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邑县高中生物 第一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5632290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平邑县高中生物 第一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山东省平邑县高中生物 第一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山东省平邑县高中生物 第一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山东省平邑县高中生物 第一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平邑县高中生物 第一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平邑县高中生物 第一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学习目标1理解并用图示表达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2准确应用相关分离比解决不规则比例问题。3熟练应用技巧和方法解决自由组合综合题。4.解释各种表现型、纯合体、杂合体比例形成原因。解释孟德尔成功的原因。课前探究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假说演绎法)1杂交实验,发现问题现象分析:(1)两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依次是 、 。(2)在F2中亲本类型是 。重组类型是 。其中重组类型所占的比例是 。2提出假说,解释现象(1)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 控制。(2)F1产生配子时( 分裂), 彼此分离(即Y与 分离,R与 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 (即Y 与 ,y与 自由组合);

2、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 种,即 。(3)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 的。(4)遗传图解F2中黄色皱粒个体的基因型有 ,纯合的黄色皱粒个体所占比例为 。黄色皱粒个体中的纯合子占 。3设计实验,验证假说请根据假说,推测测交结果。验证:F1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测交,统计数据。4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1) 测交结果与预期设想相符,证明了F1产生了 种配子,F1产生配子时, 分离, 自由组合,并进入不同配子中。 (2) F2共有 种组合, 种基因型, 种表现型。(3) F2中黄绿31,圆皱31,都符合 定律。(4) F2中纯合子占 ,杂合子占 。F2中黄色圆粒纯合子占 ,但在黄色圆粒中纯合子占 ,

3、注意二者的范围不同。二、解读自由组合定律1发生时间:形成 时。2遗传因子间的关系: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 的。3实质: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 ,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 。三、遗传规律科学史11866年:孟德尔遗传定律整理成论文发表核心:F1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 ,不同对的遗传因子 。219世纪80年代:减数分裂被发现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行为: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 。31903年:萨顿假说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即基因在 上。41910年:摩尔根用果蝇做实验证明了基因在 上。课堂探究1.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条件、发生时间、实质是什么?2.如图表

4、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其中哪组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为什么?3.下列图解中哪些过程可以发生基因重组?为什么?4.能用分离定律的结果证明基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吗?当堂达标1.下列有关自由组合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由组合定律是孟德尔根据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及其解释直接归纳总结的,不适用于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B.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C.在形成配子时,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是随机的,所以称为自由组合定律D.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表现为自由组合2.下列细胞为生物体的体细胞,所对应生物

5、体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的是(不考虑交叉互换)()3.现有四个果蝇品系(都是纯种),其中品系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下表所示:品系隐性性状均为显性残翅黑身紫红眼相应染色体、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下列哪种交配类型()A. B. C. D.4.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四种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AATTdd、AAttDD、AAttd

6、d、aattdd。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该用和杂交所得F1的花粉B.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观察和杂交所得F1的花粉C.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应选用和亲本杂交D.将和杂交后所得的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后,均为蓝色5.某同学用豌豆进行测交实验,得到4种表现型的后代,数量分别是85、92、89、83,则这株豌豆的基因型不可能是()A.DdYYRR B.ddYyRr C.DdYyrrD.DDYyRr6.如果已知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并且也知道上述结果是按自由组合定律产

7、生的。那么亲本的基因型是()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D.YyRRYyRr7.豌豆中,子粒黄色(Y)和圆形(R)分别对绿色(y)和皱缩(r)为显性,现将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155,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8金鱼草正常花冠对不整齐花冠为显性,高株对矮株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不完全显性,杂合子是粉红花。三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如果纯合的红花、高株、正常花冠植株与纯合的白花、矮株、不整齐花冠植株杂交,在F

8、2中具有与F1相同表现型的植株的比例是()A.3/32 B.3/64 C.9/32 D.9/649.番茄红果对黄果为显性,二室果对多室果为显性,长蔓对短蔓为显性,三对性状独立遗传。现有红果、二室、短蔓和黄果、多室、长蔓的两个纯合品系,将其杂交种植得F1和F2,则在F2中红果、多室、长蔓所占的比例及红果、多室、长蔓中纯合子的比例分别是()A.、 B.、 C.、 D.、10.水稻香味性状与抗病性状独立遗传。香味性状受隐性基因(a)控制,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为选育抗病香稻新品种,进行一系列杂交实验。两亲本无香味感病与无香味抗病植株杂交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香味性

9、状一旦出现即能稳定遗传B.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C.两亲本杂交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比例为0D.两亲本杂交的子代自交,后代群体中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比例为1/3211.白化病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有一对夫妇,女方的父亲患色盲,本人患白化病;男方的母亲患白化病,本人正常,预计他们的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A.1/2 B.1/8C.3/8 D.1/412.某遗传病的遗传涉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已知1基因型为AaBB,且2与3婚配的子代不会患病。根据以下系谱图,正确的推断是()A.3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B.2的基

10、因型一定为aaBBC.1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或AABbD.2与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为13.一个正常的女人与一个并指(Bb)的男人结婚,他们生了一个白化病(aa)且手指正常的孩子。求再生一个孩子:(1)只患并指的概率是_。(2)只患白化病的概率是_。(3)既患白化病又患并指的男孩的概率是_。(4)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_。(5)患病的概率是_。14.在一个自然果蝇种群中,果蝇的正常眼与棒眼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D、d控制),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直翅(B)对弯翅(b)为显性。某果蝇基因型如图所示(仅画出部分染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灰身与黑身、直翅与弯翅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_(“遵循”“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2)图示果蝇细胞的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有_。(3)该果蝇与一只表现型为灰身、直翅、棒眼的雄果蝇交配,得到206只灰身直翅棒眼雌果蝇、99只灰身直翅棒眼雄果蝇和102只灰身直翅正常眼雄果蝇,则选择的雄果蝇基因型为_。为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最好选择基因型为_的雄果蝇与图示果蝇进行交配。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出发点就是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认为解释变量是影响被解释变量变化的主要因素,而这种变量关系是否确实存在或者是否明显,会在回归系数1的估计值中反映出来。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