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教学导案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5674923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教学导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教学导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教学导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教学导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教学导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教学导案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教学导案新版新人教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作者: 日期:2 拼十年寒窗挑灯苦读不畏难;携双亲期盼背水勇战定夺魁。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课题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课型新授时间备课组成员主备课时1教学目标和要求 1、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对应该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认识什么是自然资源,并能够根据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区分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2、能正确认识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树立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重 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数量特征。难 点如何正确认识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多,人均量少这一特征

2、。教师活动内容学生活动内容旁注导入新课 我们吃的稻米和小麦等粮食,都是利用土地资源收获的农产品。我们学习用的书本和纸张,原料来自森林木材;写字用的铅笔芯是用矿产资源石黑制作的。这说明自然资源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谁知道建筑房屋需要哪些材料?现在我们学习中国的自然资源。 讲解新课板书: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1、 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1、阅读书P62P63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 说说我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自然资源。(2) 自然资源的种类包括_等。(3) 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是指在较短时间内_,主要包括_等资源;非可再生资源主要指_。(4) 如何利用和保护资源

3、?对于可再生资源_;对于非可再生资源_。2、教师归纳小结。活动P63P64活动1、21、 温泉、树木、草地、潮汐能、藏羚羊、风能、海鱼。理由:它们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再生,有些可以循环使用。核能、天然气、花岗岩。理由:它们用一些就少一些,形成过程相当缓慢,从人类历史角度来看是不可能再生的。2、 当我们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速度超过了其再生速度,在一定条件下就形成了“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对于可再生资源我们要科学合理的利用,并注意保护和培养,才有可能再生,才可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二、总量丰富,人均不足阅读书P64有关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 我国基本国情是_。如何正确理解“地大物博”2、 我国

4、部分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在世界的位次表。资源总量人均资源总量人均耕地面积4位67位水资源6位88位年产矿石3位80位森林面积6位121位3、教师小结对于我国的自然资源,既要看到资金外流资源总量丰富,更应该看到人均不足的另一面。阅读材料:石油进口大国关键词:黑色的金子,工业的血液,1/5,二。活动P66活动1课堂小结1、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概念;2、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自然资源总量多,人均量少。连接会考看图,完成下列各题(1) 图中反映的是在利用森林资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造成的后果是_:(2)保护森林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_(3)你知道中国植树节是哪一天吗?答案:(1)乱砍滥伐;水土流失严重

5、;小鸟失去栖息地;(2)采伐与更新相结合;(3)中国植树节是3月12日布置作业填充图册思考后回答。水泥、石灰,木材。小组讨论交流。回答问题。(1) 农业生产离不开土地、阳光、水;冶炼钢铁需要铁矿;电灯照明、开动机器需要动力等。(2)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3)更新、再生或能够循环使用,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矿产资源(4)合理使用,注意保护和培养,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小组讨论交流。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小组讨论交流。代表回答。例如:使用布袋、尽量乘坐公共汽车、不要过分追求时尚、不进入自然保护核心区、但是步行、骑单车、双面使用纸张、节约粮食、随手关水

6、笼头、一水多用、尽量购买本地产品、随手关灯、节约用电、拒绝使用珍贵木材制品、使用节能型灯具、简化房屋装修、多用肥皂、少用洗涤剂、不捡拾野禽蛋、拒食野生动物、不购买野生动物制品、不把野生动物当宠物饲养、不参与残害动物的活动、不鼓励买动物放生、不围观街头耍猴者、回收废电池、回收废塑料、回收废玻璃、少吃口腔糖等。教后记:八年级地理教案课题第三章第二节土地资源课型新授时间备课组成员主备课时2教学目标和要求 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从中国土地利用类型中,找出我国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难以利用土地的名称,并且,能够运用数据,说明我国土地资源

7、类型的构成特点;能够说出我国耕地、草地、林地和难以利用的土地的分布特点;能够运用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和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概括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并结合土地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2、了解我国所面临的土地资源与环境和发展问题,初步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通过各种途径,感知我国的土地资源,积累丰富的土地资源表象;增强对我国“土地国情”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土地资源的兴趣,以及对我国不同类型土地资源的审美情趣,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举例说明土地资源对我国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保

8、护环境、资源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重 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存在问题。难 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教师活动内容学生活动内容旁注导入新课1土地资源属可再生资源还是非可再生资源?2土地资源有哪些用途?讲解新课板书:第二节土地资源一、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1、阅读书P67P68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发展林业、畜牧业、种植业对应的主要类型是什么?(2)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状况,土地资源分为_、_、_和_等。其中_农业用地,_非农业用地。2、阅读书P68图3.7、图3.8、图3.9,思考下列问题:(1)在土地方面,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什么?(2)

9、我国土地方面存在的问题是:_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_少,而_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较多,_不足。阅读书P69阅读材料: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匮乏,思考下列问题:(1) 耕地后备资源是指_土地。它是次于_的优质土地资源。(2) 为什么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匮乏?(3) 我国耕地后备资源主要分布在_。3、 教师归纳小结。二、地区分布不均1、我国耕地的林地的90%以上,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这里是我国农、林、渔业的主要分布区,土地利用程度很高。南方耕地以水田为主,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林地则主要分布在山区。2、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牧业。沙漠、戈壁、石山、高寒荒漠、永久积雪和冰川等通

10、常难以利用的土地也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西部内陆的土地利用程度较低。活动P64活动2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土地利用类型所在的干湿地区主要地形类型耕地水田湿润区平原、丘陵旱地半湿地区、半干旱地区平原、高原、丘陵草地半干旱地区高原、丘陵林地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山地、丘陵难以利用土地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高原、山地、丘陵课堂小结 土地资源的两个突出特点:一是类型齐全,绝对量大,相对量小;二是地区分布不均,环境条件差异很大。连接会考读图,其反映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是()A林地面积减少 B过度放牧导致土地荒漠化 C严重的水土流失 D乱占耕地现象 布置作业填充图册小组讨论交流。回答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小组讨论

11、交流。代表回答。教后记:教师活动内容学生活动内容旁注第二课时导入新课1 什么是土地? 土地是山川之根 土地是万物之本 土地是人类衣食父母 土地是一切财富之源 所有的物华天宝都是土生土长 土地是过去的一切,也是将来的全部2教师归纳:什么是土地?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是人类衣食之源。人类生存的最基本自然资源、衣食之源是土地资源。保护自然资源,你我同行地球孕育了人类,人类也在不断地改造地球。讲解新课一、合理使用每一寸土地法1、阅读书P71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结果是_。(2)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结果是_。(3)目前我国土地利用的现状是_。2、阅读书P71图3.11,思考下列问题:(1)造成“飞来的山峰”、“小草的哀求”、“水土的怒吼”、“土地的辛酸”的原因各是什么?(2)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_。(3)我国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_,其后果有_。(4)我国乱占耕地的后果有_。(5)引起我国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有_,其后果是_。3、阅读书P72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4) 国家制定了哪些法律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5) 我国土地方面的基本国策是_。(6) 为什么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尤为重要?(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