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15658845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地理学》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经济地理学》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经济地理学》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经济地理学》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经济地理学》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地理学》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地理学》试题及答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经济地理学第1章 绪论第1节 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性质与任务1、 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是什么?如何理解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概念的内涵以及变化的内涵?答:研究对象: 1、经济活动内容(1)生产 (传统的经济地理只研究三个物质生产部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2)产业 (经济活动内容从研究三个物质生产部门演变到研究三大产业。)原因:A经济发展的需要; B理论分析的需要(3)经济活动 (其研究内容从研究产业演变到研究经济活动。其中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原因:考虑到企业在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企业跳出了产业和区域的风格,任何经济活动都有企业承担。2、经济活动区位(研究什么经济活动What在什么区位Wh

2、ere发生,以及为什么在这里发生Why。3W)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 (各种经济活动是相互关联的。)4、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包括自然环境、技术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与经济活动的关系。) 2、经济地理学有哪些特性?为什么?答:1、区域性(1)区域性是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的重要概念;(2)区域性是地理学存在的基础,也是经济地理学存在的基础;(3)区域性是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与其他地理学科结合成地理科学体系的纽带;(4)区域性是经济地理学与技术学科、经济学科区别的主要标志。2、 综合性(1)经济地理学边缘学科性质决定;(2)经济地理学区域性特点决定;(3)经济地理性的历史性与发展性。3、经济地理学在社会

3、经济发展中有那些作用?答:1、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发展具有理论意义 如:(1)生产的空间布局理论; (2)增长极理论2、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具有贡献 如:(1)世界人口问题; (2)世界资源问题 (3)世界环境问题; (4)贫富差距问题3、21世纪经济地理学有很多理论研究重点 如:(1)人地关系的理论研究; (2)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 (3)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4)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补充:西方近代经济地理的发展和主要思潮第2节 经济地理学研究发展概述4、简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答:1、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区位论的微观分析宏观分析经济的全球化问题2、研究企业

4、组织的变化 单个企业研究大型跨国公司空间格局和演变的研究3、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 规范性的分析实证主义分析法行为主义分析法结构主义地理学第2章 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第1节 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5、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的区别是什么?答:1、区位条件 概念:(区位或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实质) (1)区位主体不同,区位条件不同; (2)区位条件随时间而变化 2、区位因子:概念: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运费因子:韦伯以成本最低作为区位选择 成本因子 非运费因子:劳力、集聚等 经济因子 收入因子:市场、价格、收入近消费地(廖什以利润最大化非经济因子:决策者的行为、区域政策、自然条件、军事上的考虑等 第2

5、节 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6、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影响有哪些? 答:1、土地对经济活动的影响通过两方面决定(1)自身特性:(为土地利用提供了可能性,即提供了自然基础。)(2)经济区位:(决定了土地利用的可行性。)2、土地参与经济活动的方式有两种(1)作为劳动对象:自然特性其决定作用;(2)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场所:经济区位起决定作用。3、不同的生产部门对土地的要求不同7、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产生哪些影响?答:1、首先原材料因子的构成有:初级原料、加工原料2、原材料对产业布局的影响有:(1)矿产资源分布直接影响原材料型工业的区位选择(2)工业布局由近原料地转向临海型(3)现代经济活动通过

6、中心组织原材料来达到现代社会生产的及时性、可靠性与灵活性的要求临空型8、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有那些影响影响?答:1、首先能源因子分为: 一次能源、二次能源2、能源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有:(1)大量稳定的能源是经济活动的基础;(2)能源直接影响到产业经营成本、效率、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公众对企业发展的态度9、资本因子对经济活动区位的有哪些影响?答:1、固定资本的影响地理惯性(厂房、设备等在某一处布局会存续一段时间)2、金融资本的影响(流动性最大的生产要素)(1)融资条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2)资本总是流向能充分获利的区域(3)风险资本市场是高新技术产业区位选择的关键10、劳动因子对经济区位有哪些影响?答

7、:(1)劳动力特色(如城市有多种多样劳动力,吸引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2)劳动力素质(如往往能获取高素质劳动力区域成为最适宜经济活动发展的区域)(3)劳动力成本(劳动力成本的空间差异影响着经济活动的布局)(4)劳动力移动(如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的国家,都在发生大规模的人口转移)11、市场经济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基本作用与主要缺陷? 答:1、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具有经营自主性的企业是市场经济存在的前提;(2)在商品交换中通行的平等关系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则;(3)竞争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4)开放性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本性;(5)健全的法制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内在要求;2、市

8、场经济的基本作用(1)进行社会资源配置(2)促进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3)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4)按照效率的原则调节社会收入3、市场经济的主要缺陷(1)市场调节功能的本身缺陷;(2)市场本身不能有效解决宏观经济的平衡问题;(3)市场不能有效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4)市场不能消除竞争中出现的垄断;(5)市场无法对公共产品进行有效调节;(6)市场调节会导致收入分配中的两级分化;12、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有那些影响?答:(规模经济是指因生产规模扩大所产生的平均生产成本的降低以获得经济效益)1、内部规模经济(是发生在单一企业中) 主要内容有:(1)降低生产初始成本;(2)提高劳动力经

9、济2、外部规模经济(不同企业在特定区位的集中) 主要包括:(去年考过名词解释)(1)工业专门化经济(区位化经济):指生产类似产品的不同企业在同一区位上的空间集聚,能够产生经济效益(2)地方专门化经济(城市化经济): 指不同类型的工业在特定地方(城市)的空间集聚,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第4节 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14、政府行为与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答:(在一些拥有特殊政策的地区,如经济特区,常成为企业集聚的核心区域。)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有1、政府购买本身形成庞大的市场2、政府通过规划和政府对特定地区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引导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向某一特定区域发展;3、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的

10、政策、法规规范经济活动行为,促见自由竞争环境形成;4、政府通过税收优惠以及财政补贴等经济政策,调节经济活动区位;15、环境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产生哪些影响?答:1、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1)经济活动性质不同以及采取的措施不同,对环境的影响不同;(2)各国制定的环境质量标准不同,影响经济活动布局;(3)措施:A依靠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革、升级;B合理的区位选择(福州生猪外迁事件,因造成闽江污染要外迁)2、环境影响与制约经济活动 (如硅谷、九州的区位环境对经济活动影响)16、可进入性对经济活动区位有那些影响? 答:(可进入性包括地理可进入性、经济可进入性、制度可进入性、社会可进入性。)1、地理可进入

11、性:取决于地理位置和距离。地理位置:地球上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主要分为数理地理位置和相对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尤其是经济地理位置具有历史性,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因此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也会相应的发生变化。 距离:指相对于不同尺度市场中心的距离。主要有直接距离、时间距离、经济距离、运输距离等。接近中心利于经济发展。2、经济可进入性:指场所对外交往成本高低取决于运输费用和通信费用运输费用方面:交通通达度越高,费用越低。例:所以目前空港和高速公路出入口重要性日益加大。通信费用方面:非实物的信息传输在今后的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会迅速提高。例:城市经济地位取决于CBD的中心辐射作用。3、制度可进入性:由

12、制度因素决定场所对外的方便程度。一个地区越开放自由、其制度可进入性越高,比如沿海地区。4、社会可进入性:由社会因素(包括语言、文化等)所决定的场所对外交往的便利程度。比如香港和新加坡成为国际金融及贸易中心,与它们普遍使用英语有很大关系。比如我国南方沿海地带,商品经济发达,有经商文化传统,有利于经济活动在该地区的发展。17、试论述/评价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答:1、交通运输费用的一般特点(1)交通运费是运输重量与距离的函数;(2)运费构成胡佛的观点是运费由两方面构成:线路运行费:含牵引燃料费和运行人员工资等,是距离的函数。站场装卸费:包括站场、码头、仓库等经营活动与保养维修等费用。视具体情

13、况而定,一般将站场费分摊到运行里程中去。从而出现长距离运输的每英里费用低于短距离单位运费的情况,即单位运价递减规律。(3)关于不同运输方式的运费及其比较 站场成本一般固定,但不同运输方式(运价)不同:水路铁路公路。就线路运行成本而言,则是公路铁路水路。因此,不同距离适宜采用不同的运输方式。所以一般公路短距离运输;铁路中距离运输;水路长距离运输。2、运费与经济活动区位(1)端点区位优于中间区位的原理;(比如:经济活动(如公交车)在各运价区段的端点最优。)其原理主要有终点区位优于中间区位理论和中间转运点区位最优理论。 一些在大宗货物的转运点,如日本沿太平洋岸的工业核心地带,就是最小的总运输费用的区

14、位,目前指向中间转运点区位建厂的趋势还在发展。(2)线性运输费用的两种形式对经济活动区位影响(实际上是一种运输方式的定价制度)1)曲线线性运输费用:随着距离的增长,运价是在逐渐减少的比例上进行的。即运输距离越远,运价增长的比例越小。2)阶段式线性运输费用:将线性运输费用划分为不同的运输区段,在同一运输区段内运输价格比例相等。(比如公交车就是这样)3、航空运输与经济活动区位1)航空港对产业布局的重要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从大规模化生产到精益生产,从集中到分散,丛计划到及时性,对交通运输业的要求也随之发生变化,铁路枢纽及港口优势已不显得那么重要或突出。而随着机场及高速公路交叉点作用在日益增大,并且产品从大量标准化生产转向少量个性化生产,产品重量和体积都大大的减轻或减少,飞机货运大量增长。航空港对产业布局的重要性凸显:例如:日本大阪关西国际航空港与临空城市的建设就是一个临空经济的范例。使该临空区域的建设促进的大阪地区经济、文化和交通等建设的发展,是大阪进一步走向国际化。2)机场产业:围绕空运形成极具竞争力的新的产业区域类型,即机场产业区,由两部分组成: 机场业务关联产业:承担机场机能或是其支持产业。包括直接管理与运营机场的事务所、航空公司、货流运输与管理业、机场服务业等。 机场周围地区发展的产业:指与空运相关或利用空运的产业,包括空运型产业(航空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