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分析化学第十一讲原子发射光谱法专业级随堂讲义.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639054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PPTX 页数:47 大小:787.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科分析化学第十一讲原子发射光谱法专业级随堂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工科分析化学第十一讲原子发射光谱法专业级随堂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工科分析化学第十一讲原子发射光谱法专业级随堂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工科分析化学第十一讲原子发射光谱法专业级随堂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工科分析化学第十一讲原子发射光谱法专业级随堂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科分析化学第十一讲原子发射光谱法专业级随堂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科分析化学第十一讲原子发射光谱法专业级随堂讲义.(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原子发射光谱法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AES) 111 光学分析法概论 光学分析法(Optical Analysis)是基于电磁辐射与物质相 互作用后产生的辐射信号或发生的变化来测定物质的性 质、含量和结构的一类分析方法。 一、电磁辐射的性质 电磁辐射是一种以极大的速度通过空间,不需要以任何物 质作为传播媒介的能量。它有各种形式,最易辨认的是光和 辐射热现象,不太明显的电磁波有:无线电波、微波、紫外 线以及X射线等。 1、电磁辐射的波动性和粒子性 电磁辐射具有波动性,可用下列参数描述: 周期;频率 ;波长 ;波数 ;传播速度v; 电磁辐射具有粒子

2、性:当电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时 常常显示出辐射是由一小份一小份能量构成的,称为 光子或量子。 普朗克在1900年提出量子论,把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 统一起来; 式中:h为普朗克常数,等于6.62610-34J.s;c为光速 在真空中为2.99791010cms1 ; 为波长;为频率 ; 2、 辐射与物质的作用 (1) 吸收 当辐射能作用于基本粒子(原子、分子或离子)后 ,粒子选择性的吸收了某特定频率的辐射能量,由 低能级(基态)跃迁至较高能级(激发态),这种 现象称为吸收。 吸收必须满足的条件:被吸收的辐射能应恰等于 粒子基态与激发态之间的能量差,即 Ej-E0=Eh x + h x* (2 )

3、发射 发射过程正好与吸收过程相反,当物质吸 收能量后从基态跃迁至激发态,激发态是不 稳定的,大约经108s后将从激发态跃迁回 至基态,此时若以光的形式释放出能量,该 过程称为发射。 X* X + h (3) 散射 光辐射通过介质时并不被介质所吸收,仅仅引起离 子、原子或分子极化而把辐射能瞬间保留(约10-1410- 15秒),随后又向四周发射,粒子恢复原状,这就是散 射现象。 (a)丁铎尔散射:光通过大质点(如胶体悬浮液等)时 发生的散射。由于颗粒直径与数量级相当,散射光很 强,肉眼都能观察到,这就是丁铎尔效应。 (b) 分子散射:通常透明介质的原子或分子的大小比辐 射光的波长小得多,当光通过

4、透明介质(分子或分子聚 集体)时产生的散射。包括瑞利散射和拉曼散射。 (4 )折射和反射 (5) 干涉和衍射 瑞利散射:光子与分子发生弹性碰撞,没有能量的 损失或增加,仅有方向的改变。 拉曼散射:对散射光进行研究发现,占总强度约 1%的散射光发生了频率改变,它们的频率低于或 高于原来入射的频率,这种频率的改变反映了分子 内振动转动能级的改变,因而可用于分子结构的研 究,这种方法就叫拉曼光谱法,用激光作光源的拉 曼光谱法称为激光拉曼光谱法。 二、光学分析法的分类 1、光谱法 基于物质与辐射能相互作用时,物质内部发生量子化的 能级之间的跃迁,并测量由此而产生的发射、吸收或散射 光谱的波长和强度而进

5、行分析的方法。 光谱法分为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 原子光谱是由原子外层或内层电子能级的变化产生的, 它的表现形式为线光谱。分析方法有:原子发射光谱、原 子吸收光谱、原子荧光光谱以及X射线荧光光谱法等。 分子光谱是由分子中电子能级、振动和转动能级的变化 产生的,表现形式为带光谱。分析方法有:红外吸收光 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子荧光和磷光光谱法等。 2、非光谱法 物质与辐射能相互作用时,没有能级间的跃迁,电磁 辐射只改变了传播方向、速度或某些物理性质如:折 射、偏振面的旋转等,非光谱法是以测量光的这些性质 变化如折射、散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变化的分析方 法。分析方法有:折射法、光散射法、干涉法、

6、衍射 法、旋光法和圆二向色性法等。 112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一、原子光谱的产生 原子的核外电子一般处在基态运动,当获取 足够的能量后,就会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由 此产生原子吸收光谱。处于电子激发态不稳定 (寿命小于10-8 s),迅速回到基态时,若以光 的形式释放出多余的能量,即得到原子发射光 谱。 吸收的能量必须满足: E=E2- E1 =h c/=h 激发电位: 电子从低能级跃迁至高能级所需的 能量 电子伏eV). 电离电位:当外加的能量足够大时原子外层 电子从基态跃迁至无限远,也即脱离了原子 核的束缚,发生了电离,电离所需的能量称 为电离电位。失去一个外层电子成为离子所 需的

7、能量称为一级电离电位;离子还可继续 失去第二个外层电子成为二级离子或三级 离子,所需能量为二级电离电位或三级电 离电位。 二、原子光谱的分析意义 原子光谱是原子外层电子在不同能级间跃迁 的结果。由于原子能级很多,原子被激发后其 外层电子可有不同的跃迁,但跃迁必须遵循光 谱选律规则,因此特定元素的原子可产生一系 列不同波长的谱线,不同的元素有不同的电子 结构,因而有不同的特征光谱。以此可进行元 素的定性分析;选择特征光谱中的特征谱线作 为分析线,测定其强度,以此进行定量分析。 钠原子核外电子 组成为: (1S)2(2S)2(2P)6(3S)1 跃迁遵循选择定则: 1主量子数n变化,n为整数,包括

8、0。 2总角量子数L的变化,L=1。 3总内量子数J变化,J=0,1。但当J=0时, J=0的跃迁是禁阻的。 4总自旋量子数S的变化,S=0,即单重项只跃 迁到单重项,三重项只跃迁到三重项。 113 光谱分析仪器 仪器由三部分组成:光源、分光系统、观测系统。 一、光源 常温下原子绝大多数处于基态,为了获得原子 的发射光谱,首先要给原子施以某种能量,使 原子激发到较高能级。 1、光源的作用: 提供能量,使试样蒸发、解离、原子化、 激发、跃迁。 2、光源的类型:直流电弧 交流电弧 高压火花 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 ICP(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1)直流电弧 能源

9、:直流电 电压:150380V 电流:530A 电极间隙:46mm 点弧:两电极头接触 弧焰温度:40007000K 优点:绝对灵敏度高,背景 小,适宜于进行定性分析及 低含量杂质的测定,可激发 70种以上的元素。 缺点:再现性差,易自吸,因 电极头温度较高,不适于定量 分析及低熔点元素的分析。 (2)交流电弧 分高压电弧和低压电弧两类 高压电弧:工作电压 20004000V,利用高电压把弧隙 击穿而燃烧,但装置复杂,操作危险,实际很少使用。 低压电弧: 电压:110220V 点弧:高频引燃装置,且每 一交流半周时引燃一 次,维持电弧不灭。 弧焰温度:高于40007000K 优点:稳定性好,操

10、作简便安 全,广泛应用于定性、 定量分析。 缺点:灵敏度差。 (3)高压火花 工作电压:220V,由变压器升至1025kV的高压。 优点:放电稳定性好, 电弧瞬间温度可达 10000K以上,激发能 量大。但电极温度低, 适于易熔金属、合金以 及高含量元素的定量分 析。 缺点:灵敏度差,背景 大,不宜作痕量元素分 析。 (4)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光源(ICP光源) 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是20世 纪60年提出,70年代获得迅速 发展的一种新型激发光源。 等离子体:总体上是一种呈 电中性的气体,由离子、电 子、中性原子和分子组成,其 正负电荷密度几乎相等。一般 使用惰性气体Ar,它性质稳定, 不与试

11、样形成难离解的化合物 ,且其本身的光谱简单。 ICP光源组成:高频发生器 ,等离子体炬管,雾化器。 工作原理: 当负载感应线圈接通高频电源时 ,产生轴向高频磁场, 此时, 向炬管外管的切线方向通入冷却 气Ar,中层管内通入辅助气体 Ar,用高频点火装置引燃,使少 量气体电离,带电粒子在高频交 变电磁场的作用下高速运动,不 断碰撞气体原子,使之迅速大量 电离,当载流子多至足以使气体 有足够的导电率时,在垂直于磁 场方向的截面上产生环形涡电流 ,强大的感应电流瞬间将气体加 热至10000K,在管口形成一火 炬状的稳定的等离子炬。 H 等离子炬形成后,载气携 带由雾化器生成的试样气 溶胶从内管进入等

12、离子焰 炬中央,形成一中央通道 ,试样在其中蒸发、原子 化和激发。 ICP光源的特点 ICP工作温度高,原子化条件好,对大多数元素均有很高 的分析灵敏度。具有好的检出限。溶液光谱分析一般检 出限都很低。 ICP呈涡流态,因趋肤效应而使等离子体外层电流密度大 ,中心轴线上小,因而在中心轴线处温度低,试样在中 央通道进样不影响等离子体的稳定;又由于从温度高的 外围向通道中的气溶胶加热,不会出现因外部冷原子蒸 气而造成的自吸效应。扩展了测定的线性范围。 ICP是无极放电,没有电极污染,且基体效应小。 ICP以氩气为工作气体,光谱背景干扰少。 ICP稳定性好,灵敏度高,检测限低,精密度高,线性范 围宽

13、。 二、光谱法 作用:对光源发射的光进行分光和检测,因此包括 分光系统和检测系统。 根据检测光谱辐射方式的不同分为:看谱法、摄谱法和光电 直读法。 看谱法:可见光谱区,早期的工作。 1、摄谱仪 通过照相方式把谱线记录到感光板上 的仪器 (1)棱镜摄谱仪 色散元件为棱镜,据棱镜色散能力大小的不 同分为大、中、小型摄谱仪。摄谱仪组成包 括:照明系统、准光系统、色散系统、投影 系统。 棱镜摄谱仪的光学特性 分辨率 R:是指将两条紧邻的谱线分开的能力。 色散率:把不同波长的光分散开的能力,通常以其倒数 即线色散率来表示: d/dl (nm/mm) , 它表示焦面上每毫 米距离内波长的变化数( nm )

14、。 式中, 为两条谱线的平均波长, 为刚好能分开的两条谱线间 的波长差。 集光本领:指摄谱仪光学系统传递辐射的能力。 仪器的分辨率还与照明情况、谱线宽度、狭缝宽度感 光板性能等条件有关 (2) 光栅摄谱仪 色散元件:衍射光栅。光栅是由光学材料上刻制许多条刻 槽而成,它是利用刻槽对光的衍射而进行分光的。光栅的 光学谱域宽度可从几纳米到几百个微米,是非常有用的色 散元件。 光栅的分辨率高 式中:N为总刻线数, n为光谱级数。 色散能力强且与波长 基本无关。 2、光电直读法 直接利用光电检测系统将谱线 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分多通道和单通道直读光谱仪,激发光源一般为ICP 特点: 分析速度快、灵 敏

15、高、精密度好 ,能同时测定几 十种元素。 三、观测设备 对摄谱法所得到的谱片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时所 必须的观测设备。如:光谱投影仪、测微光度 计、比长仪等。 1、光谱投影仪(映谱仪) 放大谱片的设备,主要用于定性分析时观察谱片。 2、测微光度计(黑度计) 测量感光板上谱线的黑度,主要用于定量分析。 因所测元素量越多,发射的谱线越强,感光板上 谱线变黑程度越大,同时感光时间越长,感光板上谱 线也越黑,因此可通过测量感光板黑度来定量。 设: I0 为未暴光部分的透过光的强度,I为变黑部分的 透过光强度,T为变黑部分的透光度,定义黑度为 S 则: 114 光谱定性分析 不同的元素有不同的原子结构,因

16、而产生不同的发射光 谱,也就是说,可通过元素的特征谱线来进行定性。 一、分析线的选择 一般元素的发射谱线数量很多,在实际分析时,一般只 要检测到该元素的少数几条灵敏线或最后线就可确定该元 素的存在。 由激发态直接跃迁至基态所辐射的谱线称为共振线。 由较低级的激发态(第一激发态)直接跃迁至基态的谱线 称为第一共振线,一般也是元素的最灵敏线。当该元素在 被测物质里降低到一定含量时,出现的最后一条谱线,这 是最后线,也是最灵敏线。用来分析测量该元素的谱线称 分析线。 谱线的自吸与自蚀 I = I0e-ad I0为弧焰中心发射的谱线强度 ,a为吸收系数,d为弧层厚 度。 2.自蚀 因自吸严重,导致中心 辐射完全被吸收,即为自蚀现 象。 在谱线上,常用r表示自吸线,R 表示自蚀线。 1自吸 弧焰中心温度高,边缘温度较低,因此在弧焰边缘 基态原子较多,由弧焰中心的激发态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