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案新人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5660691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案新人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全国通用版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案新人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全国通用版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案新人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全国通用版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案新人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全国通用版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案新人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版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案新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版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案新人(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通用版-学年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案新人 作者: 日期:2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课时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习目标要点晨背1.理解各种消费心理的基本特征,能正确评价这四种消费心理。2.理解做理智消费者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艰苦奋斗精神在今天为什么不过时。3.培养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理性的消费方案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2.正确的消费原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学新知一、消费心理面面观1.

2、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1)表现:人们跟风、随大流的心理,引发对某类商品或某种风格的商品的追求,并形成流行趋势。(2)评价:消费是否应该从众,要进行具体分析。盲目从众是不可取的。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1)表现:消费时喜欢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效果。(2)评价:可展示个性,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但要考虑社会的认可和代价,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1)表现:个别同学受攀比心理的影响,消费向别人看齐,追求流行、名牌等。(2)评价:这种消费心理是不健康的。4.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1)表现:讲究实惠,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品。(2)评价:是一种理智的消费。小技巧:巧辨不同的消费心

3、理(1)从众心理:跟风、追随潮流、追星。(2)求异心理:追求个性、与众不同。(3)攀比心理:攀比、炫耀。(4)求实心理:讲究实惠、理智消费。二、做理智的消费者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要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1)含义:以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2)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3)特征: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1

4、)原因: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一个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人难以战胜困难,成就事业。(2)要求: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小提示:在消费观念上的两个“”(1)适度消费限制消费。适度消费强调的是消费应该考虑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身的收入水平,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这种消费既反对铺张浪费,也反对过于节俭。如果过度节俭或者限制消费,会使人们的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也不利于推动社会生产规模的扩大。所以我们不能把适度消费和限制消费等同起来。 (2)贷款消费超前消费。贷款消费是否就是超前消费,应该辩证分析。如果贷款消费是依国情及自身实际而进行的,并且未来有还贷的能力,那么就属于适度消费,如果超越了这种

5、可能,那么就属于超前消费。练疑难1.连一连:(1)“面子”型消费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2)人有我也有 B.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3)只买对的,不买贵的C.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4)穿衣打扮,追求个性D.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2.判一判:(1)“追星族”购买偶像代言的产品属于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2)人们的消费心理决定他们的消费行为。()(3)凡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都是不值得提倡的。()(4)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都是不可取的。()(5)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的认可,还要考虑代价。()(6)适度消费就是不能贷款消费、借债消费。()(7)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艰苦奋斗精神已经过时了。()3.想一想:随着经济发展

6、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了生活奢靡、贪图享乐、追求低级趣味等现象。有人认为,现在不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了。你赞同这个观点吗?请说明理由。(提示:运用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消费观回答)【练疑难】1.提示:2.提示:(1)(2)(3)(4)(5)(6)(7)3.提示:不赞同。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人,难以战胜困难,成就事业。艰苦奋斗精神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消费心理面面观“双十一”狂欢节各种打折广告让消费者心动,跟风、盲目消费的网购大军在不断壮大,而年轻人更容易非理性消费。“买买买”成了“剁手党”的口头禅,但所购的物品究竟有多大实用价值,或许一些“

7、剁手党”自己也不清楚。问题探究1.跟风、盲目消费的网购是什么消费心理引发的消费?提示:属于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2.如何评价这种消费心理?提示:人们跟风、随大流的心理,往往能够引发对某些商品的追求,并形成流行趋势。商家可以借此推销自己的商品。但消费者盲目从众是不可取的。名师点拨1.正确认识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的关系(1)区别:消费行为是一种有目的的、满足消费需求的活动。消费心理是指贯穿消费活动全过程的思维活动的总和,包括求实心理、攀比心理、求异心理和从众心理等。(2)联系:消费心理影响、制约消费行为,消费行为是消费心理的表现。消费心理贯穿消费者消费活动的全过程,并规定着消费行为的方向性和目的性。

8、2.四种消费心理比较消费心理特点评价态度利弊从众心理跟风、随大流健康合理的从众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潮流不健康不合理的从众会误导经济,不利于个人生活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求异心理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展示个性,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代价大,社会认可度低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攀比心理炫耀性不健康,对个人生活不利不提倡求实心理讲究实惠、符合自身需要是理智的消费,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都有利大力提倡3.面对不同的消费心理,企业应该采取哪些不同的策略?(1)对从众心理,要利用消费者从众、追赶潮流的心理来推销自己的商品,如营造良好的购物环境。(2)对求异心理,要注重创新产品设计和生产制作的个性化。(3

9、)对攀比心理,要树立品牌战略,注重广告宣传。(4)对求实心理,要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例1 (2016新课标丙卷)时下出现了一个新的消费群体试客。这一群体在购物前先从网络上索取相关商家的免费试用品,经过仔细试用并与其他使用者相互交流后才决定是否购买。试客的购买行为()A.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是求异心理主导的消费C.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D.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解析本题考查消费心理的理解与区分。索取相关商家的免费试用品,经过仔细试用并与其他使用者相互交流后才决定是否购买,这是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后进行的消费,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答案为D。答案D做理智的消费者近年来,各大电商

10、争相将11月11日打造成消费节。作为消费者而言,琳琅满目的产品、花里胡哨的忽悠、朋友间的相互攀比等等,轮到自身时,早已乱了分寸,什么该买,什么不该买,早已不是自己说了算,只有一闭眼随手付账的节奏。狂欢过后,消费者往往发现自己一时冲动买到的并非是“必需品”。记者做过调查,让市民列一列往年双十一购物的“后悔清单”,家用小电器、服饰化妆品和食品占到前三位。仔细想想,类似于“双十一”的购物狂欢节,身为一位消费者,理性与科学消费很重要,这就需做到消费要理智。问题探究面对网上购物的狂潮,消费者如何做到消费要理智?提示:要有正确的消费心理,根据需要选择商品,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

11、从,理性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名师点拨1.正确理解理性消费原则内容基本要求反对或避免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超前消费和过于紧缩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有主见,保持冷静的头脑;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并重盲目跟风、情绪化消费、重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主旨是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人与自然对立的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艰苦奋斗,自立自强铺张浪费、骄奢淫逸2.正确理解适度消费(1)适度消费,即合理消费,既不滞后,又不超前,人们的消费水平与国情和家庭收入相适应,是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家庭收入的多少,来合

12、理进行消费。(2)适度消费要求我们在消费行为中要注意节约资源,鼓励对可再生资源的消费。(3)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与提倡适度消费是完全一致的。适度消费反对超前消费和抑制消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但不抑制消费。3.正确认识理性消费(1)从宏观上说,只要是正确的消费行为、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都是理性消费的范畴。我们除了要避免盲目跟风、情绪化消费、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之外,在消费时不过分求异、不攀比,树立求实心理、适度消费都是理性消费的表现。(2)从消费原则看,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勤俭节约也都是理性消费的具体体现。4.正确理解绿色消费(1)绿色消费的含义: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

13、护环境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2)绿色消费的要求,即: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3)绿色消费的意义:“绿色消费”是一种科学、健康、合理的消费理念,是人们迫于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为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而形成的一种共识。它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4)“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措施消费者:应尽量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产品,增强环保意识,重复使用、多次利用;树立绿色消费理念,绿色生活、环保选购。企业:要

14、从国家和人民生命健康的整体利益出发,杜绝污染环境产品的生产,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积极从事绿色产品的开发、生产,调结构、转方式,分类回收,循环再生。国家: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对企业生产的宏观调控和个人消费行为的引导,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5.贷款消费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并不矛盾(1)只要一个人当前的贷款数量不超过自己将来的偿还能力,他的消费依然是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其实质是提高消费资料的利用效率,不要浪费资源,并不是抑制消费。因此,二者并不矛盾。 做理性消费者例2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大学在校生都存在一种虚荣心理,小到吃、穿,大到住、行,许多在校大学生自驾开车上学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大学生把拥有苹果手机、平板电脑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更有甚者,在自身经济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强行要求父母给自己购买高档电子产品,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些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是求异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