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始祖文化传承跟传播的现代路径

上传人:ali****an 文档编号:115651160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始祖文化传承跟传播的现代路径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华始祖文化传承跟传播的现代路径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华始祖文化传承跟传播的现代路径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华始祖文化传承跟传播的现代路径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华始祖文化传承跟传播的现代路径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华始祖文化传承跟传播的现代路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始祖文化传承跟传播的现代路径(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民族始祖文化产业的伟大使命(下) 中华始祖文化传承与传播的现代路径 李泽生 由以上分析可知,民族始祖文化来自于创世神话,是一个民族在文明初创时期形成的文化性格和价值追求的文化萌芽,在其形成过程中不断受到人类认知和传播形式的影响,因此,对始祖文化的学术研究还应从历史学、哲学、美学、心理、文学、建筑学等多学科进行研究,以避免在始祖文化研究、解读中出现泛化和狭隘化。所谓泛化,是指将始祖文化与一切文化内容联合起来,将始祖文化内容无限扩大化,使其陷入包罗万象的大杂烩;所谓狭隘化,是指将始祖文化体系与内容仅限于历史与考古的框架内,将始祖文化无限“神圣化”,使人无所措手足,“动辄得咎”这正是我国学界目前

2、的状况。笔者认为,文化的本质内容是“人的去自然化”,特点就是传播与传承,本文旨在论述文化的特点,即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传播是指空间上的含义,传承是指时间上的承续。能够使文化得以传播与传承的载体很多,现代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就是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旅游文化是文化,是文化的一个亚类,但绝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叠加,它不是一个组合品,具有自身独立的完整性。旅游文化是传统文化凝结在旅游中、通过旅游实践才能表现出来的一种文化。文化旅游的实质则是旅游,它的实践就是旅游者对旅游资源文化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这也是文化旅游的主要功能之一,它给人一种超然的文化感受,这种文化感受以饱含文化内涵的旅游景点为载体,体现了审美情

3、趣激发功能、教育启示功能和民族、宗教情感寄托功能。一、古代旅游文化观念的形成与传统文化在旅游中的传播 (一)旅游历来是传统文化传播与发展的载体之一 尽管我国的旅游活动的广泛开展, 形成热潮,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气象;旅游业的发展也受世界旅游热的影响,逐步形成与世界旅游业接轨的趋势,但是, “旅游”一词却并不是“舶来品”;旅游活动在中国也有悠久的发展史,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比较起西方学者就旅游所下的定义及阐释,要丰富得多、深刻得多。可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的旅游;而中国的旅游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几乎人人都知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训。“旅游”一词, 最初出现于我国南北朝时期,

4、 诗人沈约的悲哉行诗云, “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徐光旦垂彩, 初露晓凝津。时缨起稚叶,蕙气动初藏”。到唐代,旅游一词即频繁使用于诗文之中, 如韦应物的送姚孙还河中诗曰,“上国旅游罢, 故园生事微”;张籍的岭表逢故人,“过岭万余里, 旅游经此稀”;白居易的宿桐庐馆同崔存度醉后作诗曰, “江海漂漂共旅游, 一尊相劝散穷愁”等。“文化”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正义,“观乎人文以化天下。”这句中的“观”亦有“观察”、“观光”之义,“人文以化天下”侧重于教化之义, 故汉代刘向的说苑指武云,“凡武之兴, 为不服也/文化不改, 然后加诛”。“文化”指的是倡仁义以兴教化的意思。 将“旅游”活动与“文化”现象结合起

5、来考察, 会发现中国的传统旅游活动, 具有丰富的众多的形式内容, 以及深刻的文化内涵, 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国传统的旅游与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旅游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又丰富着旅游活动。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文学、宗教、艺术及至民俗等等, 都与中国的传统旅游活动结合得十分紧密, 旅游仅是其外在行为, 文化则为其内涵。它渗透到旅游活动的各方面, 使旅游活动充满着浓厚的文化意蕴。 (二)古代旅游观念理论的形成 1.来自于旅游实践的儒家比德观 先秦时代, 没有旅游一词,但在文人雅士中却存在早期旅游形式。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入世思想与道家的“逍遥物外”、“无为而治”的消汲

6、避世思想从两个方面, 直接影响到中国古代文人的出处去就的行为与立场。在旅游活动中, 儒家和道家的观念也是各有其丰富内容的。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游”的问题上, 也强调“经世致用”。虽然, 他一方面说“父母在,不远游”。但另一方面,他又主张“游必有方”,也曾说,“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这话颇有些哲理,因为它将自然界的山水与人的精神活动联系起来,视流水能赋予人的灵性与智慧, 山岳能赋予人的宽厚与仁慈,有一种比况、象征的意义。孔子曾面对滔滔而逝的流水, 感慨道:“逝者如斯夫,不合昼夜”(论语子罕)。孟子也曾说,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

7、)。这两例都说明了儒家将登山临水的游的活动与哲理感悟联系起来, 从而体味其中的深意。汉代的刘向在说苑中载有孔子和其弟子子贡的一段对话, 大意是说,子贡问孔子, 君子为何见江河则一定要驻足观看呢?孔子答道, 君子应用水来附比德行。你看水流各处而无私心,它像德;水滋润万物生长,它像仁;水由高向低流淌,它像义;水深难测,它像智;水奔深谷而无畏,它像勇;水虽柔弱,而无处不到,它象征明察;水容纳一切而不辞让,它象征宽容;水洗涤不净之物,如仁义以教化人。这段话, 把自然界的流水与社会上的人的道德品质联系起来,赋予了比况意义。至于山岳, 为何为仁者所乐呢?尚书大传上曾有这样一段记载,子张问孔子,仁者何乐乎山

8、,孔子答道:山是巍峨崇高的,草木繁茂, 禽兽繁衍,人的财用产生于山野,为人所猎伐,无私给予;云雨生于山野,雨露滋润,万物得以生长,百姓得以生存, 故仁者乐于山也。这便是儒家的“比德观”。孔子将自然界的山水与人的社会品质作类比, 是非常生动而形象的。纵观古今,孔子的“比德观”是立足于儒家的积极入世,经世致用的基础上的。以儒家的人品美德, 社会公德, 如仁、义、礼、智、信等来衡量,欣赏自然界的山岳河流,来揭示自然界的美感的社会属性,赋予自然以人间社会的道德伦理的内容,从而奠定了儒家在“游”的问题上的价值取向和功利主义基础,进而引导人们在旅游时有关道德问题的思考。 在论语先进中记载了孔子与弟子谈志的

9、事情。在诸生纷纷言志后,曾皙不作正面回答, 却描绘出了一幅“春郊游乐图”,“暮春者,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这话得到了孔子的高度评价,为什么呢?曾皙在这里描绘了一群年轻人在春天里的郊游活动,到大自然里洗浴、乘凉、歌咏,潇洒而愉快,表现出春游活动中的胸襟开阔悠然自得的情趣,向往着一种投身大自然的恬静生活。这体现着儒家学派的“天地万物,上下同流, 各得其所”(朱熹语)的理想境界,因为这种“游必有方”的从容而开朗的精神与孔子的主张相契合, 故曾哲深得他的赞赏。孔子的一生都讲“仁”、讲“礼”,他希望社会和人事都各安其位和各得其所,追求和谐统一,因而他非常羡慕大自

10、然的和谐有序,行而不悖。所以他常将和谐有序的自然和和谐统一的社会联系起来比况, 希望在雄奇壮丽的自然山水中寻求到崇高伟大的人间道德精神,这种象征与比况, 旨在揭示自然界对人的道德启迪。故而,司马迁在史记中用诗经中的话称赞孔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2.道家的旅游观:“至美”与“至乐” 道家在“游”的问题上则另有一番主张。他们是从旅游现象的本质上去认识和把握的。儒家的“比德观”比较注重自然美给人的社会属性的启迪;而道家则更注重人们对自然美本身的自然属性欣赏。庄子在田子方中有一段老子与孔子关于“游是”的对话,“孔子曰,请问游是。老聃曰,夫得是至美至乐也,得至美而游乎至乐,谓之至人”。庄子借老子

11、之语, 说出他对旅游的看法, 把“至美”与“至乐”作为旅游的最高旨趣和审美要求。那么什么是“至美”、“至乐”呢?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圣人不从事于务, 不就利, 不缘道,无谓有谓, 有谓无谓, 而游于尘垢之外”。便是道家的旅游观的论述。 道家学派在社会急剧变革的过程中, 对“昏上乱相”极为不满,既不思改革, 又无力反抗,便消极避世,主张“绝圣弃智”,顺应自然, 物我一指的“逍遥游”, 宣传“出世”思想。用庄子的话来说, 就是“乘云气, 骑日月,而游于四海之外”(应帝王。“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变,以游无穷”(逍遥游)。庄子的“逍遥游”是其哲学思想,人生观的体现,所宣传的是消极避世。但在人与自然的

12、关系上,他主张返朴归真,顺应自然,以主观精神与客观自然相呼应,即“神与物游”;在具体的旅游活动中,却给人们拓宽了一个新的天地,较之于儒家的“比德观”来又从另外一个新的侧面,揭示了旅游活动的本质,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的精神与追求应达到对自然的回归与顺应。庄子的秋水、逍遥游、齐物论等所描绘的境况就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意境的体现。儒家的“比德观”与道家的“至美”、“至乐”观, 在旅游文化上, 从“入世”与“出世”两个方面对旅游活动的本质给予认识与把握。无论是“比德观”还是“至美”、“至乐”观, 它们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都将人与自然山水的关系联系起来, 看成是理解与亲和, 都将人的人性美与山川的自然美有

13、机地结合起来, 从而充分肯定了人的道德价值与情感价值的取向。“比德观”与“至美”、“至乐”观, 十分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古代旅游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三)古代各类旅游实践活动简介1.帝王诸侯的祭祀与封禅:典章礼仪融入旅游文化早在春秋时期,帝王诸侯为了巩固“天授神权”的帝位,经常开展祭祀活动。由于高山险峻难登,云雾缭绕,登高有如登上天界的神仙境界之感,于是产生登山祭祀的活动。所谓“封禅”,即“封土于山而禅祭于地也”(汉书郊祀志),乃是王者告天报地的一种宗教仪式,它分两个步骤,天子亲到泰山顶上筑台潘火以祭天,谓之“封”;再到泰山附近的小山梁甫山设坛扫除以祭地,谓之“禅”。随着“封禅”活动的开展,为了开展

14、隆重的祭祀活动, 便逐步建造了专供祭祀活动的祠庙, 设置主管祭祀的官员, 这样泰山便出现了人文景观而其地位也得到空前提高。周天子封禅活动如此, 各诸侯国便纷纷效法, 便在中原大地上, 在自己的领地区域, 选择名山而祀祭, 故早在春秋时期便有“四岳”之称(四岳原指华山、泰山、衡山与恒山。汉代的儒学倡导五行之说, 把世间的任何事物都归纳为“五”的分位来安排, 于是便有五音、五味、五色、五德之说, 对于中原地区的名山,也在先秦四岳的基础上,增加了中岳嵩山, 这样五岳的称呼便逐渐的盛行起来)。尚书上曾有周天子巡祭四岳活动的记载, 可见当时家山祭祀活动之盛行。秦始皇统一六国, 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大帝国

15、,并在天子的尊号上加上“皇帝”的称谓, 自命“始皇帝”。他即位后的第三年, 便以皇帝的身份隆重地封禅泰山。那是自周天子以来, 历代诸侯、帝王中最隆重、最神圣的一次旷代的大祭典,史记封禅书上作了详细的记载。这样泰山成为众岳之首的地位便不可动摇。到了汉武帝时期, 封禅的祭祀活动又一次掀起高潮, 汉朝历代皇帝,都亲临泰山封禅祭祀, 以皇帝的身份推行求仙通神活动,借以达到维护天授神权的尊严, 巩固统治地位。其后随着历史的衍变,虽然封禅祭祀活动逐渐地衰微, 但宗教活动却日益地发展起来,无论是佛教还是道教,他们都把五岳视作自己修行炼丹的最理想的场所。在封禅活动的基础上附会了各种修持成佛,得道为仙的传说, 佛教的寺庙与道教的宫观皆建造在名山之上。封建社会的士大夫和文人学子, 乃到平民黎庶,皆以登临游览五岳名胜为幸事, 这样帝王诸侯的封禅活动便逐渐地与佛道的宗教活动乃至士人黎庶的游览活动融汇一起,成为中国传统的旅游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份。比较起西方的登山旅游, 纯粹是游山玩水, 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来, 中国的五岳名山,还具有浓厚的宗教成份和文化教育因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是西方名山不可比拟的。 2.魏晋的玄学与“玄游”:亲近自然思想融入旅游文化 魏晋时代, 战乱频仍, 士大夫阶层面对动乱的社会无所适从,而统治者又常以名教加以迫害,在思想文化领域, 玄学、清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