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5631714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2019学年度高一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命题范围:必修二(1-2单元)试题分数: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意。)1.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 公田变为私田B. 铁犁牛耕的推广C. 国家走向统一D. 封建制度的确立【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一人跖耒而耕,不过十亩”,最主要是因为生产工具落后;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最主要是铁犁牛耕的使用,故B项正确;公田变为私田改变了

2、生产关系,这不是根本原因,故A项错误;战国时期国家还未统一,故C项错误;战国时期封建制度开始确立,但这也不是根本原因,故D项错误。2.“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这句话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表达了人们对安定生活的期盼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反映的是小农经济理想追求,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展现了自给自足的经营模式,也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均符合题意;小农经济是建立在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缴

3、纳赋税,人们勉强维持温饱,谈不上生活富裕,排除,排除AB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联系所学小农经济的特点分析解答。3.叶茵田父吟诗云:“未晓催车水满沟,男儿鬼面妇蓬头,但求一熟偿逋债,留得糠粞便不忧。”该诗主要反映了封建社会A. 男耕女织式的自然经济B. 开垦荒地逐渐增多C. 政治腐败,民不聊生D. 赋税沉重,农民生活困苦【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的能力。对材料的准确理解是解题的关键,材料中 “但求一熟偿逋债”反映了当时农民债务沉重,为此说明了在封建社会赋税沉重,农民生活困苦,D符合题意;ABC均在材料中无

4、体现,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古代农民负担沉重4. 明代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这主要是因为A. 官营作坊产品有限B. 私营作坊工人增加C. 资本主义的萌芽D. 商业经济的发展【答案】D【解析】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管理,产品主要供宫廷和贵族需要,与市场联系不密切。而私营手工业主要生产日用品用具,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私营手工业能够满足面城乡市场迅速增长的的需要,其地位日益重要,在许多行业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5.下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A. 开始使用铁器B. 注重精耕细作C. 尚未推广牛耕D.

5、雇佣关系盛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农业注重精耕细作的特点,故B项正确。春秋时期开始使用铁器,故A项排除。汉代已经推广牛耕,故C项错误。明朝中后期出现雇佣关系,故D项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特点6.青铜器反映了古代高超的铸造工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青铜是一种铜锡化合物B. 青铜器最早出现在我国西周时期C. 青铜比纯铜的硬度低D. 湖北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是青铜制品【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判断的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青铜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除黄铜白铜以外

6、的铜合金均称青铜,所以“青铜是一种铜锡化合物”的表述不合史实,排除A;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已制造出青铜,而不是西周时期,排除B;青铜比纯铜的硬度高,排除C;湖北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是青铜制品。D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青铜器7.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诗中反映了宋代A. 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B. 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C. 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D. 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的商业发展状况。“西家卖丝籴新谷”说明“丝”和 “新谷”都成了商品,这反映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故选

7、择A 项。B项明显错误;C项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是在春秋时期;D项说法错误,我国古达男耕女织是主要的经济形态。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农产品商品化8.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城市的评述,正确的是( )A. 商业发展导致先秦城市的兴起B. 市镇的兴起冲击了农村自然经济C. 唐朝城市打破了市坊界限D. 明清的商贸城市已经脱离政治中心【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镇逐渐兴起,对自然经济有一定的冲击作用,B的表述符合题意;先秦城市以政治军事功能为主,排除A;唐朝城市有市和坊的界限,排除C;明清的政治中心北京是全国性商

8、贸城市,排除D。故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市镇的发展9.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说明A. 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B. 启蒙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C. 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D. 商人地位提高,传统社会结构解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可以看出商人的地位低下;而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说明商人的地位提高,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源在于明清之际商品经济的发展,故此题应选C项。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10. “(晚明上海)棉

9、布盛行,各地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以故牙行奉布商如王侯,而争布商如对垒。”材料反映出明代( )A. 工商业市镇兴起B. 农产品出现商品化趋势C. 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商业资本活跃D. 对外贸易发达【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的能力。从材料可知,明朝晚期,上海棉布贸易十分兴盛,富商巨贾云集上海,且“富商巨贾挟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可知白银的普遍流通,而拥有庞大资金的商人,在各地经营大宗商品贸易则反映了商业资本的活跃,故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商品经济的发展11. 清代履园丛话产业中“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主,市廛

10、次之,典与铺又次之”的思想,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A. 封建国家重视农业B. 商人地位低下C. 海外贸易不发达D. 重农轻商的思想【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的能力,题干引文重点强调的是置办产业,要以购买田产为主,市廛、典铺则在其次,反映出时人重视农业、贬低商业的思想,这与当时政府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密切相关,反映了当时重农轻商的思想,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重农抑商12.下列是古代某收藏家的三幅典型藏品,这位收藏家可能生活的时代最早是在A. 唐朝B. 元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粉彩始创于康熙,极盛于雍正。康

11、熙晚期在珐琅彩瓷制作的基础上,景德镇窑开始烧制粉彩瓷,但制作较粗。到了雍正朝,无论在造型、怡釉和彩绘方面,粉彩瓷均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因此据此判断选D。ABC时期还没有粉彩瓷。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古代的手工业制瓷业13.“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反映了古代中国经济的生产方式是A. 简单协作B. 小农经济C. 庄园经济D. 商品经济【答案】B【解析】诗中体现出了一种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特点,所以应是小农经济。B正确。14. 恩格斯说:“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新航路开辟

12、前,欧洲人迫切地寻找黄金从根本上反映了:A. 黄金是欧洲人解决商业危机的主要途径B. 掠夺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唯一动力C. 马可波罗行纪对欧洲人的强大影响D. 商品经济对掠夺财富加速积累的需求【答案】D【解析】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作为货币的黄金、白银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人们对黄金、白银的渴望也日益强烈,这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原因。因此材料信息从根本上反映了商品经济对掠夺财富加速积累的需求,故答案为D项。欧洲人解决商业危机的主要途径是开辟一条绕过地中海前往东方的新航路,排除A项;B项说法绝对,排除;C项不符合题干中“根本上”的要求,排除。15.中国古代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中,突出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

13、的是。A. 工场手工业B. 家庭手工业C. 官营手工业D. 民营手工业【答案】B【解析】学生易错选C项,因为他们认为官营手工业在中国手工业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就能突出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同时也是由于不理解封建经济形态的含义导致的。封建经济形态特征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而自然经济是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结合。16. 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移至( )A. 地中海沿岸B. 大西洋沿岸C. 莱茵河流域D. 红海沿岸【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的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和尼德兰等国家,所以之后意大利商业地位衰落,而大西

14、洋沿岸的国家逐渐走向了繁荣。故选B。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名师点睛】新航路开辟的积极作用: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促进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过程。加强了世界各地的经济和政治、文化联系,使世界由封闭逐渐联为一体。加速了西欧封建制的衰落。客观上冲击了亚、非、拉地区落后的制度,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消极作用:欧洲人开始对美洲、非洲和亚洲进行政治的控制和渗透。伴随着政治霸权而来的是经济剥削和掠夺。由于基督教和西方文化的渗透,殖民地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了这些地区的长期贫穷

15、、落后。17.开辟新航路所带来的后果中,不包括A. 西、葡两国扩大了资本B. 意大利的商业地位削弱C. 扩大了欧洲与亚洲、非洲之间的联系D. 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弱【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题干中的关键词是“不包括”,根据所学知识我们知道西、葡两国开辟新航路,掠夺金银等,并没有用于扩大再生产,而是用于王室的享受。所以选A。18.英国在获取世界殖民霸权的过程中,先后战胜了法国西班牙葡萄牙荷兰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16世纪(1588年)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使西班牙从此失去海上霸主地位,英国开始走上了殖民扩张道路。l7世纪英国打败了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荷兰,18世纪义打败了法国,从而最终确立其世界殖民霸权。故先后战胜了,故B正确;英国在获取世界殖民霸权的过程中,没有与葡萄牙开展争夺,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