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5663899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宁夏石嘴山市平罗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60分)1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张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顺序它们分别是()A儒、道、墨、法B墨、儒、法、道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卜重大变革,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产生的影响有()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形成 使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成为主流思想

2、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学在民间”取代了“学在官府”ABCD3有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的心动。在世界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A孔子B程颢C王阳明D朱熹4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5张岱年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用扩大相权、 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这里的“先天不足” 是指()A知识分

3、子群体不够强大B当时我国资本主义经济不够充分C民众的公民意识尚未觉醒D专制集权体制顽固持久6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是()A政府是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者B实用技术发达C普遍重视科学实验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7京剧是融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被誉为中国的“国剧”。下列对京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京剧的形成是几代艺术家共同努力的结果B京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C其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D能够综合运用唱、念、做、打等艺术手段8清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B

4、思想控制的加强C商品经济的发展D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9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为此而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主要功绩是()A推翻了封建专制政体B动摇了中国正统思想统治地位C推动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D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0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 中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按此次序排列,在中国近代化进程出现的代表人物应该是()A

5、曾国藩蔡元培孙中山B孙中山蔡元培曾国藩C李鸿章孙中山陈独秀D蔡元培孙中山李鸿章11康有为借助经学外衣和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而新文化运动中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则把斗争矛头直指孔教,两者说明的共同问题是()A儒家思想已不适应时代需要,成为革命的对象B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C儒家学说倡导社会变革,成为维新派维新变法的有力工具D儒家思想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阻碍1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逐步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主要是在()A戊戌变法后B辛亥革命后C国民革命后D五四运动后13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

6、人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的共同点是()A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的重要任务B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最高纲领C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D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1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解决的课题是()A中国社会性质B中国怎样革命C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D如何建设中国共产党15从1978年到1992年,历经14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明确方向。这里的“方向”指()A对内进行改革同时对外开放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长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6毛泽东正式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在()A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B1956年社会

7、主义建设逐步展开时C1958年大跃进开始时D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时17文革后教育拨乱反正的重要标志之一是()A恢复高考B实行义务教育法C提出“三个面向”D提出“科教兴国”181970年新华社电:“这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材料表明()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C中国航天员首次进入太空D“神舟5号”发射成功19下列观点属于智者学派的是()万物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因此一切都是相对的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 “知识就是美德”ABCD20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一些宗教题材的文

8、艺作品,这些作品被认为包含着人文主义精神,主要因为它们()A讽刺了教士的虚伪和教徒的无知B表现了人的形象和现实世界C揭露了神的虚幻和教会的腐朽D贬低了神的地位,提高了人的形象21如图图片反映的主题是()A人文主义B新航路开辟C人和世界被发现D基督教统治世界22“人文精神”主要是指关注人,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人的意志和利益。“人文精神”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下列能反映启蒙时代人文精神内涵的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B“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C“每个人都是自已的牧师”D“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23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

9、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我立即感到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入。圣经的一切话语有了新意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B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C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D使宗教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遭到沉重打击24“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该材料的核心思想是()A人民主权B社会契约C分权制衡D天赋人权25有学者认为:中国在明清时期就出现早期启

10、蒙思想,欧洲 17、18 世纪也产生启蒙思想,但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后者被看成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主要是因为()A促成了英国光荣革命的爆发B使广大人民通过宗教改革接受了思想启蒙C规划了资本主义的政治蓝图D直接促发了法国大革命26罗素说:“几乎所有现代世界与古代世界之间的区别,都得归功于十七世纪取得最辉煌成就的科学。”这句话中“十七世纪取得最辉煌成就的科学”指的是()A相对论B生物进化论C量子力学D经典力学27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因病逝世,人们为了表达对他的敬仰,把他葬在牛顿的墓旁。下面的哪句话可以最恰当地解释人们的这种做法()A他继承和发展了牛顿的经典

11、力学,使牛顿的力学体系成为近代最具影响力的力学体系B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的现象中驱逐出去,而达尔文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C他和牛顿一样,在科学上有着惊人的洞察力和坚忍不拔的探究精神D进化论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要远远大于牛顿经典力学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28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后,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所以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这主要是因为蒸汽机()A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B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C促进了相关行业机器的发明和改进D推动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29美学家阿恩海姆在评论某艺术品时曾说过:“(它)之所以引起哗然与骚动,并不只是因为它的新奇,而因

12、为它所显示出的扭曲和张力。”该作品的艺术风格是()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现代主义D理性主义3019 世纪 30 年代,浪漫主义是文学和美术的主流。下列各项作品中都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的是()A人间喜剧日出印象B等待戈多伏尔加河上的纤夫C大卫科波菲尔格尔尼卡D巴黎圣母院自由引导人民二、材料分析题(31题10分,32题18分,33题12分,共计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本师异道,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

13、度可明,知所从矣。”材料二 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汉代以后,儒学几经变化,礼教德治的精神始终一贯,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三 黄宗羲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茶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

14、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声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儒家学说之所以能够在汉代成为主流思想的原因是什么?(2)材料三反映出黄宗羲的思想具有批判君主专制的鲜明特点,请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谈谈黄宗羲这种思想特点形成的原因?(3)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如何辨证的对待?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造纸术经阿拉伯人引入葡萄牙,在13世纪到达西方,廉价耐用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中世纪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纸和小牛皮纸。1450年前后德意志人古登堡等,用铅、锡锑的合金铸成活字。从此,圣经不再是天主教神职人员独有的工具。正如马克思所说“印刷术却变成了新教的工具,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了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世界近现代史上册材料二:在牛顿描述的世界中,处处充满着井然有序的规律和法则于是更多的人开始建立这样一种世界观:既然物质世界有着如此的自然规律,那么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也应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