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5657584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85.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北省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北省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北省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北省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平中学20182019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有的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满分共64分.1.在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巢湖”舰、“千岛湖”舰护送下,“河北锦绣”“银河”等13艘货轮从南海顺利抵达亚丁湾西部预定海域。此次护航总航程4500海里。若所有船只运动速率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是()A. “4500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位移B. 研究舰队平均速度时可将“千岛湖”舰看作质点C. 以“千岛湖”舰为参考系,“巢湖”舰一定是运动的D. 根据题中数据可求出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答案】

2、B【解析】【分析】正确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位移和路程的区别,质点的含义;相对运动,参照物的选取;平均速度的定义等。【详解】A. “4500海里”是护航舰艇走过的轨迹长度,因此为路程不是位移,故A错误;B. 本题中路程长度远远大于“千岛湖”舰的尺寸,所以研究舰队的位置时可将“千岛湖”舰看作质点,故B正确;C. 若“千岛湖”舰与“巢湖”舰同向匀速行驶,则以“千岛湖”舰为参照物,“巢湖”舰是静止的,故C错误;D. 由于不知运动位移和时间,不能求出此次航行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故选:B。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北京时间8点整”指的是时间B. 第ns内就是(n-1)s末到ns末这1s时间(n为任意正

3、整数)C. 列车在广州停15分钟,指的是时间D. 不管是前5s还是第5s,都是指时间【答案】BCD【解析】8点整指的是某一瞬间,是时刻;故A错误;第ns内就是指(n-1)s末到ns这1s时间(n为任意正整数)指一段间隔,为时间;故B正确;第2s指的是第2s初至第2s末这1s的时间间隔,故C正确;不管是前5s还是第5s,都是指时间,故D正确;说法不正确的是故选B。3.一小球在水平桌面上做减速直线运动,用照相机对着小球每隔0.1 s拍照一次,得到一幅频闪照片,用刻度尺量得照片上小球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照片与实物的比例为110,则()A. 图中对应的小球在通过8 cm距离内的平均速度是2 m/sB.

4、 图中对应的小球在通过8 cm距离内的平均速度是1.6 m/sC. 图中对应的小球通过6 cm处的瞬时速度是2.5 m/sD. 图中对应的小球通过6 cm处的瞬时速度是2 m/s【答案】AD【解析】四段间隔共8cm,位移为80cm,对应时间为0.4s,故平均速度为:,A正确,B错误;根据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解瞬时速度,图中对应的小球通过6cm处的瞬时速度是,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点睛:本题关键是根据照片得到各个时间段的位移,然后求解出加速度和瞬时速度,再根据速度与时间关系公式列式求解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能很小B. 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C.

5、 速度改变量v越大,加速度越大D. 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速度很大,但速度的变化率可能很小,则加速度就可以很小,故A正确;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时,速度增加,若反向时,速度减小,因此加速度增大,速度可以增加,也可能减小,故BD错误;速度改变量越大,若需要的时间更长,则加速度就越小,故C错误。考点:加速度、速度【名师点睛】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可知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的速度的变化率,即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同向时,速度增加,若反向时,则速度减小。5.如图所示,物体以5m/s的初速度沿光滑的斜面向上做减速运动,经过2s速度大小变为3m/s,则物

6、体的加速度()A. 大小为1m/s2,方向沿斜面向上B. 大小为1m/s2,方向沿斜面向下C. 大小为4m/s2,方向沿斜面向下D. 大小为4m/s2,方向沿斜面向上【答案】BC【解析】若2s后物体的速度仍向上,则有,若2s后速度方向向下,则有,负号说明加速度向下,BC正确6.在机器人大赛中,某机器人在平面内由点(0,0)出发,沿直线运动到点(3,1),然后又由点(3,1)沿直线运动到点(1,4),然后又由点(1,4)沿直线运动到点(5,5),最后又由点(5,5)沿直线运动到点(2,2),平面坐标系横、纵坐标轴的单位长度为1 m。整个过程中机器人所用时间是2 s,则()A. 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是

7、一条直线B. 机器人不会两次通过同一点C. 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大小为2 mD. 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与由点(5,5)运动到点(2,2)的位移方向相反【答案】D【解析】【详解】画出机器人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A. 根据机器人的运动轨迹可知,机器人的运动轨迹不是一条直线,故A错误;B. 图中有交点,说明机器人可能会两次通过同一点,故B错误;C. 整个过程的初位置坐标为(0,0),末位置坐标为(2,2),故位移为m,故C错误;D. 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为由点(0,0)到点(2,2),与由点(5,5)运动到点(2,2)的位移方向相反,与x轴成45,故D正确;故选:D7. 不计空气阻力,以一定的

8、初速度竖直上抛一物体,从抛出至回到抛出点的时间为t,现在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的一半处设置一块挡板,物体撞击挡板前后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撞击所需时间不计,则这种情况下物体上升和下降的总时间约为( )A. 0.5tB. 0.4tC. 0.3tD. 0.2t【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当把位移进行等分以后,有比例和。再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有,则这种情况下物体上升和下降的总时间约为。考点:本题考查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8. 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内位移为s,动能变为原来的9倍。该质点的加速度为A. B. C. D. 【答

9、案】A【解析】试题分析:设初速度为,末速度为,根据题意可得,解得,根据,可得,解得,代入可得,故A正确;考点: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9.如图所示,一汽车装备了具有“全力自动刹车”功能的城市安全系统,系统以50Hz的频率监视前方的交通状况。当车速v10m/s、且与前方静止的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接近安全距离时,如果司机未采取制动措施,系统就会立即启动“全力自动刹车”,使汽车避免与障碍物相撞。在上述条件下,若该车在不同路况下的“全力自动刹车”的加速度取46m/s2之间的某一值,则“全力自动刹车”的最长时间为( )A. B. C. 2.5sD. 12.5s【答案】C【解析】刹车时的加速度最小时,刹

10、车时间最长,故 ,故选C.10.如图甲、乙所示为某物体在0t时间内运动的xt图像和vt图像,由图可知,在0t时间内A. 物体做的是曲线运动B. 物体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运动.C. 甲图中时刻,图线的切线斜率为D. 【答案】C【解析】【详解】A:运动图象(包括位移时间图象、速度时间图象)都是用来描述直线运动的,无论运动图象是直线还是曲线,物体都是做直线运动故A项错误B: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乙得,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B项错误C:据图乙知,时刻,物体的速度为;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则甲图中时刻,图线的切线斜率为故C项正确D:据图甲知,在0t时间内物体的位移;据图乙知,在0t时间内

11、物体的位移;所以故D项错误11.某同学在学习了动力学知识后,绘出了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x、速度v、加速度a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若该物体在t=0时刻,初速度均为零,则下列图象中表示该物体在t=6 s内位移一定不为0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A图中在02s内,位移先增大再减小,知运动的方向发生改变,不是单一方向运动。故A错误。B图中在02s内速度为正值,向正方向运动,在24s内速度为负值,向负方向运动,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故B错误。C图中01s内加速度不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2s内加速度方向变为反向,大小不变,向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s末速度为零。在

12、一个周期内速度的方向不变。故C正确。D图中在01s内,向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2s内加速度方向变为反向,大小不变,向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s末速度为零,23s内向负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的方向发生变化。故D错误。故选C。12.某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运动的时间为t,位移为x,该质点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B. t=0时,质点的初速度大小为aC. t=0到t=b这段时间质点的平均速度为0D. t=0到t=b这段时间质点的路程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得到表达式,结合图象的信息求加速度、初速度和位移根据匀变速直线运

13、动位移时间公式得,根据数学知识可得:,得加速度为,加速度大小为,初速度为,故AB正确;从t=0到,这段时间物体的位移为,平均速度为零,故C正确;因为从t=0到t=b这段时间内的位移为零,即质点做往返运动,根据运动的对称性可知整个过程中的路程为t=0到t=中位移大小的2倍,所以,D错误13.雾天,一辆小汽车以30m/s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m处有一大卡车以10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刹车过程中刹车失灵,图线a、b分别表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由于刹车失灵时小汽车仍减速,所以不会追尾B. 在t=5s时追尾C. 在t=3

14、s时追尾D. 如果刹车不失灵,则小汽车和大卡车之间的最小距离为10m【答案】CD【解析】根据速度-时间图象所时间轴所围的“面积”大小等于位移,由图知,t=3s时,b车的位移为:sb=vbt=103m=30m;a车的位移为,则sa-sb=30m,且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所以在t=3s时追尾故C正确,AB错误如果刹车不失灵,紧急刹车时两车相距30米,速度相等时,a车的位移 s1=(30+10)2m=40m,b车位移s2=102m=20m,因为s2+30m=50ms1,则不会发生追尾事故小汽车和大卡车之间的最小距离为50m-40m=10m,故D正确故选CD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

15、,解答本题关键要抓住速度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通过分析位移关系判断能否追尾14.钢球A、B从同一高塔下落,当A自塔顶自由下落2 m时,B自塔顶下方6 m处自由下落,两钢球同时到达地面,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10 m/s2,则塔高为()A. 24 mB. 16 mC. 12 mD. 8 m【答案】D【解析】【详解】设钢球A下落h12 m的时间为t1,塔高为h,钢球B的运动时间为t2,由h1gt12,得t1s,由h6 mgt22,又hg(t1t2)2,代入数据解得h8 m,D正确;故选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规律,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基础题15.在离地面h=15m高处,以v0=10m/s的速度同时竖直向上与向下抛出甲、乙两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小球落地后就不再弹起,重力加速度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小球落地时的速度相等B. 两小球落地的时间差为3s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