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课件(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5667121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课件(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课件(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课件(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课件(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课件(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课件(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课件(人教版必修)(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v-t图象的作法 【典例1】一小球在桌面上从静止开始做加速直线运动,现用 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小球每次曝光的 位置,并将小球的位置编号.如图甲所示,1位置恰为小球刚 开始运动的瞬间,作为零时刻.摄影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 隔均相同,小球从1位置到6位置的运动过程中经过各位置的 速度分别为v1=0,v2=0.06 m/s,v3=_m/s,v4=0.18 m/s, v5=_m/s.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纸上作出小球的速度时间图 象(保留描点痕迹). 【标准解答】如题图所示,x1+x2=0.06 m,而 故T=0.5 s, 则 又x4+x5=0.24 m, 则 其v-t图象如图所示.

2、答案:0.12 0.24 图见标准解答 瞬时速度及加速度的计算 【典例2】(2011福州高一检测)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50 Hz,在纸带上 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 纸带被污染,如图所示,A、B、C、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 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xA=16.6 mm、 xB=126.5 mm、xD=624.5 mm. 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 (1)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s; (2)打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m/s; (3)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用xA、xB、xD和f表示). 【标准

3、解答】(1)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 T=0.025 s=0.1 s. (2) (3)计数点A、B中间时刻的速度 而 故 答案:(1)0.1 (2)2.49 (3) 1.(5分)在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中,我们 采用的正确方法是( ) A舍掉开头过于紧密的点,找一个适当的点当作计时起点 B为了实验精确,选取纸带上第一个点作计时起点 C每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只能取0.1 s D每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可视打点密度而定,可取 0.02 s、0.04 s、n0.02 s均可 【解析】选A、D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精度,处理 纸带时应舍掉开头较密集的点,找一个适当的点当作计时起 点开始测

4、量,A对,B错;选多长时间间隔取一个计数点应视 打点的紧密情况而定,若所打的点间距离较远,可选较短时 间间隔取计数点,若所打的点间距离很小,则应选较长时间 间隔取计数点,C错,D对 2.(5分)关于“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操 作,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长木板不能侧向倾斜,但可一端高一端低 B.在释放小车前,小车应紧靠在打点计时器上 C.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后再释放小车 D.要在小车到达定滑轮前使小车停止运动 【解析】选B.实验过程中,一般长木板应平放,不能侧向倾 斜,但适当一端高一端低,也是可以的,故A项正确.在释放 小车前,小车应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但不能

5、紧靠在打点计 时器上,故B项不正确.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小车,故C项正确. 不要让小车碰在定滑轮上,故D项正确. 3.(5分)一小球在水平桌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用照相机 对着小球每隔0.1秒拍照一次,得到一幅频闪照片,用刻度尺 量得照片上小球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照片与实物的比例为 110,则( ) A图中对应的小球在通过8 cm距离内的平均速度是2 m/s B图中对应的小球在通过8 cm距离内的平均速度是1.6 m/s C图中对应的小球通过6 cm处的瞬时速度是2.5 m/s D.图中对应的小球通过6 cm处的瞬时速度是2 m/s 【解析】选A、D小球在通过8 cm距离内的平均速度 A对,B错;

6、小球通过6 cm处的瞬时速度等于相邻两点间的平 均速度 C错,D对 4.(5分)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 (1)下列哪些器材是多余的:_. 电磁打点计时器天平低压直流电源 细绳纸带小车钩码 秒表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 (2)达到实验目的还需要的器材是:_. 【解析】实验中给电磁打点计时器供电的是低压交流电源, 而非低压直流电源实验中小车的运动时间可以从所打纸带 上得出,而不使用秒表测量,另外此实验不需要测质量在 此实验中还需用刻度尺测量计数点间的距离 答案:(1) (2)低压交流电源、刻度尺 5.(2011南通高一检测)(9分)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的实验中,电磁打点计时器

7、使用_(选填“直流”或“ 交流”)电源,它每隔0.02 s打一次点.图示是实验得到的一 条点迹清晰的纸带,A、B、C、D为四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 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 是_s.经测量知道AB=2.20 cm,BC=3.80 cm,根据以上数 据,可知电磁打点计时器打下B点时物体的速度等于_m/s. 【解析】电磁打点计时器需用低压交流电源,电磁打点计时 器的打点周期T=0.02 s,纸带上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 t=5T=0.10 s. 答案:交流 0.10 0.30 6.(2011徐州高一检测)(12分)在某次实验中获得的纸带 上取6个计数点,标记为0、1、2

8、、3、4、5,相邻的两个计数 点间有打点计时器打出的1个点未标出.打点计时器每隔 0.02 s打一次点.每个计数点相对起点的距离如图所示.由纸 带测量数据可知,从起点0到第5个计数点的这段时间里小车 的平均速度为_cm/s,连续相邻计数点间的位移差均为 _mm,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_m/s2. 【解析】从起点0到第5个计数点的时间 t=0.0225 s=0.2 s, 位移x=143.0 mm=14.30 cm,所以 设0到1计数点内的位移为 x1,1、2间为x2,2、3间为x3,则 有x1=12.6 mm,x2=33.2 mm-12.6 mm=20.6 mm,x3=28.6 mm, x4=36.

9、6 mm,x5=44.6 mm,所以x2-x1=x3-x2=x5-x4= 8.0 mm,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04 s. 答案:71.50 8.0 5.0 7.(探究创新)(9分)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的实验中,如图给出了从0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 的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计数点(打点计时器 每隔0.02 s打一个点).测得:x1=1.40 cm,x2=1.90 cm, x3=2.38 cm,x4=2.88 cm,x5=3.39 cm,x6=3.87 cm.那么: (1)在计时器打出点1、2 、3 、4 、5时,小车的速度分别 为: v1=_cm/s,v2=_cm/s, v3=_cm/s,v4=_cm/s, v5=_cm/s.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速度时间图象. (3)分析小车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解析】(1)由题意可知,两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为T=0.025 s=0.1 s,对应各点的速度分别为: (2)利用描点法作出v-t图象如图所示. (3)小车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向上的直线,说明速度随 时间均匀增加,它们是“线性关系”. 答案:(1)16.50 21.40 26.30 31.35 36.30 (2)图见解析 (3)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