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检测技术及仪表控制系统课件(第十章)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639668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2.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检测技术及仪表控制系统课件(第十章)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自动检测技术及仪表控制系统课件(第十章)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自动检测技术及仪表控制系统课件(第十章)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自动检测技术及仪表控制系统课件(第十章)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自动检测技术及仪表控制系统课件(第十章)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动检测技术及仪表控制系统课件(第十章)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检测技术及仪表控制系统课件(第十章)讲解(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返回目录 控制器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起控制作用。它将来自变送 器的测量 信号与给定值相减以得到偏差信号,然后对偏差 信号按一定的控制规律进行运算,运算结果为控制信号, 输出至执行器。习惯上,单元组合仪表和单个仪表形式的 控制器常称调节器,如 DDZ-II型电动调节器,DDZ-III型 电动调节器和可编程调节器等。 第十章 控制规律 一 控制器的控制规律的概念 图101是单回路控制系统方框图。在该控制系统中,被控量由于 受扰动d(如生产负荷的改变,上下工段间的生产不平衡现象等)的 影响,常常偏离给定值,即被控变量产生了偏差 (10-1 ) 式中,e为偏差;xs为测量值;xm为给定值。 控制器接受了

2、偏差信号e后,按一定的控制规律使其输出信号 I发生变化,通过执行器改变操纵量q,以抵消干扰对被控量的影 响,从而使被控量回到被控量上来。 控制器执行器 被控 对象 变送器 图101 单回路控制系统方框图 返回目录 d 被控量能否回到给定值上,或者以什么样的途径、经过多长时间 回到给定值上来,这不仅仅与被控对象特性有关,而且还与控制器的 特性有关. 只有熟悉了控制器的特性,才能达到自动控制的目的。 控制器的控制规律就是控制器的输出信号随输入信号(偏差)变 化规律。这个规律常常称为控制器的特性。 必须强调指出,在研究控制器特性时,控制器的输入是被控量( 测量值)与给定值之差即偏差e,而控制器的输出

3、是控制接受偏差后 ,相应的输出信号的变化量I。 对控制器而言,习惯上,e0称正偏差;e0, 相应的I0,则该控制器称正作用控制器; e0, 相应的I0, 则该控制器称反作用控制器。 基本控制规律有比例(P)、积分(I) 、微分(D)三种。 由这些控制规律组成P、PI、PD、PID等几种工业上常用的控制规律。 返回目录 二 控制规律的表示方法 不少控制仪表输入和输出的物理量是不同的,特别是基地式控制 器,它们的输入信号可能是温度、压力等,而输出信号为20100kpa 或010mADC等。为了用一个统一的式子表示控制器的特性,可用相 对变化量来表示控制器的输入和输出,即控制器的输入是偏差相对输 入

4、信号范围的比值,输出变化量相对于输出信号范围的比值。即 , (10-2) 式中 -输输入信号范围围; -输输出信号范围围; X-用相对变化量表示的控制器输入; I-用相对变化量表示的控制器输出; x-控制器的输入偏差,为方便起见,后面用x表示; I-控制器的输出变化量,后面用I表示。 返回目录 控制器的特性用相对变化量X和I的关系式表示,一般有如下5 种表示方法。 微分方程表示法 传递函数表示法 频率特性表示法 图示法 离散化表示法 三 控制器的基本控制规律 1.比例控制规律 只具有比例控制规律的控制器为比例控制器,其输出与输入成比 例关系,即 I=Kpe (10-3) 式中 Kp-比例放大倍

5、数,或称比例增益。 返回目录 阶跃响应特性如图10-2所示。 (1)比例增益和比例度 比例增益Kp反映比例作用的强弱,Kp 越大,比例作用越强,即在一定的 输入量X下,控制器输出的变化量越 大控制作用越强。反之亦然。在模拟 控制器中,比例作用的强弱是用 Kp 的倒数-比例度进行刻度的, 与Kp的关系表示如下 1/Kp100 (10-4) 但上式中一般不在比例度盘上划出来。 由式(10-2)、式(10-3)和式(10-4),可得到比例度的一般表达式 (10-5) 图10-2 比例控制器的阶跃响应特性 返回目录 式中 -输入信号的变化量; -输入信号的范围; -输出信号的范围。 由式(10-5)可

6、以定义比例度为:控制器的输入变化量相对于输 入信号的范围,占相应的输出变化量相对于输出信号范围的百分数。 对于输入信号的范围与输出信号的范围相同的控制仪表或装置,式 (10-5)可改写为 (2)比例控制规律的特点 对于比例作用的控制器来说,只要有偏差输入,其输出立即按比 例变化,因此比例控制作用及时迅速;但只具有比例控制规律的控制 系统,当被控变量受扰动影响而偏离给定值后,控制器的输出必定要 发生变化。而在系统达到新的稳态以后,为了克服扰动的影响,控制 -输出信号的变化量; 返回目录 器的输出不是原来的数值。由于控制器的输出与偏差成比例关系,被 控变量也就不可能回到原来的数值上,即存在残余偏差

7、余差。 余差是比例控制器应用方面的一个缺点,在控制器的输出变化量 相同的情况下,Kp越大,即比例度越小,余差也越小。但是,若Kp 过分大,系统容易振荡,甚至发散。此外,余差的大小还与扰动的 幅值有关,若为阶跃扰动,其幅值越大,在相同Kp下,余差也越大。 由于负荷的变化是系统的一种扰动,一次比例控制器一般实用于负荷 不大、允许有余差的系统。 2.积分控制规律 比例控制器的缺点是有余差。若要求控制系统无余差,就得增加积 分控制规律(即积分作用)。 (1)积分作用 积分作用的输出与偏差对时间的积分成比例关系,即 (10-6) 式中 积分时间。 返回目录 图10-3 方波信号下积分作用的响应 上式表明

8、,只要控制器输入(偏差)存 在,积分作用的输出就会随时间不断变化, 只有当偏差等于零时,输出才稳定不变,图 10-3可以更加清楚说明这一点。这表明积 分作用具有消除余差的能力,对一个很小的 偏差,虽然在很短的时间内,积分作用的输 出变化很小,还不足以消除偏差,然而经过 一段时间,积分作用的输出总可以增大到足 以消除偏差的程度。 由于积分作用的输出与时间的长短有关。 一定偏差作用下,积分作用的输出随时间的 延长而增加,因此积分作用具有“慢慢来”的 特点。由于这一特点,即使有一个较大的 偏差存在,但在一开始积分作用的输出总是比较小的,即一开始控制作用 太弱,从而控制不及时,因而积分作用一般不会单独

9、使用,而是与比例作用一起 组成具有比例积分控制规律的控制器。 返回目录 (2)比例积分控制规律 具有比例积分控制规律的控制器称为比例积分控制器,其特性为 (10-7) 比例积分控制器的输出可以表示成比例与 积分两种作用的输出之和。即上式可以表示为 式中 比例作用输出, 积分作用输出, 在阶跃信号输入时,比例积分控制器的输 出变化如图10-4所示。 在加入阶跃信号瞬间,输出跳跃上去(AB 段所示),这是比例作用,以后呈线性增加 (BD段所示),这是积分作用。 图10-4 比例积分控制器阶跃响应曲线 返回目录 (3)积分时间 积分时间 反映积分作用的强弱, 越小,积分作用越强,即 在一定的输入量及

10、相等时间条件下,控制器输出的变化量越大, 控制作用越强。反之亦然。 在阶跃信号输入幅值为A时,积分作用输出为 若取积分作用的输出 等于比例作用的输出 ,即 则 因此积分时间的定义为:在阶跃信号输入下,积分作用的输出 变化到等于比例作用的输出所经历的时间就是积分时间 (4)控制点、控制点偏差与控制精度 (5)积分增益与开环放大倍数 (10-8) (10-9) 返回目录 (6)积分饱和 具有积分作用的控制器在单方向偏差信号的长时间作用下,其输 出达到输出范围上限值或下限值以后,积分作用将继续进行,从而使 控制器脱离正常工作状态,这种现象称为积分饱和。 积分饱和现象在控制系统中是十分有害的,其影响可

11、用图10-5来 说明。图中设输出信号上限幅值为20mA。由图可见,如果控制器处 于积分饱和状态,当偏差反向时, 控制器输出不能及时改变,需要经 过一段时间,即要到积分作用部分 回到正常工作状态以后才能对偏差 作出正确的反应。这段等待时间使 控制器暂时失去了控制功能,从而 造成控制不及时,使控制品质变坏 ,甚至危及安全。 防止积分饱和的方法通常有两种: 在控制器输出达到输出范围 上限值或下限值时,暂时去掉积分作 等待 时间 图10-5 积分饱和的影响 返回目录 限值或下限值时,暂时去掉积分作用,如由比例积分作用变为纯比例 作用; 在控制器输出达到输出范围上限值或下限值时,使积分作用不 继续增加,

12、如在比例积分电路的输入端另加一个与偏差相反的信号。 3. 微分控制规律 比例作用根据偏差的大小进行自动控制,积分作用可以消除被控变 量的余差。 对于一般控制系统来说, 使用比例积分作用已经能满足生 产过程自动控制的要求了。 但是对一些要求比较高自动控制系统,常 希望根据被控变量变化的趋势, 而采取控制措施, 防止被控变量产生 过大的偏差。为此可使用具有微分作用控制规律的控制器。 (1) 微分控制规律 所谓被控变量的变化趋势,就是偏差变化的速度。控制器微分作 用的输出与偏差变化的速度成正比,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 为偏差变化的速度; 为微分时间。 (10-10) 返回目录 上式表明,对这种微分控制规

13、律来说,输入偏差变化的速度越大, 则微分作用的输出越大,然而对于一个固定不变的偏差,不管这个偏 差有多大,微分作用的输出总是零。这种微分控制规律通常称为理想 微分作用。理想微分控制器的阶跃响应曲线如图10-6所示,由图可以 更直观看出理想微分作用的这一特点。 由于微分作用的这一特点,因此这种理想的微分作用不能单 独作为控制规律使用。在控制器中,通常采用微分作用和比例作用以 及一阶惯性环节组合的实际比例微分控制规律。 (2)实际比例微分控制规律 具有实际比例微分控制规律的控制 器称为比例微分控制器,其特性为 (10-11) 比例微分控制器传递函数为 (10-12) 图10-6理想微分控制器的阶跃响应曲线 返回目录 阶跃响应特性如图10-7所示。 (3)微分作用的参数及其测定 在阶跃信号输入幅值为A时,经拉氏反变换,可以求得比例微分 控制器输出为 式中 为微分时间常数, (10-10) (10-14) 式(10-10)即为图10-9所示的比例微分控制器阶跃响应曲线的表达 式。它表明,在阶跃信号输入下,比例微分控制器由比例作用输出 和微分作用输出 两部分组成。 和 分别为 (10-15) 返回目录 图10-7 比例微分控制器的阶跃响应曲线 返回目录 (10-16) 当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