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立意训练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5651526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3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议论文立意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议论文立意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议论文立意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议论文立意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议论文立意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议论文立意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议论文立意训练(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画 赵雷 为寂寞的夜空画上一个月亮 把我画在那月亮下面歌唱 为冷清的房子画上一扇大窗 再画上一张床 画一个姑娘陪着我 再画个花边的被窝 画上灶炉与柴火 我们一起生来一起活 画一群鸟儿围着我 再画上绿岭和青坡 画上宁静与祥和 雨点儿在稻田上飘落 画上有你能用手触到的彩虹 画中有我决定不灭的星空 画上弯曲无尽平坦的小路 尽头的人家梦一路 画上母亲安详的姿势 还有橡皮能擦去的争执 画上四季都不愁的粮食 悠闲的人从没心事 我没有擦去争吵的橡皮 只有一支画着孤独的笔 那夜空的月也不再亮 只有个忧郁的孩子在唱 为寂寞的夜空画上一个月亮 把我画在那月亮下面歌唱 为冷清的房子画上一扇大窗 再画上一张床 高中

2、议论文训练之 拟题和立意 西安铁一中滨河学校 吴彦超 一、提问:什么是文章的立意? 明确:“意”是主题(中心),是文章 的“灵魂”,“立意”就是站在一定的高 度确定文章的主题思想。 古人云:“千古文章意为高”,“意在笔先”。 立意高下是文章成败的关键。 (一)立意的基本要求: 准确:正确理解 。 鲜明:分明而确定。 深刻:独特的感受和见解。 新颖:新奇而别致。 (二)提炼立意的基本步骤: 1 审题干要求 2 读材料内容 3 划关键语句 4 摘重要因素 5理主次关系 6 提最佳立意 1 审题干 新材料作文(也叫后话题作文、题意 作文、命意作文),指的是只给出材料, 不规定话题,不限文体,要求“全

3、面理解材 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 “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义”的作文。是继 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之后近几年创新的一 种作文形式。 新材料作文与其他形式的作文的区 别? 主要区别在于在写作过程中材料的作用以及所写 文章对材料的处理上面: (1)话题作文所提供的材料只是写作的引子,是 写作的由头它对作文的主旨没有限制作用,所写 作文只要在话题的范围内即可(2)材料作文所提 供材料是写作的依据,包孕着文章的主旨,写作 者必须把握住材料的中心,尤其是写议论文时, 对所给的材料还要“非用不可”材料作文一旦脱离 了材料或偏离较大,就是严重的跑题 (3)新材料作文,它新在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

4、 个角度构思作文 新材料作文的材料 一般有哪几种形式? (1)一段话(或一个事件、故事) (2)一则寓言故事 (3)一首哲理诗或富有哲理的名人名 言 (4)(一句或几句)俗语、谚语、格 言。 (5)一幅漫画 新材料作文一般有哪些写作要求? 一般新材料作文会出现“引导语”:要求全面理解 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 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注意三句话】: 什么叫全面理解材料? “全面理解材料”就是把握材料的整体含义, 这则材料的整体含义就是“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物 会有不同的看法”“看问题要全面不要片面” 怎样理解“可以选

5、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这句 话?(师生明确:什么是角度?) 有几个人物,就有几个角度;有几个原因, 就有几个角度;有几种情感、态度就有几个角度 新材料作文一般有哪些写作要求? 角度分优劣:主要人物、主要原因、新颖独 特、有现实指导意义的角度、贴近生活的角度、 自己驾轻就熟、材料丰富的为最佳角度(什么角 度是最佳角度?) 如何做才算“不脱离材料的含意”? “不脱离材料的含意”就是写作时要符合材料 的观点或中心 (二)新材料作文审题原则 1整体性原则: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 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 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 象 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 材料

6、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 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 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 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 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筛选的 原则: (二)提炼立意的三大方法: (一)多角度切入法 1.一户人家五个儿子:一个瞎子,一个驼子 ,一个跛子,一个愚笨,一个浪荡。然而 这家人却过得其乐融融,因为家长对五个 儿子各有安排:老大眼瞎,让他按摩;老 二背驼,让他搓绳;老三足跛,让他纺线 ;老四愚笨,让他务农;老五浪荡,让他 经商。一家人各展其长,各得其所。 从家长的角度合理使用人才 从儿子的角度扬长避短 立意: (一)多角度切入法

7、 2.水从高原流下,自西向东。渤海口有一条鱼逆 流而上,它越过浅滩,冲过急流,穿过湖泊中层 层的渔网,躲过无数水鸟的追逐,飞上湍急的壶 口瀑布,越过山涧,挤过石罅,终于游上高原。 然而,它还没来得及发出一声欢呼,瞬间就被冻 成了冰。 若干年后,一群登山者发现它还保持着游的 姿态。一位年轻人感叹说:“这是一条勇敢的鱼, 它逆流而上,冲破重重阻碍,终于到达了自己的 目的地,虽死无憾。”一位老者叹息说:“这的确 是一条勇敢的鱼,然而它只有伟大的精神,却没 有切实的目标,它极端逆向地追求,最后得到的 只能是死亡。” 立意 : 从年轻人的角度:赞美勇敢的追求精神; 从老者的角度:既要有伟大的精神,更要有

8、切实的目 标; 从综合的角度:既要仰望星空 ,也要脚踏实地。 (一)多角度切入法 3. 洛伦兹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相对论的核心 之一洛伦兹变换方程便是他的杰作。然而, 当他发现这个结论与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相矛盾时 ,他茫然了,因为那是经典,不容置疑。一年之 后,爱因斯坦走到这里时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所不同的是,爱因斯坦毫无顾忌地冲破了牛顿力 学的束缚,赋予洛伦兹变换方程以全新的物理涵 义,从而导致相对论的诞生。 洛伦兹:迷信权威,可能与成功擦肩而过 爱因斯坦:适当的怀疑是智者的火炬 立意: (一)多角度切入法 4.萤火虫是肉食小甲虫,它的食物是蜗牛。蜗牛一旦有什 么危险,就把头缩进硬壳里,很

9、多天敌拿它无可奈何。小 巧、柔弱和笨拙的萤火虫如何对付它呢?萤火虫的头顶有 一对颚,那东西细得像头发,很尖利。萤火虫捉蜗牛时, 先用颚在蜗牛身上轻轻敲打,而蜗牛根本不把萤火虫放在 眼里,甚至觉得被敲打几下如同按摩一样很舒服。萤火虫 的敲打,是向它注射一种毒液。蜗牛在毫无警觉中被麻痹 ,直到失去知觉。当蜗牛被毒倒后,萤火虫再注射另一种 液体,使蜗牛的肉变成流质,然后用管状的嘴喝掉。 从蜗牛角度:贪图安逸享乐必酿成苦果;越是看 似不堪一击的对手,越是不可掉以轻心。 从萤火虫角度:某些短处,有时恰是成功的利器 立意: 5.天太冷,小鸟被冻僵了,于是它飞到一大块空 地上。一头牛经过那儿,拉了一堆牛粪在

10、小鸟身 上。冻僵的小鸟躺在粪堆里,觉得好温暖,渐渐 苏醒过来。它温暖而快活地躺着,不久开始唱起 歌来。一只路过的猫听到歌声,便走过去看个究 竟。循着歌声,猫很快发现了粪堆里的小鸟,把 它拽出来吃掉。 从牛和猫的角度不是太好立意,可从小鸟的角度立意。 小鸟被冻僵了,因一堆牛粪而复苏,据此可立意:并不是每一个往 你身上拉大粪的人都是你的敌人。甚至可以联系现实引申“辱骂与打击 有时也是一种爱护,一种帮助”。 小鸟苏醒过来,温暖而快活地躺着,唱起歌来,被猫发现并吃掉,据此 可立意:不可缺乏忧患意识,一得意便忘形。 立意: (一)多角度切入法 6.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安泰是众所公 认的英雄,所向

11、无敌,地神盖娅是他的母亲。安 泰在格斗时,只要身不离地,便可源源不断地从 大地母亲身上汲取力量,因而能够击败任何强大 的对手。不幸的是,安泰克敌制胜的奥妙,被一 个叫赫拉克勒斯的对手发现了,于是安泰被弄到 空中扼死了。 安泰:一向无敌是因为不断从大地母亲身上吸取力量,被 扼死是因为离开了大地被弄到空中,没有了力量之源,可 见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要依靠集体才能有所作为。 母亲:给予安泰力量,却不给予安泰自立的能力,对安泰 的悲剧她有责任。所以适当的给予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 是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赫拉克勒斯:能打败安泰的关键在于他掌握了对手的致命 弱点,所以只有知己知被,才能百战不殆。 立意:

12、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 的,而且从不同角度会有不 同的答案。辨明事物间的关 系,抓住事件的主人公的语 言、行动、心理等不同点, 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 (二)抓关键词句法 1.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 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 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 ,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 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 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1、谦虚是成功的基石(谦虚使人进步 ) 2、追求是无止境的 (永不满足 再接再厉 ;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立意 : (二)抓关键词句法 2.燕子是一种候鸟,起初人们并不是这么认 为的。冬季燕子在池

13、塘的冰下越冬这 是古希腊伟人亚里士多德得出的结论,天 经天义,人们尊奉了2400多年。18世纪, 瑞士巴赛尔城的一位修鞋匠,看到棚下筑 巢的燕子,好奇心使他写了一张纸条 “燕子,你在何处越冬?”,并将它绑在燕子 的腿上。第二年春天,当这只燕子翩然而 归时,鞋匠意外地发现了一张新的字条:“ 雅典,在安托万家越冬”。鞋匠的好奇使一 个被信奉了2400多年的谬误终于得以澄清 。 1、好奇,往往是发明和创新的原动力 2、探索是发现真理的唯一途径 立意 : (二)抓关键词句法 3.中国移动通信有一则广告词,它引用 了一位业余攀登爱好者的话:“每个人 都是一座山,其实最难攀登的是我们 自己。有时哪怕是一小

14、步,也有新高 度。做最好的自己,我能!” 挑战自己、超越自我、不断树立新目标 不要忽视一小步 积累的重要性 勇于登上自己的高峰、做最好的自己 立意 : (二)抓关键词句法 4.哲学家在草地上给弟子上最后一课,问:“如 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甲说:“用铲子铲。”乙 说:“用火烧。”丙说:“撒上石灰。”丁说:“连根 拔去。”哲学家说:“都试一下。如果没有除掉, 一年后再来此相会。”一年后,弟子们都来了, 只有哲学家没有来。但他的弟子看到哲学家地 上满地茂盛的庄稼而无一根杂草。 立意: 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 铲除心灵的杂草 让真善美长满心田 适当联想:杂草喻生活中的假恶丑,庄稼喻心 灵中的真善美。

15、 此类题目审题时要注意化抽象为具体,切忌泛 泛而谈。 例如: 要使一个人没有贪心,就必须以良心占据 他的心灵; 要使一个人没有虚伪,就必须以真诚占据他 的心灵; 要使一个人没有怨恨,就必须以宽容占据 他的心灵; 要使一个人不再麻木,就必须以清醒占据 他的心灵; 要使一个人不再冷漠,就必须以爱心充斥 自己的心灵等。 善于抓住关键词语或句子。关键词语或句 子往往是“文眼”,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以 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 那么,如何寻找关键词?关键词往往由重复 出现的词语,含义丰富、深刻的词语和句子,记 叙中的议论性语句,人物的语言、动作,开头和 结尾、段首或段尾的总括句等来体现,有

16、些关键 词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或者特定的意义,需要我 们化抽象为具体,这些审题、立意时都要重点关 注。 审题提示 组合型思辨型材料。表面上看两材料 是决然相反的关系,仔细分析会发现其实 两者看待问题角度是不同的:前者强调是 在有 了较好的基本功的前提下,进行创作 时不能重复自己或别人,要勇于突破,大 胆创新,否则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艺 术生命也就会终结,这种重复是可耻的抄 袭。而后者强调的是必须夯实基础,要勤 学苦练基本功。所以两者不矛盾。因此从 立意上看,要求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分析 如何看待和处理好“重复(模仿)”与“创新” 的关系,“打好基础”与“求异创新”,“积累” 与“创新”的关系等。创新与模仿、“ 重复”是创新的前提可耻的重复创 新是生存的唯一途径鸿雁是怎么飞上 蓝天的厚积而薄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