具有跳跃感。 2、注意第二小节圆滑线的唱法。要唱得连贯、柔和,和跳跃的形成对比。 3、注意第三小节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4、第二乐段第一乐句可按顿音的唱法演唱,要唱得短促

9、、有均匀的节奏感,好象是有节奏的采茶动作一样。 5、后一个乐句第三小节的八分休止符要唱得短而轻,并要做到声断气连,使歌声既分开又连贯,寄托着少先队员热爱茶山的情感。6、唱时要注意乐句的分句,可引导学生划分乐句,做到正确地换气。(二)欣赏有关采茶的音乐作品。1、器乐合奏采茶扑蝶2、广西民歌采茶歌(三)创编采茶的舞蹈动作板书设计:纯净、优美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童声合唱西湖春晓2、了解与西湖相关的音乐和文化知识。教学目标:1、随音乐的节拍轻轻晃动身体。2、感受合唱的声音效果。3、了解赞美西湖的诗歌,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教学重、难点:感受合唱的声音效果。教学过

10、程:(一)了解西湖的美景1、播放有关西湖的录象片,简要介绍有关西湖的传说。2、有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有关西湖的文字、图片资料。(二) 欣赏歌曲西湖春晓 1、第一遍:听一听歌中唱了什么? 2、在歌曲的背景音乐中朗读歌词。 3、 第二遍:随音乐轻轻晃动身体,感受八六拍音乐的韵律。 4、 第四遍:歌曲是齐唱还是合唱?感受合唱的声音效果。(三) 补充欣赏描写西湖的古诗及为古诗谱写的歌曲。1、朗读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2、朗读扬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四)课后小结板书设计: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欣赏民乐合奏江南好教学目标:1、感受民乐合奏江南好优美而又欢快的情绪和

11、竹笛清脆明亮的音色。 2、分辨江南好的乐曲结构。3、知识拓展,了解与江南相关的音乐和文化艺术作品。教学重、难点:分辨江南好的乐曲结构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欣赏:1、师:现在,就让我们随着悠扬的笛声来到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感受一下音乐中描绘了江南怎样的景色?2、分段复听3、完整欣赏乐曲江南好三、知识拓展1、师:通过刚才的欣赏,我们已经知道江南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创作了许多艺术作品来赞美江南。同学们能够说一说么?咏江南课件展示诗词两首。读一读:组织学生一起朗读。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送人游吴杜荀鹤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

12、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分析诗词内容:写出了对江南的美好回忆,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 引出下一个环节:2、看江南(1)小桥流水人家 (课件展示江南的风光,民居)看一看:选择的照片是江南的桥,江南的民居,江南的小巷,江南的河流等,突出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生动场景,从每张照片反映的不同景象引导学生体会江南的美。谈一谈:对江南建筑的感受。(2)苏州园林欣赏: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园林城,苏州园林历史之悠久,数量之多,造园艺术之高是首屈一指的。苏州园林是浓缩的自然景观,寻求反璞归真,悠闲养性的氛围,折射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山水花木,亭台楼榭,粉墙黛瓦,栗柱灰砖构成了苏州园林的基调。说一说:身边的园林景色

13、。3、唱江南听一听:江南的曲调,江南风格的音乐。4、舞江南演一演:模仿舞蹈动作5、画江南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感受了江南的美景,其实还有许多我们没有了解到的知识内容,课后继续搜集有关江南的资料,使我们能够更多的感受江南。(放乐曲江南好出教室。五、课后小结:板书设计:忆江南白居易送人游吴杜荀鹤第三单元 五十六朵花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电影刘三姐插曲唱山歌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电影刘三姐插曲唱山歌,感受壮族民歌风格特点。 2、简单了解电影刘三姐的故事梗概。3、了解壮族的风俗歌会“歌圩”。4、教育学生弘扬祖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教学重、难点:1、用优美、委婉的歌声演唱歌曲唱山歌,感受壮族民歌风格特点。2、歌中一字多音唱词的准确、优美、委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教师放小螺号音乐,师生律动表演进教室,相互问好。二、创设情境,了解故事,激发情趣三、学唱歌曲:1、导入:师:在这部影片中,还有一首动听的歌曲,你们想不想唱一唱?生:想。2、听范唱:3、再听,轻声随唱:4、难点解决:5、随旋律完整演唱歌曲:6、视唱曲谱:1)划拍视唱。注意变换拍子略突出强拍。2)随教师的伴奏视唱。7、唱词,歌曲处理:1)教师弹琴,学生演唱。2)歌词分析8、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