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地理教学案例的处理方法.pdf

上传人:da****in 文档编号:115609308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88.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地理教学案例的处理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谈地理教学案例的处理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地理教学案例的处理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地理教学案例的处理方法.pdf(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学经验 谈地理教学案例的处理方法 宁夏固原市第二 中学 樊军志宁夏六盘山高级 中学党喜奎 实施案例教学, 是新课程实践中的一大亮点。 但 如何处理教学案例 , 却是一个难点问题。 本文 以中图 版高中地理教材模块 3 ( 区域地 理) 为例, 结合 多年 的教学实践, 抛砖引玉, 谈谈 自己的做法。 一 、经 典案例 多样 化 教材中的经典案例, 知识性强 、 影响面广、 示范 作用明显 、 学习和研究价值较大, 是实施案例教学最 主要的载体 。 中图版模块 3 教材选用大量经典案例, 如 山西煤炭资源的开发、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 治理、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等,

2、 这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案例 , 在中国乃至世 界范围内都有一定的影响, 有较大的借鉴探索价值。 以这些案例为素材 , 组织教学, 既有利于学生形成完 整的知识结构, 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 也有利于可持 续发展观念的内化和提升。具体案例类型、特点不 同, 处理 的思路和方法也不相同, 可采取多样化的方 法 。 1 数据化 运用科学数据, 说 明论证问题, 具有较强的说服 力, 也有助于学生地理科学意识的培养。 在平时的教 学过程 中, 应注意从权威 的科学论文 、 调查报告、 专 业期刊和 网络收集有教学价值的地理数据 ,对教学 案例进行定量化的处理。 在学习 “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 流失的治

3、理 ” 的案例时, 可列举下列数据 : 黄土 高原 水土流失严重 区每年土壤的流失厚度达 0 2 5 O 6 厘米 , 损失氮、 磷 、 钾等肥料 4 0 0 0万吨, 相 当于我国 上世纪 8 0年代化肥的年产量 。中游郑州、 开封等河 段泥沙淤积导致河床高出地面近 1 O 米。 下游黄河三 角洲入海泥沙每年造陆 6 0 0 “ - - 2 0 0 0公顷。通过具体 数据的解读 ,学生深刻感受到水土流失的不仅是泥 沙, 也是 中华民族 的“ 血液 ” , 增强了保护生态环境、 治理水土流失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 生活化 联系生活实践, 处理经典案例, 让案例 向学生的 生活经验延伸, 既有助

4、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也有助于 分析、 推理等多项思维能力的发展。 如根据黄土高原 年流失 4 0 0 0万吨氮、 磷、 钾等肥料的事实, 可诊断黄 土高原患有“ 糖尿病” , 引导学生按照慢性病的病理 认识水土流失,并引出治理的基本措施 : “ 中西医结 合治疗” 。 “ 中医 植树种草 , 运用生物措施; “ 西医” 外 科手术, 采取工程措施, 打坝淤地 、 修建水库、 平整梯 田等 。 “ 病灶 位 置在“ 沟壑区 ” , 故应加强小流域综合 治理措施。这种思路符合学生生活经验 , 通过“ 打 比 方” 的方式, 很好地处理了教材的重难点问题, 极大 地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3 结构化

5、 大多数经典案例知识结构完整。 在学习时, 首先 宜从地理事实中进行知识梳理, 向规律化 、 原理化转 化, 为迁移 、 应用构建基本的思路 。 如学习“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治理 ” 的案例, 可 引导学生阅读 图文资料 , 梳理地理事 实材料 , 从背景 、 原因、 危害、 到措施 , 逐 层剖析, 探究知识的内在联系。 原因分析着眼于生态 环境 问题成 因的归纳 : 自然原 因( 气候 、 地貌 、 植被 、 土壤等) , 人 为原因 ( 人 口数量 多、 不合理利用资源 、 生产方式落后等) 。危害分析抓住四个维度: 对自然 环境 的危害、 对人文环境 的危害 、 对本地 区的危害、 对

6、其它地区的危害 , 突出辩证思维, 特别是补充水土 流失有利下游造陆。 治理措施根据逻辑关系推理, 从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中发现生物措施、工程措 施;从水土流失严重区分布中发现到小流域综合治 理措施; 从人地关系的矛盾中提出开发性治理措施, 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生产体系。 4 程序化 案例代表性强,示范作用明显。通过案例的剖 析, 形成一般性解决问题 的模式 , 举一反三 , 迁移应 用, 即程序化过程。通过对“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治理” 的探究, 形成研究“ 水土流失类问题” 的一般思 路 : 成 因 ( 自然原 因、 人为原因) 危害 ( 对 自然环 境危害、 对人文环境的危害 、

7、 对本区危害、 对其它 区 域危害) 措施( 生物措施、 工程措施等) 。不仅会 分析北方黄土地的水土流失,也会研究南方低山丘 陵地 区“ 红土地的水土流失” 、 东北松嫩平原“ 黑土地 的水土流失 ” , 这才是案例学习的核心 目标。 二 、 生活案例规范化 2 5 生活案例起点低、 经验性强、 接近学生生活, 承 载“ 生活中有用 的地理知识” 。恰当地选择和整合生 活案例 , 既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又有利于地理原 理和规律与生产、 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如学习“ 德 国鲁尔区的探索” 的案例 , 虽然案例示范性强, 但与 中西部地区农村学生的生活经验距离较远 。 围绕“ 鲁 尔区的探索

8、 ” , 采取 比较探究 的方式, 引入宁夏本地 “ 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 ” 的案例 , 从区位条件、 发 展中面临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等方面进行 比较 , 借鉴鲁尔区的成功经验,促进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 建设。 这样 , 既有利于学生对资源性地区( 城市) 持续 发展理论的理解, 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 积极 投身家乡建设的社会责任感的建立。 生活案例 的选择应着眼于师生共 同关注点, 从 网络、 电视、 报纸等多种媒体中选择地理性强、 时代 特征明显的“ 综合性” 话题整合为规范化的案例。切 忌转化为时事趣闻或个人经验,采取举例的方式论 证地理问题。 案例要求图文结合, 图像突出

9、地理学科 特征; 文字可叙述描写, 也可夹叙夹议, 融地理知识 与时事信息于一体。 三 、 热 点案例地 理化 热点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运用热点案例教学, 时 代感、 现实性强, 为地理原理和规律的应用创造 良好 的情境 , 促使课堂教学开放, 克服教材信息滞后等缺 陷。 区域地理热点主要包括三大类: 人 口、 资源、 环境 和可持续发展话题; 重大工程项 目的建设 ; 中国及世 界的热点区域等。热点问题涉及面广 , 横跨社会、 科 学、 技术等多学科领域, 所以, 运用热点案例教学需 从地理角度整合资源, 选编地理热点案例 , 运用地理 原理解决热点问题, 案例类型不同, 具体的整合思路 和

10、方法也不相同。 1 选编地理热点案例 地理热点案例应突出区域性、 综合性、 时代性等 学科特点。 材料承载最新地理信息和知识, 图表信息 承载地理事象的时空变化特征,实现热点问题的地 理表达。 如在学习“ 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案例时, 结 合最新“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 ” 建设经过本地的事实, 从时间、 背景、 起点、 终点、 沿线省份及意义等方面组 织材料, 并配以“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 分布图, 编制热 点教学案例 , 迁移“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 ” 的思路方法, 探究“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 ” 建设的背景、 原因和影响 。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 促使学习走向社会 。 2 设计地理问题 2 6

11、 热点问题复杂,需调动多学科知识协作解决问 题 。受课堂教学时间等因素的限制, 为增强针对性,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地理课应着眼于地理信息的 解读、 运用地理原理解决热点问题。所以, 需要设计 地理学科问题。 地理设问经常考虑分布 、 成因、 特征、 影响、 结构、 区位等方面 ; 要求学生进行分析、 判断、 举例、 概括、 说明、 评价、 描述、 等逻辑思维过程。 如学 习老工业基地发展 问题 , 经常会选择 中国东北辽中 南工业基地 ” 的案例, 可分析区位、 特点、 分 布等方 面。若探讨振 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 的“ 原因、 意 义 ” 等方面, 问题切 口太大, 超 出地理学科的范围

12、, 课 堂教学效率会下降。 四 、 高 考案例 导 向化 高考试题,特别是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中的综 合题 , 经常选择合适 的图文材料 ( 区域案例) 设置情 境, 考查学生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及运用 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 2 0 0 8年的高考地理试 题 , 不同省份区域案例类型差异较大。全 国 I 卷 3 9 题以“ 土尔扈特人回归,为素材, 设计历史案例情境, 要求分析土尔扈特人回归途中来自自然的威胁及区 域环境水资源丰富的原因。 需要学生调动“ 影响水资 源的因素” 、 “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等原理性知识和 本地区环境特征等 区域地理知识。试题承载浓厚的 文史知识

13、, 便于对学生人文素养 的考查。四川卷 3 9 题 以“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治理 ” 为素材 , 设计 国外案例情境,要求学生说明开发对 区域环境 的影 响及治理措施并评价治理措施的效益。答题时既需 要调动“ 流域开发 ” 的相关原理性知识, 也需要解读 材料, 获取区域背景知识 ,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可持续 发展的主题 。 山东卷 2 9题 改革开放 3 O年来中国 城市化进程” 为素材 , 设计热点案例情景 , 要求学生 分析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并评价西部发展大城 市的合理性, 需要学生调动“ 城市化进程和影响城市 区位的因素 等 原理性知识, 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特色 的城市化道路。 运用这些古今 中外的经典案例, 组织 教学, 为课堂案例教学提供导向化的启示。 高考不会考查教材中的案例 ,案例只是信息的 载体,通过案例教学,应引导学生解读各种地理信 息,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能力。案例是范例, 案例 教学的目标是举一反三, 学会迁移和应用。 在案例教 学的过程中应着眼于原理性知识的整理,形成解决 问题 的一般思路, 即程序性知识, 再组织科学的学科 术语, 表达 阐述 问题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