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数据处理“误差论述与数据处理”网络课程的建设与模板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15576580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数据处理“误差论述与数据处理”网络课程的建设与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数据处理“误差论述与数据处理”网络课程的建设与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数据处理“误差论述与数据处理”网络课程的建设与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数据处理“误差论述与数据处理”网络课程的建设与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数据处理“误差论述与数据处理”网络课程的建设与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数据处理“误差论述与数据处理”网络课程的建设与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数据处理“误差论述与数据处理”网络课程的建设与模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数据处理“误差论述与数据处理”网络课程的建设与模板内容导读:设过程中,课程建设小组按照专业培养方案以及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指导思想,对本课程的网络课程建设进行“较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整体的”规划。依据学生掌握的知识背景和学习需求来编排内容,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开展网络课程的建设;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关注学生主体的认知、情感需求,协助学生实现其学习 摘要:针对“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内容抽象、理论性强及课时量有限、师生互相沟通不方便等不足,对“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网络课程建设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与实践。从建设“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网络课程的必要性以及该课程

2、的建设情况进行了多方面的阐述,最后对“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网络课程建设体会进行了总结。关键词: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网络课程;建设实践作者简介:王飞(1977-),男,山东滨州人,常熟理工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讲师;谢启(1974-),男,江西吉水人,常熟理工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讲师。(江苏常熟215500)1007-0079(2012)32-0063-02“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主要针对测试、控制与仪器技术有共同需求的“准确性”所设立的一门课程。准确性确切地说是测量的准确性,对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科学研究的准确性和

3、工程实践的适用性。因此,研究误差理论以及合理地处理数据从而最大程度降低误差的影响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就是为此设立的一门课程。“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针对几何量、机械量和其他相关物理量,重点介绍科学实验和工程实践中常用的静态测量、动态测量的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主要内容包括:误差的性质与处理、合成与分配、测量不确定度、线性参数的最小二乘法处理、回归分析、动态测试数据处理基本方法、动态测量误差及其评定等知识。该课程是一门抽象、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在有限的学时条件下,如何培养出既懂理论又熟悉实践且能够从工程整体观念分析和设计系统的学生是该课程教育的研究重点。

4、计算机网络的多媒体功能、信息获取功能、实时互动功能等使得网络辅助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对于促进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和吸收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1,2本文从几个方面阐述了课程教学小组对“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网络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情况。源于:论文参考文献一、建设“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网络课程的必要性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和网络应用得到了极大的推广,这为高校开展网络课程开启了方便之门。网络课程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多种现代化信息技术,将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资源、课程实现、课程内容与现代化信息技术有机结合,从而提高教育与学习的效率,进而创建网络环境下以学生为中

5、心的全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3网络课程由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和学习理论指导,利用网络这个便利和高效的平台展现出来的某门课程(学科)的教学及相关活动的总和,其学习过程具有协作性、交互性、开放性、共享性以及自主性等基本特征。经过不断发展,网络课程已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尤其在高等院校中,网络课程的建设对改善资源和信息共享、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及减少由于校区分隔所带来的不便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网络的灵活应用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影响也在不断扩大。在校园网内建设“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网络课程的优势体现在:首先,方便利用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交互式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

6、学习印象;其次,可以摆脱授课的空间约束,使学生能够在任意时间和更多地点重温课程的教学内容;再次,能够利用网络平台实现教学内容的动态演示、回放等,使抽象的疑难问题变得更加具体,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通过以上有利条件,最终实现达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习质量的目的。4因此,建设“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网络课程是极其必要的。二、“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网络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网络课程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学习的需要进行建设。在“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网络课程建设过程中,课程建设小组按照专业培养方案以及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指导思想,对本课程的网络课

7、程建设进行“较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整体的”规划。依据学生掌握的知识背景和学习需求来编排内容,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开展网络课程的建设;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关注学生主体的认知、情感需求,协助学生实现其学习目标。网络课程的开发为学习者设置模拟真实的学习情景,搭建协作学习平台,鼓励进行小组协作、角色扮演、讨论问题等。教师通过网络课程可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行为,并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除了根据主客体的需求和规划实现网络课程的建设外,网络平台所具备的有利条件也需要尽量展现。网络平台可加强师资队伍自身专业知识的获取和上一页123下一页 利用最新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将课程相关知识以更加形象和具体的方式展示出

8、来,这对于促进学生学习和理解该课程有着极大的帮助。“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网络课程的建设从学生需要、教学规划及网络平台所具备的优势这些方面考虑和出发,构建由课程通知、教学队伍情况、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多媒体课件、授课教案、网络资源、课外参考、在线测试、工具、交流、讨论板、新闻共十四个功能模块组成的网络课程。网络课程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各模块的主要功能如下所述:1.课程通知根据课程的安排和需要,将与本门课程相关的各种通知,如课程安排、作业布置与提交、资料查找等在此处发布,让学生能够随时关注本课程的动态,跟紧课程的学习;另外,学校信息办的系统通知也在本模块转发,让学生及时掌握学校发布的各

9、种通知。2.教学队伍情况提供课程建设队伍中各教师的相关信息,包括个人简历、学历、职称、研究方向、教学成果与联系方式等。为学生积极开展课外的学习提供方便之门,鼓励学生课外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咨询相关教师,加强师生互动,改变传统的固定地点、固定时间和固定教师授课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3.课程简介根据对“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知识的要求,提供本课程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对学生初步了解、准备和学习该课程起到了帮助作用。通过简介,学生能够初步了解该课程所涉及的知识、课程的学习需要具备的相关知识、课程的难易程度、学习重点、难点等,使学生有相应的学习准备和参考适合的学习方法。4.教学大纲根据课程

10、的需要和培养目标编写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按章节划分课程内容,能体现每章节重点、难点并提供合理的学习方法供学生参考,从而使学生能有的放矢的学习;同时,教学大纲提供了本课程的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学时学分、指定教材、考核方式、参考资料等信息供学生参考,告知学生该课程的性质、学分和考核等重要信息,使学生保证足够的关注度,从而对于学生掌握足够的知识和顺利通过该课程提供了保障。5.教学进度表教学进度表包括不同专业本门课程的教学进度。教学进度表以“周”为单位设计学习进度,含学习内容、授课时数、授课方式等。6.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是网络课程建设的重点,这一模块提供了与教材内容同步的电子课件,目的是与课堂授课

11、统一。电子课件内容涉及每个章节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其最大特点是集视频图像、音频、文字于一体,使枯燥的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另外,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使用通俗易懂、条理清晰、深入浅出,这为学生的自学提供了便利。网络课程是为了让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学到新知识、新内容,因此,教师需要及时更新和丰富课程的相关内容,保证课程的吸引力。7.授课教案授课教案是为了方便学生熟悉和掌握教学进度及内容所设计的工作模块,提供本课程的教案,以教学章节为单位,方便学生自主选择学习。8.外部链接与课外参考误差的研究与数据处理方法发展极其迅速,学生需要更快、更好地了解本课程所涉及领域的发展动态。本模块提供与本课程相关的前沿信息,

12、提供与本课程相关的网络资源链接,包括论文链接、网站链接等,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本门课程在信息时代的应用前景。课外参考包括参考书籍、可直接阅读的电子书籍、例题精解和相关网站这四部分内容。本模块提供与本课程相关的前沿信息及相配套的参考资料。9.在线测试网络平台不仅便利学生的学习,同时也方便教师与学生的进一步交互,其中测试环节可以脱离传统课堂的约束,扩展到网络平台上。可以在阶段性知识学习后实现及时摸底测评,在线测试模块则实现该功能。在线测试包括模拟考试试卷、习题集、阶段性练习三部分内容,可提供每章节完整的习题,包括思考题、讨论题及作业题。有用于阶段自测、期末模拟考试的试题库及相应的参考和提示。10.工具

13、、交流及讨论板工具可提供个人有关一些信息,可用于网络交互,实现学生网上递交作业,教师网上批阅。交流和讨论可用于网络交互,实现学生网上递交作业,教师网上批阅与开展师生在线讨论、答疑等。这样可以有效增加师生的课外交流次数,为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疑问提供了方便。另外,授课教师通过讨论区与学生的讨论和沟通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学习难点和共性问题,以便在课堂讲授中针对性地加以解决。三、“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网络课程建设的几点体会“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网络课程建设对课程相应信息、材料等资源的积累和师资队伍的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课程建设小组中教师不断搜索、查阅相关资料和收集网络资源的过程,也是

14、不断加强师资队伍自身专业知识的获取和 更新的过程。梯队中各授课教师通过不断学习和总结教改成果和经验,对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也会产生极其有益的影响。另外,相关教改成果和体会可以凝练总结成教研论文,可以与更多的师生分享和交流。搭建一个符合高等院校教学应用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特性的、具有先进技术的、便于使用和稳定性好的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网络课程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工作,相反地,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会不断有新的知识内容和展示方式出现。因此,需要不断的将新元素、新知识、新技术引入到本课程网络平台中,不断丰富网络课程的展示,扩展网络课程的功能,深入开展网络课程建设。学习和借鉴的平台有清华大学的TH

15、EOL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作为课程建设的技术支撑平台,它具有国外Blackboard 等网络教学平台不可比拟的品质。目前,约有200多所院校在合作应用。另一个例子就是北京大学网络教学平台,它是一个齐集“通知发布”、“课程信息查询”、“多媒体视频点播”等功能于一身的综合系统。提高和完善学生使用网络教学辅助平台的网络条件。除了需要搭建一个具备稳定性、方便性、先进性和易于使用性于一身的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外,还需要为频繁使用该平台的师生,特别是为学生创造一个畅通的校园网环境。有了方便和畅通的校园网环境,学生的学习才真正能够方便和快捷。因此,网络辅助教学平台能否有效开展,学生的校园网使用是否便利是重要前提。四、结语“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网络课程的建设、课程资源的整合严格遵照学校要求,从资源的收集到网络技术的应用、网络课程的推广都力求规范、完整。网络课程的结构必须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内容安排更加人性化,以期给学生最大的自主权。教学内容数字化的目的是把教学内容与多种行之有效的多种媒体形式进行有机整合,把教学活动与先进的网络技术进行整合,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更加便捷的自主学习平台。参考文献:陈斌,卢勃.香港公开大学网络课程建设及其启示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9(4):5-9.张进宝,李松,陈鹏.网络课程内涵及其建设的核心要素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1):61-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