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7_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5678937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2017_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河南省2017_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河南省2017_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河南省2017_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河南省2017_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2017_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2017_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说明: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将第卷的答案代表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第卷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北方那消失的一抹黄色,就是荒凉的黄土高原,面积要占全省版图的百分之四十五。”“展现在眼前的这几百里绿色平原,当然是全省的白菜心了。”“南边云雾缭绕的蔚蓝色山峦,是亚细亚两个庞大水系的分水岭。”这是平凡的世界中描述的某内陆省三种截然不同的地貌。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 该内陆省(简称)为A. 陇B.

2、 晋C. 冀D. 秦2. 有关“亚细亚两个庞大水系”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 都以雨水补给为主,径流的季节变化大B. 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都很大C. 都有结冰期,北方的长,南方的短D. 下游都曾出现过断流现象【答案】1. D 2. A【解析】本题组考查区域地理。(1)题中所指为陕西省,简称秦。(2)“亚细亚两个两个庞大水系”实际指长江水系、黄河水系。据此选择即可。【1题详解】根据文字材料及平凡的世界,题中所指为陕西省,简称秦或陕。【2题详解】“亚细亚两个两个庞大水系”实际指长江水系、黄河水系。二者都以雨水补给为主,径流的季节变化大;黄河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很大,长江流域相对较小

3、;长江没有结冰期,长江下游不曾出现过断流现象。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3. 下列关于、山脉的正确叙述是A.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B.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C. 地势阶梯的分界线D. 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分界线4. 上图中M区域不易发生的问题是A. 干旱B. 土地盐碱化C. 洪灾D. 沙尘暴【答案】3. C 4. B【解析】【3题详解】结合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周边重要地理事物判断:表示巫山;表示太行山;二者都是我国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选C。【4题详解】M区域的沉积物(冲积土层)颗粒较粗,有利于水分(灌溉水)下渗;地下水埋藏深,干旱季节土壤水分蒸发量较小,不易形成盐碱地,选B。下图是沿东经109

4、E的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5. 地区的区域特征是A. 地由于地的阻挡而免受寒潮的侵袭B. 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可种植双季稻C. 长江最大的支流流经地区D. 地区河流的补给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6. 有关地形区农业发展条件及面临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A. 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B. 地势平坦,草原辽阔C. 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草D. 土壤盐碱化严重,多中低产田【答案】5. C 6. C【解析】试题分析:【5题详解】寒潮是我国早春、秋冬季节的一种多发的自然灾害,影响范围大除海南岛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深受影响。处是秦岭地带,是我国多种自然分界线。由于海拔高并不适合种植水稻。汉江流经地区。主要补

5、给方式为降水补给。【6题详解】地形区为黄土高原,虽然沟壑多,但河网密度不大;地势不平坦;土壤流失严重,但土壤盐碱化不严重。考点:中国地理地形剖面图点评:本题通过我国地形剖面图考查区域地理特征。学生需全面掌握多条重要经纬线沿线的地理地形特征。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下图为黄河中下游地区某地各节气多年平均降水量 与前一节气多年平均降水量差值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7. 该地降水量最大的节气是( )A. 谷雨B. 大暑C. 小暑D. 夏至8. 导致立秋到白露之间降水量差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B. 蒙古高压南移控制C. 夏季风势力逐渐减弱D. 受准静止锋影

6、响【答案】7. B 8. C【解析】试题考查影响降水变化的因素和学生读图分析能力。【7题详解】降水量最大的节气比前后两个节气的降水都多,因此差值应先正值后负值,且变化较大,从图中看应是大暑,D正确。【8题详解】立秋到白露之间降水量差值为负值,说明降水一直减少,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夏季风势力逐渐减弱,C正确。 读“我国锋面雨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9. 关于图中A地描述正确的是A. 位于冈底斯山以北,属于非季风气候区B. 可以受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C. 深居内陆,水汽难以到达,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D. 冬夏季风受山脉阻挡难以到达,属于高山高原气候10. CDE表示锋面雨带推移的多年平均位置,下

7、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雨带位于E位置时,东北平原地区出现春旱现象B. 当雨带位于C位置时,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伏旱期C. 当雨带位于D位置时,四川盆地地区进入梅雨季节D. 我国东部地区的锋面雨多属准静止锋降雨【答案】9. B 10. B【解析】【9题详解】图中A地位于青藏高原的冈底斯山以南,A错;可以受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B对;该地位于青藏高原,属于高原气候;该地深受高原季风影响,选B。【10题详解】当雨带位于E位置时,大约为5月份,此时华北平原地区出现春旱现象;当雨带位于C位置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进入伏旱期;云贵高原地区没有梅雨现象;我国东部地区的锋面雨多属冷锋降

8、雨,选B。【名师点睛】读四个地区气候特点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1. 以上四地区,不可能位于我国的是A. 甲、乙B. 乙、丙C. 丙、丁D. 甲、丁12. 在丙气候分布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小麦、花生、甜菜B. 小麦、油菜、甜菜C. 水稻、油菜、甘蔗D. 水稻、花生、甘蔗【答案】11. A 12. A【解析】本题组考查中国区域地理。(1)我国位于亚洲东岸,无位于大陆西岸的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气候。(2)温带季风气候主要的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分别为小麦(玉米)、花生、甜菜。【11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甲乙丙丁分别为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9、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气候位于大陆西岸,我国位于亚洲东岸,无此类气候类型,选A。【12题详解】丙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该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分别为小麦(玉米)、花生、甜菜,选A。基流也叫底水,是指由地下水外渗进入水系中的那部分。基流系数是基流占河流径流的比重。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河流基流系数与温度、高程的关系。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3. 该地区最可能是()A. 西北地区B. 青藏高原C. 松嫩平原D. 江南丘陵14. 该地区基流的间接补给水源主要是()A. 地下水B. 大气降水C. 冰雪融水D. 湖泊水15. 该地区河流最适宜的开发利用方式为()A. 内河运输B

10、. 水力发电C. 水产养殖D. 观光旅游【答案】13. A 14. C 15. B【解析】【13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基流系数随温度升高和高程升高而增大,即温度越高河流底水越多、河流上游底水大于下游,表明该地区的河流主要水源补给方式是冰雪融水,该地区为内流区域,判断该地区最可能是我国的西北内陆。选A正确。【14题详解】西北地区为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很少,河流补给受气温影响大,主要水源补给方式是冰雪融水。【15题详解】该河是是内流河,流量小且是季节性河流,不利于发展航运、养殖及观光旅游;该河上游流经山区,可发展水电。选B正确。【点晴】河川基流是河流河道中处于地下水位以下的水量,因为地下水位多

11、年基本不变,无论是河流的丰水期还是枯水期都能保证这部分水量,所以称作基流。这部分水量也是水资源调查中地表水量与地下水量重复计算的部分。该地区基流系数与温度成正相关,气温越高,冰雪融化量越大,通过下渗补给地下水的量越大,地下水转化成的急流也增多,冰雪融水是该地区基流的主要间接补给水源。初雪是指入冬后下的第一场雪。如图为某年小雪(11月22或23日)前后我国初雪时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6. 我国东部地区初雪时间出现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地形B. 纬度C. 海陆位置D. 洋流17. 新疆南部(南疆)比新疆北部(北疆)初雪时间晚的原因是( ) 南疆地区河流较少,蒸发量小,水汽缺乏南

12、疆地区纬度较低,冬季气温较高天山阻挡寒冷气流进入南疆天山北部为大西洋水汽的迎风坡,降雪较多A. B. C. D. 18. 此时(11月2023日)的天气( )A. 有利于地小麦生长B. 加大了地生产生活的用水压力C. 可缓解地的雾霾D. 增加了地森林火灾的发生概率【答案】16. B 17. B 18. C【解析】【16题详解】我国东部地区初雪出现时间差异表现为南晚北早,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南方纬度较低,热量丰富,而北方纬度较高(中纬度),热量不足,即纬度位置的差异造成的,选B。【17题详解】南疆地区纬度较低,冬季气温较高且北部天山山脉阻挡寒冷气流进入南疆。而天山山脉北部为大西洋水汽的迎风坡,降雪

13、较多,这导致新疆南部(南疆)比北部(北疆)初雪时间晚。南疆地区较北疆冬温高,蒸发量大,选C。【18题详解】11月20-11月23,天气寒冷,地小麦生命活动微弱;地用水压力大主要是春季,且此时降雪可缓解旱情;地森林火灾的发生与降雪无关;但风雪天气可缓解地雾霾天气,选D。读我国传统民居邮票图,完成下面小题。19. 图中传统民居的典型分布地区是A. 甲华北平原B. 乙内蒙古高原C. 丙塔里木盆地D. 丁黄土高原20. 根据传统民居的结构和取材,可以判断A. 甲地土层深厚,植被茂密B. 乙地地形崎岖,荒漠广布C. 丙地降水量大,河网密布D. 丁地气候湿热,树木葱茏21. 清明时节,丙传统民居所在地区A

14、. 家家打稻趁霜晴B. 新雨山头荔枝熟C. 小麦登场雨熟梅D. 梨花淡白柳深青【答案】19. B 20. D 21. D【解析】本题组将居住建筑作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19题详解】根据三地民居的结构形态,尤其是房屋的屋顶和气候的对应关系,结合选项容易确定,甲图为窑洞,对应陕北民居,应是黄土高原,A错误;乙为蒙古包,属于典型的内蒙古民居,对应内蒙古高原, B正确;丙图为北京四合院,位于华北平原,C错误;丁图中的屋顶较陡,为云南傣家竹楼,对应降水较丰富的南方地区,D错误;故选B。【20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甲图为窑洞,对应陕北民居,应是黄土高原,植被稀疏,A错误;

15、乙为蒙古包,属于典型的内蒙古民居,对应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草原广布,草类茂盛,B错误;丙图为北京四合院,位于华北平原,夏季降水多,河流密度小,C错误;丁图中的屋顶较陡,对应降水较丰富的南方地区,气候湿热,树木葱茏,D正确。故选D。【21题详解】结合上面的分析可知,丙图为北京四合院,位于华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区,清明时节,该区为春季,大地复苏,清明时节梨树开花、柳吐新芽,D正确;“家家打稻趁霜晴”为南方秋季的景观,A错误;“新雨山头荔枝熟”为夏季景观,B错误;“小麦登场雨熟梅”为长江流域的梅雨季节,C错误。故选D。下图为摩拜单车投放城市最新分布示意图(截止2017年2月20日)。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2. 摩拜单车投放的城市均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