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与精品课程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5662239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媒体与精品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多媒体与精品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多媒体与精品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多媒体与精品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多媒体与精品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媒体与精品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媒体与精品课程(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结合日常教学建设精品课程 天空教室2010 后精品课程时代 o 2010年,国家精品课程项目已经进入到第八个年 头,明年将成为本届国家精品课程项目的最后一年 ,无论未来是否继续评选国家精品课程,时代都将 进入到“后精品课程”阶段。 o 每年国家精品课程评选涉及1万门以上的课程 o 4000门已经评选出来的国家精品课程、上万门省 级精品课程以及十万计的校级精品课程耗费了超过 15个亿的经费投入 n国家:4000*10万=4亿 n省:1000*1万*30=3亿 n校:1万*100门*1000所=10亿 为何原有精品课程无法结合日常教学 o 3点原因: n申报内容占据大量篇幅 n申报权限与教学权限存

2、在很大差异 n精品课程定位于展示内容,以知识分类为主轴,而日常 教学需要的是服务教学工作,以时间为主轴更为方便 o 技术障碍是原有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各种问题的主 要因素 n从体制上找问题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n从技术上寻找根源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希望 未来精品课程的走向 o 青年精品课程评比 o 副教授承担精品课程负责人 o 是否通过网站进行日常教学将成为复评和评 定一门精品课程的最为关键性的指标 为什么要结合日常教学进行精品课程建设 o 数字化教学时代的要求 o 精品课程复评要求 o 精品课程共享的要求 o 精品课程建设指标的要求 数字化教学时代的来临 o 数字化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和新的生存方

3、式 o 数字化已经进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包括教 学,数字化不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必然 ,每个学校,每位老师都必须做出选择:是 主动拥抱,还是被动迎接 传统网络教学思维的局限 o 1、概念不清 o 2、与传统教学为敌,强调革命,忽视改良 o 3、专注功能细节,忽视总体构架 n 例如:教学资源,网络教学中最关键的要素, 但是谁也说不清教学资源的结构 n 再如:资源共享,跨校的资源共享的组织结构 是什么?缺乏必要的研究 复评难点 o 教学资源的概念模糊不清 o 教学模式的复杂性 o 共享评定缺乏第三方数据 教学资源的基本结构(3C) o Curriculum(a set of courses) 大

4、学数学 o Course(courseware) 大学数学(文),大学数学(理) o Class 大学数学(文)09级中文一班 o Band 09级中文一班 o 精品课程建设中的课程Curriculum(Courses) o 教务系统中的课程Course o 教师和学生心中的课程Class o 网络教学平台中的课程Class或Course,只有1C o 同一词汇的不同语义造成了相互理解上的错位,严重影 响了实际工作,只有理解并同时支持3C,才能成为一个 可持续的系统 教学模式的复杂性 o 1位教师教授1门课程1个教学班 o 1位教师教授1门课程n个教学班 o N位教师教授1门课程1个教学班 o

5、 N位教师教授1门课程n个教学班 共享缺乏标准,缺乏第三方数据 o 没有评价就没有动力 o 精品课程共享急需一个能够获得学校、教师 、学生共同认可的第三方机构 o 高教社承担不了这样的职能 为什么结合日常教学进行精品课程建设很难? o 因为现实让人觉得网络教学很难搞好 o 很多学校搞不好网络教学,原因不在于产品,而在 于组织结构,和含糊的目标 n教务处:负责教学 n教育技术中心:负责管理产品 n网络中心:负责管理网络 n学校:教育网 n教师在家:公网 n学生在家:公网 网络教学本质是一种服务 o 学校不是为教师提供服务的机构 o 学校出面提供网络教学所需的软硬件服务不 适合学校的定位 o 对网

6、络教学存在过高的期望,期望利用网络 这种手段能够解决现实教学中解决不了的难 题,而不是在日常教学中利用网络提高效率 奖励的错位 o 用网络教学平台需要额外的资金奖励吗? o 如果投入资金,是奖励教师还是去鼓励学生? n南京大学新生研讨课的网络助教比赛 o 教师不用网络教学平台的6大原因 n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平台 n没想过自己要去用这么一个平台(名不正) n速度太慢 n使用不方便(动不动就要管理部门出手相助) n不会用,功能找不着 n功能不够用 精品课程项目影响了网络化教学进程 o 精品课程导致了网络教学的重点迁移,从应 用,变为了评奖 o 精品课程占用了大量的经费,精品课程的独 特属性注定了普通

7、教师、青年教师与它无缘 ,而后两者正好是网络化教学应用的主体 o 过于强调共享,忽视了真正的教师需求 o 精品课程再走多媒体的老路 回顾多媒体,再谈精品课程 o 多媒体发展的两个阶段 n 1995-2000:CAI课件时代,研发时代 n 2000-2005:Authorware vs PPT,普及时代 o 多媒体步入普及的标志:方正奥斯杯的结束, 多媒体课件比赛影响力的日益衰减, 标志:天空教室杯(2006,江苏) o 多媒体时代的成就:96750项目 多媒体时代的追求 o 多媒体开发的追求:沉淀优秀教师的授课经验 与能力,让计算机能够替代教师上课 o 现状:一般只有开发者本人才会使用这些获奖

8、 课件,背离了开发的目的 o 多媒体时代的一个故事: n 一位南大教师在99年前研发CAI课件的艰苦历程 n Dos-Windows3.0-Windows95-Flash- 精品课程 n 所有成果随着退休而被束之高阁 多媒体与精品课程 o 精品课程本质上是多媒体在网络时代的变身 o 追求的目的一致: n 多媒体开发的初衷:沉淀优秀教师的授课经验 与能力,甚至让计算机能够替代教师教授学生 n 精品课程的初衷:让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与教 学资源能够通过网络被众人所分享,让学生可 以直接受益于全国最优秀的教师 获奖多媒体课件共享的现状 o 获奖多媒体被出版即告终结 o 除去开发者,获奖的课件鲜有人使用

9、,很少看 见盗版 o 精品课程出版也不能解决目前共享难的问题 精品课程比多媒体的进步 o 前期的精品课程目标比多媒体的进步表现在 不在强调通过软件来实现教学,而是强调服 务于教学的资源的共享,给予了共享者更大 的自由空间 o 后期的精品课程开始向直接服务学生转变, 有强化网络课程的趋势,有替代教师的含义 o 教师是无可替代的 精品课程的资源下载情况 o 总体情况:缺乏数据 o 东南大学精品课程库资源半年下载情况统计: n东南大学精品课程资源库在百度检索“精品课程”排第二 n半年访问人数:6万人次 n下载资源:420个学校、1346人(邮箱统计) o 查询精品课程的访问者为何对下载资源缺乏兴趣

10、n学习精品课程教学和建设经验 n学习如何更好的冲刺国家精品课程 为什么目标无法达成 o 担心青年老师无法接班,希望用软件传递教 学经验,保持教学效果不变 o 青年老师也要追求成为优秀教师,不同时代 背景成长的路线、方式与优秀的含义会有差 异 o 如果青年教师采用老教授的软件体系,就意 味着他只能重复过去,无法走出过去的阴影 o 追求优秀的人,不甘于重复别人 o 不追求优秀的人,没动力去重复别人 需要回答的两个问题 o 课件与资源对谁更有意义? n 课件的开发者、资源的创建与整理者 n 课件的被共享者、资源的浏览者 o 学生看重哪个教师? n 给自己上课、出题考试的教师 n 全国名师,精品课程的

11、教师 学生需要共享的是? o 教学资源的共享vs教师教学服务能力的共享 o 教师教学服务能力:跨校授课 o 为什么不是跨校选课?学生所在校缺乏完整 管理权 o 资源不能给予学分,没有考核,没有学习的 动力 o 所谓:教师资源的自由流动 教师需要共享的是? o 教师需要共享的是自己过去的资源,还是别人的资 源? n教师缺乏管理数字化资源的工具 n数字化时代需要知识管理的工具 o 教师共享资源的最佳方式? n官方建设的 o 精品课程 o 学校资源库 o 专业资源库 n民间自发的 o Google o Wiki 从多媒体软件发展看学校数字化教学需求 o CAI课件定制开发的专有系统 (VB、delp

12、hi) o Authorware校方指定开发工具 o PowerPoint民间自发的选择 o 结果是专有系统败给了Authorware, Authorware败给了PPT o 学校在挑选网络教学产品的时候,应该充分 汲取多媒体的经验教训 多媒体成功了吗? o 从提高教学质量的角度:没有,多媒体的负 面效应迭出 o 从提高工作效率的角度:有,电脑成为授课 工具 n 教师省了力气 n 学生不用记笔记 o 怎么看待PPT的广泛应用,对于指导数字化课 程建设有重要意义 Authorware PK PowerPoint o Authorware:专业课件软件、专人培训、专 家推荐、频频获奖 o Powe

13、rPoint:非教育类软件、自发推广、与 奖无缘 o 为什么专家都推荐Authorware(方正奥斯) o 为什么教师都选择PPT? o 为何获奖的课件有专业的出版社出版,却少有 人使用?无人去盗版? 为什么PPT成功了? o 周围人的耳濡目染 o 可以免费获得 o 可以自学成才 o PPT无法成为一种学生自学工具 o PPT服务教师为主 o PPT可以便利的进行修改 o PPT无法参加比赛,没有功利性 多媒体对天空教室的启发 o 我们应该创造一个网络教学的PPT,让每一 位教师可以免费的获得定位于提高教学效率 而不是替代教学工作的网络化工具 o 这就是CloudFree项目(nClass.o

14、rg)的 由来 多媒体对网络教学平台的启发 o 网络教学平台应该是效率工具而不是教学工具 o 做好做精有限的功能,不盲目追求功能的数目 n“七巧板”设计,功能不多,但是细节丰富,适用性广,比如作业 就有10种批改模式 n支持插件拓展(比如项目) o 教学改革的关键不是增加教学功能,而是改变教学流程 ,比如研究性学习的一种个人理解,供大家参考 n传统教学提倡:再看书、先听课,完成作业,最后教师 批改 n研究性学习:先做作业,再看书,后听课,最后教师批 改作业 n本质:在教师帮助下带着问题去自学者谓之研究性学习 如何利用有限的功能支持无限的教学改革 o 研究性学习 o 分组教学 o 项目教学 o

15、实践教学 如何破解网络教学增加负担的问题 o 网络教学不会增加工作负担 o 如何既达到互动交流的效果,又不增加负担 ? 如何破解学生抄袭的问题? o 增加作业提交时间的精度 o 增加作业完成时间的记录 o 增加作业复制比例的记录 如何让批改作业不成为负担? o 快捷的鼠标批改模式 o 比例批改制 o 阅制 o 从传统模式中汲取灵感 o 赏心悦目的统计报表 一定要亲自使用平台 o 很多教授自己不用、让助手们去用 o 数字化校园中校长不用,处长不用,导致数字化校 园办公系统推广不力的现象 o 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就像多媒体一样,能否亲自操 作将成为一种职业生存能力 nPPT一开始也是别人做,自己用

16、n现在都是自己做,除非用于特定比较重要的场合 o 只有亲自使用才能真正做到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完成 精品课程的建设 如何有效建设精品课程? o 首先,要突破建设的概念,要树立实践的概 念 o 精品课程应该是在教学实践中建设出来的, 而不是某几天突击建设出来的 o 实践的核心就是在日常工作中要用好网络 o 许多学校现在把精品课程与网络教学分开建 设的思路是有问题的 o 一定要把精品课程与网络化教学结合在一个 平台上进行建设 可视化的视觉疲劳问题 o 让人耳目一新是需要高昂成本的 o 一旦看过好的,就很难再接受老旧的模式 o 看看电影发展的100年的历程 n 无声 n 有声 n 黑白 n 彩色 n 3D o 4D 最佳的精品课程建设平台 o Nclass是目前国内最好的精品课程建设平台 o 解决了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三大难题 n 资源标准的难题 n 共享第三方认定的难题 n 日常教学中建设的难题 nClass.org的伟大实践 o “n”的含义 n =net n =new n =数学中的任一个、无限个 o Nc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