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课本活动题标准答案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5625099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课本活动题标准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课本活动题标准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课本活动题标准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课本活动题标准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课本活动题标准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课本活动题标准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课本活动题标准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P3阅读地图,找一找,瓜分世界的是哪些列强?哪个国家占有的殖民地最多?瓜分世界的列强有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时、荷兰、俄国。英国占有的殖民地最多。说一说非洲在短期内几乎被列强瓜分殆尽的原因。随着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阶段过渡,列强加紧了对外扩张,而在当时,亚洲基本上已被瓜分完毕,美国不许欧洲列强染指南美,故非洲自然成为列强争夺的焦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技术上的巨大进步,为列强瓜分非洲提供了技术保障;西方国家的探险家此时已基本完成对非洲内陆地区的地理探险活动,为殖民者进一步深入非洲提供了可能;非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苏伊士运河的开通进一步提高了非

2、洲的战略地位,也便利了列强的入侵。P4从图示中可以得知,陆海军人数增长较快的是哪些个国家?俄国、法国和德国书中将欧洲军备竞赛视为一种对他国施加政治压力的手段,认为其根本动机是推动地域扩张,为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寻找出路。这种看法将军备竞赛视为与任何其他形式的生存斗争没有区别的正常的竞争方式,是在为军备竞赛作辩护。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如德国经济发展迅速,赶上并超过了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但殖民地却基本被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瓜分完毕,因此德国同英、法等国矛盾激化,彼此间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实际上,上述各国疯狂扩充军备的目的只是为了争夺霸权、瓜分世界。P6归纳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各种因素。帝国主义

3、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抢占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极端民族主义、军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萨拉热窝事件。 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德国统治者趁机鼓动奥匈帝国发动战争,说:“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想一想,德国统治者为什么作出这样的判断?在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德国渴望重新瓜分世界的愿望最为强烈。萨拉热窝事件提供了一个发动战争的借口,所以德国趁机鼓动奥匈帝国发动战争,以通过战争方式获得更多的殖民地。萨拉热窝事件正好为其提供了契机P7 19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但是,一些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陆续在战场上使用,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想一想,人类应该如何更好地运用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一柄双

4、刃剑。科技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科技的进步,人类社会发展将会是极其缓慢的,只有将科学技术真正用于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人类生活,才能促进人们对世界、对未来的探索,推动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当科学技术的成果运用到军事领域,特别是在战争状态下,传统武器的改进与新式武器的研制,使战争变得更加残酷,人类面临的威胁也更大。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参战国,利用科学技术,不断制造和使用新式武器,如飞机、坦克、毒气弹等,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所以,我们应该把科学技术用于生产生活中,用在造福人类上,用在推动社会发展上,而不是应用于战争。 P9 结合克里孟梭的话,想象并描述一下巴黎和会是在怎样的气氛中召开的?

5、 巴黎和会占主导地位的是五大国,其中美、英、法为三巨头。各参会国家地位的不平等以及各大国为实现各自利益的争吵,意味着会议的氛围并不友好。回顾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你认为巴黎和会能够达成和平协议吗?为什么?不能。原因:巴黎和会是一次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各国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针锋相对,尔虞我诈,同时对战败国的掠夺也会激起战败国的复仇情绪。从以上资料中,你能看出哪些国家达到了它们的目的?法国收回了被德国占领的领土,并达到了限制德国军事的目的;奥地利获得了独立;英国达到了维持欧洲大陆均势的目的;日本达到了将一战时攫取德国在山东权益合法化的目的。 中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但是凡尔赛和约

6、却规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攫取的权益转让给日本。中国代表团成为唯一一个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的国家。想一想,中国为什么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其收回德国在山东权益的合理要求遭到巴黎和会的无理拒绝,凡尔赛和约还把德国在山东攫取的权益转让给日本。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作业本P4最后一题:凡尔赛合约是不公平的,会导致战败国强烈的复仇主义情绪产生,无视了被压迫民族的利益,并且只是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关系,使矛盾得到缓解,但并未完全消除,是不能长期维持下去的。 P10 比较上述两幅地图,说一说战争前后欧洲版图发生了哪些变化。一是在原来奥匈帝国领土上,出现了许多新的国家:如奥地利、匈牙利

7、、捷克斯洛伐克等。二是巴尔干地区新出现了塞尔维亚一克罗地亚一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改称南斯拉夫王国)。三是波兰重新建国。四是奥斯曼帝国解体。五是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和世界经济慢慢复苏并有所发展。国际贸易逐步恢复,1924年开始超过战前水平,1929年的贸易周转总额比1913年增长了30%。结合材料,说明你对凡尔赛体系下的和平的理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世界经济开始恢复和发展,说明凡尔赛体系在稳定秩序和发展经济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凡尔赛体系只是暂时调整了各国之间的矛盾,体系内部矛盾重重,不可能永久维持下去。P11根据上述数字,说一说列强对中国经济的强力控制

8、要达到什么目的。列强通过多种方式强力控制中国的经济,不仅是为了掠夺资源,获取高额利润;它们还想把中国变成自己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继而使中国变成其殖民地,最终完全控制中国。面对列强经济势力深入中国,有一些不同的观点。你认同下列观点吗?对此,你有何看法?答案一:观点1和观点2都是正确的,即列强经济控制给中国带来双重影响。列强控制中国的市场,获取了高额利润,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技术,培养了中国本土人才,但其压制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危害是巨大的。答案二:两种说法都不全面。我们应该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这一问题,既要看到列强的经济掠夺对中国

9、的危害,也要看到它在客观上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如近代技术和创新精神等。 P13结合孙中山的这段话,用自己的语言描述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可以从政治方面,也可以从经济领域,还可以从思想文化领域,等等。政治方面,帝国主义列强控制清政府,民族危机加重。经济领域,列强加紧对中国的掠夺。思想文化领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面对当时的中国局势,也有革命者发出“要革命的,这时可以革了,过了这时就没有命了”的呐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呐喊?在辛亥革命前短短十几年内,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并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列强在华纷纷划分势力范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并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日俄两国在中国土地上开

10、战,极端深重的民族危机使人们痛感面临亡国灭种的险境。革命者的呐喊是为唤醒中国民众起来革命,救亡图存。因此,“救亡”成为当时千百万中国人最强烈的要求。P15从地理位置看,武汉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而湖北又素有九省通衢之称,交通便利,加上近代通信、传媒(报纸)等事业的发展,便于传播革命思想。从革命基础看,武汉是帝国主义入侵较早的地区,当地人民不断掀起的反帝斗争为武昌起义奠定了群众基础;湖北两个重要的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都在武汉,是革命力量最集中的地方,在同盟会影响下,文学社、共进会的成员深入到湖北新军中做了大量的宣传、组织工作。P18 政治上:将临时政府从南京迁往北京;改组内阁,委任自己的亲信为

11、内阁总理;想办法削弱革命派的力量;胁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全面控制国会;恢复帝制。军事上:加强北洋军,削弱革命军。对外关系上:擅自签订合同,向列强借款;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变化:总统任期无限,无需改选;总统继承人由现行总统推荐。虽然袁世凯在表面上支持民主,但其统治实质上和君主专制没有多大区别。P19数一数,民国初期的主要军阀派系有哪些?然后在地图上指出各军阀控制的范围。皖系军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陕西)、直系军阀(湖北、江西、江苏及直隶)、奉系军阀(奉天、黑龙江、吉林)、滇系军阀(云南、贵州、四川南部)、山西军阀(山西)、桂系军阀(广东、广西、湖南南部)。从这张地图上,你感

12、觉当时中国处于怎样的一种局面?用一个词形容一下。军阀割据混战第二单元P48试一试,请你用白话文帮胡适回一封电报。然后比照胡适的回答,说一说你的感受。电报:干不了,谢谢。白话文较文言文,文体自由,言简意赅。“干不了”含有“才疏学浅,恐难胜任”之意,“谢谢”既对友人费心介绍表示感谢,又暗示了拒绝之意。结合当时中国普通民众的文化水平,比较白话文与文言文,说一说白话文在向大众传播新思想方面具有哪些优势?白话文通俗易懂,容易被广大劳动人民接受、理解,同时,白话文的表述言简意赅,可以注入新的思想、新的内容,便于新思想的广泛传播。P49结合第一单元的内容,想一想,为什么中国在巴黎和会上遭到不平等对待?落后就

13、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国强则民不受辱,国衰则民衰。陈独秀在巴黎和会前后对威尔逊评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如果生活在那个时代,当你听到巴黎和会上传来的消息,心情又会怎样?看清了巴黎和会上操纵会议的列强的真面目,在外交舞台上都是国家利益至上。心情:愤怒、感到屈辱。你是如何理解顾维钧所说的“如此之惨”与“如愿以偿”的?“如此之惨”是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超乎想象;“如愿以偿”是说日本最终获得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P51u 激发青年的爱国热情:首先站出来的是青年学生,北京各校学生三千多人齐集天安门,游行示威,遭到北洋政府的镇压。第二天,北京学生举行总罢课,各地学生纷纷响应。学生成为运动的先锋,迸发出

14、了爱国热情。u 掀起反帝运动:运动是由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的,斗争的矛头直指帝国主义,学生示威游行,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成为全国性的广泛的群众反帝爱国运动。u 加速了新文化运动的步伐:五四运动在新文化运动推动下发生,又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五四运动促使新文化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是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u 提高了女性的地位:运动中,女学生走上街头与男学生一起为国家的命运奔走呼号,这不仅意味着五四运动成为全体中国青年共同参与的一项爱国运动,也意味着女性地位的提高。u 其他方面的影响:解放了思想,提高了工人阶级的地位等。P52 结合当时的中国国情,想一想,李

15、大钊的文章、毛泽东和董必武的回忆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当时的中国只有向俄国学习,走革命的道路才能改变中国现状。十月革命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全世界的传播,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促使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学习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这些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 P53 你认为陈独秀的话有什么道理?为什么先进分子要到工人中去宣传马克思主义?认识到工人阶级的重要性。工人阶级亦称无产阶级,是当时社会组织结构的重要成分,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先进分子到工人中去宣传马克思主义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扩大其影响力,有助于培养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为无

16、产阶级政党的成立准备条件。你觉得这种宣传方式能够起到怎样的效果?突出工人阶级的重要性,增强工人阶级参与革命的热情,扩大革命队伍。P51根据示意图,说一说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国内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于北京、上海、济南、武昌、长沙、广州等经济、思想、文化和教育都比较发达的大城市;同时,旅日、旅法华人中的先进分子,也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P56为了完成革命,孙中山采取了哪些措施?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创办黄埔军校。说一说,对联体现了军校什么样的创办宗旨。黄埔军校创办的目的是为革命培养军事人才,其宗旨表明只有具备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才能真正投入到革命斗争中。孙中山的创校宗旨正是“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