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人教版语文教学导案全集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5545679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89 大小:7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人教版语文教学导案全集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七年级上人教版语文教学导案全集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七年级上人教版语文教学导案全集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七年级上人教版语文教学导案全集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七年级上人教版语文教学导案全集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人教版语文教学导案全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人教版语文教学导案全集(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上人教版语文教案全集 作者: 日期:2 七年级上语文教案李仕德二00五年九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初中语文七年级(上)教材,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点,充分显示了语文的特性,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为完成好这学期的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素质,特制订如下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册共有30篇课文(其中讲读15篇,自读15篇),分为四大板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课外古诗词背诵等。二、学生情况分析所教班级七年级一班共62人,由于他们刚进入初中,还不太适应新课标教材,因此这学期的任务艰巨,希望通过我们师生共同努力,在期末考试中他们的语文水平有所提高。 三、学期目标思想目标:在联系

2、生活的基础上,能有序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减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并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其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文化的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社会主义道德,使之具有较健康的发展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知识目标:懂得记叙文的基本知识,能运用基本知识来阅读,分析简短的记叙文。加强朗读背诵的能力,增强语感,积累语言。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养成习惯积累一定的词汇,能把内心的情感、思想,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学会对生活的观察和分析、表达。 四、达到目标的途径与措施在教学中,改变教师主讲,力求精讲,多让学生动手、动口、动

3、脑,多给他们 一些自由发展的空间,加强和,让他们多读,适当地辅之电教手段,努力减轻学生的负担,注重学生的培优辅差工作,争取能有一个新的起色。五、教学进度表。 在山的那边走一步,再走一步 生命 生命紫藤萝瀑布童趣 3 第一单元作文检测4 4 理想短文两篇4 5 人生寓言我的信念 4 6 论语十则第二单元作文检测 5 周 内容 课时数7 春济南的冬天 6 8 山中访友秋天 4 9 古代诗歌五首第三单元作文检测 6 10 中考 11 化石吟看云识天气5 12 绿色蝈蝈 月亮上的足迹4 13山市第四单元作文检测 5 14 风筝羚羊木雕 6 15 散步诗两首 4 16 世说新语两则 第五单元作文检测 5

4、 17 皇帝的新装郭沫若诗两首6 18 女娲造人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4 19 寓言四则第六单元作文检测 5 20 检测 21 期考 22 期考 第一单元单元说明:本单元的主题是人生,抒写人生感悟,体味生命真谛。要求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出自己的生活感悟,想想人生的大问题。同时,要注重在课堂和课下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自觉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在山的那边“山”和“海”象征意义的体会是本课学习的重点。童年的想望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着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就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努力登攀,才能到达理想的巅峰;走一步,再走一步是对自己人生经验的一种总结与升华。人生路上,困难重重,

5、面对困难要坚定信心,将困难化整为零,化简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同时,也可以将本课作为探讨中西教育差异的一个契机,对中西教育的方式和理念的差异进行理性的探讨;生命 生命从三种人们常见的生活现象入笔,抒写对人生理性的思考,表达了作者顽强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紫藤萝瀑布一首遥远而熟悉的人性真善美的绝响,人木同性,全文由紫藤萝瀑布的辉煌、衰败,藤萝的命运,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个人的不幸都不足畏;人生,应该是豁达的,乐观的,奋发的,进取的。童趣化生活丑为艺术美的典范。儿时丰富的想象力赋予生活以多彩多姿的色彩。人是有精神活动的,在精神作用下,人自能享受到许多物

6、外之趣。在山的那边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初步感知诗歌内容;通过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2体会作者“为理想而奋斗”的思想情怀;理解作者所创设的诗歌意境,把握本诗主旨;3深入诗歌意境,涵咏体会“山”和“海”的不同含义,体会诗歌蕴含的人生哲理。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正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内涵。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正确方法,激发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懈追求奋斗的情怀。教学重、难点:1把握诗歌的总体形象,感悟诗歌的思想内容。2理解“山”和“海”的深层含义。学习方法:朗读、背诵;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用具:投影仪、录音

7、机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课文感知:在山的那边是诗人在二十多年前写的一首诗,这首诗抒写了童年的向往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要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品味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二、课前准备:组织学生认真在山的那边诗歌内容;查字典解决“读一读、写一写”和注释中的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写“在生活中遇到困难自己是怎样处理的”练笔,准备上课时在班里交流。 三、课前二分钟:讲述成语故事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四、课文导入:同学们,当你进入中学,跨入人生道路一个新的起点时,你一定对未来充满了新的憧

8、憬和向往。追求美好的人生,是我们每个人在成长道路中共同的目标。在山的那边这一课的作者王家新以自己的情感体验给我们非常有益的启示。在山的那边是诗人王家新在二十多年前写的一首诗。在诗里,他述说了童年时代美好而朦胧的“梦”对大海的热烈向往,长大后依然不停地追寻它。二十多年后的今天,诗人虽然已无数次见过童年时所向往的海,但是心目中的那个“海”依然遥不可及。那么,他心目中的“海”是什么呢?让我们来品读这首诗歌,从中寻求答案)出示学习目标并板书课题 教师检查(学生交流、巩固) 五、朗读课文:在山的那边是一首诗歌,诗歌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在诗中,诗人要用形象而精练的语言来表达他反复体会的情感。我们要理解诗人的

9、情感,就要有感情地朗读,体悟“海”与“山”的象征意义,领会它们所蕴含的意味。学生先自由朗读,再听老师朗读,在进行读诗的指导。教师配乐朗读,学生带着问题听读,然后讨论回答、相互评论、补充(可由教师鼓励学生探究问题,答案不必求统一,让学生在听读讨论后对诗歌有初步的了解)。在学生(过渡)对诗歌有了大概了解,还要品读诗歌形象而精练的语句,好的诗句总有画龙点睛处,认真进行品读。 a自由朗读诗歌第二节,思考作者是怎样看到全新的世界,实现人生理想的? b找出你认为最形象、精练的语句,反复品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学生自由朗读后,可四人小组讨论,共同探究以上问题。 朗读指导 教师讲授朗读知识:重音(重读、轻

10、读)、语速、停顿。 教师指导朗读,把朗读和品味结合起来,通过反复品读,更好地领悟诗歌所蕴含的意味,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感情。 学生可在教师指导朗读的基础上齐读、分读。六、整体感知:朗读全文,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诗歌,除了字面上的意思外,往往还有深层含义,探究一下,诗中的“海”与“山”蕴含着什么意思?作者“爬山”有何象征意义?(“海”指的是理想的境界;“群山”指的是重重困难;“爬山”比喻艰苦奋斗。诗歌主旨: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不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会实现。)七、问题探究:1 为什么说是“隐秘的想望”?2 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3“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

11、句是什么意思?4“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5“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6“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八、体会感知:联系上下文,品味下面诗句中加点的词语1 我常伏在窗口痴想(这个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2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这是写山的颜色吗?)九、布置作业: 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丰富语言。 课后:读一读,写一写 课后记:作者以自己的人生感悟启示我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只要战胜困难,坚持奋斗,理想终将实现。这首诗意象壮阔,意蕴丰富。一座山,也可以指无数座山,

12、一次又一次地失望,就要一次又一次地鼓起信心战胜困难。但是,怎样翻无数座山,却是不容易的事情。那么,怎样翻过无数座山,到达理想的境界,是教师和学生本节课需要共同探究的问题。朗读技巧的指导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十、板书设计:在山的那边 海理想境界山艰难险阻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教学目标:知识训练点:有创意地阅读课文并复述故事。能力培养点:学会思考,感悟普通生活中所富含的深刻哲理。情感体验点:1乐于尝试,敢于冒险。2培养患难与共的爱心。3化整为零,克服畏难情绪,增强征服困难的自信心。教学重、难点:1探究“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2多角度地思考同一个现象,获得不同的感悟和体验。课型:讲读型教学方法:引

13、导学生朗读课文要力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并流畅地复述故事情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进而理解人物和中心。课时安排:2课时教具准备:投影仪、光碟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本课目标:1朗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2讨论文章的主旨。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指名朗读课前“导语”,问:文中的“我”幼时陷入了什么样的险境呢?又是怎样脱险的呢?这次历险对我们大家有什么样的启示呢?2课前热身默读课文。要求提高默读的速度,从每分钟的300字增加到500字,本文大约需4分半钟读完。分组展开竞赛,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快又好。指名复述课文内容。复述前可做这样的准备:抢答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个城市?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爬悬崖一共几个孩子?其中有名字的是哪两位?那座悬崖有多高?岩石架有多高?把故事分成“冒险”和“脱险”两个部分,分别请两名同学复述。C根据复述的提失,分小组共同总结一下如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