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提高剪力墙大门洞侧模施工质量

上传人:ap****ve 文档编号:115654255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提高剪力墙大门洞侧模施工质量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建筑提高剪力墙大门洞侧模施工质量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建筑提高剪力墙大门洞侧模施工质量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建筑提高剪力墙大门洞侧模施工质量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建筑提高剪力墙大门洞侧模施工质量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提高剪力墙大门洞侧模施工质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提高剪力墙大门洞侧模施工质量(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高剪力墙大门洞侧模的施工质量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质量管理小组 活动成果报告 保利V座大厦位于珠江新城F2-2地块,地处广州市天 河区珠江新城兴盛路、珠江大道、冼村路交汇处。用 地面积约7691,总建筑面积为204959 。主楼地 上40层,建筑总高度169.1m;地下室5层,埋深 19.40m。裙房五层为商业用途,五层以上均为办公用 途,其中22层是避难层。地下五层为停车库及设备用 房,其中地下五层兼战时六级人防地下室。 本工程为钢框架-钢筋砼双筒混合结构。核心筒处的 剪力墙最大洞口截面尺寸为bh=30004000, 剪力墙厚800。 一、工程概况 二、QC小组简介 三、小组活动计划 Q

2、C小组活动计划表 四、选题理由 所以我们选择的课题是: 提高剪力墙大门洞侧模的施工质量 五、现状调查 传统的剪力墙门洞侧模支撑方式(图3、图4所示)是 采用一定数量的水平撑(钢管+可调托座),将门洞 两边的侧模给支撑起来。由于在实际施工过程当中, 混凝土在浇筑的时候是先浇筑门洞一边的剪力墙,在 混凝土的侧压力下将导致正在浇注这一边的侧模随水 平撑向另外一边移动,产生位移及变形(向另一边鼓 出),致使模板有炸模的危险;同时,在浇筑门洞另 外一边剪力墙时,由于之前水平撑向此边有一定的位 移,而此位移又难以恢复,致使侧模板向墙内方向有 一定的凹陷。这两个方面的不利影响都将导致门洞两 侧有一定的变形(

3、图5所示),影响模板体系的安全 度及混凝土成型后的表观质量,影响剪力墙的垂直度 、平整度。 图3、传统的剪力墙门洞侧模支撑方式 图5、剪力墙门洞侧边发生位移及变形 垂直度不 满足要求 ,重新打 凿、植筋 、浇注混 凝土的二 次施工 通过与业主方、监理方、其他施工单位及用户进行座 谈,了解到导致剪力墙大门洞侧模施工质量问题的大 量信息,小组成员结合我们工程具体情况,对收集到 的300条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归纳为7类问题。 剪力墙大门洞侧模质量问题统计表 注: 1侧模发生位移; 2侧模发生变形; 3侧模根部偏位; 4模板接缝不严; 5侧模发生胀模; 6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或漏涂; 7模内清理不符合要求

4、从排列图分析,导致剪力墙大门洞侧模施工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有三个 :1侧模发生位移;2侧模发生变形;3侧模根部偏位。共占总量的 86%,是A类因素。在施工中,只有控制好它们才能保证剪力墙大门洞侧 模施工质量问题。 结论 六、确定目标及可行性分析 1、活动目标:剪力墙大门洞侧模的变形、位移、根部偏位等的合 格率(监测点频数)达到95%。 2、可行性分析: (1)、公司对本工程很重视,在资金、资源、技术、人员等方面给 予大力支持,调动了小组积极性; (2)、项目部QC小组工程技术人员及施工班组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 及专业水平,曾参与过类似工程的建设,给目标的实现提供技术 保证; (3)、有专项施工方案

5、,经公司审核认可,并在施工中加以完善, 消除质量隐患。 (4)通过对公司承建的前三期类似工程的调查分析,小组成员对剪 力墙大门洞侧模质量主要因素已经明确,可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进行质量控制。 通过以上可行性分析,QC小组认为目标一定能实现。 七、原因分析 QC小组针对 排列图中得 出的主要问 题进行了多 次讨论,广 泛收集业主 、监理、质 检员、施工 员、班组长 、现场工人 的意见,对 影响剪力墙 大门洞侧模 施工质量的 主要问题进 行了分析, 并绘制成因 果关联图, 得出了9条末 端原因: 八、要因确认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引起剪力墙大门洞侧模垂直度的问题末端原因有 9条,小组成员通过调查分

6、析、现场验证等方法认真确定要因,形成要 因确认表。 要因确认表 要因确认一:方案不完善与技术交底不到位。 确认方法:查阅项目部编制的施工专项方案和技术交底卡。 确认标准:技术员编制了具体的有效的施工方案,并对施工员和班 组进行了详细的技术交底。 实际调查:现场检查发现,剪力墙模板施工方案针对性不强,传统 施工工艺不能完全解决实际问题,施工前技术交底不详尽。 结 论:方案不完善与技术交底不到位是要因。 要因确认二:工程管理人员监管不到位 确认方法:调查工程管理人员工作考核情况,调查施工过程中是否 在现场跟踪到位。 确认标准:工作考核评分是否达到优良,工作经验情况,是否有过 其它管理人员、班组及监

7、理员投诉情况。 实际调查:工程管理人员责任心强,有5年以上现场施工管理经验, 考核评分均达优良,无投诉情况。 结 论:工程管理人员监管不到位为非要因。 要因确认三:工人的素质低、责任心不强 确认方法:调查班组施工人员的工作阅历,检查现场施工人员专业 技能素质情况。 确认标准:操作人员工作态度积极,有专业施工经验,专业技能素 质中级以上。 实际调查:工人工资发放到位,工人有多年专业施工经验,专业技 能素质均为中级以上。 结 论:工人的素质低、责任心不强为非要因。 要因确认四:木工活不到位 确认方法: 跟踪检查模板安装施工完成后的质量情况。 确认标准:是否有模板支撑间距过大,龙骨数量不够,铁钉不牢

8、, 支撑螺杆松动等现象。 实际调查:通过对15个门洞进行随机抽查发现部分存在以上情况。 结 论:木工活不到位为要因。 要因确认五:施工期间环境恶劣 确认方法:检查现场施工环境是否存在不安全,黑暗潮湿,空气质 量差等恶劣的环境因素。 确认标准:操作空间无安全隐患、无积水、粉尘、光线明亮等 实际调查:施工场地平坦,无积水,空气清新,无安全隐患 结 论:施工期间环境恶劣为非要因 要因确认六:混凝土浇筑时,未对称下料,且未控制浇筑高度 确认方法:现场调查浇筑过程中,下料情况 确认标准:门洞两边混凝土均匀下料,每次下料高度均在规范要求 之内。 实际调查:存在门洞单边浇筑高度过高,且单次下料高度大不符合

9、规范要求情况。 结 论:混凝土浇筑时,未对称下料,且未控制浇筑高度为要 因。 要因确认七:气候影响 确认方法:调查气温、下雨、湿度、日照等气候因素。 确认标准:无炎热天气、雨天、湿度高、日照强烈等气候恶劣因素 。 实际调查:广州气候较为正常,略有炎热或下雨天气,但此类天气 基本停工。 结 论:气候影响为非要因 要因确认八:剪力墙门洞尺寸大 确认方法:查阅施工图纸 确认标准:门洞宽度3米(包括3米)以下,高度2.5米以下。 实际调查:核心筒每层有12个门洞,2个宽度为3.5米,高度2.7米, 其余均未超过此标准。 结 论:剪力墙门洞尺寸大为非要因 要因确认九: 工期紧张 确认方法:查阅工程施工进

10、度计划与实际施工进度计划情况。 确认标准:核心筒剪力墙每层施工工期3天以上 实际调查:从2009年6月至9月共98天共施工完成18层,平均工期在5 天以上。且项目重视质量。 结 论:工期紧张为非要因。 结论:根据确认结果,方案存在问题与技术交底不到位;木工活 不到位;混凝土浇筑时,未对称下料,且未控制浇筑高度等 3项 因素确定为要因。 九、制订对策 十、实施对策 实施一:编制具体的、针对性更强的剪力墙门洞处侧模的施工方 案 本对策实施由组员张明星、张权政同志负责 由张明星根据小组讨论的对策,编制具体的、针对性更强的剪力墙 门洞处侧模的施工专项方案。 由张权政对现场操作人员重新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11、阐述施工过程中 的加固操作的技术要点,并逐一解析操作难点,加强操作人员对 加固操作重要性的认识,确实掌握加固操作。 实施 实施二:改进剪力墙大门洞侧模的加固方式 改进后的侧模板加固方式简单实用、能够有效地避免侧模向门洞一 边移动,从而更有效的保证施工的质量。 门洞侧模加固方法为: 从剪力墙门洞边起55处开10080洞。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若 此处为大钢模,则在大钢模上开洞(如图所示); 若大钢模位置不够,则在大钢模上增加U形钢筋(焊接在大钢模板上 )(如图所示),保证U形钢筋所围的洞口大小10080即可 。 门洞侧模加固过程为:先安装大钢模板,再安装门洞侧模,然后安 装200的竖楞槽钢,并将间距

12、为600的木方通过可调托座与水 平钢管支撑相连,使得木方(外龙骨2)较好的支撑着竖楞槽钢 (内龙骨);如此同时将间距为600的钢管(外龙骨1)从U形 钢筋中穿过,之后将钢管用另外的垫块(木楔)卡紧;加固好后 ,通过调节可调托座和垫块,以校正模板的垂直度。其中,木方 与U形钢筋(交替布置)的间距为300mm。侧模板采用特制的,有 效的减少了侧模板在施工过程当中的变形,此侧模板可周转重复 使用。 上述构件经过计算,满足了强度要求,同时也满足刚度要求。 在大钢模上开洞 钢管(外龙骨1) 活动后的剪力墙大门洞侧模加固技术(大钢模上开洞) 返回 钢管(+可调托座)支撑 在大钢模板上焊接U形钢筋 木方(外

13、龙骨2 ) 活动后的剪力墙大门洞侧模加固技术(在大钢模上增加U形钢筋) 返回 在大钢模上直接开洞的侧模加固平面图 在 大 钢 模 上 焊 接 U 形 钢 筋 的 侧 模 加 固 平 面 图 在大钢模上直接开洞的侧模加固侧立面图 在 大 钢 模 上 焊 接 U 形 钢 筋 的 侧 模 加 固 侧 立 面 图 实施三:混凝土浇筑,对称下料,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高度 编制剪力墙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并对班组作业人员交底,加大对 混凝土班组的管理,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施工: 1、浇筑时按照要求在门洞两侧对称下料; 2、混凝土浇筑要分层进行,每次浇筑高度为500mm 十一、效果检查 1、质量效果 垂直度、平整度、

14、根部偏位检查表 活动前后剪力墙大门洞侧模施工质量效果对比图 活动后的剪力墙大门洞侧模施工效果 2、技术效果 采用此改进的剪力墙门洞侧模板加固技术有以下几个优点。首先, 能够防止侧模的变形和位移、一次性控制好剪力墙的垂直度和平 整度,从而保证工程质量;其次,有效的降低了模板爆模的可能 性;再者,避免了重新打凿、植筋、浇注混凝土的二次施工,降 低了施工的额外成本(如混凝土表观出现严重胀模,减少了后期 装修要对此进行处理所需的费用);最后,侧模板可周转重复使 用,节省了材料,并提高了施工效率。 在施工方案上,用矩形钢焊接成U形替代U形钢筋,用槽钢替代外龙 骨2的钢管,这些措施将会更加有效地提高剪力墙

15、的垂直度和平 整度。 3、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直接经济效益:这次QC小组的方案创新,目标明确,技术经济合理 ,实施正确有力,缩短了工期,有效的降低了工程成本。 (2)社会效益: 在活动中,公司领导、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质监站等单位对工程 质量进行了检查,核心筒的剪力墙施工质量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 评,减少了由于剪力墙垂直度和平整度不合格而受到的投诉、整 改、返工,为企业树立了形象,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 力。 该加固方案经实践检验证明技术实用、措施可行、施工简便、经济 合理,其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值得同类工程借鉴。 12月2号广州市建委、总工会 来保利V座检查,对我项目 部的质量

16、控制以及过程管 理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 肯定,这为我公司在广州 的发展和质量品牌建设奠 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极 大提升和巩固了公司的社 会美誉度。 十二、制定巩固措施 1、通过这次QC小组活动,项目部在剪力墙大门洞侧模施工方面 积累了施工经验,我们对本次活动成果进行总结,发表了剪力 墙大钢模施工中的门洞侧模板加固技术一文,正在公司范围内 推广应用。 2、该施工技巧做法在公司2009年下半年开始的剪力墙大门洞侧 模施工中的门洞侧模板施工中开始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可以相信,在后续工程的施工中,将继续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3、进一步加强质量意识,组织其它项目部工人与本次操作工人 及技术人员进行经验交流,提高所有施工班组的技术水平。 十三、总结及今后打算 在本次QC活动中,QC小组成员均能遵循QC小组活动程序,通过科 学的管理方法,圆满完成了活动目标,各成员综合素质也得到了 不同程度的提高。 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围绕健全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