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5673306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湖北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湖北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湖北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湖北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宜昌市第一中学2018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Ba-137第I卷 选择题(共48分)一、请从每小题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3分。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生石灰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B. 熟石灰、铁粉常用于食品干燥剂C. 维生素C因具有酸性,可作食品抗氧化剂D. 银器久置后表面变暗,是因为发生了化学反应【答案】D【解析】【详解】A.生石灰具有吸水性,可作食品干燥剂,没有还原性,不能作食品抗氧化剂,A错误;B.铁粉没有吸收水,不能作干燥剂,它具有还原

2、性,做抗氧化剂,B错误;C.维生素C可以与氧气反应,消耗了食品袋内的氧气,可作食品抗氧化剂,体现了维生素C的还原性,C错误;D. 银属于不活泼金属,在空气中性质较稳定,不易与空气中的氧气直接反应,但长期接触空气中的微量H2S气体后,则会与之反应生成黑色硫化银,故导致银器表面变暗,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D。2.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C. 金属单质在化学反应中一定作还原剂D. 失电子的反应物在反应中作还原剂,反应中被还原【答案】C【解析】【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有

3、电子的转移,即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电子的反应物作氧化剂,被还原,失电子的反应物作还原剂,被氧化;据以上分析解答。【详解】A.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就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B.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有电子的转移,故B错误;C.在化学反应中,金属最外层电子很容易失去,所以金属单质常常作还原剂, 故C正确;D. 失电子的反应物在反应中作还原剂,反应中被氧化,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C。3.下列溶液中的Cl浓度与100mL 2molL1氯化铁溶液中Cl浓度相等的是( )A. 150 mL 4 molL1氯化钾溶液

4、 B. 300 mL 1 molL1氯化钙溶液C. 200 mL 6 molL1氯化钠溶液 D. 200 mL 1 molL1氯化铝溶液【答案】C【解析】【详解】100mL 2molL1氯化铁溶液中Cl浓度为23=6 molL1,A. 150 mL 4 molL1氯化钾溶液Cl浓度为41=4molL1,错误;B. 300 mL 1 molL1氯化钙溶液Cl浓度为12=2molL1,错误;C. 200 mL 6 molL1氯化钠溶液Cl浓度为61=6molL1,正确;D. 200 mL 1 molL1氯化铝溶液Cl浓度为13=3molL1,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C。【点睛】在电解质溶液中,某一离

5、子浓度=该物质的浓度该离子的个数,与该溶液的体积无关,即VL amol/LA2B3溶液中,c(A3+)=amol/L2=2amol/L,c(B2-)=amol/L3= 3amol/L。4. 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许多胶体能进行电泳是因为这些胶体带电B. 布朗运动是胶体粒子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据此把胶体与溶液、悬浊液区分C. 光线通过时,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则无丁达尔效应D. 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可得氢氧化铁胶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胶体本身不带电,胶粒带电,错误。B物质在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则的运动,胶体粒子一直在作无规则的运动,也能发生布朗

6、运动,错误。C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发生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性,正确。D饱和氯化铁溶液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是胶体,错误。考点: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气体体积等相关知识。5.下列关于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正确组合为( )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A盐酸澄清石灰水硫酸干冰B冰水混合物酒精溶液硫酸钡二氧化碳C氨水盐酸铜硫酸钡D胆矾食盐水氯化铜氯气A. A B. BC. C D. D【答案】B【解析】【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完全电离的是强电解质,部分电离的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不导电的化合物是非

7、电解质;据以上分析解答。【详解】A、盐酸是混合物,故A错误;B、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酒精溶液属于混合物,硫酸钡属于电解质,二氧化碳属于非电解质,各项符合条件,故B正确;C、硫酸钡属于盐,是电解质,故C错误;D、氯气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B。【点睛】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必须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且离子是其本身电离的;非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而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6.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分子数目相同的是( )A. 10g H2和10g O2 B. 2.8L N2(标准状况)和11g CO2C. 9g H2O和0.5mol Br2 D.

8、224mL H2(标准状况)和0.1mol N2【答案】C【解析】【详解】其它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分子数之比和物质的量成正比,A. 10gH2的物质的量为5mol,10gO2的物质的量为5/16mol, 分子数不等,错误; B. 2.8L N2(标准状况) 的物质的量0.125mol,11g CO2的物质的量为0.25mol,分子数不等,错误; C. 9gH2O的物质的量为0.5mol,0.5molBr2,分子数相等,正确;D. 224mLH2(标准状况)的物质的量为0.01mol,0.1molN2,分子数不等,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C。7.“物质的量”是联系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桥梁。下列说法正

9、确的是( )A.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B. 将1 mol NaOH固体溶于1L水,其浓度为1 mol/LC. 常温常压下,1mol N2的体积为22.4LD. 10 mL 2 mol/L H2SO4溶液中取出的5 mL溶液,其浓度为1 mol/L【答案】A【解析】【详解】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故A正确;B.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的体积,把1molNaCl溶于1L水中,溶液体积大于1L,其浓度小于1 mol/L,故B错误;C. 标况下,1mol N2的体积为22.4L,常温常压下,1mol N2的体积大于22.4L,故C错误;D. 溶液具有均一性,因此,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溶液的浓度不变

10、,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A。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盐酸与石灰石反应CO32-+H+ = CO2+H2OB. 硫酸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Ba2+ SO42-= BaSO4C. 氢氧化铁和盐酸反应:H+OH-=H2OD. 氯化铁溶液和铜反应:2Fe3+Cu=2Fe2+Cu2+【答案】D【解析】【详解】A. 石灰石为固体,不溶于水,不能拆成离子形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 2H+ = CO2+H2O+Ca2+,A错误;B. 硫酸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镁沉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OH-+Ba2+ SO42-= BaSO4+Mg(OH)2,

11、 B错误;C. 氢氧化铁属于弱碱,不能拆成离子形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Fe(OH)3+3H+=3H2O+Fe3+, C错误;D. 氯化铁溶液和铜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铜离子,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书写正确,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D。9.下列分离和提纯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蒸发 B. 过滤C. 蒸馏 D. 分液【答案】B【解析】【分析】A. 蒸发应用蒸发皿;B. 过滤时,玻璃棒抵在三层滤纸一侧,用玻璃棒引流,漏斗的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C蒸馏时温度计测定馏分的温度,冷却水下进上出;D分液漏斗的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详解】A. 蒸发应用蒸发皿,不能用烧杯,故A错误

12、;B. 过滤时,玻璃棒抵在三层滤纸一侧,用玻璃棒引流,漏斗的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操作正确,B正确;C利用该装置进行蒸馏时,温度计应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冷水应从冷凝管的下口进,上口出,C错误;D分液漏斗的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B。【点睛】蒸发要用蒸发皿,灼烧固体要用坩埚;蒸馏实验中要注意:溶液中要加入沸石,防止溶液暴沸;温度计的水银球要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测量的是蒸汽的温度;冷凝管中冷却水的流向采用逆流原理,即从下口进入,上口流出,保证冷凝效果好。10.下列各组离子在选项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无色溶液:Na+、Cu2+、Cl-、NO3- B. 酸性溶

13、液:NH4+、Fe3+、S2-、SO42-C. 遇酚酞变红的溶液Na+、K+、SO42- 、NO3- D. 碱性溶液: K+、Al3+、SO42-、NO3-【答案】C【解析】【详解】A. 含有Cu2+的溶液显蓝色,与无色溶液不符,A错误;B. Fe3+具有氧化性,S2-具有还原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酸性条件下,S2-与氢离子也不能共存,B错误;C. 遇酚酞变红的溶液显碱性,碱性环境下Na+、K+、SO42- NO3- 离子间能够大量共存,C正确;D. 碱性溶液中,Al3+与OH-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选C。11.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 向某溶

14、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O32-B. 向某溶液中先加入盐酸酸化,没有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C.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中一定有Ag+D. 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沉淀消失,原溶液一定有Ca2+【答案】B【解析】【分析】A.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有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B.先加稀盐酸,无现象,再加氯化钡溶液,白色沉淀一定为硫酸钡;C.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可能为硫酸钡沉淀,可能为氯化银沉淀;D.与碳酸钠产生沉淀的离子很多,如钡离子、钙离子、镁离子等;【详解】A.无色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二氧化硫,原溶液不一定有碳酸根存在,故错误;B.向某溶液中先加入盐酸酸化,没有明显现象,排除了银离子干扰,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沉淀一定是硫酸钡,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故正确;C.产生沉淀可能是硫酸钡,还可能是氯化银,原溶液不一定有Ag+存在,故错误;D.白色沉淀可能是碳酸钡、碳酸钙等,原溶液不一定有Ca2+存在,故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B。12.下列各组反应,前后均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 HNO3Na2CO3,HClNaHCO3 B. HNO3Na2CO3,NaHSO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