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语文第一单元练习教学导案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5633671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下语文第一单元练习教学导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六下语文第一单元练习教学导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六下语文第一单元练习教学导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六下语文第一单元练习教学导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六下语文第一单元练习教学导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下语文第一单元练习教学导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下语文第一单元练习教学导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下语文第一单元练习教案 作者: 日期:2 课题第一单元复习教学目 标知识与能力:复习本单元生字词语,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段与段之间内容上的联系。过程与方法:朗读、复习、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复习课文所表现的启示,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 点复习本单元生字词语,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段与段之间内容上的联系。教学难 点复习课文所表现的启示,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课前准 备课时安 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文言文两则1、背诵课文,默写。2、知识点:学弈选自孟子. 告子,学弈这个故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两小儿辩

2、日选自列子. 汤问,这个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以及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3、注释()字、词:弈:下棋。 通国:全国。 诲:教导。 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鸿鹄:天鹅。 援:引,拉。 俱:一起。 弗:不。 矣:了。 为:因为。其:他的,指后一个人。辩斗:辩论,争论。 以:认为。 去:离。 日中:正午。 及:到。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沧沧:寒冷的意思。 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意思是天气很热。 汤:热水。 决:判断。 孰:谁。 汝:你。文中几个“之”的意思()句子: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译)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说:不是这样的。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

3、时远也。(译)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孰为汝多知乎?(译)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译文:学弈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他教导两个学生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一直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来,想要拉弓引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俩在一块儿学习,但是后一个学生不如前一个学得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治理不如别人好吗?说:不是这样的。两小儿辩日有一天,孔子到东方游学,看到两个小孩为什么事情争辩不已,便问是什么原因。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 而中午时

4、要近些。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这不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候看起来大的道理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进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孔子也不能判断是怎么回事。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第二课匆匆(散文)、背诵课文。、知识点:匆匆的作者是著名散文大师朱自清,他的散文名篇有匆匆、背影、荷塘月色等。本文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理解句子:()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

5、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用排比的句式,表明大自然的枯荣是时间飞逝的痕迹。“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比喻句。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浩瀚的大海。时间消逝得那么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排比句。作者从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中来去匆匆。()过去

6、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比喻独特,联想新奇。日子就是如此稍纵即逝。、背诵明日歌。5、有关珍惜时间的句子:(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2)光阴似箭,日月如梭。(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第二课时第三课桃花心木(写作特点:借物喻人)、背诵第、自然段。2、句子的理解:(1)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这句话写种树人的奇怪做法。有两点奇怪:一是来的时间不确定,隔三差五,或十几天来一次;二是浇水的量不确定,时多时少。作者桔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

7、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2)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这里的“不确定”是指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只有经得起生活中风风雨雨的考验,才能成为坚强的人、有作为的人。(3)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因为种树人来的目的就是让树木适应环境,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经得起风吹雨打的锻炼,学会自己在土地里找水源,深深扎根,茁壮成长。如种树人所愿,现在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说明他种树成功了。回顾. 拓展一1、 日积月累

8、:人生哲理的格言(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师说(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3)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墨子(4)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传习录(5)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文心雕龙2、邯郸学步比喻一味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掉了。 教学补充板书设计及作业设计教学反思课题第一单元练习教学目 标知识与能力:复习巩固本单元课文重点,单元训练重点。过程与方法:练习,讲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复习课文所表现的启示,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 点复习巩固本单元课文重点,单元训练重点。教学难 点在练习中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总结。课前准 备课时安

9、 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弈阅读练习一、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的)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弈秋的教导)(鸿鹄)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他,指前一个人)二、理解课文,回答问题。为什么两个人同时学下棋,后一个人却不如前一个人?答:因为后一个人不如前一个人专心。(或者一人专心致志,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三、仔细阅读课文后填空。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告诉我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道理)。两小儿辩日阅读练习一、一词多义:1、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是) 孰为汝多知乎?(认为)2、问

10、其故。(那) 及其日中如探汤。(它)二、古今异义。1、日中如探汤。汤:古义(热水) 今义 (常用于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去:古义(离) 今义(为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三、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2、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四、文学常识填空。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儿辩论一一中太阳大小的变化情况,一个从(视觉)角度出发,一个从(触觉)角度出发,故得出相反的结论。说明了(知识无尽)、(学无止境)的道理,表现了他们(独立思考)、(探索真理)的可贵精神。五、课文内容:1、两小儿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因为判断太阳远近的标准不同)2、这则故事可能给我们以多方面的

11、启示。请写出你所得到的一种启示。(人们懂得的东西总是有限的,知识是无穷尽的。)3、从文中哪一句话可以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孔子不能决也)4、两小儿能对这个复杂的自然现象提出疑问,说明了什么?(表现了古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匆匆阅读练习一、 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1、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比喻)2、太阳他有肢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拟人)3、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反问)二、仿写句子。1、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2、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

12、了,有再开的时候。( )三、说说下面句中破折号的用法。1、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解释说明)2、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列举)四、按课文内容填空。1、匆匆是一篇(散文)体裁,作者是现代作家(朱自清)。文章紧紧围绕“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痕)。表达了作者对(流逝的时间)感到(无奈)和(惋惜)。揭示了(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不能白白走一遭),但又(对已逝的日子深深地留恋)的复杂心情。 第二课时 桃花心木阅读练习一、 读课文,把种树人回答作者问题的话概括起来简述。1、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模拟老天下雨,时间不确定。)2、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无法汲水生长的树苗会枯萎)3、假如你天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枯萎吧?(定时定量浇水会养成树苗的仍靠心,根本无法深入地下,假如停止浇水就会枯萎,幸存的树苗也会被暴风雨吹倒。)二、填空并答题。1、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2、上述一段话是作者跟种树人谈话后的(感想),借(物)喻(人),蕴含了深刻的生活哲理。 教学补充板书设计及作业设计教学反思 课题第二单元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