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息烽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1月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5667841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息烽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1月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贵州省息烽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1月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贵州省息烽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1月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贵州省息烽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1月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贵州省息烽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1月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息烽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1月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息烽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1月考试试题(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省息烽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1月考试试题(含解析)1.下列反应与Na2O2SO2Na2SO4相比较,Na2O2的作用相同的是A. 2Na2O22CO22Na2CO3O2B. 2Na2O22SO32Na2SO4O2C. 2Na2O2H2SO4Na2SO4H2O2D. 3Na2O2Cr2O32Na2CrO4Na2O【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反应Na2O2SO2Na2SO4中SO2是还原剂,过氧化钠是氧化剂,则A、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中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也还原剂,A不正确;B、反应2Na2O22SO32Na2SO4O2中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也还原剂

2、,B不正确;C、反应2Na2O2H2SO4Na2SO4H2O2中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不正确;D、反应3Na2O2Cr2O32Na2CrO4Na2O中,过氧化钠是氧化剂,D正确,答案选D。考点:考查过氧化钠性质的判断2.2.3 g纯净的金属钠在干燥的空气中,被氧化后得到3.5 g固体,由此可判断出产物是A. 氧化钠B. 过氧化钠C.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混合物D. 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略3.下列物质中可以随身携带乘车、船或飞机的是A. 硫黄B. 氯酸钾C. 硝酸钾D. 碘盐【答案】D【解析】【分析】凡是属于易燃、易爆、强腐蚀性或者强氧化性的物质都不可以随身携带乘车

3、、船或飞机,据此作答。【详解】A. 硫磺是易燃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禁止携带,故A项错误;B. 氯酸钾属于强氧化性的易爆物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禁止携带,故B错误;C. 硝酸钾属于易爆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禁止携带,故C错误;D. 碘盐不属于易燃易爆物,也不是强腐蚀性或者强氧化性的物质,因此可以随身携带乘车、船或飞机等交通工具,故D项正确;答案选D。4.把V L含有MgS04和K2S0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a m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b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A. molL

4、-1B. molL-1C. molL-1D. molL-1【答案】D【解析】选项为:A. (b-a)/V B.(2b-a)/V C.2(2b-a)/V D.2(b-a)/V一份加入含amolNaOH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那么Mg2+就有a/2mol,硫酸镁也就是a/2mol。另一份加入含bmol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那么硫酸根离子有bmol。所以硫酸钾有b-a/2mol,钾离子就有2(b-a/2)mol=2b-amol。浓度就是mol/L,即2(2b-a)/V molL-1故答案为C5.下列选项中,与物质体积大小无关的因素是A. 粒子数目B. 粒

5、子大小C. 粒子之间的距离D. 粒子的化学性质【答案】D【解析】【详解】A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有粒子数目、微粒之间的距离和粒子的大小,选项A不选;B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有粒子数目、微粒之间的距离和粒子的大小,选项B不选;C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有粒子数目、微粒之间的距离和粒子的大小,选项C不选;D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有粒子数目、微粒之间的距离和粒子的大小,与粒子的化学性质无关,选项D可选;答案选D。6.已知:2Fe2+Cl2=2Cl+2Fe3+,2Br+Cl2=Br2+2Cl,2Fe2+Br2=2Br+2Fe3+。在bL FeBr2溶液中通入amol Cl2时,使溶液中50% 的Br氧化

6、为Br2,则原FeBr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a/bmolL1B. 2a/bmolL1C. 3a/bmolL1D. 5a/bmolL1【答案】A【解析】【分析】由方程式可知,还原性Fe2+Br-,故氯气先氧化Fe2+,而溶液中50%的Br-氧化为Br2,说明Fe2+完全氧化,设FeBr2的物质的量为x,则n(Fe2+) = x mol,n(Br-) = 2x mol,参加反应的n(Br-) = 2x mol 50% = x 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列方程计算x值,再根据c = 来计算作答。【详解】由方程式可知,还原性Fe2+Br-,故氯气先氧化Fe2+,而溶液中50%的Br-氧化为Br2,说明

7、Fe2+完全氧化,设FeBr2的物质的量为x,则n(Fe2+) = x mol,n(Br-) = 2x mol,参加反应的n(Br-) = 2x mol 50% = x 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有x mol1+x mol1=a mol2,解得 x= a mol,所以原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 = = mol/L,故答案选A。【点睛】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同一个溶液中,存在多种具有还原性的离子时,要遵循先后顺序,由于氧化剂的量不同,导致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也不尽相同。7.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加

8、热蒸发饱和食盐水有氯化钠析出B. 硫酸溶液加热蒸发时,硫酸的浓度增大C. 加热蒸发硫酸钠溶液不一定有晶体析出D. 加热蒸发饱和硫酸铜溶液析出无水硫酸铜【答案】D【解析】【分析】A. 根据饱和溶液的定义可知,加热蒸发饱和食盐水,水分蒸发;B. 硫酸溶液加热蒸发时,溶液中溶剂水减少;C. 加热蒸发硫酸钠溶液,若为过饱和溶液则有晶体析出,若仍为不饱和溶液或刚好为饱和溶液则无晶体析出;D. 加热蒸发饱和硫酸铜溶液析出的是,带结晶水的硫酸铜,即五水硫酸铜。【详解】A. 根据饱和溶液的定义可知,加热蒸发饱和食盐水,因水分蒸发,所以有氯化钠析出,故A项正确;B. 硫酸溶液加热蒸发时,溶液中溶剂水减少,则硫酸

9、的浓度增大,故B项正确;C. 加热蒸发硫酸钠溶液,若为过饱和溶液则有晶体析出,若仍为不饱和溶液或刚好为饱和溶液则无晶体析出,故C项正确;D. 加热蒸发饱和硫酸铜溶液析出的是,带结晶水的硫酸铜,即五水硫酸铜,故D项错误;答案选D。8.120 mL浓度为1 molL-1的Na2SO3溶液,恰好与100 mL浓度为0.4 molL-1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在还原产物中Cr元素的化合价A. +3B. +1C. +4D. +2【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n(Na2SO3)=0.012L1mol/L=0.012mol,n(K2Cr2O7)=0.01L0.4mol/L=0.004mol,根据氧化剂和

10、还原剂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设Cr元素化合价降低为+x价,则有:0.012mol(6-4)=0.004mol2(6-x),x=3,故选A。考点: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9.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 mol硫单质在过量氧气中燃烧产生NA个SO3分子B. 标准状况下,22.4 L SO3中含有氧原子数为3NAC. 标准状况下,18 g H2O中含有氧原子数为NAD. 5.4 g铝单质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6NA【答案】CD【解析】【分析】A. 硫单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是二氧化硫;B. 标准状况下三氧化硫的状态不是气体;C. 根据n = 计算出水的物质

11、的量,再结合水分子的分子构成得出结论;D. 铝为+3价金属,根据n = 计算出铝的物质的量,然后计算出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详解】A. 1mol硫单质在过量氧气中燃烧产生1mol二氧化硫,产生NA个SO2分子,不会生成三氧化硫,故A项错误;B. 标准状况下SO3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故B项错误;C.18 g水的物质的量为n = = 1 mol,因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原子,所以1 mol水中所含的氧原子物质的量为1mol,即氧原子个数为NA,故C项正确;D. 5.4 g铝的物质的量为:n = = 0.2 mol,0.2 mol Al与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生成偏铝酸根,失去

12、0.6 mol电子,因此转移电子数为0.6 NA,故D项正确;答案选CD。【点睛】与阿伏加德罗常数NA相关的化学计量的选择题是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对化学计量的理解与应用。本题B项是学生的易错点,要特别注意气体摩尔体积为22.4 L/mol适用的对象和条件,题设陷阱经常误将“常温常压”当作“标准状况”、或者误把标准状态下的固体、液体当成气体,学生做题时只要善于辨析,便可识破陷阱,排除选项。10.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A. 胶粒直径小于1 nmB. 胶粒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C. 胶粒带正电荷D. 胶粒不能通过半透膜【答案】C【解析】【详解】A.胶体中分散质的微粒大小为1-100nm,,故

13、A错误;B.胶体中的粒子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但不是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故B错误;C.胶体不带电,氢氧化铁胶粒带正电,因为都带同种电荷,胶粒之间是相排斥的,不易聚集成大颗粒,达不到100nm以上就沉不下来,故C正确;D.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故D错误;故选C。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B. 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C. 得到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D. 要实现Fe2+Fe3+的转化,必须加入氧化剂【答案】D【解析】A. 阳离子可以有还原性如Fe2,阴离子可以有氧化性如ClO,故A错误;B. 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不一定强,如稀有气体

14、既难失去电子,又难得到电子,故B错误;C. 氧化性强弱与得到电子多少没有关系,故C错误;D. Fe2到Fe3的转化属于氧化反应,必须加入氧化剂,故D正确。故选D。12.完全沉淀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MgCl2、AlCl3溶液中的Cl,消耗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gNO3溶液的体积比为111,则上述溶液的体积比为A. 111B. 632C. 321D. 931【答案】B【解析】设物质的量浓度均是cmol/L,需要溶液的体积分别是xL、yL、zL,根据Ag+ClAgCl结合化学式可知xc2yc3zc,解得x:y:z6:3:2,答案选A。13.下列物质中导电性能最差的是A. 石墨棒B. 固体氧化钾C.

15、 盐酸D. 熔融氢氧化钠【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是否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或电子来分析物质的导电性,导电能力最差的应是离子浓度最小,或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等情况。【详解】固体氧化钾中的离子不自由移动,固体氧化钾不能导电;而盐酸和熔融的氢氧化钠都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都能导电;在石墨分子结构中层与层之间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则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所以固体氧化钾导电性能最差;答案选B。【点睛】分析清楚物质导电的原因是解题的关键点,学生要特别注意,电解质与能导电的物质的概念的区别,不能片面地认为能导电的物质就是电解质。14.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钠和冷水反应:Na+2H2O=Na+2OH+H2B.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H+=CO2+H2OC. 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OH=Al(OH)3D. 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Fe3+Fe=2Fe2+【答案】B【解析】【分析】A. 电子、电荷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