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工作指南——供水管网漏损管控体系构建(试行)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15667117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2.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工作指南——供水管网漏损管控体系构建(试行)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工作指南——供水管网漏损管控体系构建(试行)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工作指南——供水管网漏损管控体系构建(试行)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工作指南——供水管网漏损管控体系构建(试行)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工作指南——供水管网漏损管控体系构建(试行)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工作指南——供水管网漏损管控体系构建(试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工作指南——供水管网漏损管控体系构建(试行)(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工作指南供水管网漏损管控体系构建(试行)2017 年 10 月目录I第一章 总则31.1 编制目的31.2 适用范围31.3 工作目标31.4 基本原则31.5 工作流程4第二章 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内涵与实施路线62.1 分区计量管理的定义及内涵62.2 分区计量管理实施路线72.3 分区计量管理与漏损管控8第三章 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实施方案编制93.1 编制流程93.2 供水管网现状调查与评估103.3 实施路线选择103.4 总体设计方案制定103.5 工程量与投资预测113.6 管理与运行维护方案123.7 效果预测12第四章 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

2、项目建设134.1 项目设计134.2 项目施工144.3 项目验收14第五章 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运维管理165.1 管理机制建立165.2 运行维护管理165.3 分区计量应用185.4 应用成效评估185.5 数据分析上报195.6 长效机制20第六章 组织实施与政策保障216.1 责任主体与职责分工216.2 保障措施21附录23附录 1 分区计量管理相关规范和标准23附录 2 分区计量管理效果评估所需提交资料清单25附录 3 漏损率评价方法28附录 4 我国典型分区计量管理案例30附录 5 部分案例城市设备选型4747第一章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水十条”和纲要,推动各地采

3、用系统思路推进城镇供水管网漏损管控,指导城镇供水主管部门和供水单位以管网分区计量管理为抓手,统筹水量计量与水压调控、水质安全与设施管理、管网运行与营业收费管理,逐步构建管网漏损管控体系,提高管网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降低管网漏损,提升供水安全保障能力,特编制本指南。1.2 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城市和县城(以下简称“城镇”)公共供水 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工作。主要用于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和供水单位开展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主要包括 供水管网漏损现状评估、分区计量管理实施方案编制与实施、项目建设与运维管理、分区计量管理应用评估与考核、组织 实施与政策保障等。1.3 工作目标实施城镇供水管

4、网分区计量管理,建立管网漏损管控体系,实现供水管网精准控漏,降低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提升供水管理水平,保障供水安全。到 2020 年,全国城镇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达到“水十条”的目标要求。1.4 基本原则(1) 规划引领,分步实施。发挥城镇供水设施建设相关规划的引领作用,合理规划管网分区和设施布局,科学分解管网漏损管控目标,指导管网分区计量项目建设。系统推进, 分步实施,逐步实现供水管网区域化、层级化和精细化管理。(2) 因地制宜,构建体系。结合旧城改造、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和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等,因地制宜,科学制 定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实施方案,与管网建设和改造同步设计、同步实施。统筹水量计量与水

5、压调控、水质安全与设施管理、管网运行与营业收费管理,构建管网漏损管控体系。(3) 落实责任,强化监管。国务院“水十条”明确要求,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落实管网漏损控制目标的责任主体,应 加强对漏损控制的指导和监管,积极推行管网分区计量管理, 强化部门协作,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多渠道融资,强化监督 考核。(4) 长效管理,注重实效。供水单位作为具体实施责任主体,应建立精准、高效、安全的管网控漏长效管理机制, 将管网分区计量与收费管理相结合,实行供水管网分级分区管理,科学分析漏损构成和空间分布,合理采取检漏控漏措施,有效降低管网漏损。1.5 工作流程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工作流程如图 1 所示。城镇

6、供水主管部门根据辖区内漏损控制目标和水质保障现状,确定分区计量管理目标,协调相关部门,为分区计量相关工作实施提供保障,同时依据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CJJ9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等国家标准规定,对辖区内供水管网漏损、水质、水压等进行监督和考核。图 1 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工作流程供水单位在对供水管网现状调查评估的基础上,根据供水管网漏损管控要求,依据相关规范和标准(参见附录 1),因地制宜编制分区计量管理实施方案,组织分区计量管理项目实施和验收。分区计量管理实施过程中,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将相关运维数据上报城镇供水主管部门,并

7、定期进行成效评估,建立分区计量长效管理机制。第二章 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内涵与实施路线2.1 分区计量管理的定义及内涵(1) 定义分区计量管理是指将整个城镇公共供水管网划分成若干个供水区域,进行流量、压力、水质和漏点监测,实现供水管网漏损分区量化及有效控制的精细化管理模式。(2) 内涵分区计量管理将供水管网划分为逐级嵌套的多级分区, 形成涵盖出厂计量-各级分区计量-用户计量的管网流量计量传递体系。通过监测和分析各分区的流量变化规律,评价管网漏损并及时作出反馈,将管网漏损监测、控制工作及其管理责任分解到各分区,实现供水的网格化、精细化管理。(3) 分区分区划分。分区划分应综合考虑行政区划、自

8、然条件、管网运行特征、供水管理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并尽量降低对管网正常运行的干扰。其中,自然条件包括:河道、铁路、湖泊等物理边界、地形地势等;管网运行特征包括:水厂分布及其供水范围、压力分布、用户用水特征等;供水管理需求包括:营销管理、二次供水管理、老旧管网改造等。分区级别。分区级别应根据供水单位的管理层级及范围确定。分区级别越多,管网管理越精细,但成本也越高。一般情况下,最高一级分区宜为各供水营业或管网分公司管理区域,中间级分区宜为营业管理区内分区,一级和中间级分区为区域计量区,最低一级分区宜为独立计量区(DMA)。独立计量区一般以住宅小区、工业园区或自然村等区域为单元建立,用户数一般不超过

9、5000 户,进水口数量不宜超过 2 个,DMA 内的大用户和二次供水设施应装表计量。鼓励在二次供水设施加装水质监测设备。管网分区计量管理示意图详见图 2。该管网采用了三级分区计量管理模式,包含 2 个一级分区、5 个二级分区、若干个三级分区,其中三级分区为 DMA。图 2 管网分区计量管理示意图2.2 分区计量管理实施路线分区计量管理有两种基本实施路线:(1) 由最高一级分区到最低一级分区(或 DMA)逐级细化的实施路线,即自上而下的分区路线;(2) 由最低一级分区(或 DMA)到最高一级分区逐级外扩的实施路线,即自下而上的分区路线。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分区路线各有优势,互为补充。供水单位可

10、根据供水格局、供水管网特征、运行状态、漏损控制现状、管理机制等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两者相结合的路线。附录 4 为我国典型分区计量管理案例,展示了分区计量管理的不同实施路线和做法。其中,北京市为自下而上的路线,天津市为自上而下的实施路线,绍兴市和常州市为二者相结合的路线。2.3 分区计量管理与漏损管控分区计量管理是提高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效率的先进技术与管理手段。通过分区计量管理,建成覆盖全部管网的流量计量传递体系,进行水平衡分析,评估各区域内管网漏损状况,有效识别管网漏损严重区域和漏损构成,科学指导开展管网漏损控制作业,实现精准控漏,提高漏损控制效率。在推进分区计量管理的同时,

11、常规管网漏水检测、管网维护更新等漏损控制措施,也应同步开展。第三章 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实施方案编制3.1 编制流程通过供水管网现状调查,综合分析供水格局、供水管网特征、管网运行状态、漏损控制现状等基础信息,综合考虑管理、成本等因素,编制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实施方案。图 3 分区计量管理实施方案编制流程路线图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实施方案应包括现状调查与分析、分区计量管理实施路线、总体设计方案、工程量与投资预测、管理与运行维护方案和效果预测。3.2 供水管网现状调查与评估供水管网现状调查与评估是确定分区计量管理实施路线、制定实施方案的工作基础,主要包括供水格局、管网特征、运行状态、漏

12、损现状等评估内容。(1) 供水格局主要包括:水厂位置、供水方式、供水范围、供水规模、二次供水、地形地势等。(2) 管网特征主要包括:管网拓扑结构、管网材质、铺设年代、管径和空间分布以及管网地理信息系统(GIS)等。(3) 管网运行状态主要包括:流速、流向、水压和用户用水量空间分布等。(4) 漏损现状主要包括:管网漏损率、管道漏点监测、漏损控制技术应用现状和相应管理措施等。3.3 实施路线选择供水单位应按照分区计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在供水管网现状调查与评估的基础上,结合供水管理机制,选择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分区计量管理实施路线。一般情况下,基础资料较完善的管网、拓扑关系简单的管网、以输配水干线漏损

13、为主的管网,宜优先采用自上而下的分区路线。基础资料不完善的管网、拓扑关系复杂的管网、以配水支线漏损为主的管网,宜优先采用自下而上的分区路线。各地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综合采用上述两种分区路线。3.4 总体设计方案制定总体设计方案应包括供水分区级别确定、边界划分、计量与其他监测设备数量及安装地点、电力供应解决方式、环境安全与水质保障方案、分区计量管理平台设计以及运维管理体系构建以及相关管理措施等内容。供水管网分区计量总体设计方案,宜以供水管网 GIS 系统和管网水力模型系统为依托,贯彻“不欠新账,还清老账” 的指导方针,结合旧城改造、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等,因地制宜科学制定。对

14、于新建管网, 应在城镇供水设施建设相关规划和管网施工设计中,统一按 分区计量管理模式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对于现状运行管网, 应根据分区计量管理实施路线,突出漏损管控重点,工程措 施与管理措施相结合,分步推进。总体设计方案中分区的划分应尽量减少关闭阀门的数量,减小对管网正常运行的干扰和对局部管网水质的影响。3.5 工程量与投资预测分区计量管理项目实施方案应对工程量、实施周期、项目投资进行预测。(1) 项目工程量预测包括:道路开挖、监测设备加装、配套管网设施完善、分区计量管理平台建设等。(2) 项目投资预测包括:流量计量设备、压力与水质监测设备、压力调控设备、数据采集与远传设备、必要的管网附属设施

15、等硬件费用;分区计量管理平台开发等软件费用; 道路开挖、设备安装、相关管线工程等施工费用;监测设备维修维护、井室维护、电力和通讯费、系统运行维护费等日常运行费用。3.6 管理与运行维护方案分区计量管理与运行维护方案应当包括的内容有分区计量管理机制、设施运维管理、分区计量应用、应用成效评估和数据分析上报。3.7 效果预测根据管网现状漏损水平和分区计量管网总体设计方案, 预测分区计量项目实施后的漏损控制成效,开展投入与产出效益分析。第四章 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项目建设4.1 项目设计分区计量管理项目设计包括分区边界划定、监测设备选型、工程施工设计、管理平台设计等。项目设计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规范。(1) 分区边界划定分区边界宜以安装流量计量设备为主、以关闭阀门为辅的方式划定。根据需要可以在分区边界处设置水质、水压、漏点及高频压力等其他监测项目。鼓励在二次供水设施加装流量计量设备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