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围城阅读练习及答案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5633853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著导读围城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名著导读围城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名著导读围城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名著导读围城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名著导读围城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著导读围城阅读练习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著导读围城阅读练习及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著导读围城阅读练习及答案【作家介绍】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1910年生于江苏无锡书香世家。十九岁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 1933年毕业,赴上海光华大学执教。1935年,先生与杨绛先生完婚,然后同赴英伦留学。两年以后,先生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副博士学位。之后随杨绛先生赴法国巴黎大学从事研究。1938年,被清华大学破例聘为教授,次年转赴国立蓝田师范学院任英文系主任,并开始了谈艺录的写作。抗战结束后,先生任上海暨南大学外文系教授兼南京中央图书馆英文馆刊书林季刊编辑。在其后的三年中,其作品集人兽鬼、小说围城、诗论谈艺录得以相继出版,在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1949

2、年,先生回到清华任教;1953年调到文学研究所,其间完成宋诗选注,并参加了唐诗选、中国文学史(唐宋部分)的编写工作。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先生受到冲击。1979年,管锥编、旧文四篇出版。1984年谈艺录(补订本)出版;次年,七缀集出版。1998年12月19日,逝世于北京。 【作品介绍】围城是中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动笔于年,完稿于年,其时,作者正蛰居上海,耳闻身受日本侵略者的蛮横,“两年里忧世伤生”,同时又坚韧地“锱铢积累地”把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付诸笔端。作者在围城初版的序言里曾自述创作意图说:“我想写现代的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参照小说内容,可以看到,作者着意表

3、现的是现代中国上层知识分子的众生相。全书共九章。通过主人公方鸿渐与几位知识女性的情感、婚恋纠葛,通过方鸿渐由上海到内地的一路遭遇,围城以喜剧性的讽刺笔调,刻画了抗战环境下中国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彷徨和空虚。作者借小说人物之口解释“围城”的题义说:这是从法国的一句成语中引申而来的,即“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小说的整个情节,是知识界青年男女在爱情纠葛中的围困与逃离,而在更深的层次上,则是表现一部分知识者陷人精神“围城”的境遇。而这,正是围城主题的深刻之处。 作品对抗战背景下的知识分子群进行了刻意的描绘。男主人公方鸿渐,与他发生瓜葛的四位女性鲍小姐、苏文纨、唐晓芙、孙柔

4、嘉,以及战时大学界的知识投机家李梅亭、顾尔谦等,组成一个人物系列。方鸿渐的性格和顺,有天赋的想象力,看穿恶劣环境而不能自拔,嘴上机敏而内心懦弱无能,是一个弱质知识分子形象。其他人物如孙柔嘉于柔顺之下深藏心机,苏文纨的矜持与女才子的矫情,学术骗子李梅亭的庸俗、贪财,都写得可见其人。三闾大学内部人事上的明争暗斗,道出中国知识社会某种官场化的内幕。围城表现抗战环境下中国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彷徨无主、空虚和爱情发酵,这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乱世中一代清醒的文人的宿命感。 【作品分析】一、围城的讽刺特征围城既有喜剧风格,又是一部学者小说。但钱钟书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暴露人们的缺点来表现他们的生活。然而,钱钟书没有用说

5、教来揭露他所看到的社会弊病,而是用讽刺。无论是从讽刺主题的现代性上,或者是讽刺小说体式与世界文学当下的联结上,围城都是一步讽刺小说杰作。在鲁迅、老舍、张天翼、沙汀之后,钱锺书成为现代文学又一位优秀的讽刺小说家。围城中这种讽刺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方鸿渐为活动线索讽刺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2、讽刺意味通过情节发展和精雕的细节自然流露3、讽刺手法灵活多样。比喻、用典、比较、推理等手法中处处见锋芒,达到近乎完美的讽刺效果。围城中还采用了重复手法,增强了讽刺的艺术性。二、语言诙谐幽默、尖锐泼辣围城中的语言独具特色,无处不闪烁着幽默、智慧的火花,幽默可以说在围城贯穿始终,无论是叙述还是评论,都

6、在真实的基础上不作空泛的指责,在讽刺可笑的人和事中让人悟出深刻的道理。可以说围城的语言处处是幽默,时时有讽刺。【阅读练习】 一、填空题1、围城是一部讲述 20 世纪 30 年代一群知识分子的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最有趣且最用心经营的小说。这部作品用“鸟笼”、“城堡”、“围城”等意象来表达人生一种矛盾的窘境。 2、围城作者 钱钟书 ,字默存。自幼深受传统文化教育,十九岁时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与吴晗、夏鼐被誉为清华“三才子”。文学创作方面主要有长篇小说围城,短篇小说集 人 兽 鬼 ,散文集 写在人生边上 等。3、在围城这部小说里,作者运用 幽默 的语言和毫不留情的 讽刺 手法

7、,描写了主人公 方鸿渐 等人在城镇与学校、家庭的一座座“围城”间颠沛流离、无家可归的人生境遇。 4、小说的主人公 方鸿渐 是江南某县一个乡绅的儿子,性格善良懦弱。读大学时,他听从父命,与一位银行家的女儿 周淑英 订了婚。怎奈未婚妻早逝,岳父便资助他去 欧洲 读了四年书。留学期间,他生活散漫,学无所成,临回国之前,只得买了一个子虚乌有的 假博士 头衔来搪塞家人。二、问答题1、简析围城这一书名的含义。 “围城” 不仅象征了主人公方鸿渐、赵辛楣等知识分子在爱情、婚姻、 事业上的追求、挣扎、痛苦、幻灭、绝望的艰难生活历程和矛盾心态;从小说的 深层意蕴来说,围城是人类生存困境的象征,暗示着一部分知识者陷

8、人精神“围 城” 的境遇以及人们总是摆脱不了外在束缚的境遇,深切道出了人生在世的无奈和痛苦! 1、 简述围城中的三闾大学。 方鸿渐到了三闾大学发现,这是一所为了躲避战乱而重新组建的学校。学校只有一百五十八位学生,聘好的教授十之八九托故不来,整个学校乌烟瘅气;上自校长、训导长、各系主任、下至职员、学生、甚至还有家属,都卷入了一场令人头晕目眩的人事纠纷。 职业上的排挤,情场上的竞争, 堂而皇之的例行公事 见不得人的谣言诽谤、阴谋诡计,一时间三闾大学成了竞相逐鹿的舞台。3、简析围城中方鸿渐这一人物形象。方鸿渐是围城的主人公,是一位受西学影响但又缺乏独立人格的知识分子。作品着重写了他和几位女性的感情瓜

9、葛,以及他从上海转至内 地三闾大学任教的遭遇,人事矛盾。他的性格特征是:既善良又迂执,既正直又软弱,既不谙世事又玩世不恭。方鸿渐的思想性格,反映了当时一部分知识分子 的精神面貌;他的遭遇,也正是当时一部分较正直的知识分子的遭遇和困厄。 4、简述围城中有关方鸿渐的一个故事。(1) 方鸿渐借助“岳父”的资助出国留学,但他没有认真的学习知识 或本领。在欧洲“混”了四年后,在父亲与“岳父”强烈逼迫下,只好向一个爱 尔兰人买来克来登大学的假博士文凭。却没想到被“岳父”刊登在上海的报纸上 炫耀,闹了一个大笑话。 (2)方鸿渐在北京读书,看到同学们成双成对,于是对自己父母指定的未 婚妻产生厌恶之感, 写信回

10、家委婉地提出要解除婚约,不想老头子回了一封信痛 骂,方鸿渐连忙回信告饶,说马上结婚实在不妥,一来妨碍学业,二来自己还不能养家,从此死心不敢妄想。 5、简述围城中一个令你难忘的故事。 赵辛楣背着无辜的罪名愤然离校出走后,方鸿渐也不想在三闾大学呆下 去了,自己筹划着退掉高松年的聘书,并在信中痛痛快快地批评校政一下,借此 发泄这一年来的气愤。谁知他并未接到聘书,孙柔嘉倒是有聘约的,连薪水也升了一级。孙柔嘉退掉聘书与方鸿渐一同离开三闾大学。 6、请简述围城中孙柔嘉这一人物形象。 孙柔嘉外表虽然没有苏文纨、唐晓芙漂亮,但却是一个外表天真柔弱,骨子里却非常精明厉害的现实的好女人,具备贤妻良母的素质,同时也

11、是受过教育的知识女性和自食其力的新女性。她的不幸,在于找错了对象,更甚的是俘获这个对象的方法,是她失败婚姻的根源。她不但很有主见,也颇有手腕。在她不动声色、步 步为营的“逼迫”下,方鸿渐终于跌入她所设置的婚姻“围城”。可惜她的丈夫却不能胜任新的角色。所以,孙柔嘉是个挺可怜的女人。 7、简述围成中的一次生动对话。褚慎明说英国有句古话:“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 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苏文纨说:“法国有这么一句话。不过,不说是鸟笼,说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 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8、讽刺艺术一直是围城的一大亮点,它的手法灵活多样,比喻、用典

12、、 比较、推理等处处见锋芒。请简要分析文中比喻的讽刺手法,并举例说明。 围城中的比喻,来源广泛,标新立异,带有深刻的哲理意味,使人在频频发笑的同时认识了深刻的道理。如:“一个人的缺点正象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它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给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是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的新标识。这种带有格言味道的比喻对高松年爬上校长地位后就暴露恶劣本性进行彻底的嘲弄与讽刺。 9、读围城后,谈谈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一些语言。 如“ 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 小小一张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愚笨寡陋都掩盖起来。”鸿渐学无所成,为了回乡有个交代,只

13、好买张假文凭,一张假文凭,却能联想到圣经里的亚当夏娃,可真谓思虑深远啊! 又如“本来敬一杯,鸿渐只需要喝一两口,现在罚一杯,鸿渐自知理屈,挨了下去,渐渐觉得另有一个自己离开了身子在说话。”“觉得另有一个自己离开身子在说话”,说明他酒喝多的程度,有一点清醒,还听到说话的声音,但终于还是喝多了,说话的声音竟然是另一个自己,多么生动的描述。 10、生活中人们会面临许多“围城”,如人生的、事业的、爱情的、文凭的 等等,请选择一个角度简述方鸿渐所面临的“围城” 。小说开头那条船是一人生围城。方鸿渐在国外钱财用尽,很希望能登 船早日回国, 从容找事。 但上了船, 经历了鲍小姐诱惑, 享受了苏文纨的洗手帕、

14、 补袜子、缝钮扣等关切,他开始害怕,希望可以早点下船,摆脱这种烦恼。 三闾大学是方鸿渐的事业围城。因为在上海失恋失业,方鸿渐迫切希望去 三闾大学,换个环境。可是走进三闾大学,就走进了人事纷争的围城,因未出示 学位而被高松年算计降为副教授,韩学愈暗中派学生说他的坏话,最后忍无可忍 想辞职退聘时却先收到了学校的解聘书。 方鸿渐对孙柔嘉谈不上喜欢或不喜欢,但孙柔嘉在船上的天真发问,领他 过桥,都引发方鸿渐对她的注意和怜爱。在三闯大学,孙柔嘉又对他事事依赖, 使他一步步陷入了她的爱情围城。但订婚后,方鸿渐发现柔嘉很有主见,事事对他限制,两人不断因琐事争吵,又想从中抽身。 美国克莱登大学的博士学位是他的

15、文凭围城。 为了给家父和岳父周经理一 个交代,方鸿渐颇费周折从一个爱尔兰骗子手中买得这个学位。但是回国后,这 个学位却屡屡惹麻烦,被唐晓芙嘲笑,被高松年算计,被韩学愈陷害,这个学位 他承认也不是否认也不是。 11、小说三要素是人物、环境、情节。其中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是最为关键的。人物的描写可以通过语言、动作、肖像、神态、心理活动等方面来刻画。请从某一方面的描写入手,简要谈谈文中的人物描写。肖像描写是揭示人物性格特征, 展示人物精神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 围 城 的作者善于捕捉人物的外貌特征,以传神的笔法描绘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 人物肖像。 如“孙小姐长圆脸,旧象牙色的罐颊上微有雀斑,两眼分得太开,使她常带 着惊异的表情; 打扮甚为素净, 怕生得一句话都不敢讲, 脸上滚滚不断的红晕。 ” 对孙的外貌来了个轻微的讽刺,大概是表明孙柔嘉脸皮薄,没有经过世面吧,还 有点小家子气的意思,看来她一出场就处于不利的位置上。 :12、简析“围城”二字的涵义及作品的主题。 围城出版于 1947 年,标题“围城”对作品具有突出意义。表面看“围 城”二字涵义是小说中一段对话描写,将婚姻比作“被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 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比喻揭示婚恋中人复杂心态,也是对人伦中夫妇关 系的嘲讽。但整部小说反映远比上述含义更为深广,作者将这种心态倾向扩展到人生万物,包括职业、人生的愿望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