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导案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5648869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导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导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导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导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导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导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导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作者: 日期:2 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第1课 电脑的本领与家史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获取信息的途径及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的作用。 2、了解电脑在信息时代的作用。 3、了解电脑的发展史。教学重点: 电脑在信息时代的作用。教学难点: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建议:信息(information):教师可以举例来说明:如欧洲足球锦标赛的现场直播、我们学习用的书、冬天大雪纷飞的情景这些用文字、语言、声音、图像等表示的内容统称为信息。信息获取的途径可由学生来讲述,让他们自由发挥。电脑的应用广泛教师难以一一讲全,因此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去查找有关资料,在课堂中分小组汇

2、报。教师主要向学生介绍因特网作用,教师也可以向学生简单演示一下因特网的神奇魅力。电脑的发展史:从1946诞生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后,我们可以把计算机的发展四个阶段:1、1946至50年代后期,电子管时期。2、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后期,晶体管时期。3、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前期中小规模的集成电路。4、70年代到今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材还安排了计算机的组成的阅读材料。第2课 常用软件的安装与删除教学目标: 1、学会常用软件的安装。 2、学会把软件从计算机的硬盘上删除。教学重点: 软件的安装与删除。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准备一些常用软件的安装程序。如:超级解霸、屏幕保

3、护程序、Winamp。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建议:软件的安装:应该让学生明白要安装软件应先找到这个软件的安装程序,安装程序的命令一般是setup或Install。安装软件时,只需双击Setup或Install即可。在此课中,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宜过高,只要学生能够按照向导安装就够了。安装好软件让学生在开始程序上找一找,并用一用安装好的软件让学生尝试到成功的喜悦。软件的删除:教师可以选择课文中两种方法的其中一种进行详细的解说,另一种可以介绍的简单一些。在删除软件时,教师应强调,不能乱删计算机中软件,以免造成系统瘫痪。第3课 走进多媒体世界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多媒体的含义,认识多媒体电脑。 2

4、、认识文本、图像、声音和影像等多媒体文件。 3、学会媒体播放机的使用方法。课时安排: 1课时。课前准备:多媒体文件:图像和影像(配套光盘中的“图片”、“电影”文件夹)教学重点:学会使用媒体播放机。教学难点:理解多媒体的含义,认识多媒体文件。教学建议:1、多媒体是一个比较抽象又时时刻刻伴随在人们左右的概念,要让学生去理解多媒体这一概念是有难度的,教师可以通过多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多媒体信息就在我们身边,漂亮的广告画,悦耳的音乐,精彩纷骋的电视节目,情节感人的动画片,梦幻般的游戏世界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多媒体并不是多么神秘,多么难以理解的东本,它就在我们身边,以激发进一步学生的兴趣。2、多媒

5、体电脑主要可以通过以图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教师也可以把机房里现有的机器作为实例呈现给学生看,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把各部分配件拆下来供学生观看,学习。3、介绍多媒体文件时,可以结合图标进行,以便于学生掌握。每种多媒体文件介绍以后要让学生去找一找自己电脑上的这类多媒体文件,并去打开它们,看看里面有些什么信息。4、媒体播放机在外形上和家用VCD很相似,因此学生在按钮的使用上不会有太大的困难。这里的重点是想欣赏什么媒体文件,就要选择相应的文件类型,这里教师可以结合前面的讲的多媒体文件,逐步引导学生这样去做,先选择想要欣赏的文件类型,再选择想要欣赏的文件。第4课 让电脑帮你学习教学目标: 1、了解电脑

6、在学习中的用处。 2、学会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课时安排: 1课时。课前准备: 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教学重点: 了解电脑在学习中的用处。教学建议:1、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电脑在学习中的巨大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各样多媒体教学软件的演示,来达到这个目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电脑以及用电脑进行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多的准备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种类不同的多媒体教学软件。2、电脑在学习或教学中的应用一般称作计算机辅助教学,即CAI。计算机辅助教学有以下一些特点:(1)便于突破学习中的难点:通过计算机的演示,抽象事物可以形象化,宏观事物可以微观化,微观事物可以宏观化,使传统学习过

7、程中难以理解的东西变得比较容易理解。(2)突出个别化,实现因材施教: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脑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软件的交互性也越来越强,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的选择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学习难度,从而实现内容、进度和难度上的个别化,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同时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也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信息。(3)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由于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实现个别教学,每个学生在电脑中可以找到适合自己学习内容,能够得到足够多的来自电脑的肯定,能够经常尝到成功的喜悦,加上现在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在制作上色彩明亮、画面精制、情节生动、创意独特、交互性强又富有动感,非常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因

8、此可以大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和介绍,让学生全面了解计算机辅助教学。3、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多媒体教学软件,让学生亲身体会一下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巨大作用。第5课 查看其他电脑上的信息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网络和网络的作用。 2、能使用网上邻居查找其他电脑上的信息,并获取信息。课时安排: 1课时。课前准备:调试好WindowsNT或Windows对等网,为每台计算机设置好共享。教学重点: 查找并获取其他电脑上的信息。教学难点:了解网络和网络的作用。教学建议:1、凡将地理位置上分散且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及附属设备,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按不同的结构连接起来,配以功能完善的

9、网络软件,能进行信息交换及资源共享的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这个概念是比较抽象的,比较难以理解,对学生要求不宜过高,学生只要知道把许多电脑连在一起,能进行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就形成了网络。 2、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下网络的类型和特点:网络在应用上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为局域网络(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另一种为广域网络(Wide Area Network,简称WAN)网络具有以下特点: (1)设备共享网络中的外部设备可以共享,比如所有的用户都可以使用网络中的一台打印机,这样可以节省设备。(2)资源共享网络最大的特色是资源共享,在网络中只要有一个程序或数据文件,所有的用户

10、都能使用它。(3)信息交换与传递在网络上可以很方便的将信息发送给其他用户,同时也能收到来自其他用户的信息。3、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通过网络查找信息、获取信息,体验网络所带来的极大便利,这个目的需要通过使用“网上邻居”来实现。当网络上的每个用户设置好电脑的共享以后,就可以通过网上邻居来访问其他用户的电脑了。查看其他电脑上信息比较方便,获以其他电脑上的信息有一定的难度,这里老师可以通过演示让学生看明白。先从其他用户的电脑上找到看书需要的信息,然后将其选中,单击“复制”,最后将其粘贴到自己电脑上的相应文件夹里。第6课 网上冲浪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因特网的组成。 2能启动、退出网络浏览器。

11、3掌握进入目的网页的两种方法,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通过链接。 4了解网站的概念。课时安排: 1课时课前准备: 1安装好网络协议及浏览器,使每台计算机都能顺利地浏览网页。 2下载“中国科普博览”网站(至少三层网页)。教学重点: 进入目的网页的两种方法。教学难点: 1因特网的组成。 2通过输入网址进入指定网页。教学建议1因特网的应用和组成,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比较难以理解,对学生要求不宜过高。只要在原来局域网的基础上扩充到全世界范围就行了,对于因特网的应用,可以结合第4册的第1课中“电脑的发展”部分引导。2由于这是第一次让学生接触因特网,在讲了两种进入网页的方法后,要让学生多练习。3对于通过“链接

12、”进入网页,教材中的例子都是在同一个网站中浏览,但在练习中提供了从一个网站链接到另一网站的例子。4在本课中,网页的返回和转移,使用返回链接或其他网页的链接,而不用前进、后退按钮。5教学中要具体提出两种浏览指定网页的方法。6考虑到学校里一般不会让每位学生直接拨号上网,并且拨号前的网络设置也较复杂。但家庭里上网还是以拨号上网的居多,因此这部分内容还是要让学生有所了解,只是难度不能太大。教材中将拨号上网作为阅读材料来处理,由教师根据课时和学生实际情况,安排课堂讲解或学生自己学习。这里,不要求学生进行网络安装和设置(如TCP/IP协议、拨号网络等),主要了解拨号准备、拨号过程和信号灯的使用。第7课 使

13、浏览更方便教学目标: 1掌握前进、后退按钮的使用。 2了解“历史记录”的使用。 3掌握网页“收藏夹”的使用。课时安排: 1课时。课前准备:1安装好网络协议及浏览器,使每台计算机都能顺利地浏览网页。 2下载“中国科普博览”网站(至少三层网页)。教学重点:前进、后退按钮和“收藏夹”的使用。教学难点: “前进”、“后退”的有效范围。教学建议:1本课与第6课浏览相同的网站。使学生清楚“前进”、“后退”是在从打开浏览器开始,已经浏览过的网页范围内进行的。如果已经到了最后(或最前)浏览的网页,就前进按钮(或后退按钮)就无效了。2使用“历史记录”时,会占用较大一块窗口。因此,在平时实际使用中,“历史记录”用

14、得不多。3使用“收藏夹”过程中,在做到第二步时,有时候对话框下面的“创建到”没有出现。这时只要点击创建到C)按钮,就能出现创建文件夹。4新建收藏文件夹可以使用新建文件夹按钮。使用收藏菜单中的整理收藏夹可以删除、移动、重新命名、新建收藏文件夹。5通过一些内容更新比较及时的网站,让学生了解网站是有专人维护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6鼠标右键在浏览网页时会经常用到,要多引导、鼓励学生使用右键。第8课 网上游西湖 教学目标: 1通过门户网站、学会采用分类目录层层递进找网站的方法。 2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意识及能力。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 如果校园网采用虚拟服务器,请在上课前浏览的要使用到的网页。或下载至服务器。教学重点: 学会采用分类目录层层递进找网站的方法。教学难点: 事物的分类方法学生不了解。教学建议: 1本课与前两课不同的主要地方是从这节课开始,学生是有目的搜索信息,并且要提高学生获取的信息的效率。 2由于各个门户网站编排的分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