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公司生产安全质量劳务题库doc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15642847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装公司生产安全质量劳务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安装公司生产安全质量劳务题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安装公司生产安全质量劳务题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安装公司生产安全质量劳务题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安装公司生产安全质量劳务题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装公司生产安全质量劳务题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装公司生产安全质量劳务题库doc(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产安全质量劳务考试题库一、 单选题: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自 起实施。A 2005年4月1日 B 2005年5月1日C 2005年7月1日 D 2005年8月1日2、为贯彻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和法规,保障施工现场用电安全,防止 事故发生,促进建设事业发展,制定本规范。A 电气火灾和触电 B 触电和电气火灾C 触电和人身伤害 D 施工现场用电安全3、交流额定电压在1 kV及以下的电压称作 。A 特低电压 B 电压 C 高压 D 低压4、设备接地线上一处或多处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再次连接的接地称作 。A 中性点接地 B 工作接地C 保护接地 D 重复接地5、埋入地中并直接与 的金属导体称作

2、接地体。A 大地接触 B 埋入大地C 大地接零 D 大地接入6、安装、巡检、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设备和线路,必须由 完成,并应有人监护。A 用电设备操作工 B 电焊工 C 电工 D 安装电工7、使用电气设备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和配备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应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严禁设备 运转A 带“缺陷” B 带“病” C 带“故障” D 带“负荷”8、施工现场开挖沟槽边缘与外电埋地电缆沟槽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 m。A 0.5 B 0.6 C 0.7 D 0.89、重复接地线必须与PE线相连接,严禁与 线相连接。A PE-N B N-L C PE D N10、PE线上严禁装设开关或溶断器,严禁

3、通过 ,且严禁断线。A 保护零线 B 工作零线C 工作电流 D 照明线路11、配电系统应设置配电柜或 。A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实行二级配电。B分配电箱、开关箱、用电设备,实行三级配电。C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实行二级保护。D 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实行三级配电12、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 m。A 15 B 20 C 25 D 3013、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 m。A 2 B 2.5 C 3.0 D 3.514、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为 m。A 1.41.5 B 1.41.6 C 1.51.4 D 1.51.615、移

4、动式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坚固、稳定的支架上。其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宜为 m。A 0.61.0 B 0.81.5 C 0.81.6 D 1.01.616、施工现场停止作业1小时以上时,应将 上锁。A 总配电箱断电 B 动力开关箱断电C 分配电箱断电 D 总电源开关断电17、电动建筑机械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负荷线应按其计算负荷选用无接头的 电缆A聚氯乙烯铜芯 B橡皮护套铝芯软C橡皮护套铜芯软 D聚乙烯护套铜芯18、电焊机械的二次线应采用防水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电缆长度不应大于 m,不得采用金属构件或结构钢筋代替二次线的地线。A 15 B 20 C 25 D 3019、在潮湿场所或金属构架上严禁使

5、用 类手持式电动工具。A B C D 20、一般场所宜适用额定电压为 V的照明器。A 24 B 36 C 220 D 38021、使用行灯的电源电压不大于 V。A 12 B 24 C 36 D 22022、室外220V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 m。A 1.5 B 2 C 2.5 D 323、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 为基础,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健康,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A专项治理 B考核标准 C隐患排查治理24、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实行企业自主评定、 的方式。A内部审核 B主管部门审核 C外部审核25、企业应当根据本

6、标准和有关 ,对本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情况进行评定。A评分标准 B评分细则 C评分表26、企业应当根据本标准和有关评分细则,对本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情况进行评定。自主评定后申请外部评审定级。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A二级为最高 B三级为最高 C一级为最高。27、企业根据自身 ,制定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A安全生产实际 B安全生产情况 C安全生产施工产值28、企业 应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并履行安全生产义务。A安全管理人员 B主要负责人 C项目经理29、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单位、部门和人员的 。 A安全生产职责 B安

7、全生产责任 C安全生产范围30、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 ,完善和改进安全生产条件,按规定提取安全费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并建立安全费用台账。A投入计划 B安全费用管理制度 C投入保障制度31、企业应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及时传达给 。 A从业人员 B主管部门 C各职能部门32、企业应建立健全 ,并发放到相关工作岗位,规范从业人员的生产作业行为。 A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B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C安全生产规章制度33、企业应根据生产特点,编制岗位 ,并发放到相关岗位。A规章制度 B安全生产责任制 C安全操作规程34、企业应每年至少 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执行

8、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A一次 B二次 C三次35、企业应建立主要安全生产过程、事件、活动、检查的安全记录档案,并加强对 的有效管理。A安全资料 B安全记录 C安全生产过程36、企业应对操作岗位人员进行 ,使其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确认其能力符合岗位要求。未经安全教育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A安全教育和生产技能培训 B入场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 C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教育37、新入场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应对有关操作岗位人员进行专门的 。 A安全技术交底和教育 B安全教育和培训 C技能培训3

9、8、操作岗位人员转岗、离岗 重新上岗者,应进行车间(工段)、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A一年以上 B半年 C三个月39、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应 ,方可上岗作业。A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B持特种作业上岗证书 C进行岗前教育培训40、企业应通过安全文化建设, 。A加强从业人员安全意识 B促进安全生产工作 C加深对从业人员安全教育41、企业建设项目的所有设备设施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安全设备设施应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 。A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B“三同时” C必须“三同时”42、企业应对生产设备设施进行 ,保证其安全运行。A统一管理 B集中管理 C规

10、范化管理43、企业 负责管理各种安全设备设施,建立台账,定期检维修。对安全设备设施应制定检维修计划。 A应设设备管理机构 B应指定专人 C应有专人44、企业应执行生产设备设施 ,应使用质量合格、设计符合要求的生产设备设施。A到货验收和报废管理制度 B进场检查验收管理制度 C设备、设施管理制度45、企业应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和生产过程的控制。对动火作业、受限空间内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等 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A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活动 B危险性作业 C危险性较大的施工作业46、企业应在设备设施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 和警示标志,在检维修现场的坑、井、洼、沟、陡坡等场所

11、设置围栏和警示标志。A围挡 B警戒区域 C防护栏杆47、企业应执行承包商、供应商等 ,对其资格预审、选择、服务前准备、作业过程、提供的产品、技术服务、表现评估、续用等进行管理。A相关文件要求 B相关合同规定 C相关方管理制度48、企业应对 进行统一安全管理。A同一作业区域的相关方 B分包单位 C施工现场49、企业应组织 ,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隐患等级,登记建档,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A安全专项检查工作 B 事故隐患排查工作 C事故隐患识别工作50、企业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 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 A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 B经营范围的 C相关方经营的51、企业应根据 ,采用综

12、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A施工现场环境和作业特点 B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 C施工进度及环境52、企业应根据 ,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及时进行治理。A隐患排查的结果 B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 C施工现场环境和作业特点53、企业应根据 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运用定量的安全生产预测预警技术,建立体现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及发展趋势的预警指数系统。A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 B生产经营状况 C施工现场环境和作业特点54、企业应依据有关标准对本单位的危险设施或场所进行 与安全评估。 A风险评价识别 B重大危险源辨识 C重大事故隐患排查55、企业应对现场急救用品、设备和防护用品进行 ,定期检测其性能,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A妥善保管 B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