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倒数第十三天

上传人:ali****an 文档编号:115650348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倒数第十三天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四倒数第十三天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四倒数第十三天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四倒数第十三天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四倒数第十三天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倒数第十三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倒数第十三天(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倒数第十三天地球上的大气考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逆温现象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1)出现多雾天气。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的关系,它使能见度降低,影响人们的出行,甚至出现交通事故。(2)加剧大气污染。逆温使空气垂直对流受阻,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康。(3)抑制沙尘暴发生。逆温时,不利于沙尘扬起。2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1)太阳高度角或纬度:太阳高度角越大,穿越大气的路径就越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小,则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强;太阳高度角越大,等量太阳辐射散布的面积越小,太阳辐射越强。例如,中午的太阳辐射强度比早、晚的强。(2)海拔高度: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对太

2、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小,则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强。例如,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3)天气状况:晴天云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例如四川盆地多云雾阴雨天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强,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低值区。(4)大气透明度:大气透明度高则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5)大气污染的程度:污染重,则对太阳辐射削弱强,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少。3新疆哈密瓜特别甜的原因新疆地区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气温高;夜晚晴朗,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哈密瓜积累糖分多。4雨过天晴或日出前后山谷多雾的原因(1)雨过天晴,空气中水汽充足,

3、水汽遇山体抬升,易凝结成雾。(2)日出前后,气温低,水汽易凝结成雾。1等温线图的判读技巧(1)分析走向(延伸走向):与纬线平行即东西走向纬度因素或太阳辐射;与海岸线平行海陆热力性质或海陆分布;与等高线或山脉走向平行地形因素。(2)分析弯曲状况:作水平线法比较弯曲处与交点的温度高低;凸值法凸高(凸向高值区)为低(值低),凸低(凸向低值区)为高(值高)。(3)分析疏密状况:疏温差小我国7月气温、热带地区、海洋、山地陡坡、锋面处;密温差大我国1月气温、温带地区、陆地、山地缓坡。(4)分析数值特征:大小小大中间走;闭合曲线大大或小小;高值区夏季大陆、冬季海洋、暖流流经、地势低(山谷、盆地或洼地)、城市

4、;低值区冬季大陆、夏季海洋、寒流流经、地势高(山岭、山脊)。2等温线图考查的主要方向(应用)(1)判断南北半球等温线数值自南向北递增南半球;数值自北向南递增北半球。(2)判断温差大小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异大;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异小。(3)判断季节或海陆位置冬季陆地上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海洋上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夏季相反。(4)分析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与纬线大致平行纬度(太阳辐射);与海岸线大致平行海陆位置;与山地或高原的边缘平行地形、地势。(5)判断地形、地势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等温线的度数越小山地;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等温线的度数越大盆地;等温线向高值弯曲地势高,反之,地势低。(6)

5、判断洋流性质及流向寒流流经地区的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暖流流经地区的等温线向高纬凸出。等温线的凸出方向就是洋流的流向。(2013绍兴质检)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据此回答12题。1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A大气的温室效应B大气的热力运动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2甲箱温度比乙箱温度高的原因是()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答案1.D2.B解析第1题,实验的结论是底部放土

6、的比没有放土的气温足足高了3,主要原因是土层对气温升高起了决定性作用,验证了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第2题,甲箱温度高主要是由于土层吸收太阳辐射后,发出的地面辐射属于长波辐射;不能透过玻璃壁,而使甲箱温度升高。考点二大气的运动规律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1)分布规律(北半球)自赤道向南、北,约每隔30度为一个气压带,全球共7个气压带,且由赤道向两极,低气压带和高气压带相间分布。两个气压带间是一个风带,全球共6个风带。各气压带的中心位置:赤道低气压带0,副热带高气压带30,副极地低气压带60,极地高气压带90。(2)移动规律时间半球季节气压带、风带1月北半球冬季南移南半球夏季7月北半球夏季

7、北移南半球冬季2.“副高”与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1)“副高”与锋面雨带的关系:锋面雨带始终位于“副高”的西北侧,是从“副高”吹来的暖空气与北方的冷空气相遇形成的;锋面雨带与“副高”同进退。(2)移动规律(正常年份) 春末(5月)“副高”位于15N20N“雨带”位于华南(南岭)地区;夏初(6月)“副高”延伸至20N“雨带”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副高”北进到25N30N“雨带”位于华北、东北地区;9月“副高”南移“雨带”南移,北方雨季结束。(3)影响:“副高”强或弱,会导致“雨带”推进速度快或慢,引起“北涝南旱”或“南涝北旱”。3季风环流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为典型,下图是不同季节海洋和陆地之间

8、的季风环流示意图(虚线箭头表示高空的大气运动方向)。南亚季风的成因除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外,还有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即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着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而向北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形成西南季风。1等压面的判读与应用热力环流形成过程中,因地面冷热不均,等压面发生弯曲,高空等压面的弯曲方向与近地面相反,如下图所示:结论:(1)判断近地面的冷热分布及气温高低状况。近地面等压面上凸的为受冷地区,气温较低,等压面下凹的为受热地区,气温较高。(2)判断水平气流运动方向。气流由等压面上凸的地方流向等压面下凹的地方。(3)判断近地面的天气状况。近地面等压面上凸的地方多晴朗天气,等压面下凹的地方多阴

9、雨天气。(4)据等压面判断气压等压面空间高度分布图(图A)不同于同一高度等压线分布图(图B)。将等压面空间高度分布图绘制成一般的热力环流等压线分布图。.确定一基线:在图A中任意作一基线;.确定坐标:基线与图A曲线交点的水平距离即为横坐标,纵坐标为垂直距离;.对应坐标描点,连成等压曲线;.图形分析(见图):高空500 hPa等压线向低处弯曲,说明在图A高空中形成了一个低压中心(同一海拔),在近地面形成高压中心。根据图形的转换,再根据热力环流知识分析此地区的天气及气温等。2风力与风向的判断技巧(1)等压线图上判别风向的方法左右手判别法北半球风向判别方法:伸开右手,掌心向上,四指指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

10、方向,大拇指指向为风向。(如下图中A、B两点风向判别,单位:百帕)南半球风向判别方法:伸开左手,掌心向上,四指指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大拇指指向为风向。曲线等压线风向判别方法:在等压线某点画出切线;画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切线,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画风向,近地面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大致成45角,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见图中实线箭头)。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2)风力大小的判断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强,因此,判断风力大小的关键是判断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在同一幅等压线分布图中,等压线密集处,水平气压差异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强。在

11、不同等压线图中,利用公式“水平气压梯度两点气压差/(两点图上距离比例尺)”比较不同地点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此外,近地面风力大小还需要考虑摩擦力,地面摩擦力越大,阻力越大,风力越小。(2013苏州期中)下图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关于丙气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冬季北移,夏季南移 B气温高,气流上升C控制地区昼夜温差大 D控制地区降水丰富2有关a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乙风带与丙气压带交替控制B全年受乙风带影响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答案1.C2.B解析第1题,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根据图示丙气压带的分布

12、在30附近,故判断为副热带高气压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故天气晴朗,昼夜温差大,C正确。第2题,图示a地位于4060的大陆西岸,故终年受盛行西风带影响,形成终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2013成都质检)下列为“我国西南地区1月(左图)和7月(右图)晴天出现频率(%)图”。读图,回答34题。3图示1、7月晴天出现频率变化最大的地区是()A云贵高原东部 B四川盆地C湖南和湖北西部地区 D横断山脉和云贵高原西部4图中地区1月晴天出现频率低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闭塞,空气流通不畅B受准静止锋影响C湖泊多,蒸发旺盛,水汽丰富D受来自印度洋湿润气流影响答案3.D4.B解析第3题,由图中等值线的数值可

13、判断出来。第4题, 准静止锋的冷气团一侧,阴雨天多。考点三天气与气候1锋面系统锋面类型冷锋暖锋概念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移动的锋图示天气图符号图天气特征过境前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受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过境时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多形成连续性降水过境后冷气团替代了暖气团的位置,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晴朗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晴朗天气实例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的大风、沙尘暴、寒潮等一场春雨一场暖2气旋与反气旋特征比较名称中心气压气流运动特点天气状况天气实例水平方向垂直方向气旋低近地面由四周向中心旋转辐合;北半球呈逆

14、时针方向,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中心气流上升阴雨夏秋之交,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反气旋高近地面由中心向四周旋转辐散;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中心气流下沉晴朗夏季,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3世界气候的类型及分布(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纬度因素)、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1气候类型的判断思路不同气候类型的形成、分布及特点受特定的地理条件影响,因此,在判断气候类型时,要从其所处的特定环境入手,具体可按如下思路分析:2关于气候问题的描述模板(1)描述气候特征的一般模式是先指出气候类型,然后对气温和降水两要素分别进行描述。描述气候要指出冬夏气温、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2)描述气候分布主要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个方面进行。(3)描述气候成因主要从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方面入手。(4)在探讨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时,常要表述温差大小、光照强弱、热量及降水的多少等。3天气系统类问题的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