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开发初中数学"校本作业"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15518995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8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开发初中数学"校本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怎样开发初中数学"校本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开发初中数学"校本作业"(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开发初中数学“ 校本作业 福建省武平县城厢 中学童华招 俄罗斯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在“ 最近发展区” 理论中 指出: 学生的学习应是根据其 自身的能力要求进行设计, 即教师 要充分认知学生的能力水平,以适应学生水准的问题或稍高一 级学生思维“ 跳一跳” 能摸得着的问题进行开发校本作业, 其目 的是符合本校学生学情。在校本作业开发中, 教师的主要作用 是选择合适的问题 , 是校本作业开发的指导者和建设者 , 学生积 极围绕符合他们定位的校本作业进行学习, 达到维果斯基“ 最近 发展区” 理论所描述 的真正为 了学生发展 、 为 了开发学生更高级 别思维层次的要求, 要让学生“ 知其所用”

2、 和“ 知其谁用” 。 一 、“ 校本作业” 的流程 校本作业的开发没有先前固定的模式可用,对其基本模式 和程序一般借鉴相对应的校本教材的开发, 总结学校操作层面 上的经验 , 校本作业的开发应遵循以下基本流程。 1 更新理念 首先数学校本作业的开发,要更新理念。这里的理念宏观 上指学校的教育思想、 教育理念; 微观上指的是要适用本校自己 的学 生 , 反映学情 。 2 检验整合 校本作业的开发需要进行前期检验, 主要从两方面着手: 一 是将开发的目的、 意义上报本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讨论认定; 二是将开发的数学校本作业拿到学生中去试用、评估、完善整 合, 达到符合本校学情要求。 3 流程说

3、明 校本作业开发是为了更好的尊重和满足学校及学生的差异 性与多样性。笔者所在校校本作业开发分为确立目标、选择和 组织选题( 检验整合 , 编制、 修订) 、 实施和评价四个阶段, 其相关 操作需要整个开发组团结一致研究。 二 、 “ 校本作业” 的实践 校本案例 : 已知二次函数 y = x 2 2 m x 一 3 , 给出下列命题 , 你认 为哪些是正确的?请按照下列设计填写理 由。该二次函数图 像与 轴一定有两个公共点;当自 变量 1 时, y 随 的增 大而减小, 可知此时 m= l ; 将图像向左平移 3个单位后若经 过原点, 可知此时 m 一 1 ; 若当 _ 4时的函数值与 = 2

4、 0 0 8时 的函数值相同, 则 x = 2 0 1 2时的函数值为 一 3 。 请你分析同学们可能错误的原因: 请你写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 不需要详细解答: 笔者将学生认为可能错误的原因进行整理, 如下: 1 学会正确分析二次函数图像与 轴的交点,错误原因可 能在于对判别式的正确理解与否和不理解使用判别式判断公共 点的个数; 2 错误原因在于没有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正确分析二次函 数增减变化与其对称轴之间的关系; 3 对如何进行平移无从下手, 是最容易出错的一个选项; 4 错误的成因在于学生是否能理解函数值相同的两个点关 于二次函数对称轴对称,从这一环节突破大大减少了问题的运 算量。 解 决

5、问题 的思路 : 1 根据函数与方程的关系, 利用判别式解答; 2 利用条件分析二次函数的对称轴,利用数形结合可得函 数的增减变化趋势 ; 3 将 n - - 一 1 代入二次函数 y = x 一 2 m x 一 3解析式,求出其与 x 轴的交点坐标进行判断; 4 利用对称思想, 可知该二次函数的对称轴, 可得 m的值 , 将 x = 2 0 1 2代入解析式进行检验即可。 说明: 本题为校本作业二次函数中的一题, 考查了二次函数 的性质、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几何变换 、 抛物线与 轴的交点, 综 合性较强 ,体现了二次函数的特点。二次函数基本问题是中考 的必考问题, 对此类问题的校本编制 ,

6、易从学生视角出发 , 注重 学生自我错误原因引导下的分析,即以学生错误分析为主的启 发式教学, 从方向性上给这种问题以探求的指点。 三、 校本作业开发的原则 笔者认为在校本作业的编写过程中, 还要遵循下列原则: 1 探索性原则:编制校本作业的目的在于开拓学生在数学 学科上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对作业设计必需要遵从学 生学习的心理机制, 方便学生进行探索性的学习, 让学生在数学 问题的背后能找到数学思想和方法。 2 启发性原则: 问题必需富有启发性, 这是对教师问题设计 能力的考验, 比如上述以错题为本的设计开发, 请学生检验错题 的错误原因等等,这些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问题方式是优秀 的设

7、计方式。 3 灵活性原则: 鉴于学生程度的不同, 在作业的表现形式上 理应丰富 , 在内容设计上需要花时 间花心思 , 积极调动学生的思 维。另外还要考虑到诸如梯度化原则、 创新性原则、 新颖性原则 等等。 校本作业的编制是一项系统工程,笔者所在学校做了些初 步的尝试,关于其模式的流程和实践需不断在实践中进行总结 和思考,这是需要全校教师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重要工程。我 们 目前只是对初中数学校本作业做了浅显的开发,并总结了一 个可行的案例做了展示, 通过校本作业的编制, 可以比较好的将 适合学情的作业在学校进行使用和推广,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 知识的运用, 而且还符合本校学生的特点, 下一步将继续努力开 发和更新。 2 0 1 4年第 l 1期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