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策略--吴家平.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531139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3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策略--吴家平.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教学策略--吴家平.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教学策略--吴家平.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教学策略--吴家平.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教学策略--吴家平.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策略--吴家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策略--吴家平.(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创新课堂教学策略 提高学生学习效益 重庆市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 吴家平 今天的我,也有类似的感觉 “当我沉默的时候,觉得充实;一 开口,便感到空虚”。 一位普通教师,刚刚调任为某区学科教研 员。在一次交心的谈话中,她说出了自己 的困惑与无奈。真是语出惊人!好像某哲 人也说过类似的话 从下图您看出来什么? 从下图您又看出来什么? 内容提纲: 一、引子 二、课堂是什么 三、课堂的弊端 四、课堂观念 五、创新策略 一、引子 “策略”一词泛指计策和谋略。教学策 略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活 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 总体思考、策划和谋略。教学策略是教 学活动过程结构和教学方法的灵魂。

2、教 学策略的选择集中地反映了教学设计者 的教育思想和主张。 二、课堂是什么 课堂教学不是一种“表演”或“演戏”,而 是一表达或表现,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引导 学生自由地、真诚地、充分地表现(或表 达)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而不是教 唆学生弄虚作假。(史宁中语) 二、课堂是什么 新课程在课堂的定向上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 交往、互动的舞台 只有在真正有效的交往与互动中,学生获取的 知识才是“内化”了的,增长的能力才是“货真价实” 的,养成的情感才是“真正切切”的。 如“数字编码”(全国赛课,黑龙江王开杰) 又如,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三上)(江苏校长展示课)

3、 二、课堂是什么 2.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 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 课堂上教师所要做的,不是从外部强制地灌 输知识,让学生原封不动地“克隆”出这些知识 ,而是从内部去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由内而外地 引导学生去认识周围的世界。不是由知识走向学 生,而是由学生走向知识。 如 “生命的折线”(朱乐平);“三角形三边关系”(吉林 与北京) 二、课堂是什么 3.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更应 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 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本领,养成不 断求知的习惯,是时代发展对学生的期盼。不能 完全把课堂当作知识的“交易所”。学生通过主动 探究,动眼、动脑、动口、动手获取的知识,才 是掌握最

4、牢固的知识,才是最能有运用空间和价 值的知识。 如“求土豆的体积”(重庆) 又如“角的度量”(江苏) 二、课堂是什么 4.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 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 课堂情景是极为复杂的,它挑战着教师的智慧。要 求教师改变以千篇一律的教学行为、一统缰化的教学策 略和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模式,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 变,以学定教,让课堂焕发勃勃生机,显现真正的生命 活力。 我的观点:有智慧老师,才能育智慧的学生。 如“认识周长一中同长也”(北京华应龙,江苏张齐华) 三、课堂的弊端 我们认为,现有课堂主要存在的以下弊端: 1.教条化突出表现在课堂教学中的唯教 材、 唯教参、

5、唯教案。 教师把教材中的内容当作金科玉律,把教参中的提示 当作颠扑不破的真理,把预设的教案当作亦步亦趋的向导 。课堂教学没有激情,没有创造,没有灵性,没有活力, 有的只是平铺直叙、机械劳动,简单重复活动。 我的观点:教材是教材,教材又不是教材;尊重教材,不是 一成不变,处理教材不是任意发挥。 三、课堂的弊端 2.模式化教学结构模式化、教学具 体行为的模式化。 课堂教学结构依然沿袭半个世纪前凯洛夫的五步教 学模式(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讲解新知、练习巩固 、布置家庭作业),教学环节之间的联系,没有根据 课型、学科和学生年龄、年级的不同而不同,清一色 地用一种刻板、僵化、一统的方式表现出来。 我的观

6、点:要模式,不要模式化。如,江苏邱学华 尝试教学模式。 三、课堂的弊端 3.单一化突出表现为教学目标,教学 组织形式和活动角色单一化。 教学目标上:对知识和能力“情有独钟”,对情 感、经验、思想、过程与方法没有足够重视。 在活动角色上:课堂上只能看到、听到教师和 少数学生的声音,缺乏大多数学生的真正的参与 与思考,创造性得不到培养。 三、课堂的弊端 4.静态化课堂中无真正有效的情感连接 和交往互动。 课堂上过分关注固定化的静态知识,忽视师 生的情感交融、行为变化、交流表达以及思想的碰 撞。学生对不少知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知其之所在而不其所以来,更不知其所以去。” 四、课堂观念 我们

7、认为,要改变原有的课堂弊端,首先转变以 下课堂观念: 1.学生观起点非零,天生的学习者,教育资源 (1)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不是“零起点” (2)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不是权 威之下的被动学习者 (3)在教育的“生产”过程中,学生在自己生产着自己。 就 个体而言,学生是学习的动力资源,是一种活性资源。 注重:迁移 经验 需要 个性 四、课堂观念 2.教师观 “不见自我”,做生命的牧者 (1)相对于学生生命体,教师是一个“牧者”,不是“ 纤夫”。 (2)教师的核心能力是组织学生自主有效的学习生活。 (3)教师的最高境界,是“不见自我”。 如,当在餐厅中就餐时,“服务员”的角色

8、给我们什么 样的启示?又如,旅客一步步登上峨眉山顶,出自身外 ,外界主要靠什么? 注重:激情 组织 引导 合作 四、课堂观念 3. 教学观教要皈依学,让生命自己行动 (1)教学的本质是学,不是教,不是要学生适应成人设 计的知识体系,不是“控制生命”而是“激扬生命”。自 古以来,为什么学校不叫“教校”,学生不叫“教生呢? (2)教要皈依学,让生命自己行动。改变师本的“先教 后学、教多学少”、“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实行“ 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形成积极 、愉快、高质、高效的课堂。 为迁移而教 为学而教 教为了不教 四、课堂观念 3.新课程的“好课观” 叶澜教授: 有意义的课

9、扎实 (2)有效率的课充实 有生成性的课丰实 常态下的课平实 有待完善的课真实 四、课堂观念 3.新课程的“好课观” 孔企平(课改专家) (1)目标合理,落实 (2)学生主体作用突出 (3)教师引导有效(活动的有效性) (4)过程合理,富有思考 (5)基本功扎实,具有个性特点 四、课堂观念 3.新课程的“好课观” (邱学华) (1)趣 (2)实 (3)活 (4)新 (5)美 (德国体育) (1)出汗 (2)好笑 五、创新策略 我们认为,要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景象,应着力 创新以下具体教学策略: 策略一:让研究成为一种意识 随着时代的变迁,只凭经验进行教学是不够的 ,迫切需要我们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

10、教学,才能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那么我们需要研究什么?回 答是研究教材和学生。如“百分数的意义”教学(上 海) 研究 教材 学生把握认知规律 把握知识本质 五、创新策略 策略二:从学生出发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的对象是学生,教学设计的成效如何 ,将取决于对学生情况的了解程度。课堂中教学 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案的选择、教学环节的调整 等都必须随着学生的变化而变化。学科教学要充 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已有知 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教学活动。 国家纲要指出: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五、创新策略 策略三:为学生的学习创设良好环境 一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

11、。学生喜欢 老师就喜欢上老师所教的学科,同时学生也喜欢尊重学生的 教师上课。 二是确保学生上课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在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 ,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 。 三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 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 时时在注视着他,呵护着他,心中有他。 五、创新策略 策略四: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支 配的时间和空间。 生命不仅仅是一个活的有机体,生命的价值更在于 它是一种活力的存在,是一个有尊严的个性的存在。教师 要根据学生的需求,给学生以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 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动激活状态,主动地动手、动脑、 动口,从而使学习

12、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 如:江苏洋思中学要求课堂教师的讲授时间不超过三分 之一;重庆綦江初中 “30+15” 时间分配。 五、创新策略 策略五:构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开放 的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是联结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 中介,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所在。积极探索如 何变教师“好教、低效的课堂”为学生“乐学、 高效的课堂”,构建高效、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 ,培育品质课堂,追求教学的真谛“教学的艺术 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 五、创新策略 策略五:构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开放的教 学模式 例如: 1.江苏泰州“学研点学”的自主式模式 2.江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

13、3.山东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课堂教学模式,即前一个“ 三”为该模式的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后一个“三”为自主学习“预习展示反馈 ”三大模块。”,“六”,分别是:预习交流、明确目 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五、创新策略 策略六: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激发学生思维的火焰。因此,教 师必须对所提问题仔细思考,进行整体设计。 一是问题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增强针对性; 二是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具有启发性; 三是问题应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注意难度适宜; 四是问题引起学生“焦虑”感,不能立即解决。 如:上海杨玉东博士提问“层级”研究

14、五、创新策略 策略七:让学生在多样化学习方式中学习 学生怎样投入于数学学习,甚至比学习何种数 学知识更重要。改变原来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 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 当前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主要学习方式有: 1.认真听讲 2.积极思考 3.自主学习 4.合作学习 5.探究学习 6.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五、创新策略 策略八: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明确有效性的质量标准 “三少一多”即: 以尽可能少的时间; 以尽可能少的精力; 以尽可能少的投入; 取得的以尽可能多的效果。 五、创新策略 策略八: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明确有效性的质量

15、标准 有效教学包括以下三重意蕴: 一是有效果; 二是有效率; 三是有效益。 五、创新策略 策略八: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有效教学绕不开两条规律 规律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学生已经能够 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就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 读和思考,然后根据学生在阅读和思考中提出和存在的问 题进行教学。 规律二:先教后学以教导学。当学生不具备独 立阅读教材和思考问题的时候(处于依靠教师的阶段), 教师要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教学生学会阅读和学会思考上 面。 五、创新策略 策略八: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探索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 增强目标意识,让目标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做到“两统一”,即教与学、预设与

16、生成和谐统一 ; 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与思考; 关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充分利用已有知 识和经验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 精心设计练习,提高知识应用价值; 五、创新策略 策略八: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4)努力减少课堂教学中无效劳动 杜绝无思考性价值的提问; 尽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效利用课堂时间; 避免课堂学习中机械重复; 抓住学科的本质教学,避免对非本质的知识 纠缠不清,做到“三讲”与“三不讲” ; 五、创新策略 策略九:教师要规范运用教学语言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教师的语言对数学教 学具有特定的影响,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巴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枯燥的内容生动化。教师 教学语言的丰富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和自信心。为此,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做到:一 是要多用鼓励性的语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