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工业升级中管理软件行业的趋势性机会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5575787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握工业升级中管理软件行业的趋势性机会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把握工业升级中管理软件行业的趋势性机会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把握工业升级中管理软件行业的趋势性机会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把握工业升级中管理软件行业的趋势性机会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把握工业升级中管理软件行业的趋势性机会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把握工业升级中管理软件行业的趋势性机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握工业升级中管理软件行业的趋势性机会(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软件服务业行业研究/深度研究2010年11月22日日银行业把握工业升级中管理软件行业的趋势性机会2011年软件服务业专题策略评级:买入(首次)目前国内工业企业来自外围市场以及企业内部的不利因素正在不断侵蚀企业利润空间,原有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提高管理能力,向管理要效益成为大势所趋,我们看好中国工业转型过程中给管理软件带来的趋势性机会。l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工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力:中国正在变为制造业的超级大国。2008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我国传统工业发展方式面临了一次严峻考验,传统的工业发展方式唯一出路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速技术和管理创新,走两化

2、融合的新型工业化道路。l 工业转型背景下管理软件厂商迎来历史机遇:当外部经营压力加大时,企业开始向管理要效益,引发对管理软件的需求高速增长。我们认为,中国极有可能复制美国在转型中对于信息化的投资力度,管理软件投资额在十二五期间维持高速增长,有技术实力以及市场渠道优势的管理软件提供商将迎来发展的历史契机。目前我国工业的突破点在于技术和产品的升级,企业定制的行业应用软件将成为发展热点。在十二五减排的目标下,我国将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在节能减排领域的应用实现工业领域的节能减排,管理软件在节能减排的应用体现在生产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市场空间广阔。中国行业信息化投入增速在过去几年中均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我

3、们认为这一趋势将得到强化,未来平均增速将达到15%以上。l 中小企业管理软件市场空间巨大:中小企业对于信息化的需求也在激增,相比大中型企业,中小企业抵御风险,转嫁成本的能力较低,只有进行信息化改造,才能在转型中生存。而且目前我国中小企业IT投资绝对额虽然不低,但是结构不合理,软件及服务占比过低,通过比较发达国家中小企业IT投资的结构,我们认为随着中小企业IT投资额的逐年提升以及投资结构日趋合理,中小企业管理软件发展空间巨大,未来5年的复合增长率有望保持20%以上。l 重点个股:用友软件(600588),东软集团(600718),启明信息(002232),软控股份(002073)。分析师孙聪执业

4、证书编号S0600210080001联系电话0512-62938651联系电话分析师朱悦如联系电话0512-62938629联系电话联系人李雅娜联系电话021-63122950邮箱计算机应用与沪深300指数走势比较图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东吴证券研究所22011年软件服务业专题策略银行业2011年软件服务业投资策略 目录1.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工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力32.管理软件将在工业转型中发挥战略性作用42.1.管理软件是我国工业技术升级的直接推手42.2.管理软件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空间广阔53.管理软件市场面临历史机遇63.1.工业转型背景下管理软件行业增速高企63.2.中小企业

5、管理软件市场空间巨大73.2.1.中小企业信息化需求旺盛73.2.2.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低结构不合理83.2.3.中小企业管理软件市场空间巨大83.2.4.中小企业信息化推动SAAS市场94.重点公司及投资评级104.1.用友软件(600588)104.2.东软集团(600718)114.3.启明信息(002232)114.4.软控股份(002073)12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东吴证券研究所141.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工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力2008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我国工业面临了严峻考验,不少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难,但仍有一部分企业表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其关键原因就

6、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将信息技术融入到企业各关键业务流程,利用信息技术对企业生产和管理进行精确控制和精细管理,提高了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加快了市场响应速度,并支撑企业创新商业模式,提升了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传统的工业发展方式唯一出路在于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速技术和管理创新,走两化融合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表 1: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困境l 国内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新劳动法实施进一步加速了这一进程l 人民币持续升值l 原材料与能源价格持续上升 l 产品出口退税率调整,出口型企业受到了较大影响l 国家加强了对环境保护要求,增加了制造业的环保投入l 国家银根紧缩,制造企业资金成本上升资料来源:东吴证券研究所

7、从进入后工业时代的发达国家的情况看,跨国公司进一步加速了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步伐,新的全球制造体系正在迅速形成。生产设备智能化、生产方式柔性化、生产组织灵巧化正在重构全球产业价值链,发达国家加快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低端制造环节,专注于控制核心技术和品牌,产品附加值的知识和信息含量正在不断提升。只有将工业化和信息化紧密结合,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才能使我国工业在经济结构调整中把握主动,提升竞争力。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推进高新技术与传统工业改造结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而信息技术是当代技术中的主导技

8、术,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将信息化手段应用于工业生产,成为拉动我国工业发展,提升我国工业竞争水平的必然选择。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还将为我国跨入后工业社会奠定基础。图 1: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图 2:中国工业化进程资料来源:东吴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东吴证券研究所2. 管理软件将在工业转型中发挥战略性作用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必然手段,管理软件作为工业化信息化融合的直接手段,将在工业转型中发挥战略性作用。两化融合的第一个核心要务就是全面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技术升级,第二个核心要务就是推动信息化在传统产业节能减排中的应用,实现可持续发展。2

9、.1. 管理软件是我国工业技术升级的直接推手从中国工业化所处的进程看,目前我国工业的突破点在于技术和产品的升级,企业定制的行业应用软件将成为目前发展的重点。行业应用软件能够提升企业产品设计能力,促进产品创新;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数据的即时查询、历史查询和精细化数据分析;即时处理不良产品维修并及时改进减少不良产品;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合理调配生产资源;按时交货,建立良性的供货关系;为降低成本提供有力的数据来源;实现零库存管理,提高企业资金流的运转。通过信息化在企业在各个流程中的渗透,有效提高生产和管理效率,实现精益生产和精益管理,推动工业升级。图 3:管理软件系统架构图 4

10、:2008 年行业应用软件市场细分结构资料来源:CCW,东吴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CCW 东吴证券研究所图 5:工业化升级与行业应用软件的进化资料来源:东吴证券研究所2.2. 管理软件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空间广阔工业是我国经济的最大主体,也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行业,目前我国工业的能耗达到总能耗的70%以上,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的一半。因此,我国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在节能减排领域的应用,通过信息技术提高资源配置能力、提升管理效率、改变产业结构,实现工业领域的节能减排。目前,我国工业节能减排压力逐步加大,2009年由于高耗能产品需求旺盛,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快速增长,单位GDP能耗下降速度首次

11、放缓,从2010年上半年的情况看,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6大高耗能行业大幅反弹。我们认为目前节能减排情况并不乐观,十二五期间钢铁、石化、水泥等高能耗行业面临较大的压力,政府在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的压力下,很可能使用强制措施(如强制断电等)限制企业耗能。在此背景下,企业为了使正常的生产不受干扰,将会加大对于节能减排的投入,降低能耗和碳排放量。图 6:09年能耗占比(按行业分)图 7:09年炭排放占比(按行业分)资料来源:工信部 东吴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工信部 东吴证券研究所管理软件在节能减排的应用体现在生产流程中的各个环节: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控制的信息化是节能减排的源头。在产品及生产工

12、艺的设计环节,通过引入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等ICT技术,打造绿色制造模式,可以有效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和优化工艺流程,减少返工和报废率,节省原材料,提高加工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工业生产前的节能减排。此外,能源管理系统(EMS)帮助实现生产“绿色化”。能源管理系统能实现水、电等能源系统的数据采集和控制,集中的管理、调度和能源供需平衡,以及生产所需能源预测。图 8:能源管理系统构成资料来源:东吴证券研究所3. 管理软件市场面临历史机遇3.1. 工业转型背景下管理软件行业增速高企我们认为当今中国工业所处的形势与二十世纪90年代的美国非常相似。从80年代开始,美国

13、企业全球竞争力不断下降,1990-1991年美国经济跌入谷底,如何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已经成为企业的头等大事。1991年到1994年这段时间是美国经济大改组的时期,企业大刀阔斧进行缩编,消除冗余机构进行管理创新。这一时期,美国企业面临着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的挑战;美国政府大力倡导技术创新,使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当今中国企业所面临的是全球经济衰退,成本上涨等诸多压力。中国企业缺少核心技术,在缺乏新技术带来的效率提高的情况下,向管理要效益就成为企业面对内外压力的必由之路。而信息化则是保障先进管理落地的有效途径,信息化将越来越重要。美国在整个90年代信息化投资年化增长率达到23.1%,这

14、种超速的信息化投资在美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在管理软件投资方面,美国92-98年出现了ERP投资热潮,在此驱动下,全球几个主要ERP厂商都获得了高增发展的机遇,以SAP为例,其在92-98年的平均营收增速超过35%。我们认为,中国内部转型需求以及外部环境压力将会促进中国企业加大对于管理软件的投资,极有可能复制美国在转型中对于管理软件的投资力度,预计管理软件投资额在十二五期间维持高速增长。有技术实力以及市场渠道优势的管理软件提供商将迎来做大做强的历史契机。目前中国各行业信息化投入增速在过去几年中均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我们认为管理软件行业在未来几年中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平均增速

15、将达到15%左右。在医疗卫生,汽车制造等领域其增速有望超越整体水平,达到20%的规模。图 9:美国转型期信息化投资规模图 10:SAP历年营业收入资料来源:世界经济年鉴 东吴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SAP 东吴证券研究所3.2. 中小企业管理软件市场空间巨大3.2.1. 中小企业信息化需求旺盛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根据2009年11月底的数据显示,中小企业数量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超过4000万户,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全国GDP的六成,出口创汇占七成,缴纳税金占全国的一半以上,技术创新占全国的四分之三。从以上统计数字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活力和源泉。在当今高科技背景下,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程度的高低,直接反映在企业新技术应用、管理现代化、综合竞争力的高下上,关系到中小企业在残酷市场竞争中的成败和发展。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