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资源,努力建构交往型的探究性学习模式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56619 上传时间:2017-06-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合资源,努力建构交往型的探究性学习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整合资源,努力建构交往型的探究性学习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整合资源,努力建构交往型的探究性学习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整合资源,努力建构交往型的探究性学习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整合资源,努力建构交往型的探究性学习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整合资源,努力建构交往型的探究性学习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合资源,努力建构交往型的探究性学习模式(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整合资源,努力建构交往型的探究性学习模式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本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这里的“沟通”指师生、生生、师生与教学资源、媒体的沟通, “合作”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之相应,学生的学习则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富于互动性和个性的过程。笔者认为,交往型的探究性学习模式的建构,符合教学的本质规律,能促进学生自主的学习方式的形成。那么,在语文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如何帮助学生建构交往型的探究性学习模式呢?整合学习资源,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与方法。针对语文科教材多元化,语文科学习资源的丰富性与综合性,学习主体的个性化等特点,整合各种可用的学习资源,能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2、,渗透、融合不同的内容和方法,开阔视野,增强交往与互动,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整合,简而言之指综合、融合。在教育教学中指,使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成分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的过程,它能使系统各要素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从而发挥最大的效益,即 1+12。研究表明,人具有把握事物的需要和能力,而认识客体自身是多种要素的复合体或统一体,且与其他事物自然发生多维的联系。因此,学习资源整合,促进交往探究,更充分地关注了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顺应儿童认知方式对课程学习的要求。2在探索实践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媒体与课程整合,网络资源与课程整合

3、,师生认知资源整合,课内外学习资源整合等,初步建构交往型的探究性学习模式。该模式包含目标分析、资源分析、情境创设、确立探究点、自主交往与协作探究、学习效果评价等环节。一、媒体与课程整合,创设交往探究情境建构主义认为,最好的感悟方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的介绍和讲解。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除了更多地让学生直接接触教材外,还应该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利用媒体直观、形象、生动、与学生的生活关系密切的特点,借助媒体呈现教材,从可视、可听、可感等各个角度调动学生的感官,创设与学生的生活、体验贴近的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使他们觉得文本中的人、事、景、物就

4、是自己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身边的景、身边的物,从而激发起与之交往、与之交流的探究兴趣和欲望。如指导预习放弃射门一课,我先让学生观看一场足球赛或者回顾看过的足球赛,收集报刊杂志的有关图片、文字资料或有关的音像材料,并利用活动课组织班上喜爱足球的同学进行了一场比赛,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观后感、赛后感,展示收集的成果并畅谈自己收集资料的经过以及惊喜。在足球悄然地进入学生心中之际,我及时地播发了 2002 年足球世界杯(VCD )的精彩选段,每一个精彩的射门,都会引发观众排山倒海般的欢呼,激动人心的气氛不断地感3染着学生,他们仿佛置身其中,与当时在场的观众同紧张共欢呼。由于媒体的整合呈现,使学生在短短的时

5、间内,对足球运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一致认为,足球的射门确实是最重要、最激动人心的一瞬。当他们把目光注视在课题“放弃射门”上时,这一信息与自己的“阅读期待”是多么的不一致!这种矛盾使他们产生了困惑,在矛盾的焦点处,提出疑问:谁放弃射门?他为什么要放弃射门!难道他不知道射门对他以及球队都至关重要吗?阅读的障碍,使学生感到有必要进行一番分析、推理与探究。确立探究点的时机成熟。于是,我引导学生自主读课文,梳理课文脉络,读懂大意,与同学交流读书成果,初步解决心中的疑问。接着,我鼓励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寻找突破口,理解福勒放弃射门的根本原因以及这一举动的内在含义。经过一番读、想、议,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

6、了作者的感受上,提出:福勒放弃射门的举动所反映出来的人性美,为什么令不是狂热的球迷的作者如此震撼呢?这到底是怎样的人性美?我继续引导: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弄清哪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途径深入课文,进行理解、探究呢?这样的呈现方式,给了学生充分的阅读自主权,使探究成为他们自身的学习需要,为其主动的、富有个性的交往探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整合开发学习资源,创建交往型探究平台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是课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学生、教师4组成的“学习共同体”是每个学生这样主动活动的外部环境。在这里,教师要整合开发各种学习资源,为学生的学习交往与合作创设和谐开放的探究平台,以学生学习“顾问”

7、、 “咨询员” 、 “合作伙伴”的身份,做好各方面的协助工作。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与认知的能动作用,鼓励“有主见”的探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和路径解决自己认为最迫切解决的问题。在充分自主的情况下,学生必然会充分利用多种学习资源,从多角度、多层次与文本交流。放弃射门一课的学习,展示了学生整合学习资源,建构交往型探究性学习模式的过程。1、整合认知资源,在品读中探究探究点是学生学习、研究的关键,为了攻克这一“堡垒” ,学生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角度与层次进行探究。学生有的从大处着眼,如:“福勒是在什么情况下放弃射门的?” “他放弃射门的举动是偶然的行为还是必然的结果?” “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

8、怎样的思想感情?”有的则从小处着手,如:“从行云流水一词可以看出什么?” “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西曼的奋不顾身?”“福勒为什么向裁判再三解释?” “第 6 自然段的两个送字意思有什么不同?”等。我让学生依据自己的需要自由组合,形成合作学习群体。可找问题相同或相近的,也可找探究方法相似的;有的强强联手,亦可强弱扶持。小组同学互相交流各自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互相启发,合作设计出问题解决的框架思路。这样,既有小组内部的小资源网,又有小组之间、师生互动的大资源网,其5中交往就成了认知互动的链接,沟通了学生个体的心智,促进学生“略有差异的视点和认识”的碰撞,以此促进各自对课文思想内容的品读、认识的深化,以

9、及解决问题时思路的再优化,使问题最终得到圆满的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保持高度的“戒备”状态,时刻准备为学生服务,让学生的探究过程始终洋溢着智慧与创造。学生大胆的想、说,激活了文本,也激活了思维,他们立体多维度地进行品读,与文本交流,终于深刻地体会到福勒为了避免对方守门员受伤,下意识果断放弃射门,自然流露出超越于一切利益之上的高尚的人性美。学生与作者同样经历了那种不同寻常的震撼。2、开发网络资源,在对话中探究由于文本的故事就发生在几年前,主人公又是当代著名球星,文中的人物到底有什么真实的想法,现实中的福勒与西曼到底是怎样的人?学生渴望与人物作更近距离的交流。在寻找最有效的途径时,学生不约而

10、同地想到了因特网(INTERNET) 。我鼓励他们大胆尝试,除了技术上的支持外,还与他们一道,到网上查询,师生合作寻找网址。我们分别找到 http:/ gb/conten/2000-11/16/conten-1705.htm 和http:/ fowler/index.htm 等多个网址,下载了各种图片和文字资料,近距离地与主人公“会面” , “亲密对话” ,了解他们的经历, “倾听”他们的声音,汇集球迷们对他们的评价,并借此展开丰富的想象,想其所想,与人物作内心的交6流;也来个角色替换,进入角色,感受替代式的满足,或更换故事情节,感受求异的乐趣。我们知道,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

11、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这些知识库和资源库都是按照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的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因而特别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合作探究”式学习,为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网络资源开发与整合利用,资源共享,给了学生无穷的启迪,深化了他们的探究,同时,也使他们的探究充满了灵动性和个性。3、开发社会生活资源,在联系中探究社会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最为鲜活的资源。当课程与社会生活资源整合在一起时,学生学习的空间将会得到不可估量的拓展,给学生以无尽的启迪。福勒放弃射门的举动与当今社会普遍的利益观的碰撞,使教材编者的问题也自然地成为学生心中迫切解决的问题:福勒的放

12、弃射门的做法对不对?学生各自的看法理由颇为充分。认为对者,主要以道德情操为依据,因为善良是人的本能、天性,它是无价的,比任何物质利益都珍贵,面对社会上仍然存在的扭曲人性的不良现象,这种精神尤为宝贵,它是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的动力。认为不对者则从比赛规则出发,因为福勒的做法破坏了比赛必分胜负的规则,损坏了自己球队的利益,假如利物浦队因此而输球,与冠军无缘,福勒将承担怎样的责任呢?集体利益不能由个人行为决定。有的则兼容两种绝然不同的看法,作出客观评价。7我借此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讨论:在现实生活中,你遇到过与福勒相似的处境吗?你是怎样做的?假如遇到了,你将会怎样做?让学生在实话实说中加深对自己、对社

13、会、对生活的洞察,作自我评价,得到生动的深刻的教益。如果让学生养成这种反思的习惯,便能使其精神世界不断丰富,创造个性不断凸显。三、整合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于新课程的评价理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纲要中有明确的表述:“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评价,是一个过程,伴随和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促进发展的评价不仅需要终结性的结果评价,更需要形成性个过程评价,通过关注“过程”而促进“结果” 的提高,评价的重心在“过程”

14、。笔者认为,与以整合学习资源为手段的交往型的探究性学习相对应,其评价也应该是整合型的,并且贯穿整个探究活动的始终,关注学生在每个学习环节中进步情况。学生的认知规律,决定了他们既是“索取者” ,又是“反思者” ,其解读文本的过程,又是一个解读自己的过程。由于新知识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与其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碰撞,其碰撞结果必然引起学生内部的多层次、多角度的反思,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审视、评价自己的学习行为与品质。因此,教师要设计相应的评价策略与措施,引8导学生学会评价,促进其不断地发展。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索: 评价内容整合,关注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各个方面的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

15、知识与技能,而且关注其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点滴发现与进步,在合作交流中检测思维的活跃性、发言的流畅性、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如引导学生作这几方面的评价:“在这一课的学习中,我掌握了哪些新的知识,学习能力提高了吗?” “根据我原有的知识与经验,与文本交流是否顺利?我还需要哪些改进?” “依据自身的能力,在小组探究中我的探究方法有效吗?收集的信息用上了吗?” “我是否能与同学很好地合作探究?” “与同学相比,我有哪些优胜之处,有哪些不足?”等等。 评价方式整合,关注质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对学生的评价,不仅有纸笔测试,还包括平时的课堂行

16、为记录、项目调查、书面报告、作业等。其中一个重要的项目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设计成长记录袋,在各个阶段作出综合性自我评价,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学生作平等的沟通和协商评定。 评价主体整合,尊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信息的多源化,重视自评、互评。改变以往单一的评价模式,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同学之间、小组之间、师生之间的互相评价,鼓励家长参与评价等。总之,我们应该能力做到,通过对评价过程的全面参与,自我评9价、自我激励、自我调整等自我教育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使学生不断增强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机能。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我们应该尊重世界的整体性和联系性,尊重儿童认知方式对课程的要求,建构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学习模式,使各种学习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最终达到整体优化,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