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数学模型》ppt课件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5526644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636.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数学模型》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传染病数学模型》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传染病数学模型》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传染病数学模型》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传染病数学模型》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数学模型》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数学模型》ppt课件(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染病数学模型的应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汪宁 1 概 述 20世纪以来,传染病的防制工作取得重大进 展,但理解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仍是公共卫生的 重要问题。目前,传染病研究面临的挑战包括: (1)如何评估传染病在人群中的流行; (2)如何理解疾病感染和传播的机制; (3)如何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 运用数学模型的方法,准确评价和预测传染 病的流行动态有利于卫生保健部门提前作出正确 的决策,合理分配资源,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疾病 的传播,同时也可以警示某传染病的严重程度, 引起公众对疾病危险性的认识。 2 一、流行动态的估计和预测:反向计算法 反向计算法(back-calcu

2、lation)是一种 利用某传染病感染与发病间潜伏期的信息、 通过观察得到的疾病发病率、估计继往感染 率的方法。理论上它可以用于任何传染病, 但最早由Brookmeyer和Gail提出用于AIDS 流行病学研究,现已广泛应用于此领域。 3 其基本思想是运用由t时刻的期望累积病例数 A(t) 、s时刻的感染率g(s)和潜伏期分布函数F(t) 构成的卷积方程,即 如果病例数A(t)已知(可从疾病报告获得) ,且潜伏期分布F(t)可经流行病学研究估计而得 ,那么,通过对方程(1)反卷积可估计感染率g(s) ;如果已知感染率g(s)和潜伏期分布F(t),那么病 例数A(t)可用卷积方程(1)估计或预测

3、。 参数:每年AIDS报告人数或AIDS死亡报告 人数;每年HIV感染到AIDS或AIDS死亡的潜伏 期。 4 反向计算法中有许多不确定性来源: 首先是潜伏期分布中的不确定性,潜伏期分布的 估计受流行病学研究中的误差和不确定性的影响, 常用灵敏度分析来评价这些不确定性 。 另一问题是报告的疾病发病资料,不同的国家有 不同的传染病报告系统,其中有些可能不可靠,报 告滞后或不完整时有发生。 还要注意到在上述预测模型中没有考虑从一个社 区(国家)到另一个社区(国家)的移民(移入或 移出)所产生的影响。 总之,反向计算法仅提供疾病发病和感染流行的粗 略(偏低)估计和预测。 5 二、自然史模型 疾病自然

4、史指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疾病的演变 过程。 自然史研究的终点变量可以是二值结果(如是 否死亡、是否复发或HIV感染后是否患AIDS等) 、事件发生所需时间、或可重复测量的生物标 记物(如AIDS病人的CD4+细胞计数或HIV RNA计 数)。可用标准的统计方法研究这些终点变量 与预测因子间的关系,如Logistic回归或树状 结构回归法、Kaplan-Meier曲线或乘积极限估 计法(寿命表)、比例风险模型或Cox回归。由 于HIV感染时间和AIDS发病时间都不能准确观察 到,此时应考虑双重删失或区间删失数据。 6 在早期,CD4细胞计数是最重要的研究HIV感染自然 史和评价治疗效果的生物标记物

5、,近来HIV 病毒负荷成 为研究中新的焦点,但经过小的修正后,CD4T细胞计数 的建模方法学即可应用于病毒负荷的建模。一种考虑变 量误差的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来拟合CD4细胞轨迹,即 i = 1,n, 其中,矩阵Xi和Zi由于依赖各时间观察测量值而受测量 误差的影响,为总体参数,i为服从独立同正态分布 的个体随机效应,它与同样服从独立同正态分布的i相 互独立。其基本思想是将总体CD4细胞曲线分解成两部分 :总体效应和个体随机效应。由于治疗可在很大程度上 影响生物标记物的改变和疾病进程,因此如何建立处于 有效治疗之下传染病的自然史或临床病程模型是一个巨 大的挑战。 7 三、流行传播的确定性模型 标准

6、的流行传播确定性模型为房室模型 (compartment model)。 以乙型肝炎病毒(HBV)在人群中的感染和传 播为实例,建立动态模型。按照乙型肝炎感染 传播的特征可以把人群划分为五个部分:(1)易 感者,S(a,t);(2)潜隐者(从感染发展为传染 的时期),L(a,t);(3)HBV短期携带者, T(a,t);(4)慢性HBV携带者,C(a,t);(5)免疫 者,I(a,t) 。这里,“a”代表年龄,“t”代 表随访观察的年数。 8 模型参数定义如下:(a,t)为感染力;为从潜隐期 到短期HBV病毒血症的转变率;(a)为从病毒血症转变 成HBV慢性携带的风险度;为从短期HBV病毒血症

7、到免 疫者的单位时间转变率;(a)为HBV慢性携带者的HBV 清除率;(a)为HBV相关疾病的死亡率;(a)为与HBV 无关疾病的年龄别死亡率;Vc(a,t)为乙型肝炎疫苗免 疫效果。按年龄构建的HBV房室模型可写为 : 9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估计出模型中的各 个参数之后,对上述微分方程积分可以求得 在年龄a、时间t时各个变量S(a,t)、L(a,t) 、T(a,t)、C(a,t)和I(a,t)的函数值。这些 数值既可描述疫苗接种前人群中HBV的动态传 播过程,也可以预测不同接种覆盖率VC(a,t) 时免疫后人群HBV的变化趋势,从而评价乙肝 疫苗免疫的远期效果。 10 大规模免疫接种人群中

8、HBV携带率动态变化图 11 不同接种覆盖率的急性乙型肝炎发病比动态变化图 接种覆盖率(%) 20 40 60 80 100 12 不同接种覆盖率的慢性乙肝发病比动态变化图 接种覆盖率(%) 20 40 60 80 100 13 四、我国吸毒人群HIV/AIDS流行趋势分析 离散型HIV/AIDS传播动力学模型 14 变量和参数的含义 15 参数及初始值的确定 16 17 18 数值模拟结果 数值模拟初始时间选为1998年,终 止时间选为2010年。并且采取下面3种数值 模拟方案: 19 20 21 模型的补充说明 在上述的3种方案中我们认为方案2的结果是比较合 适的。这样认为是基于以下的2点

9、理由。 第一,按照方案2模拟时,1998年累计和现有感染 人数分别取为27.0和20.7万。而据我国专家估计1998年 我国累计感染人数为40万,其中静脉吸毒者所占的比例 为69.4,因此可得出累计静脉吸毒人数约为28万,进 而可得出现有静脉吸毒人数约为21.5万。 第二,专家估计2002年我国累计感染人数为100万 ,其中静脉吸毒者所占比例约为60,也就是说静脉吸 毒感染者累计约60万,与我们预测的56.2万虽有一定差 距,但还是比较接近;另外,有关专家测算我国现有感 染者约为84万,其中静脉吸毒者所占比例约为44,即 静脉吸毒感染者约有37万,与我们预测的39.4万比较接 近。 22 在前

10、面所讨论的传染性系数、共用注射器吸毒者所 占比例、吸毒人群的移入率等与行为因素有关的参数中, 无论是数值的确定还是变化规律的确定,都隐含着这样一 些前提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这些参数的社会因素 的变化是不大的。如果影响这些参数的社会因素在未来几 年变化较大,我们所确定的这些参数的数值或变化规律将 不再适用。 在参数的确定过程中,由于参考资料的缺乏,有些 参数的取值与实际情况相比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今后,随 着参考资料的不断充实和一些统计结果的出现,我们将会 对一些参数做必要的调整和完善。 在本模型中,我们仅仅考虑了共用注射器,而没有 考虑其他途径(如经性),这样做将会使得预测的结果存 在一定

11、的偏差。 23 五、西昌市静脉吸毒人群HIV/AIDS流行趋势 连续型HIV/AIDS传播动力学模型 24 25 变量和参数的含义 26 参数及初始值的确定 27 基本再生数 28 数值模拟结果 初始时间选为2002年,终止时间选为2010 年。数值模拟结果见图(在图2.1中,30或 70的干预表示传染性系数降低30或70 ;在图2.2中,30或70的干预表示共用注 射器比例降低30或70。同时,干预的时 间定为2003年底)。 29 30 31 从降低传染性系数的角度来讲: 30%的干预措施,现有HIV感染人数与累计HIV 感染人数将分别降低34%和26%;基本再生数为 1.501 70%的

12、干预措施,现有HIV感染人数与累计HIV 感染人数将分别降低67%和52%。基本再生数为 0.641,如果R01, 传染病就不能传播和流行。R0是一个平均值,即使当 R01,一些感染者有可能引起一个以上的新感染者,所 以有感染或病例发生的小单位聚集现象。对于病原微生 物感染,R0由传染病传播的三个重要部分组成:单位时 间接触的数量(c),传染病的潜伏期(d),每次接触传染 的概率(p),所以R0cpd。R0是传染病群体生物学的核 心问题,取决于病原微生物在个体宿主循环周期、病原 微生物释放数量与期限、病原微生物抵抗力、传染程度 、宿主行为(卫生条件和干预)与群体免疫状况等。R0同 社会因素、自

13、然因素和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也有关 ,因此,同一种病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时期及同一国 家内均不同。 41 在一个人口足够多的疫区,假定感染的分布是随机的,R0可用 Dietz提出的公式来估计:R01L/A,L为宿主的期望寿命,A 为平均感染年龄。平均感染年龄可根据报告的病例资料来估算。 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目的是使R01,为使R0(11/R0)。该公式 应用的前提是:免疫接种有效率为100,否则增加P值,PP/ 疫苗有效率;人们在出生当天或不久即予接种。如果免疫接种平 均年龄为V,接种前人群的平均感染年龄仍为A,按以下的公式计 算免疫接种率的近似值:P(1V/L)/(1+A/L)。 在RO小于

14、或等于1时,就能阻断甲肝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和流 行。人群期望寿命为70岁,甲肝减毒活疫苗人群大规模接种的保 护率为90,依据19901992年甲肝报告病例的年龄分布推算的 平均感染年龄为22.44岁,当RO等于1时,平息甲肝传播流行的免 疫接种率为84.14。 42 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率和接种年龄估算 婴儿出生后6个月、13个月和16个月,甲肝母传抗体阳性 率分别为79.6、5.0和3.8。由于婴儿体内的甲肝母传 抗体干扰甲肝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12月龄内婴儿不宜接 种甲肝减毒活疫苗。在R0等于1时,甲肝减毒活疫苗平均接 种时间每推迟1年,接种率需增加1.20左右。因此,1岁儿 童的接种率为

15、85.3,35岁儿童的接种率为87.7左右, 比1岁儿童的接种率增加了2.40。由于35岁儿童已进入 托儿所或幼儿园,从疫苗接种工作组织和实施的方便性看, 可考虑对35岁儿童预防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 43 44 我国HIV数学模型总结和展望 国外已经开展了HIV/AIDS传播动力学数学模型的研究工 作,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才刚刚起步,很多还停留在理论 分析阶段。如何能使建立的模型真正应用于实践,这是一 个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的过程。 就目前来讲,我国的HIV感染者以吸毒人群为主,但近 两年经性传播的现象却日趋严重,因此,建立合适的数学 模型研究性乱人群中HIV/AIDS的传播情况,就是摆在我们 面前

16、的一个重要任务。 在女性吸毒者中,卖淫现象非常普遍。这些女性吸毒者 会将HIV传给嫖客。从而为吸毒人群和其他人群之间HIV传 播架起了一座桥梁。如何利用数学模型来研究和评价这座 桥梁所起的作用,就变成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45 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式,我国已在部分地区和人群 中开展了药物治疗工作。药物治疗后的效果怎样, 会对HIV/AIDS流行有什么样的影响,药物治疗的措 施应该怎样实施,这些都可以通过数学模型来进行 探讨。 本研究所建立的模型主要是确定性模型。与随机 模型相比而言,确定性模型相对比较简单,但所得 结果由于无法给出可信区间而不如随机模型提供的 信息全面。随机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最大障碍是需 要更多的基础信息。随着对HIV/AIDS的不断深入了 解和相关数据的不断充实,利用随机模型研究 HIV/AIDS应该成为今后发展的一个方向。 4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