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1-4章经典试题有标准答案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5600418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1-4章经典试题有标准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1-4章经典试题有标准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1-4章经典试题有标准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1-4章经典试题有标准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1-4章经典试题有标准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1-4章经典试题有标准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1-4章经典试题有标准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辉高14-15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二次阶段性考试 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60分)1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 C人的正常肤色与白化病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2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出显性和隐性关系的是( )紫花紫花紫花 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紫花白花紫花 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A B C D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不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B杂种后代中显现不同性状的现象称性状分离C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D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2、4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 )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B子二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C测交后代性状的分离比为1:1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5基因型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下图能正确表示子代中杂合体所占比例(纵坐标)与自交代数(横坐标)之间关系的曲线是 ( ) A B C D6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他们的双亲中都有一个白化病患者。预计他们生育一个白化病男孩的概率是 ( )A12.5% B25% C75% D50%7具独立遗传的两对基因的两个杂合体杂交,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那么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DAaBBaaBb 8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

3、(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311。“个体X”的基因型为( )ABbCc BBbcc CbbCc Dbbcc 9基因型Aabb与AaBb的个体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其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全部后代的( )A3/8 B1/4 C5/8 D1/810人类多指基因(T)对正常(t)是显性,白化基因(a)对正常(A)是隐性,它们都在常染色体上,而且都是独立遗传的。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和手指正常的

4、孩子,则下一个孩子只有一种病和有两种病的概率分别是( ) A3/41/4 B1/21/8 C1/41/4 D1/41/811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B.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C.染色体复制两次,细胞分裂一次D.染色体复制两次,细胞分裂两次1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A.减数第一次分裂 B.减数第二次分裂 C.减数分裂间期 D.减数分裂末期13右下图是同一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和 B动物睾丸中不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C所示的细胞中不可能有基因重组 D上述细胞中有8个染色单

5、体的是14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点是( )A.同源染色体联会 B.染色体复制 C.同源染色体分离 D.着丝点分裂15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同源染色体是有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的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 在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A. B. C. D.16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能保持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是由于有( )A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 B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D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17下图是某生物的精子细胞,根据图中的染色体类型和数目,判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A B C D18二倍体生物

6、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的含量的变化如下图甲、乙、丙所示。图中的均涉及DNA分子减半,其原因完全相同的是()A B C D19下列有关伴性遗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X染色体上的基因并非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伴性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CY染色体上有很少X染色体上基因的等位基因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具有交叉遗传现象20性染色体存在于( )A精子 B卵细胞 C体细胞 D以上三种细胞21右图为患红绿色盲的某家族系谱图,该病为隐性伴性遗传,其中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 ( )A1 B2 C3 D422噬菌体侵染细菌繁殖形成的子代噬菌体( ) A含有细菌的氨基酸,都不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核苷酸 B含有细菌

7、的核苷酸,都不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氨基酸 C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核苷酸,不含有细菌的氨基酸 D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氨基酸,不含有细菌的核苷酸23下述关于双链DNA分子的一些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 ) A一条链中A和T的数量相等,则互补链中A和T的数量也相等 B一条链中G为C的2倍,则互补链中G为C的0.5倍 C一条链中ATGC = 1234,则互补链中相应的碱基比为2143 D一条链的GT = 12,则互补链的CA = 2124、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因为()A.绝大多数生物由DNA携带遗传信息 B.DNA分布在染色体上 C.DNA是唯一能指导蛋白质合成的物质 D.只有DNA能够自我复制25.下列有关D

8、NA分子复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复制主要场所是细胞核 B.边解旋边复制 C.复制需要氨基酸和酶D.复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26、在一个DNA分子中,腺嘌呤和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42%,若其中一条链中的胞嘧啶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4%,胸腺嘧啶占30%,则在其互补链上,胞嘧啶和胸腺嘧啶分别占( )A、12%和34% B、21%和24% C、34%和12% D、58%和30%27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然后用这种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则新形成的第一代噬菌体中( )A含32P和35S B不含32P和35S.含32P,不含35S D含35S,不含32P28在肺炎双球

9、菌转化实验中,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能在小鼠体内出现的细菌类型有( )有毒R型 无毒R型 有毒S型 无毒S型ABCD29若DNA分子中一条链的碱基ACTGl234,则另一条链上ACTG的值为( )Al234B34l2C4321D132430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G)/(TC)0.5,则另一条链和整个分子中上述比例分别等于( )A2和1B0.5和0.5C0.5和1D1和131有两条互补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DNA分子为第一代,经过两次复制得到的第三代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链中与原来第一代DNA分子一条链的碱基序列相同的有( )A1条B2条C3条D4条32噬菌体

10、侵染细菌的正确顺序是( )A注入吸附释放组装复制B复制组装释放吸附注入C吸附注入复制组装释放D吸附注入组装复制释放33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分别形成( )ADNA、RNA、蛋白质 BDNA、RNA、氨基酸CDNA、RNA、核糖体 D核苷酸、RNA、蛋白质34密码子是指( )ADNA上的碱基排列顺序B转运RNA分子一端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碱基排列顺序C信使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这三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D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排列顺序35决定信使RNA中核苷酸顺序的是( )A转运RNA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B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C核糖体RNA中的核苷酸排列顺序D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

11、顺序36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体现在( )ADNA的复制过程中 B转录过程中C翻译过程中 D以上各种过程中37一个转运RNA的一端三个碱基是CGA,此转运RNA转运的氨基酸是( )A精氨酸(密码子CGA) B丙氨酸(密码子GCU)C酪氨酸(密码子UAU) D谷氨酸(密码子GAG)38.在下列过程中,正常情况下动植物细胞中都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B C D 39实验室内模拟生物体DNA复制所必须的条件是下列的哪几个( )酶 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ATP DNA分子 mRNA tRNA 适宜的温度 适宜的酸碱度 A B C D40下表中决定丝氨酸的密码子是( )DNAGCG转运RNAU信使RNAC氨基酸丝氨酸ATCG BCCG CAGC DUGC二、非选择题 41(10分)小麦的毛颖和光颖是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由P、p基因控制),抗锈和感锈是另一对相对性状(由R、r控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以纯种毛颖感锈(甲)和纯种光颖抗锈(乙)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毛颖抗锈(丙)。再用F1与丁进行杂交, F2有四种表现型,对每对相对性状的植株数目作出的统计结果如右图:(1)丁的基因型是 。(2)F2中,基因型为ppRR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光颖抗锈植株所占的比例是 。(3)F2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