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近端骨折的治疗策略姜保国

上传人:sh****d 文档编号:115642381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43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股骨近端骨折的治疗策略姜保国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股骨近端骨折的治疗策略姜保国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股骨近端骨折的治疗策略姜保国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股骨近端骨折的治疗策略姜保国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股骨近端骨折的治疗策略姜保国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股骨近端骨折的治疗策略姜保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股骨近端骨折的治疗策略姜保国(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股骨近端骨折 治疗策略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 姜保国 股骨近端骨折 股骨颈骨折 股骨粗隆部骨折 股骨头骨折 AO分型为A、B、C三型 股骨颈骨折的分类 按部位分为头下型、经颈型、基底型 AO分为B1、B2、B3型 按骨折愈后及稳定性分为Garden四型 股骨粗隆部骨折的分类 按骨折线走行方向:稳定型和不稳定型 AO分为A1、A2、A3型 Evans分型: 型:无移位骨折,稳定 型:移位,内侧皮质骨对位,稳定 型:移位,内侧皮质骨无对位,不稳定 型:粉碎性,内侧皮质骨无对位,不稳定 型:反粗隆间骨折,不稳定,有移位倾向 股骨近端骨折的治疗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的弊端 长期卧床的并发症

2、:褥疮、肺部感染 、 泌尿系感染、静脉血 栓等 力学不稳定致骨折畸形愈合、髋内翻 、下肢外旋短缩畸形 长期牵引可致膝关节僵硬 股骨近端骨折在没有明确手 术禁忌症的情况下应尽可能 采取手术治疗 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 空心钉内固定 人工髋关节置换 空心钉内固定的优势 半螺纹松质钉可产生骨折端有效的加压 倒等腰三角形分布的3根螺钉和骨组织组成 一个稳定的立体框架结构,不易发生移位。 中空螺钉有效减低骨折导致的骨内高压。 手术可采用小切口或闭合打入的方式,极 大降低手术的风险。 空心钉的手术适应症 骨质较好 基底和经颈型骨折 头下型骨折中Garden分型型 患者配合治疗 临床资料 自99年1月-03年

3、10月空心钉手术治疗 122例患者。 11例 术前准备 手术要点 术后治疗 疗效评估 空心钉手术失败病例分析 人工关节置换手术适应症 股 骨 粗 隆 部 骨 折 的 手 术 治 疗 DHS(Dynamic hip screw)动力髋螺钉 DCS(Dynamic condylar screw)动力髁螺钉 PFN(Proximal femoral nail)股骨近端髓内钉 人工股骨上端假体置换 DHS适应症 AO粗隆部骨折分型A1、A2型和 部分A3型骨折(骨折线未累及入 钉点的),其中A1型是最佳适应症 临床资料 以DHS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148例。其中,男 性88例,女性60例,发病年龄54

4、- 88岁,平 均为65.5岁;按AO分类:A1型55例,A2型 57例,A3型36 例,合并糖尿病38例、高血压 病43例,同时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病者24例, 有脑血管病史的31例 。 手术前准备 术前常规检查 心、肺及脑的重点检查 术前使用下肢静脉循环泵 术前30分钟静脉给予抗生素 G型机监视下行闭合牵引复位 . 调整股骨颈前倾角为水平位 手术要点 股骨外侧入路,显露大粗隆及其下方约10cm股骨外 侧皮质。 定位钉进钉点在大粗隆下22.5cm处,股骨外侧中 轴线上,进钉方向保持颈干角135 鹅头钉 G型臂上正位应位于股骨颈中线偏下,平行 于股骨颈长轴紧压 股骨矩,侧位应位于股骨颈长 轴正中。

5、 依次置入DHS板,皮质骨螺钉,最后拧入尾钉,以 使骨折端加压。 必要时可在鹅头钉 上1.5cm处平行拧入一颗半螺纹 松质骨螺钉以抗骨折旋转移位。 术后治疗 术后前三天行下肢静脉循环泵治疗 术后第4天起使用下肢被动功能训练器(CPM)行髋, 膝 ,踝三关节的被动活动 A1型的稳定型骨折,无严重骨质疏松者,术后1周开始进 行床上肌力训练,2周床边坐、站及借助习步架行走练习 A2型 内固定后稳定者与上述训练同步 A3型病人和A2型骨折复杂及所有骨质疏松严重的患者,一 般在2周后 , 开始床上肌肉及关节功能训练,4周后床边活 动和离床站立,8周后根据X光骨折愈合情况,有骨痂形 成 及内侧骨折线模糊者

6、行离床站立及靠习步架行走练习。 疗效评估 随访4-16个月,平均7.5个月 出院时,CPM被动活动达髋60度,膝90度者117例, 79.2% 2个月复诊时,无痛站立122例,83.3%,无痛平地行 走116例,75.0%。其中独立行走110例,靠支具行走12 例 X线平片所见,A1和A2型骨折位置与手术复位时相同 骨折断端无移位,钉板无滑动;7例骨质疏松较重的病 人,骨折断端有轻度嵌插。 对于部分A3型骨折我们采用DCS的 内固定方法来达到治疗目的 小结 DHS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 内固定牢固 标志钉定位是手术的关键 术前术后治疗必不可少 . 术前须对全身情况进行评估 AO/ASIF股骨近端

7、髓内钉 PFN TRAUMA 手术适应症 股骨粗隆部骨折AO分型A1、A2、A3型 ,其中,A2型是较佳适应症 高位股骨粗隆下骨折 手术禁忌症 低位股骨粗隆下骨折 股骨干骨折 单纯内侧股骨颈骨折 70岁以上 较严重的骨质疏松 AO分型为A2-3;A3-3的粉碎骨折 人工特制股骨上端假体的手术适应症 股骨上端特制假体的设计 临床资料 病例数18例 男性12例,女性6例; 发病部位 左侧10例,右侧8例; 发病年龄 7288岁,平均为79.5岁; 按AO分类 A2-3型8例; A3-3型10例 术前准备 术前常规检查 心、肺及脑的重点检查 术前使用下肢静脉循环泵 术前按骨折类型和X线平片设 计并制

8、作特制假体 术前30分钟静脉给予抗生素 手术要点 硬膜外或全身麻醉,侧卧位,髋外侧切口 术中按术前假体设计截除骨折下缘股骨干 平面,保留部分附有臀中肌和臀小肌的大转 子以及小转子 测定设计假体的合适度 手术必须应用外套桶和长柄的骨水泥技术 大小转子固定于假体的侧环上,缝合关节 囊,内置引流管 术后治疗 l术后前3天行下肢静脉循环泵治疗 l术后第4天起下肢进行等长肌肉收缩训练 l术后3周开始床上肌肉及关节功能训练(因老 年病人主动练习能力差,故配合下肢活动器) l 4周后床边活动和站立及靠习步架行走练习。 疗效评估 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 出院时,被动活动达屈髋600,屈膝900者15例

9、3个月复诊时,无痛站立16例,100%,无痛平 地行走14例,靠习步架行走4例 X线平片所见,所随诊病人未见截骨端塌陷及 劈裂 ,无假体与本体骨间的松动 小 结 术前须对全身情况进行评估 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 适合于老年骨质疏松性粉碎骨折 固定牢固,不影响髋关节功能, 可免除高龄老人长期 卧床,早期离床恢复患肢及全身功能 假体的术前设计是治疗的关键 大转子和小转子的保留以及套桶和骨水泥技术的应 用是手术的重点 术后的康复治疗是全身及患肢功能恢复的保障 总 结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股骨上端骨折越来越多的成为 老年人的多发病,治疗不当,会增加病人的致残率, 也可能因严重的并发症而死亡。 良好而正确的治疗将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使老年人 快速康复,成为享受美好生活的长青树 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