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5届第二次高三阶段性质量监测综述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5522322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2015届第二次高三阶段性质量监测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西省2015届第二次高三阶段性质量监测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西省2015届第二次高三阶段性质量监测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西省2015届第二次高三阶段性质量监测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西省2015届第二次高三阶段性质量监测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2015届第二次高三阶段性质量监测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2015届第二次高三阶段性质量监测综述(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练习5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硅化木上的古代文化硅化木主要形成于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它以特有的方式保存着大自然的秘密,也在人类的历史长卷中镌刻下独特的文化印记。硅化木是石化的古植物遗体,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化石。通过硅化木我们可以获得当地、当时的古气象资料,如太阳光照长短、雨水丰沛程度、千百年间的气候变化、植物群落组合、地域之间及经纬度变化关系等,是研究中生代地球生物变化和地层变迁的重要依据之一。硅化木文化,于古今中外,源远流长,是一种独特而珍贵的文化载体,蕴涵着重要的人文意义。硅化木自古就被文人墨客誉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更有吟咏硅化木的诗句:

2、“居无玉树不亨通,家有祥石乃兴旺。”追溯硅化木的人文历史,人们对硅化木的喜爱情结归根于“德”“坚”“神”“寿”4个字。“德”反映其品格,“坚”突显其质地,“神”代表崇敬,“寿”寓意为心愿。中国古代将硅化木称为松化石(松石)。中国人很早就认识了松化石,认为其乃松化为石。在中国古代地理书、史书、地方志、笔记、游记等文献中均有关于松石的记载,随着时间的流转,松石也蒙上了神秘的色彩。成书于战国初期的山海经,对硅化木有“不死树”“文玉树”“圣树”之说。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编纂的尚书禹贡曾记载古代九州之一的青州出“铅松怪石”。据后人考证,所谓怪石,即“似玉非玉,似石非石”之物,这种怪石很可能是松化石,这种推

3、测也可以在明代阎士选松石记的记载中得到印证。他在松石记中记述了古青州一带的东海大竹岛中有松化石。东晋的医学家葛洪在研究长生不老药时,研究了一种叫石芝的木化石,并做了相关的记载。据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部新增药物品种的考释,引葛洪曰:“石芝者,石象芝也。石桂芝生石穴中,有枝条似桂树,而实石也。高尺许,光明而味辛。”根据上述对石桂形态特征的描述,可以推测石芝便是一种硅化木。唐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从西域带回三宝:贝叶梵文真经、佛祖如来肉身舍利子和西域回纥神木。这三宝之一的神木,也就是当今新疆一带的硅化木。宋朝矿物岩石学家杜绾认为硅化木的形成是因为“一夕大风雨,忽化为石”。他的“一夕大风雨”,

4、显然是指自然界的突然剧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火山爆发、地壳移动、泥石流等;不过这个“忽”字,以现在的观点来看,实际上这一“忽”就是上亿年。宋朝天文学家、药物学家苏颂认为“松久化为石”,一个“久”字,一个“化”字,可谓言简意赅、一语中的,说出了硅化木形成的过程。现代地质学研究认为,这种化石可能是生长于1亿多年前的蕨类植物的遗骸。承载着古代文化的硅化木,带给我们的是“凤凰涅槃”般的神奇想象,是化瞬间为永恒的生命启迪它产生的美感让人们只可意会,难以言传。文字的发明使我们的文明得以传承,硅化木这部无字的天书却也默默地将大自然的变迁忠实地记录、保存下来。经过科学工作者的发掘、整理,相信这神奇的石头会告诉我

5、们更多的未解之谜。1下列表述,不属于人类历史长卷中独特的“文化印记”的一项是( )A硅化木是一部“无字的天书”,保存着大自然的秘密,我们可以从中获得许多珍贵的古气象资料。B硅化木自古就被文人墨客誉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还曾留下直接吟咏硅化木的诗句。C中国古人认为硅化木是松化之石,又称松石,并在地理书、史书、地方志、笔记、游记等文献中留存了关于松石的记载。D先秦的古籍山海经称硅化木为“不死树”“文玉树”“圣树”,给硅化木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德”“坚”“神”“寿”四字体现了古人对硅化木的喜爱情结,它们分别代表了古人赋予硅化木的不同寓意。B据后

6、人考证,孔子编纂的尚书禹贡中记载的“似玉非玉,似石非石”的东西就是松化石。C根据东晋医学家葛洪“石芝者,石象芝也而实石也”的描述,人们推测石芝便是一种硅化木。D现代地质学研究认为,硅化木可能是生长于一亿多年前的蕨类植物的遗骸,其形成过程非常漫长。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玄奘从西域带回的“三宝”之一回纥神木就是当今新疆一带的硅化木,这既可证明硅化木形成的地域之广,也证明它当时已备受珍视。B宋朝学者苏颂说“松久化为石”,“久”与“化”都精辟贴切;而另一位学者杜绾认为是“一夕大风雨,忽化为石”,“一夕”和“忽”则均属谬误。C硅化木让现代人产生许多神奇的想象,带给人们生命的

7、启迪和难以言传的美感,是蕴涵着重要人文意义的珍贵文化载体。D硅化木沉默而忠实地记录了大自然的变迁,其中仍蕴藏着诸多未解之谜,等待人们去发掘、整理。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柳世隆,字彦绪,河东解人也。世隆少有风器。伯父元景,宋大明中为尚书令,独赏爱之,异于诸子。言于孝武帝,得召见。帝谓元景曰:“卿昔以虎威之号为随郡,今复以授世隆,使卿门世不绝公也。”元景为景和所杀,世隆以在远得免。泰始初,诸州反叛,世隆以门祸获申,事由明帝,乃据郡起兵,遣使应朝廷。收合万人,奄至襄阳万山,为孔道存所破,众皆奔散,仅以身免,逃藏民间,事平乃出。还为尚书仪曹郎,明帝嘉其义心,发诏擢为太子洗

8、马,寻为晋熙王安西司马。时世祖为长吏,与世隆相遇甚欢。是时朝廷疑惮沈攸之,密为之防,府州器械,皆有素蓄。世祖将下都,刘怀珍白太祖曰:“夏口是兵冲要地,宜得其人。”太祖纳之,与世祖书曰:“汝既入朝,当须文物兼资人与汝意合者,委以后事,世隆其人也。”升明元年冬,攸之反。攸之乘轻舸从数百人,先大军下住白螺洲,坐胡床以望其军,有自骄色。既至郢,以郢城弱小不足攻,遣人告世隆曰:“被太后令,当暂还都。卿既相与奉国,想得此意。”世隆使人答曰:“东下之师,久承声问。郢城小镇,自守而已。”攸之将去,世隆遣军于西渚挑战,攸之暴怒,令诸军登岸烧郭邑,筑长围攻道,顾谓人曰:“以此攻城,何城不克!”昼夜攻战,世隆随宜拒

9、应,众皆披却。世隆少立功名,晚专以谈义自业。在朝不干世务,垂帘鼓琴,风韵清远,甚获世誉。以疾逊位改授卫将军不拜转左光禄大夫侍中如故九年卒时年五十。(节选自南齐书柳世隆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隆以门祸获申 申:同“伸”,昭雪。B奄至襄阳万山 奄:突然。C与世隆相遇甚欢 遇:遇见。D攸之乘轻舸从数百人 从:使跟随。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以疾逊位改授卫将军不拜转左光禄大夫侍中如故九年卒时年五十B以疾逊位改授卫将军不拜转左光禄大夫侍中如故九年卒时年五十C以疾逊位改授卫将军不拜转左光禄大夫侍中如故九年卒时年五十D以疾逊位改授卫将军不拜转左光禄

10、大夫侍中如故九年卒时年五十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隆颇有风度,为人所重。他年轻时就展示出风采气度,伯父对他的宠爱超过了对自己的儿子;宋孝武帝也把虎威的称号授予了他。B世隆很讲忠义,文武兼备。泰始初年,诸州反叛,世隆响应宋明帝号令起兵;因为具备文武才能,被太祖推荐给世祖,并委以重任。C世隆机智勇敢,讲究谋略。沈攸之率领叛军到了郢城,世隆设法激怒骄傲自大的沈攸之,使得他攻打郢城,并随机应变,打败了叛军。D世隆功成名就,为人称誊。他年轻时就建立了功名,晚年在朝却不参与政务,只是垂帘弹琴,风韵气度清淡致远,他的表现很得世人称誉。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11、0分)(1)明帝嘉其义心,发诏擢为太子洗马,寻为晋熙王安西司马。(5分)(2)汝既入朝,当须文物兼资人与汝意合者,委以后事,世隆其人也。(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忆秦娥黄机秋萧索。梧桐落尽西风恶。西风恶。数声新雁,数声残角。离愁不管人飘泊。年年孤负黄花约。黄花约。几重庭院,几重帘幕。8请赏析“离愁不管人飘泊”的妙处。(5分)9前人评价这首词是“一种离愁,两地相思”,该词是如何表现“两地相思”的?请简要阐述。(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1)王维使至塞上中写孤烟和落日的“ , ”两句诗,被后人誉为

12、诗句中的神品。(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表现宫女们打开梳妆镜后,宫里像明星闪烁一般的两句是“ , ”。(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感慨难言的郁愤,并在江边月下以酒浇地表达自己对古代英雄的敬慕以及表达自己达观超脱的人生态度的名句是“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祭狼申平孟和巴特决计要干掉敖包山上的那几只狼,起码也要把它们赶跑。孟和巴特也知道狼的身份现在不一样了,成了保护动物了。特别是敖包山上的这几只狼,它们刚刚从遥远的地方迁来,简直就成了草原上的稀罕物。可是那些家伙也太猖狂了,竟然接二连三地吃了他十来只羊。他也把情况向领导反映过了,但是他们

13、道理讲了一车车,就是不采取行动保护牧民利益。好,你们不管,我自己来管!孟和巴特开始准备打狼的工具,选来选去他选中了一条扁担。这扁担紫色的木头,很结实,在手里耍了几下,很合手。孟和巴特搞不到枪,刀又太短,他觉得扁担最为合适。这天一大早,他独自骑马向敖包山跑去。刚刚八月,草原早晨的风已经很凉。孟和巴特打马冲上山顶,举目四望。但见草原浩瀚无边,风吹草低,牛羊片片,却不见半只狼的影子。孟和巴特下了马,拿起扁担,大踏步向山下的几条沟走去。他横握扁担,一条沟一条沟仔细搜索,但是除了发现了一些狼粪,还是没有发现狼的影子。孟和巴特有点失望地从沟里钻出来,突然发现不远处的一片树林旁,有什么东西在草地上蹿蹿跳跳。

14、他手搭凉棚望过去,不禁打了个冷战:是狼!只见几条狼分工合作,正在围捕野兔。这几年草原上的野兔和黄鼠大量繁殖,给牧人带来很多麻烦,现在狼倒装起好人来了!孟和巴特大吼了一声:坏东西,哪里走!手提扁担猛冲过去。听见人吼,几只狼停止捕猎,一起朝这边张望。其中一只狼突然把嘴巴伸向天空,发出一声凄厉的嚎叫,好像在恐吓孟和巴特。但是巴特却走得沉着冷静,雄赳赳,气昂昂,仿佛身后跟着千军万马。野狼从来没见过这么胆大的人,被震慑住了,纷纷掉头朝树林里逃窜。只有一只狼原地不动,它就是刚才嚎叫的那只狼。它居然蹲坐在地上,目露凶光盯着孟和巴特。狼和人的眼睛紧紧胶着在一起。在只差十多步的时候,那只狼才起身逃跑了。但是它跑

15、跑停停,还不断扭头看着孟和巴特。这显然是只头狼,个头大,身体壮,孟和巴特看见它眼神复杂,但他读出的却是讥笑:来呀,你敢来吗?孟和巴特突发一声喊,高举扁担追了上去。头狼也马上奔跑起来,后腿一颠一颠地装瘸。一直追到一片林间空地上,头狼不跑了,转过身来跟他对峙。人狼大战一开始,孟和巴特才知道选择扁担错了:扁担太宽,打在狼身上缺少杀伤力;头狼信心大增,一跳两三米高,嗖嗖地从孟和巴特头顶上窜过,每窜一次就往他身上撒一股尿,搞得他全身骚臭。孟和巴特气急败坏,东扑西打,扁担不是打空就是没使上劲,只一会工夫,就气喘吁吁的了。头狼突然一口咬住他的扁担,就像拔河一样和他抢夺起来。头狼的劲头好大,孟和巴特的扁担突然脱手,头狼叼起来就跑,放到老远的地方又返身跑回来孟和巴特有点害怕了。惶急中看见地上有块石头,赶紧把它捡到手里。这时头狼已经冲来,它将身跃起,张开血盆大口,直取他的喉咽。千钧一发之际,孟和巴特突然出手,把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