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的形成》教育教学设计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5573660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雨的形成》教育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雨的形成》教育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雨的形成》教育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雨的形成》教育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雨的形成》教育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雨的形成》教育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雨的形成》教育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雨的形成教学设计 作者: 日期:2 雨的形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雨的形成过程和水的三态变化。2、探究目标:能独立提出要研究问题的假设,能综合运用各种实验器材,设计实验验证自己想法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探究物态变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实验操作能力,使学生感受到自然事物是不断变化的,变化是有条件的,引导学生体会物质的状态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设计实验来验证雨的形成的猜想 三、教学难点: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写一篇关于自然界中水的循环的科学童话。四、课前准备: 试验记录表、开水、冰块、塑料袋、火柴、保鲜膜;量筒;烧杯、三角铁架、石棉网、酒精灯;试

2、管、试管夹、铁架台、酒精灯。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 师:今天来跟老师合作上这堂课的同学们都是我的新朋友,我请大家喝饮料好吗?出示两瓶饮料(惊讶的:啊,怎么漏出来了?是哪里裂开了?好像没有啊)反复寻找,谁来帮老师检查一下。漏了吗?瓶子外面布满了什么?手摸瓶子感觉怎样? 师:原来这个瓶子没有裂呀,那我就放心了。那么,为什么冰过的瓶子外面有小水珠呢?生交流:空气中有许许多多的水蒸气,当遇到冷的饮料瓶子后就会凝结成小水珠。师:在平时你看见过这样相类似似的现象吗,谁与大家说说?生交流:烧水时,锅盖的里面有小水珠;秋天早晨的树叶上有小水珠;冬天刚进暖屋子,我的眼镜片上有小水珠;我到浴池洗澡时,看

3、到房顶上有小水珠 师:刚才大家说了这么多,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关于小水珠的图片,请大家欣赏。(出示课件)P31页的四幅图。请大家想象一下,如果有许许多多的小水珠从天而降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生交流:滴滴嗒嗒下雨的景象;沙沙沙下雨的景象;师:课件展示下雨的画面,同学们想象得真好。看到下雨,你想知道些什么?生交流:天空为什么有时晴朗有时下雨呢?雨是怎样形成的呢?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与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好不好?让我们一起走进第9课雨的形成。(板书课题:雨的形成)(二)引导探究:1、猜想 师:这些从天而降的水珠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小科学家们开动你们善于思考的头脑,猜猜看吧!生思考交流:空气中的水蒸气遇

4、冷凝结成许许多多的小水珠,这些小水珠落下来,就形成了雨。2、设计实验 师:这位小科学家得猜想既有根据又合理,我们不能像孙悟空一样飞到天上去看究竟,我们就在实验室模拟一场雨怎么样? 师:我们的猜想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许许多多的小水珠,水珠落下来就形成了雨。那要得到水珠先得有什么呢?(水蒸气)水蒸气要怎样才能凝结成水珠?(遇冷)那好,我们要制造降雨得模拟试验,重点得考虑两个问题:如何在短时间内得到足够多得水蒸气?怎样使这些水蒸气遇冷?生思考交流:把水装在烧杯或试管中加热至沸腾,或直接在烧杯或量筒里加开水;在水蒸气上方放置冰块。太聪明了,你们的智慧真让我自愧不如啊,解决了这两个问题,请同学们以

5、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这个制造降雨得模拟试验。请记录员从试验桌里拿出老师给你们准备好的实验研究计划简要地记录你们所需要得试验材料和商量出来的实验方法和步骤,如有困难大屏幕会帮助你们(大屏幕展示器材及装置图)比一比,哪组完成得又快又好!生交流填写师:那组同学愿意你们组的实验设计告诉大家?(提醒同学们,当同学汇报时,请其他同学认真听,并想一想他们的设计是否合理可行)生汇报交流:第一组: 我们想用酒精灯、烧杯、火柴、热水、三角铁架、石棉网、皿盘等仪器。我们的方法是(写或画出来):把杯子里倒上热水,放在三角铁架上。在皿盘里加入冰水,放在烧杯口的上方。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第二组: 我们想用铁架台、酒

6、精灯、石棉网、烧瓶、橡皮塞、导管、皿盘、水槽。我们的方法是(写或画出来):向烧瓶中加入少量的热水。在皿盘中加入冰水。用带导管的橡皮塞盖在烧瓶的瓶口,导管的另一投伸到皿盘的底部。用酒精灯加热烧瓶中的水。第三组: 我们想用烧杯、皿盘、热水、冰水。我们的方法是:在烧杯中倒入热水,在皿盘中加入冰水,将皿盘该在烧杯口上。第四组: 我们想用量筒、开水、保鲜膜、装有冰块的透明塑料袋。我们的方法是(写或画出来):向量筒中加入一半的热水,用保鲜膜封住筒口。将装有冰块的透明塑料袋放在量筒上方。 师:同学们都说了自己小组制定的实验方案。在实验操作开始之前,我们先阅读老师的温馨提示。课件出示温馨提示:实验仪器轻拿轻放

7、,防止损坏和烫伤。点燃酒精灯后燃过得火柴梗请放入废物盘中。实验过程中,细心观察,记录员记录好实验现象和结论。实验结束后,必须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其他仪器暂时不动。3、试验操作师:老师希望你们注意安全,认真试验,请材料员领取实验材料。师给每组发放冰块,倒热水。(为避免意外烫伤)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都发生了哪些现象,想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把你们观察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填入实验记录单。学生实验,老师随机指导4、汇报总结师:我们的试验到此为止,其他仪器不要动,请操作员盖灭酒精灯,谁来汇报你们组观察到得试验现象和得到得结论。生交流汇报(我们用酒精灯给水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有大量水蒸气产生,形成许多白

8、气,然后凝结成小水滴,水滴越来越大,最后掉了下来。我们的结论: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结而成的)刚才我们成功地模拟了雨的形成,那现在请同学们推想一下,自然界空气中的水蒸气是怎样来的?是酒精灯在给他们加热吗?在实验室我们用冰块使水蒸气受冷,天上真有一个大冰块吗?那水蒸气是怎样受冷得呢?据老师了解每往空中升100米,气温就降低0.6摄氏度,那么几万米的高空气温怎样?同学们得推想和科学家得无数次验证基本一致,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雨的形成动画片小水滴旅行记播放雨的形成动画片。三、拓展延伸 师:雨是一种常见得自然现象,它可以造福人类,春雨给世界带来了生机和希望;夏雨暴虐而豪爽;秋雨是那么缠绵;充满金色

9、,冬雨是雪使者,雨夹着雪,雪带着雨,纷纷扬扬。但是,雨也可以成为自然灾害,洪水泛滥,危害人类,有时久旱不雨,使农民颗粒不收。正如我国西南五省正遭受的严重旱情,我们了解了雨得形成过程,就可以运用科学知识,人工控制雨,把雨变成及时雨,我们先来了解人工降雨的原理。播放人工降雨动画。师:可是我们目前缺少的不是飞机和干冰等催化剂而是西南五省地面无水,空气中没有足够多的水蒸气和云,所以人工降雨只能在少数有厚云层的地方实施,灾区的旱情得不到有效缓解。所以我们能做得是节约用水,保护环境,尽量减少我们人类人为破坏而造成的气象灾害。 四、作业设计师:最后,老师准备了一组连环画送给同学们,课件演示“小水滴的旅行记”。师:欣赏了连环画小水滴旅行记,了解了小水滴在旅行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创设一些合理的情景和故事情节,编写一篇科学合理、生动形象的童话或短文,请你用上冷、热、凝结等一些科学术语。比一比,谁的作品更吸引人。 六、板书设计九 雨的形成 遇冷 增大 水蒸气 小水珠 大到一定程度时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