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5(精选多篇)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15643085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130 大小:520.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5(精选多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5(精选多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5(精选多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5(精选多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30页
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5(精选多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5(精选多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5(精选多篇)(1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5(精选多篇) 目录 序言 第一篇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第一章总体思路和指导方针 第二章发展的主要目标 第二篇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重点 第三章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第四章搞好旅游业综合开发,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第五章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区域性商贸、金融中心 第六章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和农村经济,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 第七章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推进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 第八章优化城区和县域经济布局,加快开发新区和城镇化建设 第九章加快所有制结构调整,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 第三篇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治理 第十章严格实施城市

2、规划和管理,塑造现代化城市新形象 第十一章加快交通体系建设,构筑畅通有序的大交通格局 第十二章加快城市水、气、热、电网等建设,完善市政公共设施体系 第十三章实施山川秀美和城市绿化工程,建设园林化城市 第十四章综合治理环境污染,搞好城市环境建设 第四篇科技教育与社会事业发展 第十五章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第十六章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第十七章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满足市民多样化、多层次需求 第五篇改革开放 第十八章加快体制和政策创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十九章坚持开放带动战略,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第六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第二十章努力扩大就业,增加城乡居

3、民收入 第二十一章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第七篇与民主法制建设 第二十二章深入持久地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 第二十三章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积极推进依法治市 第八篇规划实施 第二十四章采取有力措施,为规划实施创造条件 第二十五章建立实施机制,保障规划实施 序言 新的世纪,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新的发展阶段。xx-xx年,是我国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根据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和中共陕西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按照中共西安市委关于制

4、定西安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编制本纲要。 过去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我市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依靠全市人民克服困难,奋力拼搏,走出了一条具有西安特色的持续快速发展的路子,如期完成了“九五”计划,综合经济实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城市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是西安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为实施“十五”计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九五”期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4%,高于全国和陕西省的平均速度,也超过了我市“九五”计划预期12%的增长速度,累计实现国内生产

5、总值是“八五”的1.88倍。xx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完成689亿元,实现了比1980年翻三番的目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0元。产业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6.747.945.4。农业多种经营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城郊型农业的格局。工业经济在调整中得到优化,以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机电一体化、生物及新医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24%。第三产业中旅游、商贸、信息、金融、保险等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代表的一批新区建设和发展势头强劲,成为我市最具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集中力量建设了一批

6、重大项目,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得到缓解,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16.8亿元,是“八五”投资总量的2.4倍,年均增长17.7%。组织实施重点项目300多项,黑河引水工程、天然气城市气化工程、城市集中供热工程、西蓝高速公路、绕城高速公路北段、二环路及城市道路改造工程、通信工程、城乡电网改造、城市污水处理、城河综合治理、城市广场、西安国际会展中心、城运村体育馆、图书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中心医院综合门诊楼、大唐电信生产基地、开米无磷洗涤用品生产线、30万吨高等级公路沥清生产线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发挥效益,新增高等级公路90公里,新建和改造二级公路237.5公里。到xx年,城

7、市日供水能力达到150万吨,城市气化率81.5%,程控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74.5万门,电话(含移动电话)用户141万户,人均城市道路面积5.25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6.5%,城市污水处理率22%,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3.5%,城市功能进一步增强。 改革开放成效显著。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所有制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市国有中小企业改制面达89%,外资、私营、个体等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达到33.6%,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全市外商投资企业已达2162家,投资领域涉及国民经济的14个门类34个行业。“九五”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13.35亿美元,是“八五”总

8、和的2.32倍;外贸进出口总额累计达82.07亿美元,其中出口50.06亿美元,分别是“八五”总和的1.89倍和1.61倍;接待海外旅游者累计达到262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0.5亿美元,分别是“八五”总和的1.3倍和2.3倍。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输出也有较大幅度增长,国内的投资与贸易合作日趋活跃。 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6%和11.6%,分别达到6364元和2343.8元。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0.1平方米,较“八五”末增长31.2%。以养老、失业、基本医疗保险及最低生活保障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有效实施,科技、教

9、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成果。 “九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主要是经济结构不尽合理,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仍然偏低,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知名度和占有率的品牌和产品少,经济总体竞争力不强;城市基础设施还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小城镇建设滞后,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较低,科技优势没有充分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市场体系还不健全,经济发展环境特别是软环境还需不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慢,社会保障能力不足,就业矛盾仍很突出。这些问题,必须在“十五”及以后发展过程中努力加以解决。 第一篇

10、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第一章总体思路和指导方针 进入新世纪,西安的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趋势,必将加快推动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国内外市场竞争更趋激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区域政策的调整,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西安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要按照中央提出的依托亚欧大陆桥,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以线串点,以点带面,有重点地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方针,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快体制和科技创新,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缩小与先进城市的差距,努力实现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一、总体思路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按照江泽民“三个代表”

11、重要思想的要求,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运用好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政策措施,发挥比较优势,不失时机地加快发展。继续实施开放带动、科教兴市、城乡一体化战略,推进体制、科技、管理创新和城市化进程,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为主导,在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科技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把西安建成具有重要影响的经济、科技和人才高地,成为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国防科技工业、装备工业基地、国际性旅游城市和区域性商贸、金融、信息、科教中心,建成市场配置资源能力较强、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发展活力、市民素质良好、环境优美、社会安定、各项社会事业比较发达的

12、社会主义外向型城市。 二、指导方针 加快发展,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增强紧迫感和忧患意识,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西部大开发带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加快发展。继续保持高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发展速度,努力提升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缩小与先进城市的差距。 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为主导,加速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新型商贸和现代服务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以推进开发新区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带动经济布局调整;以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和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促进所有制结构调整,增强经济整体素质和竞

13、争力,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和全面推进科技进步。坚持实施开放带动、科教兴市、城乡一体化战略。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实行对外对内双向开放,促进外向型城市建设;依靠深化改革、体制创新,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发挥科技优势,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努力扩大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医疗保健和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消费环境,加快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坚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

14、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始终不渝地抓好以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八大工程,全面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化程度。坚持依法治市,依法规范和管理经济活动和社会事务,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高度重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发展的主要目标 “十五”期间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增长保持高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争取西部大开发有一个好的开局,为今后更快更好地发展奠定基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新突破,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明显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5、取得重大进展,非公有制经济尤其是民营科技得到长足发展;完成以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为支撑的城市基础设施框架建设,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和服务功能;拓宽就业渠道,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积极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加大依法治市的力度,促使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经济发展与调控的预期目标:经济增长速度预期为年均12.5%左右,到xx年,按xx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70亿元以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500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61以内,全市总人口控制在750万人以内。 经济结构调整的预期目标:xx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调整到5:46:4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8%左右,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0%左右,城市化水平达到55%。 科技和教育发展的预期目标:到xx年,全社会科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