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课《维新变法运动》教学导案北师大版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5665975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课《维新变法运动》教学导案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课《维新变法运动》教学导案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课《维新变法运动》教学导案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课《维新变法运动》教学导案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课《维新变法运动》教学导案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课《维新变法运动》教学导案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上册第课《维新变法运动》教学导案北师大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历史上册-第课维新变法运动教案-北师大版 作者: 日期:2 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第7课 维新变法运动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严复的主要思想,知道其对近代思想发展的积极影响。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提高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思考“维新派与洋务派主要思想的异同”等问题,增强阅读和比较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学生看书列提纲,把握全课知识结构;通过阅读材料了解“公车上书”;通过收集资料、介绍资料了解严复及其译著天演论;通过观看录像、合作探究、历史短剧表演了解戊戌变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戊戌变法兴起于民族危

2、机日益严重之时,旨在救亡图存,是一场爱国的、进步的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学习康有为、严复、谭嗣同等一代知识分子勇于向先进的国家学习,敢于开拓进取、创新变革的精神和高度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和严复的主要思想,认识戊戌变法的影响,加强阅读、分析、比较等能力的培养,体会维新人士勇于创新变革的精神。难点如何让学生客观认识戊戌变法的社会影响和认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程序:一、情景导入复:为了挽救国家统治危机,封建地主阶级倡导了一场什么运动?它是否使中国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标志是什么?为什么?(洋务运动;否;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洋

3、务运动这种革新是基于统治阶层内部的,只是统治阶层为了巩固自身地位而采取的,故而是很不彻底的,很保守的。因此,它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导入:指导学生阅读导言后,指出:“维新变法”是以救国为宗旨变法运动。二、知识构建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并完成本课的主要知识机构(5分钟) 背景时间公车上书地点发起人主要内容影响背景严复与天演论主要思想影响起因短暂的“百日维新”开始标志主要内容影响结局评价三、问题探讨、简单的比较“维新派” 和“洋务派”,通过双方对救国方法的认识的比较,你认为“维新派”和“洋务派”哪个更进步?、公车上书”的目的达到了吗?为什么?但它起到了什么作用?、维新派都有哪些活动?、天演

4、论是一部什么方面的书?它宣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你认为严复思想的先进之处在哪里?为什么?”、为什么光绪皇帝下决心变法?、将“戊戌变法的内容”和洋务派的措施加以简单的比较。说一说:“戊戌变法和洋务派的相似处有哪些?它的进步之处在哪?有何意义?”、“为什么百日维新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8、“戊戌变法”在中国是注定要失败的。“为什么?四、小结(略)五、随堂练习一、选择题1“公车上书”发生于( )A1872年 B1885年 C1895年 D1898年 2严复译述的( ),把西方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A海国图志 B泰西水利 C天演论 D论法的精神3掀起维新变法序幕的事件是(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

5、公车上书”C天演论的发表 D“明定国是”诏书的颁布4戊戌变法发生在农历戊戌年,这一年是( )A1895年 B1897年 C1898年 D1901年5“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是维新志士( )在临刑前朗诵的一首绝命诗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光绪帝6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 )A爱国知识分子和开明地主阶级B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C光绪帝和部分清政府官员 D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地主阶级7某学堂因废八股、设西学而受到当地官员传讯,他们抗辩道:“此乃当今皇上旨意,何罪之有?”这个“皇上”指的是( )A康熙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同治帝8戊戌变法失败的客观原因主要是( )A顽固派

6、的强大 B光绪帝被囚禁C袁世凯的告密 D帝国主义的破坏9维新变法时期,居于北方舆论界领导地位的报刊是( )A时务报 B中外纪闻 C国闻报 D万国公报10“公车上书”里提出要“变法”,这里的“变法”是指要建立( )A资产阶级的君主专制政体 B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度C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政体 D资产阶级的三权分立制度二填空题1、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_,实行变法。1898年是旧历_年,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_”。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因此历史上又称它为_。2、光绪帝的变法措施遭到以_为首的_的反对。他们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废除新政诏令。_、_逃往海外,_等人被捕牺牲,变法失败。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总之,居今日而欲整顿海防,舍变法与用人,别无下乎之方。使天下有志之士无不明于洋务,庶练兵、制器、造船各事可期逐渐精强。”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材料二:“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曰:变法之要,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兴,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请回答:()上述材料是哪些派别的言论?()对比上述材料中所论及的“变”有何差异?()对比上述材料中所言的“变”有何本质上的不同?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