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上册四年级第六单元备课综述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5661016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上册四年级第六单元备课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教版语文上册四年级第六单元备课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教版语文上册四年级第六单元备课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人教版语文上册四年级第六单元备课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人教版语文上册四年级第六单元备课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上册四年级第六单元备课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上册四年级第六单元备课综述(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黄鹤楼,故人,孤帆,远影,”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诗文内容并想象画面,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3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走进诗句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体会诗歌在表达方法上的别具匠心。课文重点全诗感情朗读训练点全诗读说结合训练点全诗教学准备搜集相关的人物,地点的资料,熟悉诗句。导语:人间最难舍的情就是“别情”。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临别时,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

2、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诗常见的一种主题。这一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李白和王维这两位诗人的离别境界,一同见证两对好朋友的深厚友谊。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黄鹤楼,故人,孤帆,远影,”等词语。2、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诗文内容并想象画面。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谈话激趣入题。2、交流搜集的李白,孟浩然的资料。二、 成果展示:1、读诗文,矫正字音。2、初步走进诗文,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整体把握诗意。三、精讲点拨:1、理解第一、二句诗:(1)找出诗人和朋友告别的地方。(出示黄鹤楼图片)(2)图文对照,理解“西辞”。(出示地图)(3)以烟花三月为切口,让学生展开想

3、象。(体会阳春三月江南的旖旎风光)(4)分别时诗人和孟浩然将会有怎样的对话?(体会依依惜别的感情。) (5)为什么是下扬州?体会“下”字的用法。(6)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2、理解第三、四句诗 :(1)诵读这两句诗,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2)重点体会“远影”,“碧空尽”,“天际流”。(3)让学生体会为什么是“孤帆”?(4)尽了得时什么?无尽的又是什么?(引导学生体会情深意更重的挚友情谊。)(5)此时的感受到了什么?四、拓展延伸:出示李白第二年写下的诗句:“去年下扬州,相送黄鹤楼, 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再次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五、系统总结: 这首诗没有写“执手相看泪眼,欲语泪先流”

4、的伤感,而是将依依不舍的深情厚谊寄托于江南阳春的美景之中,这就是大诗人李白的诗文特点,展现了他的浪漫主义情怀。六、板书设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诗文内容并想象画面,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2.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歌曲送别回顾上节课,再谈送别。二、成果展示: 1、读诗文,矫正字音。 2、再读诗,交流这首诗写了什么?三、精讲点拨: 1、解题目,知作者。元二、使、安西。 指导写“君” 2、指读,指导据义定音:“朝”“舍”。3、理解

5、第一、二句诗:(1)渭城是指哪?(2)前两句交代了什么?(地点、时间、环境气氛。)(3)这两句的诗意。4、理解第三、四句诗 :(1)阳关是哪?(2)体会“更”字的用法。(3)诗人会替朋友担心什么?他回怎样嘱咐朋友?他回怎样激励朋友?(体会朋友间难舍难分,依依惜别的深厚感情。)5、带着感情再读诗,再次体会诗人表达的朋友间的深情厚谊。四、拓展延伸: 音乐送别。你想起了哪些有关送别的诗词?引导背诵。五、系统总结:古代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会难,以送行饯别表达深厚的情谊就成了一种习俗,送别也因此成为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都堪称送别诗中的极品,悲人们传颂至今。六、板书设计:

6、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七、限时作业:教后反思:21 搭石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文中的生字新词,练习书写左中右结构的生字“衡”。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看得见与看不见的美,感受乡亲们美好的情感,从而理解课文最后一段的意义。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细致描写的方法。教学重点:识写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教学难点:在读中理解,感悟,积累语言。课文重点课文25段感情朗读训练点课文25段读说结合训练点课文25段教学准备字词卡片 课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文中的生字新词,练习书写左中右结构的生字“衡”。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过程:导语:搭石

7、这篇文章是作者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如果你读了这篇文章,一定会有得到更多的启示。1根据常规预习要求预习课文。2读读记记下列词语,标画在课本上。谴责 懒惰 俗语 协调有序 人影绰绰 伏下 清波漾漾3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看看谁写得又干净又漂亮。 4.结合上下文(或查词典)解释词语。(写在课本上)理所当然 谴责 汛期 5.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6.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1)文中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美?画出有关的语句,在课文空白处写写自己的体会。(2)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线”。标一标,画一画。(3)学完本文。你有什么体会,写一写。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

8、中看得见与看不见的美,感受乡亲们美好的情感,从而理解课文最后一段的意义。2、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细致描写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1、板书课题,全班齐读。2、出示图片,这是在绿水掩映下,潺潺而流的小溪中的一排搭石。再读课题。二、 成果展示:1、检查字词。 谴责 懒惰 俗语 伏下身子 协调有序 理所当然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2、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三、精讲点拨:1、指导书写“衡”。2、联系上下文理解“谴责”。3、读课文,边读边想什么事搭石?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自由读文,读后交流。)(1)指名说什么是搭石。(2)没有搭石,乡亲们是怎样过小溪的?(3)齐读写搭石的句子。(

9、4)读了课文,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 过渡:在作者刘章爷爷的眼中,大师不仅是家乡人民的一种渡水方式,它还是一道风景。(出示“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齐读)(1)说说对“风景”的理解,看课文哪段给你留下了这种美的印象。 (2)默读课文第三段,找到课文能让人感受到美的句子,划下来读读,用心体会其中的美。“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1)读句子,说说美在哪,尝试朗读相应的句子。(2)驱遣想象,从文字中读出一幅画面,进入作者描绘的意境,试着描述想象到的画面

10、。(3)练习感情朗读,并试着背诵。(4)怪不得,作者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齐读)5、“乡亲们踏石而出,踏石而归,竟然走出了一道风景。他们是怎样走搭石的呢?“紧走搭石慢过桥。”(1)你怎么理解“紧”字?(2)为什么这样走?感受乡亲们的心中有他人和相互配合。(3)这是一道需要用心体会的风景,请大家用心读:“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齐读)6、课文还有哪些地方体现了这种看不见的美呢?默读2、4自然段,看还有哪些地方打动了你,划出来读一读,想想那是怎样的一种美。A、“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

11、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1)指名读,谈感受。 (2)找到重点关联词,对比朗读,体会关联词语的作用。 (3)回读“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B、“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大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指名读句子,谈感受。 (2)这种谦让、敬老的情景是偶尔发生的吗?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3)理所当然是什么意思?人们把什么看成理所当然的事情? (4)就是这样的理所当然,让走出山村来到城市的作者不能忘怀。作者刘章后来在文章中作用写

12、到:他每每回忆起家乡的搭石,心中就充满了对那片土地的思念,他深情的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齐读)7、此时此刻,谈谈你对搭石的新认识。四、拓展延伸:是啊,就是搭石这道特别的风景,连接起了故乡的小路,也连结起了家乡人们美好的情感。1、课文读到这里,文章字里行间那一幅幅或美丽、或感人的画面一定会定格在你的脑海里。此时此刻,你认为作者是在赞美什么?2、这种写法,我们叫做“借物喻人”。五、系统总结:刘章爷爷细心留意生活,从平凡的搭石写起,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充满了美与真情的画面。其实我们身边也不缺乏这样的美,大家应该学会发现和留意。六、限时作业: 七、板书设计: 21搭石摆搭石精心摆放21、搭

13、石(一心为他人着想)细心调整走搭石教后反思: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跨越、海峡、桂树、苍白、红润、移植、谈何容易、幸运、台湾、袭击、平安无事、期待、突如其来、空旷、暂停、骨肉同胞、血脉亲情”等词语。2、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课文重点第2、3、4、5、6段感情朗读训练点第2、3

14、、4、5、6段读说结合训练点假如有天小钱和台湾青年见面了,他会对台湾青年说什么?教学准备字词卡片 课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跨越、海峡、桂树、苍白、红润、移植、谈何容易、幸运、台湾、袭击、平安无事、期待、突如其来、空旷、暂停、骨肉同胞、血脉亲情”等词语。2、读懂课文。教学过程:导语:我们要学习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发生在杭州的故事,因为真实,因为就在我们身边,我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格外感动,我想你们也一样,让我们来读读这个故事,看看到底是什么感动着我们? 1.根据常规预习要求预习课文。2.读读记记下列词语,标画在课本上。海峡 桂树 移植 台湾 海峡彼岸 袭击 余震 怀着 空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