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上传人:ap****ve 文档编号:115675195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8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龙游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与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报告 二O一三年五月七日 龙游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要内容 一、法律法规 二、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流程 四、异常情况报告 五、院感事件报告 龙游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一部分 法律法规 龙游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法律法规 传染病防治法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 规范(试行)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 管理办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内涵的释义(试行) 突发事件应对法各专项预案 龙游县疾病预防控制中

2、心 技术性规范和文件 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与技术指南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关于规范全省医疗机构门诊日志等诊疗记录的通 知 关于印发浙江省传染病报告工作细则的通知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龙游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二部分 传染病疫情报告 龙游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染病信息诊断报告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 息报告管理办法规定: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传染病诊断、报 告和登记制度; 负责对本单位相关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信息报 告培训; 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传染病疫情的调查 。 龙游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染病诊断 各医疗机构临床医生应严格按照卫生部

3、最 新的诊断标准对相应法定报告传染病进行 诊断报告。 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 综合考虑。 尽量提高实验室确诊传染病病例的比例, 疑似和临床诊断病例的报告应慎重。 龙游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染病报告_报告人 责任报告单位及报告人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 血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 责任报告单位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 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 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 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龙游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染病报告_报告对象 报告对象 法定传染病 卫生部规定的不明原因肺炎 卫生部决定列入乙

4、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 传染病 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 地方性传染病 其它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龙游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染病报告_报告对象 法定传染病,共39种 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 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 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 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 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 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流感。 丙类传染病(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

5、性腮腺炎、 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 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 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 病、手足口病。 龙游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染病报告_报告对象 不明原因肺炎 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是指同时具备以下4条不能做 出明确诊断的肺炎病例: 发热(38); 具有肺炎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影像学特征; 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细胞分类计 数减少; 不能从临床或实验室角度诊断为常见病原所致肺炎 经抗生素规范治疗35天,病情无明显改善。 龙游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染病报告_报告对象 发现以下情况时,建议立即对报告信息进一步核 实,

6、经核实后应于2 小时内电话报告当地县(区 )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发现甲类传染病和按照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人、 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卫生部规定按甲类传染病管 理的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不明原因死亡病例。 发现同一种急性传染病在同一自然村、街道、集体单 位(场所)一日内出现3 例及以上,或一周内出现5 例 及以上。 龙游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染病报告_报告程序与方式 报告程序与方式 常规情况: 传染病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传染病报告卡由首诊 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负责填写。 传染病疫情信息实行网络直报,没有条件实行网络 直报的医疗机构,在规定的时限内将

7、传染病报告卡 报告属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龙游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染病报告_报告程序与方式 报告程序与方式 发现甲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 罕见影响力大的传染病(如血吸虫等)或发现 传染病暴发疫情时: 立即报告医院分管领导 报告当地卫生局和疾控中心 核实之后及时报 依法报告不瞒报 逐级报告不越级 龙游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染病报告_报告程序与方式 报告程序与方式 传染病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传染病报告卡由 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负责填写。 传染病疫情信息实行网络直报,没有条件实行 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在规定的时限内将传染 病报告卡报告属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龙游县疾病预

8、防控制中心 传染病报告_报告管理制度 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 各级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传染病诊断、登记、报告制 度,门诊日志、出入院、检验和影像科室登记管理制 度,传染病报告培训制度,传染病信息保存和安全管 理制度,自查和奖惩制度等管理制度,配备必要的传 染病网络直报设备和软件(包括专用计算机、上网设 备、疫情报告专用电话或传真机、操作系统、防病毒 软件等),指定专门部门和专人负责传染病报告工作 ,保障本单位传染病报告工作规范、有效的进行。尤 其要建立双休日、节假日传染病报告值班制度,以确 保工作日以外时间传染病报告的及时性。 龙游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染病报告_诊疗记录 规范诊疗记录登记 最基本的

9、日常工作记录:门诊日志、出入院登 记、检验和影像科室登记是医疗机构。 其他:传染病登记本、肠道门诊登记本等。 各类诊疗记录本在登记时必须认真填写、字迹 清晰、不得漏项,信息填写应详细。例如:现 住址须填写到门牌号或村组。 所有就诊病历就要填写诊疗记录。 龙游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染病报告_诊疗记录 门诊日志 至少包括病人就诊日期、姓名、性别、年龄、职业、 现住址、工作单位(学生填写学校)、联系电话、病 名(初步诊断)、发病日期、初诊或复诊等11项基本 内容。 出入院登记 至少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工 作单位(学生填写学校)、联系电话、入院日期、入 院诊断、出院日期、出院诊断、

10、转归情况(是否死亡 、死亡原因、死亡日期)等12项基本内容。 龙游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染病报告_诊疗记录 检验科室登记 应包括送检科室和医生、病人姓名、性别、年 龄、检验结果、检验日期等; 影像科室(含放射科、B超室等)检查登记 应包括开单科室和医生、病人姓名、性别、年 龄、检查结果、检查日期等内容。 龙游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染病报告_及时性 及时报告 对甲类传染病及按照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 应在诊断后2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并以最快的 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 控制机构报告; 对乙、丙类传染病,应在诊断后24小时内完成 网络直报。 龙游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染病报告_准确

11、性 准确报告 信息一致性:门诊日志、传染病纸质报告卡和网络报 告卡的信息必须填写完整、准确,内容一致。 信息完整性:传染病报告卡中,除规定的必填项外, 还须填写患者工作单位(学生填写学校),如患者为 流动人口,在备注栏中注明,医生诊断日期须填写到 时。 传染病报告卡录入人员对收到的传染病报告卡须进行 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对有疑问的报告卡必 须及时向填卡人核实。 龙游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染病报告_异常反馈 异常化验或影像检查结果反馈机制 各级医疗机构要建立检验部门、影像部门异常 化验结果必须返回送检医生或科室的反馈机制 ,以保证传染病得到及时诊断和报告,防止出 现漏报情况 龙游县疾病预

12、防控制中心 传染病报告_分析、通报及处理机制 疫情分析、通报及处理机制 医院须由专门部门及专人负责本院传染病报告 数据的常规分析,定期(至少每月)分析不同 时期医院接诊的主要传染病,并将分析结果在 院内及时通报。 应制定针对可能发生的传染病暴发事件、聚集 性症候群等异常情况的处理机制和流程。 龙游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染病报告_培训和考核 培训和考核 加强和规范传染病报告管理培训,尤其要落实 新进职工的岗前培训和重点科室业务人员的每 年定期轮训,培训结束要进行考核。 培训内容必须包括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 报告管理规范、传染病诊断标准、卫生部下发 的新发和重点防控传染病的诊断和防治、网络 直

13、报系统数据统计规则等。 培训资料的收集归档须有培训通知、课件、学 员签到单、考卷及培训总结。 龙游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染病报告_自查 院内自查 建立院内传染病报告自查机制,医院分管领导和相关 临床科室主任必须参与自查,由分管院长带队的自查 至少每月开展一次。 自查内容应包括传染病报告及时率、漏报率、重卡率 、门诊日志等诊疗记录和传染病报告卡内容填写的完 整率及准确率、门诊日志和传染病报告卡填报信息的 一致率等内容。 发现问题要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处理意见,并落实相 应责任科室和责任人的奖惩措施,自查记录、整改措 施、自查总结、奖惩等均要做到有据可查。 龙游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染病报告_订正

14、订正 在同一医疗卫生机构发生报告病例诊断变更、 已报告病例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由该医疗卫 生机构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并重新填写传染病 报告卡,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 病名。对报告的疑似病例,应及时进行排除或 确诊。 转诊病例发生诊断变更、死亡时,由转诊医疗 机构填写订正卡并向病人现住址所在地县级疾 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龙游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染病报告_订正 订正 对于调查核实现住址查无此人的病例,应由核 实单位更正为地址不详。 实行专病报告管理的传染病,由相应的专病管 理机构或部门对报告的病例进行追踪调查,发 现传染病报告卡信息有误或排除病例时及时订 正。由专病管理机构或部门订正过

15、的病例需要 再次订正的,应通知专病管理机构或部门再次 进行订正。 龙游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染病报告_补报和查重 补报 责任报告单位发现本年度内漏报的传染病病例 ,应及时补报。 查重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 机构每日对报告信息进行查重,对重复报告信 息进行删除。 龙游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染病报告_资料保存 资料保存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报告卡及 传染病报告记录保存3年。 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其传染病报 告卡由收卡单位保存,原报告单位必须进行登 记备案。 龙游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染病报告_信息安全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辖区内信息报告系 统用户权限的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让或泄露信息报告系统操作 帐号和密码。发现帐号、密码已泄露或被盗用 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更改密码,同时向上级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各地应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信息查询、使用制 度。 龙游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染病报告和管理中常见问题 制度不健全,或不具操作性,流于形式,执行不到位; 传染病登记工作比较薄弱,普遍存在门诊日志、出入院登 记簿基本项目不完整,登记不完整、不规范; 传染病报告卡填写不严谨、不规范、不完整; 漏报、迟报、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