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5663993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碳和碳的氧化物 复习 吉安五中 陈小兰 2011.4.20 碳的单质: 1、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主要有 、 、 。 由此说明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 。 2、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用途的比较 金刚石石墨C60 单质 物理性质 二者物理 性质质差异 大的原因 用途 说明 金 刚 石 结 性 用 构 质 途 石 墨 无色,正八 面体,固体, 硬度大,熔 点高 深灰色,有金属 光泽的固体,质 软,熔点高,能 导电,有滑腻感 碳 原 子 的 排 列 不 同 玻璃刀, 钻探机的钻头, 装饰品 铅笔芯, 电极, 润滑剂 3、木炭、活性炭等具有 结构,有效表面 积很大;因此具有很强的 作用,能够吸附色 素和有

2、异味的气体。吸附作用属于 变化。 4、碳的化学性质 疏松多孔 吸附 物理 化学性质举例(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的用化学方 程式表示) 说明 碳 单 质 常温下,化 学性质稳定 可燃性 还原性 C + O2 CO2 用墨书写的档案能长时间保存而不褪色 2C + O2 2CO C + 2CuO 2Cu +CO2 3C + 2Fe2O3 4Fe +3CO2 金刚石、 石墨、 C60的化 学性质相 同。 (O2充足) (O2不充足) 化学性质质(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的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二 氧 化 碳 不能燃烧(即没有可燃性)、也不支持燃烧(即没有助燃性). 无毒、但不能供给呼吸 能与水反应: CO2 +

3、H2O = H2CO3 能与碱溶液反应:CO2 + Ca(OH)2 = Ca CO3 + H2O 氧化性: C + CO2 2CO 1 回忆上述图片所对应实验的现象,回顾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填写下表 石蕊溶液 澄清石灰 水 梯形架实 验 灯火实验 在燃烧很旺的煤炉 中加入新鲜的煤 实验室制取CO2该选择下列哪一装置? A 反应物状态是: 固态+液态 反应条件是: 常温 A B 应选择的装置是 : 收集CO2该选择下列哪一装置? A:排水集气法B:向上排空气法 C:向下排空气法 只能选择B 如何实验室制取净化、干 燥的二氧化碳? 5、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的比较: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性质差异原

4、因 物理性 质 化学性 质 (能用 化学方 程式表 示的用 化学方 程式表 示) 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 水干冰(二氧化碳的固体)易升华 无色无味气体、密度 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CO +O2 2CO2 无毒、但不能供给呼吸 有剧毒 CO2 + H2O = H2CO3 不能与水反应 不能与石灰水反应 CO2 + Ca(OH)2 = Ca CO3 + H2O C + CO2 2CO CO+CuO Cu + CO2 一个二氧 化碳分子 比一个一 氧化碳分 子多一个 氧原子。 (即:分 子的结构 不同) COCH2 相似点 不同点 6.一氧化碳、单质碳和氢气性质的比较

5、 都具有可燃性、还原性。 属于气体 化合物, 具有毒性 属于固体 单质,常 温下具有 稳定性 属于气体 单质 灭火 用于生产汽 水 气体肥料 干冰 根据 图片 概括 二氧 化碳 的 用途 人工降雨 作致冷剂, 保藏食品 制造舞台云雾 7.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用途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作灭火剂;干冰用于作致冷剂 、人工降雨、制造舞台云雾; 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生产汽 水、纯碱、尿素);温室肥料 气体燃料、还原剂 (工业上用于冶炼 金属) 8.一氧化碳对空气的污染 一氧化碳是大气污染物;其主要来源:(1)汽 车排放的尾气,(2)煤等矿物燃料的燃烧,(3 )石油的炼制、钢铁冶炼 9.碳及其化合物间的相

6、互转化 C CO2 H2CO3 CO CaCO3 O2 点燃 O2点燃或 CuO高温 C 高温 O2点燃或 Fe2O3高温 Ca(OH)2 HCl 或高温 H2O HCl 或 CH 4 Ca(HCO3)2 Cu 2 (OH)2CO3 O2 点燃 从上图,你能看出:(1)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 (2)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产生途 径: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 途径: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 气。 江河湖海溶解了大量 的二氧化碳 人和动植物的呼吸; 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 燃烧; 动植物尸体经微生物分 解。 减少使用煤、石油、天

7、然气等化石 燃烧,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 地热等清洁能源;大力植树造林, 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怎样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写出标号的仪器名称: , 。 实验室制取CO2,选用A-F中的装置 。 判断CO2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 用高锰酸钾制取O2,装置A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 。 用装置F制取气体,在反应过程中,用弹簧夹夹 住导气管上的橡皮管,过一会儿反应就会停止。其 原因是 。 长颈漏斗水 槽 B C 将点燃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立即熄灭,说明CO2已收集满。 试管口加一团棉花 气压增大,使酸与大理石脱离接触 演练 2. 下表列出了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每立方厘米活性炭 所能吸附的常见气体的体积

8、。分析表中数据与气体 组成、性质等的关系,你认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H2 CO2 O2 N2 Cl2 气体的沸点 / 252 71183 196 34 被吸附的体 积积/mL 4.5 97 35 11 494 A气体分子所含原子个数多时,气体易被吸附 B 沸点越低的气体,越易被吸附 C气体是化合物时,易被吸附 D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越易被吸附 D 3.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白色沉淀 生成,若继续能入二氧化碳,白色沉淀完全溶解, 下列图象符合此变化的是_ C 4.小刚从资料上知道,二氧化碳可用作食品的保鲜剂。于 是在家里做了如下的探究实验: 将煮熟的米饭平均分成两份,分别放入A、B两只相同的玻璃 杯中,然后向A杯中倒入二氧化碳至满,并将两杯密封好,控 制温度在30度左右。两天后打开密封,A杯中仍可闻到米饭的 清香气味,而B杯中散发出难闻的馊味。 (1)可将二氧化碳倒入A杯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 。 (2)B杯中米饭变馊,说明细菌在新陈代谢过程中 需要 (填一种气体)。 (3)实验成功的关键是杯内一定要充满二氧化碳,检验二氧 化碳已充满的方法是 。 (4)小刚做这个探究实验采用的方法是 。 大 氧气 将点燃的木条放于杯口,看是否熄灭 对比 谢 谢 大 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