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版必修2单元检测卷(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639652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人教版必修2单元检测卷(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历史人教版必修2单元检测卷(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历史人教版必修2单元检测卷(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历史人教版必修2单元检测卷(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历史人教版必修2单元检测卷(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人教版必修2单元检测卷(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人教版必修2单元检测卷(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Word版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检测卷(一)(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与下图中形似的农具出现在中国的()A.东周 B.西汉C.唐朝 D.明朝2.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A.精耕细作 B.男耕女织C.千耦其耘 D.集约经营3.据下幅示意图判断,推动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中耕作方式演变的决定性因素是()A.生产力 B.上层建筑C.经济基础 D.政策导向4.某古籍记载:“扬郡以风帆数扇,俟风转车,风息则止,此车为救潦,欲去泽水,以便栽种。”此农具出现于()A.曹魏

2、B.唐代 C.宋代 D.明清5.“乡村纺织,尤尚精敏,农日殴之时,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材料主要表明()A.家庭手工业有了较大发展B.自然经济受到了明显冲击C.重农抑商的观念有所淡化D.社会生产中出现雇佣关系6.春秋中期以后,出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和范蠡弃官经商,“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等现象。这说明当时()A.官营工商业有了进一步发展B.私营工商业迅速兴起和发展C.私营工商业已超过官营规模D.官营和私营工商业地位平等7.汉书周勃传附子亚夫传云:“亚夫子为父买工官尚方甲楯五百被可以葬者。取庸苦之,不与钱。庸知其盗买县官器,怨而上变告子,事连污亚夫。”材料信息主要反映的是

3、()A.工官工场的产品不允许作为商品出售B.西汉极力压制民间商业发展C.工官工场产品技术水平最高D.工官工场以生产奢侈品为主8.“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这首秘色越器诗()A.反映了唐朝瓷器生产的较高水平B.歌颂了宋代五大名窑出产的青瓷C.赞扬了宣德年间制造出的青花瓷D.突显了明清时景德镇的瓷都地位9.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她身上装扮是“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她床上装饰是“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这些描述主要反映了()A.中国古代男尊女卑思想,女子备受压迫,日夜劳作B.汉代吏治腐

4、败,焦仲卿一普通小吏,家中竟布置得如此富丽堂皇C.汉代丝织业生产的普及和发达程度D.汉代家庭手工业在手工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10.明嘉靖年间,徽州巨商阮弼经商于芜湖,设“染局”,雇工达千人,使本已有十几家染坊且初具规模的浆染业迈上新台阶。促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包括()芜湖有良好的手工业基础该地民族资本相对发达该地出现新的生产关系该地国内外市场广阔A. B. C. D.11.据清朝文献通考记载:“农务兴而野无旷土,国计裕而泉货流通”,“朕思商民皆吾赤子,何忍使之苦累”,“务遵定例征收”。通过这一史料可以从侧面了解当时()A.全国农田垦殖的信息B.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C.国内外经贸交流的盛况D.商民相对

5、惬意的生活12.有学者在研究我国古代城市发展时发现,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重心的南移B.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C.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D.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13.“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既无虚空之屋”;“大抵杭城是行都之处,万物所聚,诸行百事,自和宁门杈子外至观桥下,无一家不买卖者。”材料反映的是()A.唐都长安商业繁盛的景象B.北宋都城东京的商品交流的情形C.南宋都城杭州突破坊、市的限制D.杭州是宋代商品交易的主要场所14.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出现的新特点是()A.开通了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B.瓷器开始

6、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C.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国库的主要财源D.对外贸易出现专门的官方垄断机构15.喻世明言中有一句谚语:“一品官,二品贾。”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徽州风俗以商贾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者。”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是()A.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宋朝商品经济发展C.徽商有超前的经商理念D.商人地位的提高16.大约完成于公元前239年的吕氏春秋记载:“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 从这则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的最准确信息是()A.郡县制优于分封制B.井田制遭到了破坏C.土地兼并现象严重D.社会出现两极分化17.汉魏以来各朝代统治者大都采取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这

7、说明在中国古代社会()A.小农经济是各朝代统治稳固的基础B.皇权与地主阶级之间矛盾难以调和C.土地兼并问题始终得不到有效解决D.农民阶级和统治阶级有着共同利益18.司马迁认为政府的商业政策应是“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由此可见他主张()A.商业发展应顺其自然B.工商皆本C.应取消商业竞争D.政府应对商业进行引导19.清代定制,如有洋商人等将官银私运出口,或内地商人交易时找给外商货价使用官银者,一经查出,无论银数多少,全部充公,仍照私运例治罪。此规定()A.阻止了白银外流B.有利于纸币的流通C.阻碍了国际市场拓展D.抵制了外来经济侵略20.有学者论:“政治权

8、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不包括()A.盐铁官营制度 B.“海禁”政策C.商帮的出现 D.重农抑商政策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21题20分,22题14分,23题16分,共5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莫高窟“耕作图”男耕女织材料二明代隆庆、万历年间,蒲州张四维家族、王崇古家族、马自强家族,均是大商人家庭,三家联姻为亲戚,增强了其商业竞争实力。王崇古在河东业盐,张四维的父亲是长芦大盐商,累资数十百万,张、王二氏联手,结成了盐商团伙,控制了河东、长芦两处盐利,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在亲缘集团的基础上又逐渐发展为地缘组

9、织。张正明明清时期的山西盐商而传统的城镇,商业机能则日渐浮现15001800年的三百年间,方志资料显示这是一段市镇稳定成长时期,尤其在正德、万历年间以迄清代乾隆时代,市镇的数量平均增加一、二倍以上,而且有许多市镇达到空前的繁荣。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1)根据材料一图片信息,指出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6分)(2)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我国古代的手工业高度发达,曾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简要介绍明代手工业发展的成就。(6分)(3)根据材料二,归纳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新现象。(4分)(4)明清时期,在农耕经济高度发展中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种变异具体指哪一现象?这一现象体现了怎

10、样的历史发展趋向?(4分)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考古资料证实,当时(西汉)铁工具的种类几乎应有尽有,仅铁农具就有十多个种类;以铁犁的使用来说,出土铁犁的地区已遍布鲁、豫、辽、陕、甘、苏、川、蒙、贵、闽、粤、桂等12个省区。赵毅、赵接峰编中国古代史材料二(公元31年)迁南阳太守,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成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而建功多,百姓便之。后汉书杜诗传材料三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这些市镇收纳周边个体民户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中国古代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指出汉代农业、手工业生产各

11、有什么特点?两者之间有何关系?(8分)(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明清时期在手工业和商业方面还出现了哪些新特点?(6分)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醒世恒言叙述:明朝浙江淳安县的一个小地主,依靠仆人贩售漆油等物品,致富数千金,于是购置田产,成为大地主。又有苏州王宪,出生于大地主家庭,经营了一个玉器店铺,更富裕了。材料二新都(新安)勤俭甲天下青衿士子在家闲,走长途而赴京试,则短褐至玕,芒鞋淅足,以一伞自携,而吝舆马之费。问之则皆千万金家也。徽人四民咸朴茂,其起家以资雄闾里,非数十百万不称富也,有自来矣。顾炎武肇域志徽州府材料三郑氏规范介绍,大地主郑氏家族的条规规定:“佃人用货币折

12、租。”材料四清代全史叙述:杭州人张瀚的祖先在(明朝)成化末年购织机一张从事纺织,织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请回答:(1)以上材料提及的人物从事的经济活动有哪几种?(3分)(2)这几种经济活动对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5分)(3)材料二中,顾炎武认为徽商发财致富的原因有哪些?徽商发财致富反映了明清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4分)(4)哪一种经济活动是当时社会经济的主流?产生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答案精析单元检测卷(一)1.C图示农具是犁耕工具,曲线所圈部分的辕是弯曲的,与中国唐朝的曲辕犁比较形似,故C项符合题意。2.A材

13、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重视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生产技术,以此提高单位亩产量,体现了精耕细作的特点,故A项正确。3.A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中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石器锄耕发展到铁犁牛耕,逐渐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故选A。其他三项均不是决定性因素。4.D材料信息反映的农具是风力水车,该农具出现于明清时期。故选D。5.A依据材料“乡村纺织,以织助耕,所出布匹,日以万计”可知家庭手工业有了较大发展,故A项正确。6.B“百工居肆”反映了私人手工业的发展。范蠡经商致富反映了古代商业的发展。综合二者,即反映了私营工商业的兴起和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

14、及官营,故排除A、C、D三项。7.A材料大意:亚夫的儿子替父亲从工官的官署中买了可以做葬器的甲盾五百套。雇来搬运葬器的人认为这活苦,亚夫的儿子又不给他工钱。雇来搬运葬器的人知道亚夫的儿子是使用不正当手段买了皇帝的器用,因为怨恨就紧急向朝廷告发亚夫的儿子,事情牵连到亚夫。材料信息主要反映工官工场的产品不允许作为商品出售,没有反映出西汉抑商政策和工官工场产品技术、种类,故A项正确。8.A引文为晚唐诗人陆龟蒙写的秘色越器,越窑秘色瓷,又称秘瓷、秘色越器,就是用保密的釉料配方涂抹器物表面而烧成的瓷器。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这首诗作于唐代,故A项正确。唐代诗人不可能歌颂宋代青瓷,B项错误。至今所知最早的青花瓷为元代制造,C项错误。9.C从材料的叙述“十三能织素”“绣腰襦”“复斗帐”等,可以看出在汉代丝织业比较发达。故选C。10.B从材料“雇工达千人”反映的是雇佣关系,说明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故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芜湖浆染业发达,说明芜湖有良好的手工业基础,故正确。因此B项正确。民族资本出现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明朝实行闭关政策,故不正确。11.B材料第一句从农业发展没有荒田推及产品丰富、商品经济发达,进而表明统治者保护商人的主张,故B项正确。12.D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大量工商业市镇兴起,导致大都市的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