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最美的坟墓教育教学设计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5575840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育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育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育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育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育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育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间最美的坟墓教育教学设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间最美的坟墓教学设计 作者: 日期:10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学设计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学设计(1课时) 思薇特W所教年级专业职高一年级旅游专业教科书高等教育出版社语文(基础模块)下册设计主题走近托尔斯泰, 感悟世间“最美” 1.整体设计思路说明世间最美的坟墓是一篇平淡其外激情其中的散文。作家茨威格于1928年到俄国旅行,拜谒了托尔斯泰墓,他有感于托墓的逼人的朴素,称颂它为“世间最美的坟墓”。表面看这似乎是一篇游记记游托尔斯泰墓,但在实质上它是一篇抒情散文,借游览托尔斯泰墓抒发作者对这位伟大作家的崇敬之情,并表达这样一种观念:精神的力量可以长久地震撼人们的心灵,并让人们永久记住。所以学习这篇散文,

2、要求学生了解托尔斯泰,着重引导学生体味作者抒发的对托尔斯泰的敬仰之情,引导学生注意理解“朴素美”、“人格美”的深刻内涵,从而理解世间“最美”。设计思路:课前音乐情感铺垫导入引发对“最美”的思考整体感知及走近作者眼中的“最美”感受托尔斯泰这个人物理解为何被称为是“最美”。根据中职语文教学大纲的建议,恰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挥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我透过网络搜集相关信息、资源,在课上利用图片、视频等辅助学生对于课文的学习和理解。2.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教学内容世间最美的坟墓为本教材第四单元阅读与欣赏部分的第二篇课文,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一篇游记,文中描绘了世界文豪托

3、尔斯泰坟墓“逼人的朴素”,抒发了对托尔斯泰的无比敬仰之情。全文言简意丰,简洁流畅;议论饱含激情,扣人心弦;描写细腻逼真,形神兼备。此外,衬托手法的大量运用,也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而本单元阅读与欣赏部分的学习重点是欣赏散文,欣赏重点又着重于散文的形象、意境、语言。所以对于本课文的学习有助于达成以上要求。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对象为职高一年级旅游专业学生。学生思维活跃,有创造性,有表现欲及较强的表达欲望,但相对的语文基础薄弱,欣赏作品的能力不强,认识较浅。对于作品中作者的情感,及“最美”的理解都存在一定问题,所以对于本课的设计首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为出发点。 3.教学目标、

4、重点、难点分析中职语文大纲明确提出注重阅读中的情感体验,感受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和艺术魅力,学会初步欣赏文学作品。就作品中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理解、体验或感悟。能辨识常见的修辞手法,体会文章中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结合本文实际和学生情况特设置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1了解托尔斯泰生平、作品及思想,引导学生体味作者对托尔斯泰的敬仰之情。2领会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3引导学生理解朴素美、人格美的深刻内涵,感悟美的真谛,培养健康的审美观。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味作者对托尔斯泰的敬仰之情,理解托尔斯泰墓“美在何处”,“为何最美”。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朴素美、人格美的深刻内

5、涵。4.教学方法分析现代教学理论要求:课堂教学要贯彻启发式原则,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根据本文内容及学生实际使用以下教学方法:指导阅读法、问导法、点拨法。而学生要做的是听朗读,阅读课文,用圈点、勾画、批注法。在教师指导下,理解课文含义和体味景物描写的作用。并抓关键词、句的读书法。5.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课前:播发钢琴曲威尼斯船歌,铺垫情感氛围步骤1:导入导语:人生的旅途中有多少个驿站?我想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回答,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生命终结无可避免,若说出生是起点的话,那么死亡就是终点,生命的最后的驿站就该是一个人永

6、远停留的地方。古往今来,世人对于这最后的驿站做了各种不同的诠释。比如至今还是人类的未解之迷的神秘的金字塔、中国历史上最雄伟规模最大的秦始皇陵、印度晶莹剔透的泰姬陵。但我想到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的一句话“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峻美”。对于这生命最后的驿站,茨威格发现了“世间最美的坟墓”那么你心目中“最美”的坟墓是怎么样的?你认为最美的条件是什么?导入过程中PPT展示金字塔、泰姬陵、兵马俑的图片【设计意图】:坟墓的概念学生都十分理解,就是人死后长眠之处,而称得上美的坟墓古往今来也很多,它们或宏伟或精美,但还没有哪一个被人称为是最美的。而对于学生来说,对于美的理解往往是浅层次的和不确定的,让他们一

7、下子就理解作者所谓的最美是十分困难的,所以在导入的过程中透过图片的铺垫,让学生产生疑问和引发他们思考,这些历史上的著名的墓地为什么都没有被称为是最美的,而究竟是怎样的一座坟墓会是作者所说的最美呢?如此导入,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思考。步骤2:整体感知(一)、听朗读1928年是托尔斯泰诞辰100周年,茨威格来到他的墓前,与这位伟人进行了一次独特的心灵交流。(在此通过PPT简单介绍作者茨威格)现在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看一看这最美的坟墓究竟是什么样的。(听朗读的过程中找出文中对托尔斯泰墓的描写。)【设计意图】:这篇文章的篇幅不长但情感丰富,听朗读一是使学生明确字音,二是让学生带着任务(找出对于托

8、尔斯泰墓的描写)听朗读能使学生注意力较集中的走进文本,通过作者的描写特别去感受一下这“最美”的坟墓究竟是怎么样的。在听朗读之前简单的介绍作者茨威格,是对于文学常识的一个简单补充。步骤3:走近“最美”的坟墓(一)、世间最美的坟墓究竟是什么样的?(找出文中对于托尔斯泰墓的描写的句子)明确:远离尘嚣,孤零零的躺在林阴里。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庇。他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的名字也没有。围在四周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风儿俯临在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

9、这片幽暗的土地。提问:1、 你觉得这应是一座_的坟墓?如果说够得上“最”的话,它应是“最_的坟墓”?参考:朴素。因为它只有:长方形土丘,几株大树,开满鲜花,不关闭的木栅栏;没有:守护者,管理者,十字架,墓碑,墓志铭,姓名【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对于托尔斯泰墓的描写中找出这座墓的特点,学生的回答会有很多种,比如简单,简陋等,目的就是引导学生感受这坟墓的朴素,去体会作者所说的逼人的朴素。2、这样的坟墓够得上“最美”吗?3、人们参观此墓时的心情如何?4、人们为什么会这样庄重肃穆?是否仅仅因他的坟墓极为朴素?如果这里面只是流浪汉或是不为人知的士兵,还会有如此感受吗?【设计意图】:以上几个问题的设置是让在

10、学生体会朴素的同时,去试着理解为什么这么朴素的坟墓会是最美的。第一个问题,学生的回答基本上都是否定的,似乎是够不上“最美”的。而问到人们参观墓地时的心情时,是让学生在快速阅读中找出答案。人们的心情是庄严肃穆的,接下去一个问题紧接着上一个问题,为什么人们是如此的心情,从而引出因为墓地主人是托尔斯泰,自然的带领学生去了解这个伟大的人物,去探寻朴素背后的人格精神。步骤4:感受托尔斯泰(一)、作者说“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的人物当中的一个。”那么托尔斯泰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的伟大体现在哪里?让我们走近他。托尔斯泰生平、作品、思想简介(多媒体课件:1、视频:王利芬托尔斯泰墓地2、PP

11、T关于托尔斯泰的生平简介的内容:托尔斯泰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他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宁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 被公认是全世界的文学泰斗。 代表作品: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托尔斯泰出身在俄国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自幼在家庭中接受的是典型的贵族教育。但他从小同农奴接近,喜爱他们的语言和歌谣。当他离开大学在家乡定居时,想从事改善农奴生活的改革,但尝试失败。他一生致力于贵族平民化道路的探索,深感被声名所累的痛苦,于是远离奢华的城市,长期生活在乡间,放弃贵族特权,自己做鞋,身穿农

12、民服装和农民一起在田间耕耘、收获,过着简朴的平民生活,并想把自己庄园的土地分给农民。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在19世纪80年代发生了剧烈的转变。同农奴的接近、对人民群众痛苦生活的了解,使他非常厌恶剥削阶级的寄生生活。他决心同传统贵族观点决裂。为了摆脱贵族生活和家庭矛盾,1910年10月底,83岁高龄的托尔斯泰毅然与贵族家庭决裂,离家出走,途中不幸得病,几天后,孤寂地死在一个偏僻的火车站上。他终生对平民化道路的探索从未停止过。根据托尔斯泰的遗嘱“要像埋葬叫花子那样用最便宜的棺材为我做一个最便宜的坟墓”,于是一块朴素至极的墓地成为了这位一生都在痛苦思考的作家的长眠之地。)【设计意图】:通过视频以及生平事迹

13、等介绍,让学生了解这个享有盛誉的大文豪和他伟大崇高的精神,去理解朴素至极的墓地衬托出的是他伟大的人格,从而理解这朴素的墓地为何会被作者称为是“最美”的墓地。步骤5:为何是“最美”(一)、托尔斯泰出生在贵族家庭,而且是这样一个享有盛誉的大作家,完全有条件过豪华的生活,建造气派的坟墓,然而他却选择了这样一座坟墓作为他永远安息的地方。这是怎样的一种境界啊?1、现在这座坟墓还够得上“最美“吗?(学生谈体会)明确:这里的“美”,写“宏伟”并不是指墓地的建筑规模和豪华装饰,而是由于这逼人的朴素,实质上更显示出墓主品格的伟大崇高,因此是世间最美的,也是最宏伟、最感人的坟墓。精神的力量可以长久地震撼人们的心灵

14、,并让人们永久记住。最美“生前追求,死后践行”人格美【设计意图】:通过上一个步骤对于托尔斯泰的了解紧接着去体会他的精神境界,让学生谈自己的体会,其实是对于托尔斯泰人格美的感悟。最后让学生明确精神的力量可以长久震撼人们的心灵,并让人们永久记住。这种精神美才是最美的。(二)、那么拿破仑的陵墓、歌德的陵寝、莎士比亚的石棺美吗?为什么列举这些伟人的墓地呢? PPT展示这些陵墓的图片讨论并明确:这些也美,是一种华丽、宏伟美;反衬托尔斯泰墓逼人的朴素,伟人与伟人比,使人体会到这幽暗小土丘的“宏伟”,更能震撼人的心灵。【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展示,学生能够比较直观的感受这些伟人墓地的华丽、宏伟之美,这样更能使学生理解这些例举更能反衬出托尔斯泰墓地的朴素,体现出了朴素美,从而理解这种人格美更显可贵。(三)、本文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托尔斯泰墓的美(“宏伟”、“感人”) ?对比的运用无名墓冢与托尔斯泰伟大声名的对比,庄严肃穆的气氛与观赏闲情的对比,这些对比都形成极大的反差,无不使人感受到托尔斯泰墓的“逼人的朴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