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试验学第三章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536354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1.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试验学第三章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汽车试验学第三章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汽车试验学第三章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汽车试验学第三章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汽车试验学第三章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试验学第三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试验学第三章(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测量误差与数据分析 3.1 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 一.真值 真值即真实值,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被测量客观存在 的实际值。 二.误差 根据误差表示的方法不同,有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及 诱导相对误差。 1. 绝对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 绝对误差测量值真值 即 2. 相对误差 是指绝对误差与真值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即 3. 诱导相对误差 测量中最大绝对误差与仪器量程范 围之比。也称引用误差。 即 通常用引用误差表示仪器的精度等级。 国家标准GB776-76电测量指示仪器通用技术条件规 定,电测仪器精度分为0.1,0.2,0.5,1.0,1.5,2.5, 5.0等7级。它们的基本误差以最大引

2、用误差计,分别不超过 : 。 需要强调指出,仪器,仪表的等级,所表明的是其最大 引用误差在范围内,不能误认为在量程内各示值的相对 误差均在以内。例如:量程为 的级仪器,当示值 为 时,其绝对误差为 : 相对误差为 : 例:测量一个约80V的电压,现有两块电压表,一块量程 300V,0.5级,另一块量程100V,1.0级,问选哪一块为好 ? 解:如使用300V,0.5级电表, 示值相对误差为: 如使用100V,1.0级电表, 示值相对误差为: 故选用100V,1.0级电表为好。 三.误差的来源 工具误差: 它包括试验装置,测量仪器仪表带来的误差。如试验装 置加工粗糙,安装调整不准确和摩擦间隙过大

3、等,仪器仪 表的非线性,滞后,刻度不准,以及运动元件之间的摩擦 和间隙等带来的误差。 环境误差: 在测量过程中,因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产生的误差称为 环境误差。环境误差主要指环境的温度,湿度,气压,电 场,磁场以及振动,气流,辐射等。如温度的变化会引起 传感器的零点漂移和灵敏度漂移,微小的振动或电信号干 扰会对高灵敏磁电式仪表和光线示波器的振子产生扰动。 方法误差 测量方法不正确而引起的误差称为方法误差。 测量仪器安装和使用方法不正确,测量时所依据 的原理不正确而产生的误差。 人员误差 测量者生理特性和操作熟练程度的优劣而引 起的误差称为人员误差。测量者的习惯和精神状 态的变化也都会带来误差。 四

4、. 误差的分类 1. 随机误差 在实际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误差的绝对 值和符号以不可预定的方式变化着。也就是说,产生误差 的原因及误差数值的大小、正负都是不固定的,也没有确 定的规律性,它的出现具有随机性,或者说带有偶然性, 这样的误差称为随机误差。特点:个别出现的偶然性。总 体呈现的统计规律性。 2. 系统误差 误差的数值大小和正负在测量过程中恒定不变,或按一 定规律变化的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可分为: .恒值系统误差: 误差的数值和符号已经确定的系统误 差。 .变值系统误差: 误差的数值或符号变化不定或按一定 规律变化的误差。按不同的变化规律,又分为:线性系统误 差,周期

5、性系统误差和按复杂规律变化的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由于它的数值恒定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可 通过实验的方法找出,并予以消除,或加修正值对测量结果 予以修正。 3. 粗大误差(疏失误差) 测量过程中出现的明显与事实不符的误差。主要是由 于测量人员的疏失或环境条件的突变影响所致。 粗大误差由于误差数值特别大,容易从测量结果中发 现,一经发现有粗大误差,可以认为该次测量无效,测 量数据作废,即可消除它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五.精度 正确度 表示测量结果偏离真值的程度。它标志着系统误差的大小 。系统误差愈小,正确度愈高,测量结果就愈接近真值。 精密度 测量结果的离散程度,它标志着随机误差的大小。随机 误

6、差愈小,离散程度小,重复性好,精密度就愈高。 精确度 它反映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合成的大小程度,或者说是测 量的精密度和正确度的综合。 对于一个实验而言,精密度高,正确度不一定高,反之, 正确度高,不一定精密度高。但准确度高,则精密度和正 确度都高。 六. 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是指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而对被测量不能确 定的程度。不确定度按估计其数值所用的方法不同归并 成两类: A类分量:对一系列多次重复测量后,用统计方法计算出 的标准偏差。 B类分量:用其它方法估算出的近似的标准偏差。 然后用通常合成标准偏差的方法来合成A类分量和B类 分量,合成后仍以标准偏差的形式表征,称为合成不确 定度。该不确定

7、度仍具有概率的概念。 总不确定度用公式表示为: 3.2.随机误差 一.随机误差的特性 设在相同的条件下,对某一物理量进行多次重复观测, 测得变化量 , 是随机变量。其概率密度可由 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函数表示为 其中标准误差 理论均值 剩余误差 随机误差正态分布特点: 单峰性:小误差比大误差出现的机会多。 对称性:绝对值相等的正误差和负误差出现的机会相 同。 有界性: 随机误差时的概率 ,因此把 作为单次测量随机误差的界限。 相互补偿性:当测量次数增加到无限多次时,随机误 差的算术平均值趋于零。 二. 随机误差的评定 1. 测量结果的最佳估计 理论均值是无限多次重复测量的结果;实际上 , 也是难于

8、求得的。因此,如果能求得的最佳估计值, 就可以把它作为最信赖的实际测量结果。由最小二乘法 可证明:的无偏估计 为算数平均值。即 : 2. 测量值的离散性参数估计 求得测量结果的最佳估计,尚不能衡量测量的可靠性。 因为在实际测量中,总是存在随机误差,各个测量值相对 最佳测量结果,总有一定的离散性。这种离散性就表明了 各次测量的不可信赖程度。评定这种不可信赖程度的参数 就是总体的方差 或标准差 。 总体方差与标准差也是一个理想的概念,也必须求得它 的最佳估计值才有实际意义。 上式称为贝塞尔公式,适用于测量次数较多的情况。 愈小,分布曲线的形状 越陡,即高而瘦。小误差 出现的概率大,大概率出 现的概

9、率小。随机误差的 离散性小,可信赖程度大 。反之, 愈大,分布曲线 的形状就愈“矮”且“胖”,随 机误差的离散性就愈大, 可信赖程度就小。 3. 测量值的精确度评定 测量值的精确度评定就是用一定置信条件下的极限误 差来规定测量值得可靠性。 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 落在 区间的概率为 : 设 : 即: 则: 把称为标准型正态分布,也称为 拉普拉斯函数,具体数值可查表,其中 实际测试中,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区间相对对称, 即 ,上式可表示为: 式中 : 置信区间 置信系数 危险率(或称显著水平,不可信度) 取 置信概率 由图可见,随机误差超 出的概率只有0.27% , 已近乎不可能出现。因此 在

10、测试中通常把 称为最大极限随机误差,并 用它来评定测量的精密度。 (称为 “准则”) 4. 测量结果的重复性精度评定 上述所谓的测量结果最佳估计,是指一列有限n次测量 值构成的样本。很显然,同一总体中再取不同列测量值构 成各个不同的样本,其各个样本均值 也不一样,亦即各 个单列测量结果的最佳估计 仍然是随机变量,而且其分 布规律也同于测量值的分布规律。因此,其相对真值 仍 然有一定的离散性或不重复性。这种不重复性可用样本均 值的标准差 或样本均值的极限误差 来表征。即 三. 不等精度测量时的加权处理方法 当对某一被测量进行多次测量时,由于测量条件(方法 、仪器及人员素质等)不同,使各次测量数值

11、具有不同的 精密度,这就是不等精度测量。不等精度测得各测量数 据的可信赖度不同,在最后计算测量结果时所占比重应 有差别。为权衡轻重,区别对待,引入权的概念,用作 测量结果精密度的数字表征。 在无系统误差的测量数据处理中,通常定义权与方差成 反比。一般用20 表示权p0=1 之测量数据的方差。如某次 测量数据 的方差为 ,则 的权 为: 加权后算术平均值为: 加权后平均值的方差估计值为: 3.3系统误差 一.系统误差的分类 系统误差按其表现特点,可分为恒值系统误差和变值系统 误差。 1. 恒值系统误差 在测量过程中误差出现的数值大小和符号都不变的系统误 差。 2. 变值系统误差 在测量过程中误差

12、的大小或符号是变化不定的或按一定规 律变化的误差。 按变化规律的不同又可分为: 线性变化系统误差:线性变化系统误差是指在测量过 程中,随着时间或测量次数的增加,按一定比例不断增 大或不断减小的误差。 周期变化的系统误差:周期变化的系统误差是指系统 误差的数值和符号按周期性规律变化。 复杂规律变化的系统误差:复杂规律变化的系统误差 是指系统误差按复杂规律变化的,但其规律经多次测量 具有重复性,可用曲线、表 格或经验公式表示。 二.系统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1. 恒值系统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如果在多次重复测量时有恒值系统误差存在,则一组测 量值 中每一个都含有该恒值系统误差,因此 ,不含系统误差

13、的测量值为 其平均值为 定义: 为残余误差(剩余误差) 上式表明,用包含恒值系统误差的测量值计算残差 , 与用不包含恒值系统误差的测定值计算残余误差相同 , 因此,标准偏差也相同。因而,恒值系统误差对标准偏 差无影响,即不影响测量结果的精密度。 2变值系统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设有一系列测量值 ,并含有变量系统误差 ,则不含系统误差的测定值为 : 其平均值为 : 由上式可知,如果测量中含有变化的系统误差,它将以 算术平均值的形式影响测量结果,应消除,以作为 测量结果。 残余误差: 上式表明:用计算出的标准偏差,因受变值系统误差 的影响,与用 计算出来的标准偏差不同。 也即变值系统误差也影响标准

14、偏差。 三.发现系统误差的方法 1. 实验对比法 实验对比法是改变产生系统误差的条件,进行不同条 件的测量,以发现系统误差。这种方法适用于发现常值 系统误差。 2. 剩余误差观察法 剩余误差观察法是根据测量列的各个剩余误差大小和 符号的变化规律,直接由误差数据或误差曲线图形来判 断有无系统误差,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发现有规律变化 的系统误差。 根据测量列的剩余误差列表或作图进行观察可以判断 有无系统误差。 a. 若剩余误差大体上是正负相同,且无明显得变化规律 ,则无根据怀疑存在具有规律性变化的系统误差,但存 在常值误差的可能性尚无法排除。 b. 若剩余误差值有规律的递增或递减,且在测量开始与 结

15、束时误差符号相反,则存在线性系统误差。 c. 若剩余误差的符号有规则的交替变化,则存在周期性 误差。 d. 若剩余误差具有的变化规律,则存在复杂规律系统误 差。 3.剩余误差校核法 将测量列中前面k个剩余误差相加,后面(n-k)个剩余误 差相加(当n为偶数时,取 ,当n为奇数时,取 )。两者相减得: 若显著不为零,则有理由认为测量列中存在系统误差。 需要指出,有时按剩余误差校核法得=0,但仍有可能存 在系统误差。 它适用于检查测量列中是否有线性系统误差存在。 4.阿贝赫梅特判据 阿贝赫梅特判据适用于判断测量列是否有周期性系 统误差的存在,该判据公式为: 只要测量列满足上式,就认为该测量列有周期

16、性系统 误差存在。 5. 计算数据比较法 对同一被测量独立测得m组结果,各组的算术平均值及 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为: ,其中任 一个平均值是服从正态分布的,即,因此 , 任意两个平均值之差是一个统计量,且服从正态分布 , 即有 其中 根据正态分布,有 或 当时, 即在100次测量中 , 的可能性有三次。 因此,在测量次数不是很多且测量中无系统误差时,一 般不应出现的情况。如果 ,则说明有系统误 差存在。 故常用 作为鉴别测量中有无系统误差的标志。 四.系统误差的消除 1. 恒值系统误差的消除方法 代替法 代替法的实质是在测量装置上对被测量测量后不改变 测量条件,立即用一个标准量代替被测量并放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