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育教学实录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5667320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育教学实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育教学实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育教学实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育教学实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育教学实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育教学实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育教学实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实录 作者: 日期:2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5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课文讲了哪两个主要人物?(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二、 重点研读1、请同学们阅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在文中找一句话来回答。2、学生回答。3、课件出示句子。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4、是呀,亚里士多德是大哲学家,他说过很多很多的话。他曾经说过什么?(1)学生回答。(2)课件出示句子。亚里士多德曾经说:“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3)品读句

2、子。谁来读这句话?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想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指名读 。指名回答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重量、速度)师越重的-生越快,师越轻的-生越慢,师那个铁球落得快呀?生10磅重的快,师速度是1磅重的-生10倍。师:对了,其实亚里士多德就是要告诉我们越重就落得越快、越轻越慢,速度与重量有关。指导朗读(齐读)。(强调同时、一定、10倍)5、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话产生怀疑。伽利略是怎样想的?(1)学生回答。(2)课件出示句子。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

3、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3)品读句子。谁来读这句话?师:这是伽利略的思考过程,伽利略经过思考分析,一个事实得出两个结论,自然要引起伽利略的怀疑。这里说的“一个事实”指的是什么?“两个结论”指的是什么?生:“一个事实”指伽利略设想的“把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跟10磅重的铁球下落来比较;“两个结论”指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师:这两个结论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10+110 10+110你能解释一下这两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吗?10+110 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

4、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 10+110 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课件显示两种结果。师:真是两个不同的结论呀!伽利略运用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推导出这两个结论是-自相矛盾的,这怎么解释呢?所以,伽利略思考之后产生了怀疑。6、伽利略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是对的,是怎样进行试验的?自由读4、5、6自然段。指名答。课件出示句子: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品味。体会伽利略是怎样反复地做的?(用什么重量材料的球、地点、高度等)。师:“反复”和“许多次”一样吗?生:“许多次”强

5、调了次数多,“反复”就是说他是反反复复地做。 生:“反复”就是说他重复地做了许多次试验。师:如果说“反复”做就是重复地做试验,那么我们把“反复”改为“重复”, 行不行?生:不行。 师:为什么?“反复”是不是“重复”呢? 生:“重复”就是说这个实验原原本本地再做一次,跟上一次做的没有什么不同;“反复”是说他还是在做这个试验,但是跟上一次做的可能会不一样。 师:请你说一说有哪些不一样? 生:可能他使用的球不一定都是铁的,可能用铜球,还可以换铝球来试。 生:球的重量可能不一样。他可能用10磅重的和1磅重的两个铁球做试验,然后用20磅重的和1磅重的铁球来试验。他会更换不同重量的铁球来做试验。 生:还有

6、铁球下落的高度不一样,他可能让两个球同时从5米处下落,还可能从50米处下落。师:做了这么多次的试验,都证明-生:亚里士多德的话是错的。指导朗读(重点词反复、许多次、的确重读):指名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师:他自己做试验还不够,要公开做一次。人们听到这消息有什么反应?指名回答。课件出示句子:有的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有的说:“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指导朗读。师: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读?(嘲笑、讽刺)指名读、师示范、齐读。师:对呀,这就是嘲笑的语气,从中,你看出伽利略是怎样的人?(不怕嘲笑、敢于挑战权威、执著)师:公开试验是有风险的

7、,这一天终于到了,伽利略终于在斜塔上出现了,大家有什么表现?(不敢相信)师:看到了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大家又有什么表现呀?(惊讶)师:看书齐读“一会儿,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课件出示句子:一会儿,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师:惊讶的表情,啊,怎么会这样呀?要是你在场,你会怎样惊呼?啊,怎么可能?啊,不可能。啊,太不可思议了。啊,这么会这样呢?啊,怎么可能,不会吧。不可能,这是假的。啊,为什么会这样呀?不可能!这不可能,是在做梦吧!师:同学们都惊呼起来了,在场的人都

8、惊呼起来了,这时,-生: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课件出示句子: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指导朗读。(女生读)你知道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吗?指名回答。师: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的话大多是对的,只是这次说错了。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我们还是要赞扬他、肯定他的成就的,不能因为他说错了一句话就否定他的成就。同学们,我们看到的表面事情和实际会不一样的,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你能举一个例子说说吗?蜜蜂飞过发出嗡嗡的声音,会以为是翅膀振动发出的。会以为无花果是不会开花,其实它也花开花。会以为铁树不会开花,其实铁树几十年会开一次花。会以为木棉树先长叶子再开花,其实它是先开花再长叶。师:同学们能举出这么多的例子真是不错。这篇课文其实要告诉我们,我们看到的很多事情都要经过试验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不要盲目迷信。再读最后一句话,体会它带给我们的内涵。当伽利略试验后从斜塔上走下来后,人们围住他,会怎样说,怎样做?请你说一说。师:是呀,这就是两位伟大的人物带给我们的收获,那么,同学们在课后也要多想一想,多找一找到底生活中有什么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作业:小练笔:当伽利略试验后从斜塔上走下来后,人们围住他,会怎样说,怎样做?请写一写。板书设计 25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亚里士多德 说 越重越快伽利略 怀疑 试验 同时着地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