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306西医综合考研:生理学重点笔记(三)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5519327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73.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306西医综合考研:生理学重点笔记(三)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306西医综合考研:生理学重点笔记(三)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306西医综合考研:生理学重点笔记(三)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306西医综合考研:生理学重点笔记(三)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306西医综合考研:生理学重点笔记(三)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306西医综合考研:生理学重点笔记(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306西医综合考研:生理学重点笔记(三)(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 更多资料下载: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6 年 306 西医综合考研: 生理学 重点笔记(三) 第五章 呼吸 1、剪断家兔双侧迷走神经后对呼吸有何影响? 剪断家兔双侧迷走神经后, 家兔呼吸变深变慢, 这是因为肺扩张反射对吸气的抑制所致。 肺扩张反射的感受器位于气管到支气管的平滑肌肉, 传入神经为迷走神经。 吸气时肺扩张牵 拉呼吸道,兴奋肺牵张感受器,冲动沿迷走神经的传入纤维到达延髓,在延髓内通过一定的 神经联系使吸气切断机制兴奋,切断吸气,转入呼气,是呼吸保持一定的深度和频率,当剪 断家兔双侧迷走神经后,使家兔吸气不能及时转入呼气,出现吸气延长和

2、加深,变为深而慢 的呼吸。 2、简述吸气中 CO2 的增加引起呼吸运动增强的重要机制。 CO2 对呼吸有很强的刺激作用, 一定水平的 PCO2 对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性是必要的。 吸入气中的 CO2 增加时,肺泡气的 PCO2 升高,动脉血的 PCO2 也随之升高,呼吸加深加 快,肺通气量增加。CO2 刺激呼吸时通过两条途径实现的:一是通过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 更多资料下载: 再兴奋呼吸中枢;而是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冲动经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延髓,反射性的 使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中枢化学感受器再 CO2 引起的通气反应中起主导作用。 第六章

3、 消化和吸收 1、简述胃酸的主要生理作用。 (1)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并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 境。 (2)分解食物中的结缔组织和肌纤维,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被消化。 (3)杀死随食物入胃的细菌。 (4)与钙和铁结合,形成可溶性盐,促进他们的吸收。 (5)进入小肠可促进胰液和胆汁的分泌。 2、胃液的成分及作用。 1)盐酸 A 激活胃蛋白酶原, 使之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 并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 B 分解食物中的结缔组织和肌纤维,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被消化。 C 杀死随食物入胃的细菌。 D 与钙和铁结合,形成可溶性盐,促进他们的吸收。 E 进入

4、小肠可促进胰液和胆汁的分泌。 2)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原本身也可以激活胃蛋白酶原。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是水解苯 丙氨酸或酪氨酸所形成的肽链,使蛋白质水解成和胨。 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 更多资料下载: 3)粘液:粘液的作用是保护胃粘膜。一方面,它可以润滑食物,防止食物中的粗糙成分 的机械性损伤。更重要的方面是,覆盖于粘膜表面的粘液凝胶层与表面上皮细胞分泌的 HCO3一起,共同构成了所谓“粘液- HCO3”屏障。 4)内因子:它可与维生素 B12 结合成复合物,以防止小肠内水解酶对维生素 B12 的破 坏。到达回肠末端时,内因子与粘膜上特殊受体结合,促进结合在内因子上的维

5、生素 B12 的吸收,但内因子不被吸收。如果内因子分泌不足,将引起 B12 的吸收障碍,结果影响红 细胞的生成而出现恶性贫血。 3、胃液头期分泌的调节机制。 胃液头期分泌是指食物刺激头面部的感受器所产生的胃液分泌。 头气分泌的机制包括条 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迷走神经是这些反射的共同传导神经。 食物刺激引起迷走神经兴奋时, 一方面直接刺激胃腺分泌胃液,同时,还可以刺激 G 细胞释放促胃液素,后者经血液循环 到胃腺,刺激胃液分泌。 4、胰液的主要成分和作用是什么? 胰液中的主要成分是 HCO3和酶类。 1)HCO3:由胰腺中的小导管管壁细胞分泌,HCO3的作用包括:a 中和进入十二 指肠的盐酸,

6、防止盐酸对肠粘膜的侵蚀;b 为小肠内的多种消化酶提供最适宜的 PH 环境 (PH78) 2)消化酶:由胰腺的腺泡细胞分泌。a 胰蛋白酶原和糜蛋白酶原:二者均无活性。但进 入十二指肠后,被肠致活酶激活为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它们的作用相似,将蛋白质分解为 氨基酸和多肽。b 胰淀粉酶:可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它的作用较唾液淀粉酶强。c 胰脂肪 酶:可将甘油三脂水解为脂肪酸、甘油和甘油一脂。d 核酸酶:可水解 NDA 和 RNA。 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 更多资料下载: 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泄 1、大量饮水引起的多尿与静脉注射甘露醇引起的尿量增多的机制是否相同?为什么? 1)大

7、量饮水后, 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 血管升压素释放减少, 引起尿量增加, 尿液稀释。 如果血管升压素完全缺乏或肾小管和集合管缺乏血管升压素受体时, 可出现尿崩症, 每天可 排高达 20L 的低渗尿。大量饮水引起的尿量增加的现象,称为水利尿。 2)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升高是对抗肾小管水重吸收的力量。 因为小管内外的渗透压梯度式 水重吸收的动力。静脉注射甘露醇,由于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增加,渗透压升高,妨碍了 Na+ 和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增加,这种情况称为渗透性利尿。 2、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有哪些? 1)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在血容量减少、剧烈运动、强烈的伤害性刺激或情绪波动的情 况下, 可使交感神经活动性

8、加强, 入球小动脉强烈收缩导致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毛细血管血量 和毛细血管压力下降,从而影响肾小球的滤过率。 2)内压、肾盂或输尿管结石:肿瘤压迫或任何原因引起输尿管阻塞时,小管液或终尿不 能排出,可引起逆行性压力生高,最终导致囊内压升高,从而降低有效滤过压合肾小球滤过 率。 3)血浆胶体渗透压:静脉输入大量生理盐水或病理情况下肝功能严重受损,血浆蛋白合 成减少,或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血浆蛋白丧失都会导致血浆蛋白浓度降低,胶体渗透压 下降,使有效滤过压合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4)肾血浆流量: 肾血浆流量增大时, 肾小球毛细血管中血浆胶体渗透压上升的速度减慢, 滤过平衡点向出球小动脉端移动,甚至不出

9、现滤平衡的情况,故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反之则 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 更多资料下载: 减少。当肾交感神经强烈兴奋引起入球小动脉阻力明显增加时(如剧烈运动、失血、缺氧和 中毒休克等),肾血量和肾血浆流量明显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也显著降低。 5)滤过系数:指在单位有效滤过压的驱动下,单位时间内经过滤过膜的液体量。因此, 凡能影响滤过膜通透系数和滤过膜的面积的因素都将影响肾小球的滤过率。 3、试述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1)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组成成分。 肾素是球旁细胞分泌的一种酸性蛋白酶, 能催化血浆中血管紧张素转变为血管紧张素 I, 后者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10、的作用下,生成血管紧张素 II,血管紧张素 II 可刺激肾上腺皮质球 状带细胞合成和释放醛固酮,血管紧张素 III 也能刺激肾上腺皮质合成和释放醛固酮。 2)血管紧张素 II 的作用。a 刺激近端小管对 NaCI 的重吸收,使尿中排出 NaCI 减少;b 高浓度时引起入球小动脉强烈收缩,则肾小球滤过率减少;低浓度时引起出球小动脉收缩, 使肾流血量减少,但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高,因此肾小球滤过率变化不大。c 刺激醛固酮的 合成和释放,从而调节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 Na+和 K+的转运。d 刺激血管升压素的释放, 增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 3)醛固酮的作用。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

11、 Na+、水的重吸收,促进 K+的排出,所以 醛固酮有保 Na+排 K+的作用。 4)肾素分泌的调节。当动脉血压下降、循环血量减少时,可通过以下机制调节肾素的释 放。a 肾内机制:当肾动脉灌注压降低时,入球小动脉血量减少,对入球小动脉牵张感受器 的刺激减弱,使肾素释放增加;当肾小球滤过降低,滤过和流经致密斑的 Na+量减少,刺激 致密斑感受器,引起肾素释放增加。b 神经机制:肾交感神经兴奋,可刺激肾素的释放。c 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 更多资料下载: 体液机制: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可刺激肾素的释放;血管紧张素 II、血管升压素、心 房肽、内皮素和 NO 等可抑制肾

12、素的释放。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1、何谓去大脑僵直?期产生机制如何? 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除脑干后,动物出现抗重力肌(伸肌)的肌紧张亢进,表现为四肢 伸直,坚硬如柱、头尾昂起、脊柱挺硬,这一现象被称为去大脑僵直。产生机制:在脑干网 状结构存在调节紧张的抑制区和易化区, 脑干外调节肌紧张的区域的功能可能是通过脑干网 状结构内的抑制区和易化区来完成的。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后,由于切断了大脑皮 层和纹状体等部位与网状结构的功能关系, 造成易化区活动明显占优势而出现去大脑僵直现 象。 2、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产生的机制。 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使配体门控

13、通道开放,因此 后膜对 Na+和 K+的通透性增大, 由于 Na+的内流大于 K+的外流, 故发生净的正离子内流, 导致细胞膜的局部去极化。 3、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投射特点和生理作用有何不同? 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都是感觉由丘脑向大脑皮层投射的传入系统。 1) 特异性投射系统是指丘脑特异感觉接替核及其投射至大脑皮层的神经通路。它具有 点对点的投射关系,投射纤维主要终止于皮层的第四层,其功能是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 脑皮层发出的传出冲动。 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 更多资料下载: 2)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是指大脑非特异投射核及其投射至大脑皮层的神经通路。其特点

14、是经多次换元,弥散性投射,与大脑皮层无点对点关系,冲动无特异性,期功能为维持和改 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4、试述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 结构特征: 自主神经不直接支配效应器, 在外周神经节换元后发出节后纤维支配效应器, 但支配肾上腺髓质的交感神经例外。节前纤维属于 类纤维,传导速度较快;节后纤维属于 C 类纤维,传导速度较慢。 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起源部位(节前神经元)脊髓胸腰段灰质侧角的中间外侧柱脑神经核;几所骶段灰质相当 于侧角的部位 神经纤维节前纤维短,节后纤维长节前纤维长,节后纤维短 节前、节后纤维比例 I:多个 I:少数 分布广泛、几乎是所有脏器局限、部分脏器不受支配 主要

15、递质和受体去肾上腺素及其受体乙酰胆碱及其受体 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在于调节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等内脏活动。期功能特征有:A 紧张 性支配:自主神经对效应器的支配一半表现为紧张性作用。B 对同一效应器的双重支配:许 多组织器官都受到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 两者的作用往往相互拮抗。 但也有时两者 对某一器官的作用也有一致的方面。C 效应器所处的功能状态对自主神经作用的影响:自主 神经的外周性作用与效应器本身的功能状态有关。 例如交感神经对无孕子宫起抑制作用, 而 对有孕子宫却可以起加强作用。 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 更多资料下载: 有不同的活动范围和生理意义: A 交感

16、神经系统活动具有广泛性, 在紧急情况下占优势。 生理意义在于动员机体潜能以适应环境改变。B 经系统活动较局限,安静时占优势。生理意 义在于保护机体、休整恢复、积蓄能量以及加强排泄和生殖能力,使机体保持安静时的生命 活动。 与皮肤病相比,内脏痛有何特征? 内脏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常由机械牵拉、痉挛、缺血和炎症等刺激引起。其特点: A 定位不明确。这是内脏痛的主要特点。B 发生缓慢,持续时间长。内脏痛主要表现为慢痛, 常呈渐进性增强,有时也可迅速转为剧烈疼痛。C 对扩张刺激或牵拉刺激敏感。而对切割、 烧灼等通常易引起皮肤痛的刺激不敏感。D 特别能引起不愉快的情绪活动,并伴有恶心、呕 吐和心血管呼吸活动的改变。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5 年接收推免生章程 接收达到 所在学校推荐免试条件且获得推荐名额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 学校必须为具有教育部推免权的高校。 北京协和医学院咨询电话:(010)82885878 陈老师:1275181476 陆老师:1398338755 一、接收类型及相关要求 (一) 推荐免试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简称: 推免直博生)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